门窗转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336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窗转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部件,特别是一种可改变门窗安装形式的门窗转轴。
目前,门窗的结构形式大都是单一的长方形老面孔,其安装方式也大都是通过铰链安装在门窗框上。这样的门窗在安装和使用中存在较多的弊端,例如在建房施工时须预先设立门窗框架,使得施工复杂化;门窗的安装不能因地制宜和灵活多样,特别是不易在房间转角处安装。门窗使用中的牢靠性及定位能力较差。还有一种铝合金梭门窗,其造价高,安装复杂,开启面积只有一半,不利于空气的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门窗安装的转轴,使其在门窗安装中不受房屋部位及安装方式等条件的限制,从而提高门窗的美观性和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的中部是一个主撑杆10,其内上下方均设有连接杆8,主撑杆10的上下方的连接杆8上依次套置有活页7、弹簧6、压紧螺母5、紧固套4,上方紧固套4上设有紧固孔3,主撑杆10上设有紧固孔9,紧固套4的上下端均设有端头2。
上述所说的端头2上可设置轴身加固板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安装简单,拆卸容易,建房时无须先立框架,门窗粉刷好了,可随意定位安装紧固,若需要移位或检修,拆卸十分容易,拧松紧固套即可。安装方式新颖多样,能改变目前门窗的老式形状,适应各种门窗造型,安装方式多种多样,可竖装、横装、斜装,更适合在转角安装。轴上的弹簧可使门窗开闭灵活,又能随意定位,抗风能力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只标注了上半部分的零件标号)。
图2是
图1的C向视图。
图3是
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
图1的B—B剖视图。
图5是
图1的C—C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安装双扇门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的D—D剖视图。
图8是图6的立体效果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作于安装多扇窗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E—E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立体效果图。
以上附图所示的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1为加固轴身用的钢制加固板,如果轴身两端安装点牢固可靠(如安装在墙体偏中间部位),也可不用它;2为钢制端头,它是转轴两端的定位件和受力件;3为上方紧固套上所开的紧固孔,将撬棒插入该孔转动可旋紧紧固套;4为金属管材制成的紧固套;5为金属制成的压紧螺母,与连接杆8上的螺纹相配合可调节下方的弹簧的弹力;6为弹簧,如采用阻尼簧,则可控制门窗扇面开闭力度,如采用扭力簧,则可用于双向开闭的弹簧门;7为安装门窗扇面的活页,一般为两片一组,可各自绕轴转动,根据需要可以反装,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8为钢制连接杆,起转轴整体连接以及同压簧螺母及紧固套的配合作用;9为主撑杆10上的紧固孔,可与上方紧固套上的紧固孔3配合旋动紧固套;10为采用金属管材制成的转轴主撑杆,其长度可以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灵活决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突破了现有门窗的形式及安装方式,带来了很多特有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门窗转轴,其特征在于它的中部是一个主撑杆(10),其内上下方均设有连接杆(8),主撑杆(10)的上下方的连接杆(8)上依次套置有活页(7)、弹簧(6)、压紧螺母(5)、紧固套(4),上方紧固套上设有紧固孔(3),主撑杆(10)上设有紧固孔(9),紧固套(4)上下端均设有端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转轴,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说的端头(2)上可设置轴身加固板(1)。
专利摘要一种门窗转轴,主要解决现有的门窗形式及其设置方法存在的弊端。它的中部是一个主撑杆,其内上下方均设有连接杆,主撑杆的上下方的连接杆上依次套置有活页、弹簧、压紧螺母、紧固套,上方紧固套和主撑杆上设有紧固孔,紧固套上下端均设有端头。本实用新型克服了门窗通过铰链设置在门(窗)框上的传统方法,使得门窗的设置部位、方法以及门窗的形式灵活多变,美观实用。
文档编号E05D7/00GK2415114SQ00229340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8日
发明者周万新 申请人:周万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