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3830发布日期:2018-07-07 03:1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加热烹调器,尤其涉及一种由比以前的加热烹调器简洁的结构而成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利用炭火等进行烤肉的烹调法中存在的健康及室内环境方面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近来红外线烹调器的开发及上市逐日增加。红外线烹调盘,简而言之是一种利用红外线将肉类等烹调对象进行烤熟的装置,其包括用于盛放烹调对象的烹调盘与设在其上方的红外线灯及反射板而成。

如上所述以前结构的红外线烹调盘,比以前的利用炭火等的烧烤烹调器,具有能够维持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而且能够均匀烤熟肉类的表面与内面的优点。

另外,最近由多人口家庭中心的社会逐渐转变成由一个或两个人等组成的家族体系。并且与其烹调多量的肉类,更趋向于烹调少量的肉类,从而对烹调盘简洁结构的需求增加。并且,由于以前的烹调盘体积大,存在保管困难,烹调少量食品时也需要使用体积大的烹调器的问题。

所述背景技术中说明的内容只是为了增进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并非具有本技术领域通常知识者已经公知的背景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6-0087543(2016.07.22)。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考虑到如上所述以前的问题而研究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加热烹调器,不仅在食物的上下方向照射热源,而且减少以前自动烤肉机的体积,而维持简洁的结构,从而解决保管苦难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包括:一底架,在其内部设有所定空间;一内部盒,其沿着所述底架上所设所定空间的内周,结合在所述底架,并设有所定区域开放而成的滴油口;一下方热源,其结合在所述底架并位于所述内部盒的上侧;一烹调盘,其安装在所述下方热源上;以及一上方热源,为朝所述烹调盘侧照射热源,通过支架与所述底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盒为布置所述下方热源而设有所定空间,并为使所述烹调盘上产生的油低落,而在下面设有所定区域的所述滴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下方热源为朝所述烹调盘下方供应热源而由所定长度的加热源而成,所述加热源一端结合在所述底架,而所述加热源的另一端则在所述烹调盘下侧朝所述底架上所结合的所述加热源一端的相反方向延伸而成。

进一步地,设在所述内部盒上的所定空间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所述加热源的一端弯曲延伸而插进所述底架内部的结合孔,设在所述内部盒上的所定空间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加热源的加热源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烹调盘以所述烹调盘的一个地点为准,朝两侧所定角度倾斜而成,从而所述烹调盘底面与所述内部盒相隔所定间隔的状态下,所述烹调盘放置在所述下方热源上。

进一步地,所述烹调盘以平板形状而成,从而所述烹调盘底面与所述内部盒相隔所定间隔的状态下,所述烹调盘放置在所述下方热源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盒上,为使所述下方热源的热源引导到所述烹调盘底面,沿着所述滴油口开口的所定区域周围,设有所定高度的热源引导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架上端一侧设有热源供应传感器,当所述烹调盘放在所述下方热源上时,维持所述上方热源及所述下方热源能够供应热源的预备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烹调盘,为紧贴在所述加热源进行安装,在其底面设有用于插入安装所述加热源的所定长度的加热源导向槽。还包括用于收集从所述烹调盘上低落的油的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盒沿着其周围朝下方设有段差,在段差尽端设有用于布置所述下方热源的凹陷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是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的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构件即烹调盘放置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示本发明的一构件即油槽插入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

100:底架;200:内部盒;

210:结合孔;220:热源引导件;

300:上方热源;400:下方热源;

410:加热源;500:烹调盘;

510:加热源导向槽;600:热源供应传感器;

700:油槽;h:滴油口;

230:加热源支撑件;v:所定空间、凹陷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的优先实施例。

图1与图2是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的斜视图。

图1是图示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的结合状态的图,图2是图示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的一构件内部盒放置之前的状态的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底架100、内部盒200、下方热源400、烹调盘500及上方热源300,从而比以前更简洁的结构而成的双向加热烹调器。

细看构成本发明的各个构件如下。

在底架100的内部设有所定空间v。在图1与图2中底架100设计成直立方体形状,但并不限于此。

只要烹调盘500上所形成的油能够低落,并设有自下方热源400供应的热源能够顺利进行对流的空间,本发明可采用多样形状及结构的底架100。

内部盒200沿着设在底架100的所定空间v的内周,结合在底架100,并设有所定区域开口的低油孔h。具体说内部盒200安装在底架100上所设的所定空间v的上方。放置内部盒200的底架100上,为了稳定安装内部盒200在其周围设有段差。为了沿着该段差区域放置内部盒200,在内部盒200底面也沿着底面周围设有段差的区域。

