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9174发布日期:2019-06-13 15:1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行人休息时的舒适度,某些公共场所的座椅设置有扶手,然而,由于人的体型差异,固定设置的扶手高度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高个子和矮个子,更是会由于不适当的扶手高度造成手臂运动的不方便,反而会引起不适,达不到放松的目的。

因此,发明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座椅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该座椅的扶手可根据使用者的升高进行高度调节至最舒适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包括:多个座椅本体,多个用于连接相邻座椅本体的椅座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连接板的升降扶手;升降扶手包括升降机构和至少一个扶手本体;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和蜗轮,驱动件和容纳箱;蜗轮设置于容纳箱内,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分别贯穿于容纳箱,扶手本体连接于容纳箱;第一蜗杆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板,蜗轮套设于第一蜗杆并与第一蜗杆螺纹连接,第一蜗杆的轴线与第二蜗杆的轴线垂直设置,第二蜗杆的螺纹与蜗轮的外齿轮啮合,驱动件设置于第二蜗杆。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驱动件为手轮,手轮的转动轴心线与第二蜗杆的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蜗杆平行于椅座的侧边方向设置,手轮设置于第二蜗杆远离座椅本体的椅背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扶手本体具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支撑板,支撑板沿自身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蜗杆的轴线方向设置,支撑板远离椅背的一端呈弧状且朝向椅座延伸。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遮挡板,遮挡板设置于相邻椅背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连接板沿自身长度方向与椅座的侧边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连接板与相邻椅座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根据上述设计,在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转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第二蜗杆发生转动,第二蜗杆会带动蜗轮进行转动,蜗轮再带动第一蜗杆转动,从而实现容纳箱相对于第一蜗杆做升降运动,由于升降扶手与容纳箱连接,容纳箱的运动带动升降扶手进行升降;根据上述设计,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容易,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200-座椅本体;300-连接板;400-升降扶手;500-遮挡板;210-椅座;211-侧边;220-椅背;410-升降机构;420-扶手本体;411-第一蜗杆;412-第二蜗杆;413-蜗轮;414-驱动件;415-容纳箱;421-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100,包括:多个座椅本体200,多个用于连接相邻座椅本体200的椅座210的连接板300,以及设置于连接板300的升降扶手400。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扶手40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考虑到能够更好地实现升降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升降扶手400包括升降机构410和至少一个扶手本体420。升降扶手400如果是设置在两相邻座椅本体200之间,则可设置两个扶手本体420以满足座椅本体200的使用者使用,升降扶手400如果是设置在椅座210的外侧边211,则只需设置一个扶手本体420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41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考虑到使用者操作方便,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410包括第一蜗杆411,第二蜗杆412和蜗轮413,驱动件414和容纳箱415。其中,蜗轮413设置于容纳箱415内,第一蜗杆411和第二蜗杆412分别贯穿于容纳箱415,扶手本体420连接于容纳箱415;第一蜗杆411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板300,蜗轮413套设于第一蜗杆411并与第一蜗杆411螺纹连接,第一蜗杆411的轴线与第二蜗杆412的轴线垂直设置,第二蜗杆412的螺纹(图中未标注)与蜗轮413的外齿轮(图中未标注)啮合,驱动件414设置于第二蜗杆412。采用该设置方式,在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转动驱动件414,驱动件414带动第二蜗杆412发生转动,第二蜗杆412会带动蜗轮413进行转动,蜗轮413再带动第一蜗杆411转动,从而实现容纳箱415相对于第一蜗杆411做升降运动,由于升降扶手400与容纳箱415连接,容纳箱415的运动会带动升降扶手400进行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节,进一步地,驱动件414为手轮,且手轮的转动轴心线与第二蜗杆412的轴线平行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使用者操作,第二蜗杆412平行于椅座210的侧边211方向设置,手轮设置于第二蜗杆412远离座椅本体200的椅背220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扶手本体420具有用于放置手臂的支撑板421,支撑板421沿自身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蜗杆412的轴线方向设置,支撑板421远离椅背220的一端呈弧状且朝向椅座210延伸。该设置方式有利于更好地符合人生理学,找到最为舒适的放手姿势。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00的设置方式不做具体限制,考虑到避免东西从椅座210之间的缝隙掉落,或是小孩不小心把手或脚卡住,进一步地,连接板300沿自身长度方向与椅座210的侧边211连接;进一步地,考虑到拆卸方便,便于运输,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00与相邻椅座210可拆卸连接。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100还包括遮挡板500,遮挡板500设置于相邻椅背220之间,该设置方式能够防止椅背220之间存在缝隙导致小孩的脚或手卡住,或是容易掉东西进去。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100是这样工作的:当使用者坐在座椅本体200的椅座210上后,根据自身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手轮,以控制扶手本体420升降至合适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间隔扶手的座椅100,该座椅的扶手可根据使用者的升高进行高度调节至最舒适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