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可靠的奶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555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可靠的奶泡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奶泡机(也叫打奶装置)一般通过加热和搅拌的方式形成奶泡。采用搅拌形成奶泡这种方式的奶泡机一般采用下置式打奶装置或上置式打奶装置,下置式打奶装置指的是驱动电机安装在打奶器容器下部的基座上,上置式打奶装置指的是驱动电机安装在打奶器的壶盖上。上置式打奶装置因在打奶泡的过程中,牛奶会沿着输出轴并通过输出轴与密封盖间的间隙渗进电机里面,而出现电机生锈、短路等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所以大都采用下置式打奶装置。现有的下置式奶泡机尽管避免了对驱动电机的水渗进影响,但是由于其电机上转动轮大都是用塑胶做的,受基座内加热装置的热影响容易变形,导致装在转动轮上的磁铁松脱而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向外脱出,因此结构不可靠。另外在安装时为防止磁铁在安装和运输中脱出需使磁铁紧嵌在塑胶轮时,安装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电机转动轮结构可靠、安装方便、省力的奶泡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可靠的奶泡机,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内的加热装置、电机及位于基座上的容器、位于容器内的搅拌器,所述基座内还设有与电机转轴连接的用于带动搅拌器转动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设有下磁铁,其特点是:所述驱动轮包括其上开有槽孔的转轮、装于转轮下面的金属固定件,所述下磁铁安装于槽孔内时可靠磁吸于金属固定件上。

为有效节省成本,上述转轮一般采用塑胶轮。

其中上述转轮由轮体及设置于轮体中部的可与转轴配合装置的轴套组成,上述槽孔开设于所述轮体上。为使其结构更可靠、安装更方便,上述金属固定件为中部套装于轴套上、环边贴装于轮体底面的金属固定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由其上开有槽孔的转轮、装于转轮下面的金属固定件组成的驱动轮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既可通过金属固定件增强了转轮的结构强度,减少变形,同时又可使下磁铁在安装于槽孔内时能可靠磁吸于金属固定件上,不会在转轮高速旋转时往外脱出,所以结构非常可靠。另外安装时,只需将下磁铁轻松放入槽孔中即可通过下磁铁与金属固定件的吸牢作用而使下磁铁实现可靠定位,无需将下磁铁紧嵌于转轮上或通过其它多余配件来固定磁铁,安装简单方便、省力。并且在转轮下面增加金属固定件又减少了下磁铁对电机的干扰,确保了电机的正常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可靠的奶泡机,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内的加热装置、电机2及位于基座上的容器3、位于容器内的搅拌器4,所述基座1内还设有与电机2转轴连接的用于带动搅拌器4转动的驱动轮5,所述驱动轮5上设有下磁铁7。上述驱动轮5的下磁铁7至少有两个,并呈磁力分布均匀地安装于驱动轮5上。所述搅拌器4上设有与下磁铁7对应的上磁铁6。优选方案是上述搅拌器4和驱动轮5上均安装四个相对应的磁铁。为有效加强驱动轮5的结构可靠性,所述驱动轮5包括其上开有供下磁铁7放置的槽孔50的转轮51、装于转轮51下面并可随转轮51转动的金属固定件52,所述下磁铁7安装于槽孔50内时可靠磁吸于金属固定件52上。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既可通过金属固定件52增强转轮51的结构强度,减少变形,同时又可使下磁铁7在安装于槽孔50内时能可靠磁吸于金属固定件52上,不会在转轮51高速旋转时往外脱出,所以结构非常可靠。另外安装时,只需将下磁铁7轻松放入槽孔50中即可通过下磁铁7与金属固定件52的吸牢作用而使下磁铁7实现可靠定位,无需将下磁铁紧嵌于转轮上或通过其它多余配件来固定磁铁,安装简单方便、省力。并且在转轮51下面增加金属固定件52又减少了下磁铁7对电机2的干扰,确保了电机2的正常工作。其中上述金属固定件52可为金属固定环或金属固定片。上述转轮51的加工材料可根据需要来定,一般采用塑胶轮。如图1所示,上述转轮51由轮体及设置于轮体中部的可与电机2转轴配合装置的轴套组成,上述槽孔50开设于所述轮体上。为使其结构更可靠、安装更方便,上述金属固定件52为中部套装于轴套上、环边贴装于轮体底面的金属固定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方便、省力、使用寿命长,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