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87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课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品分部,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大类,桌子、写字台、办公家具、柜橱、抽屉、家 具的一般零件小类,学校的凳或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针对于一种课桌结构的改进。
技术背景课桌是学校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用具之一。由于现在的学生课业量很大, 普通的书桌无法存放许多书,因此每天常要携带很多书籍,以致书包沉重,不利于学生身体 发育;而且,平时在桌面堆放大量书籍并不方便,很容易掉落。另外,由于科技的发展,课堂 教学的多元化,现有的课桌功能单一,尚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例如,专利号为01141704. 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教室课桌,其主要的特点是 该课桌具有连接到支柱和托架的上侧面上的搁物板,连接到搁物板上侧面上的上板,以及 用于将搁物板和上板固定到支柱上的固定装置,其中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销用于穿透 支柱上端和搁物板周边,以装配到上板上;和第二固定销,用于装配到上板的上侧面中,以 螺纹装配到第一固定销上。其存在的缺点是功能比较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该种课桌越来越满足不了课堂教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 便实用的多功能课桌。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 桌面及桌腿,其结构要点是桌面相邻的三个侧方设置有折叠护栏,相邻三组桌腿之间设置 有挡板,桌面的下方、与桌腿呈纵向上依次为中间板和支撑板;桌面与中间板之间、相对的 两个的挡板上带有滑道,滑道之间为抽拉板;中间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抽拉箱。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课桌的桌面相邻的三个侧方设置有折叠护栏,相邻三组桌腿之 间设置有挡板,桌面的下方、与桌腿呈纵向上依次为中间板和支撑板;桌面与中间板之间、 相对的两个的挡板上带有滑道,滑道之间为抽拉板;中间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抽拉箱; 所以,其结构简单;折叠护栏可以防止书本掉落,抽拉箱可以存放大量书籍及课堂用品,抽 拉板可以放键盘,方便实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可在挡板上设置集线孔;由于课堂教学对一些电子 设备的要求,以及学生常用的个人电脑等的电线,方便从该集线孔内收集,会使学习环境整 齐,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抽拉箱为两个;一个可以存放当天用品,而另一个 则为明天或以后要用到的物品。利于培养学生条例清晰的好习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桌腿、2为支撑板、3为抽拉箱、4为集线孔、5为挡板、6为中间板、7为 折叠护栏、8为桌面、9为抽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桌面8及桌腿1,桌面8相邻的三个侧方设置有折叠护栏7,相邻三组桌腿1之间设置有挡板5,桌面8的下方、与桌腿1呈纵向上依次为中间板6和支撑板 2 ;桌面8与中间板6之间、相对的两个的挡板5上带有滑道,滑道之间为抽拉板9冲间板 6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抽拉箱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由附图可知,在挡板5上设置有集线孔4,并且抽拉箱3的数目为两个。没有折叠 护栏7的一侧为抽拉板9所在的方向,而抽拉箱3位于抽拉板9的下方。折叠护栏7可旋 转至与桌面8垂直。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 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课桌,包括桌面(8)及桌腿(1),其特征在于桌面(8)相邻的三个侧方设置有折叠护栏(7),相邻三组桌腿(1)之间设置有挡板(5),桌面(8)的下方、与桌腿(1)呈纵向上依次为中间板(6)和支撑板(2);桌面(8)与中间板(6)之间、相对的两个的挡板(5)上带有滑道,滑道之间为抽拉板(9);中间板(6)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抽拉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课桌,其特征在于在挡板(5)上设置有集线孔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课桌,其特征在于抽拉箱(3)为两个。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课桌是针对于一种课桌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多功能课桌。本实用新型包括桌面及桌腿,其结构要点是桌面相邻的三个侧方设置有折叠护栏,相邻三组桌腿之间设置有挡板,桌面的下方、与桌腿呈纵向上依次为中间板和支撑板;桌面与中间板之间、相对的两个的挡板上带有滑道,滑道之间为抽拉板;中间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抽拉箱。
文档编号A47B21/00GK201630608SQ20102001031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
发明者李俊楠 申请人:李俊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