另外,附图中图示了内部盒200与底架100用多个螺栓结合,但并不限于螺栓结合的方式。可采用内部盒200拆装式安装在底架100的方式。为此,随未图示,在安装内部盒200的底架100的接触面上,设置所定长度可旋转的多个突起,而在内部盒200的与该突起对应的位置上设置能够插入突起进行旋转的多个凹槽,从而当内部盒200安装在底架100时,将插进凹槽的突起进行旋转而固定在凹槽。如上所述将内部盒200以拆装式安装在底架100时,具有可将内部盒200从底架100拆下后简易清洗底架100内部的优点。另外,在内部盒200设有所定区域开放的滴油口h。在烹调盘500产生的油通过设在烹调盘500的多个油孔低落并通过滴油口h直接流进油槽进行收集。

图1与图2中滴油口h以直四角形的开孔形状设在内部盒200下面的中心区,但其形状及位置并不限于此。根据烹调盘500形状及设在烹调盘500的多个油孔的位置,滴油口h可设计成多个,而且其位置并不限于内部盒200下面中心区。

例如滴油口h可朝附图中油槽700滑动的方向与垂直方向以所定间隔设置多个滴油口h。另外,下方热源400的一端结合在底架100并位于内部盒200上方,从而朝向下方热源400上放置的烹调盘500底面供应热源。并且,与下方热源400相对应的上方热源300,为了朝烹调盘500上方照射热源而通过支架800与底架100相连。通过上方热源300及下方热源400将烹调盘300上烹调的食品从上下两个方向进行烹调。

另外,图3是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的侧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的主视图。下面参照图1至图4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一构件内部盒200与下方热源400。如图所示在内部盒200设有能够布置下方热源400的所定空间v,并且为使在烹调盘500上产生的油低落,在其下面设有所定区域的滴油口h。

内部盒200为与其安装的底架100的段差区域相对应,沿着其周围设有段差,段差的近端部设有凹陷的所定空间v,且在该凹陷的所定空间v中布置下方热源400。

由下方热源400产生的热源可停留在凹陷的空间,并沿着段差自然引导到烹调盘500底面,从而实现向烹调盘500均匀供应热源的效果。

另外,下方热源400为朝烹调盘500下部供应热源由所定长度的加热源410而成。附图中下方热源400由“u”字形而成,但并不限于这种形状,可根据烹调盘500的形状及朝烹调盘500下部供应热源的方向,以多样的形状实施。下方热源400是通过电信号供应热源的通常热线。加热源400的一端结合在底架100,且加热源410的另一端则朝烹调盘500下侧方向延伸而成。

如图1及图3所示,“u”字形而成的加热源410的一侧两端,经过将要后述的结合孔b朝底架100内部延伸后,通过另外的固定件进行结合。

加热源410另一端“u”字形的加热源410弯曲部,在滴油口h的上方即烹调盘500下侧方向延伸而成,加热源410的一端结合在底架100,且另一端在烹调盘500下侧朝与底架100结合的加热源410一端相反方向延伸而成。此时,该尽端的一个地点或多个地点,可通过将要后述的加热源支撑件230进行固定,并对内部盒200也进行固定支持。

另外,在内部盒200所设所定空间v一侧,设有用于将加热源410一端弯曲延伸而插进底架100内部的结合孔b。

如图1所示,在内部盒200的凹陷空间的一侧,为使加热源410尽端插进底架100内部而设有一对结合孔b,加热源410经过结合孔b朝底架100内部延伸后,其尽端通过另外的固定件d结合在底架100。

另外,如图5所示,在内部盒200所设锁定空间v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加热源410多个加热源支撑件230。即如图所示在内部盒200段差区域的一个地点或多个地点,以所定高度设有加热源支撑件230。在加热源支撑件230上为了布置下方热源400,而在其朝上方延伸的尽端设有凹陷的安装槽。加热源支撑件230在多个地点支撑加热源410,从而实现使加热源410相对于内部盒200固定的状态下,稳定地朝烹调盘500下侧供应热源的效果。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烹调盘500以烹调盘500一个地点为准,朝两侧所定角度朝上方倾斜而成,从而放置烹调盘500时烹调盘500的底面两端与内部盒200相隔所定间隔。即如图3的“a”区域所示,烹调盘500不与内部盒200接触,而且也与底架100相隔所定间隔设置。

烹调盘500可以烹调盘500中心轴为准,左右对称朝两侧所定角度朝上方倾斜设置,也可不以中心轴为准,而以不在中心轴的标准轴为准,朝两侧所定角度朝上方倾斜设置。

并且,烹调盘500可变更设计为,除了如上所述以标准轴中心朝两侧所定角度倾斜设置以外,以平板形状而成,通过调节内部盒200周围的高度,当烹调盘500放在下方热源400上时,不使烹调盘500与内部盒200接触。

通过如上结构,可实现防止由于高温烹调盘500而内部盒200融化或变形的效果。

另外,再次参照图1,可见本发明的一构件热源引导件220设在内部盒。

如图所示,为使下方热源400的热源引向烹调盘500底面,沿着滴油口h开口的所定区域周围,设有所定高度的热源引导件220。通过下方热源400供应的热源,通过该所定高度的热源引导件220,引导而朝烹调盘500侧供应热源,并使热对流顺利进行,而防止供应的热源朝下部或外部流动而消失。

另外,热源引导件220可设计成所定厚度的所定高度,但将其后部倒圆(rounding)而使热源流动自然引导。

并且,热源引导件220的尽端应设计成卷曲而维护使用者的安全为佳。

另外参照图2与图3,在底架100上端一侧设有热源供应传感器600,当下方热源400上放置所述烹调盘500时,维持所述上方热源300及下方热源400能够供应热源的预备状态。可在底架100设置热源供应传感器600,从而当烹调盘500放在下方热源400上时,能够感知烹调盘500放置的压力。当通过该热源供应传感器600感知到烹调盘500放置时,保持通过上方热源300及下方热源400供应热源的预备状态,当使用者启动在上方热源300一侧所设的开关时,上方热源300及下方热源400则开始朝烹调盘500侧照射热源。另外在附图中概略图示了热源供应传感器600,而这种热源供应传感器600可以多样的结构实施,且可用根据烹调盘500的压力选择性进行开关的传感器实施。

当然,也可设计成,只有上方热源300保持热源供应预备状态,下方热源400则通过另外的开关供应热源。另外,如图4所示,烹调盘500,为了与加热源410紧贴的状态下进行布置,在其底面设有与加热源410上面对应的所定长度的加热源导向槽510。

参照图6,在底架100一侧设有形成所定空间v的缝隙,沿着缝隙还包括选择性滑动插进底架100内部而收集自烹调盘500低落的油的油槽700。

这种缝隙与油槽700的形状可以多样形状实施,只要能够收集在烹调盘500产生的油的结构,本领域工作者可多样变更设计。

并且,优先地只在油槽700滑动插进底架100内部的状态下,能够形成上方热源300及下方热源400供应热源的预备状态,此时若油槽700没有滑动插进底架100内部的状态时,不能朝烹调盘500侧供应热源。为此,在底架100内部一侧可具备能够感知油槽700是否滑动插进底架100内部的另外的传感器,通过该传感器产生的信号,传送到上方热源300及下方热源400,而电源维持“开”的状态,从而能够保持电源供应预备状态。

另外,参照图1至图3具体说明本发明一构件即上方热源300如下。

如图所示上方热源300延伸至底架100上所设的所定空间,并由内部设有所定空间的所定长度的上顶10而成。在该内部空间可装设红外线灯30且在上顶10设有与内部形状对应的反射罩20。

通过反射罩20将红外线灯30照射的热源进行反射而入射到烹调盘500。该反射罩20朝下方开口,在其内部装设所定长度的红外线灯30。在红外线灯30下部具有设有多个网孔的“铁网”,在反射罩20与红外线灯30之间设有绝缘体与绝热板。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由比以前显著减少体积的简洁的结构而成,不仅能够简易烹调少量食品,而且体积小提供保管上优点。并且,为使烹调盘500上产生的油直接低落到油槽,在底架100内部设有滴油口h。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多样变形实施,随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将所述实施例与以前公知技术的单纯组合应用的实施例与,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与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工作者变形应用的技术,应视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发明效果

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双向加热烹调器,可实现如下多样的效果。

首先,在食物的上下方向照射热源,从而具有减少烹调所需时间,且增加风味的优点。

其次,由比以前加热烹调器减少体积的简洁的结构实施,从而具有提高使用方便性,而且提高保管上空间利用率的优点。

最后,从上方及下方朝食物照射热源,从而实现了不会发生食物表面烧焦或发烟等多样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