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床架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8344发布日期:2019-08-16 21:4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动床架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领域,尤其涉及电动床架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电动床架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睡眠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因为睡眠不好的影响:白天暏睡、疲倦昏沉、沮丧易怒、学习力低落、判断力失常、反应力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车祸.引起的疾病: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内分泌失调、忧郁症、肠胃问题、加速老化、性功能衰退血液循环系统当血液不循环的时候加强翻身次数,一张好的床是要平衡身体的骨骼和减少肌肉压力允许更多的血液循环减少硬床睡眠者的肢体翻身次数增加睡眠者的深睡时间,为此,人们对电动床架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为此,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提供舒适的躺卧给用户,提出了一种结合人体躺卧休息需求的用于电动床架的升降装置。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提供舒适的躺卧给用户,提出了一种结合人体躺卧休息需求的用于电动床架的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电动床架的升降装置,包括前升降架,所述前升降架包括前固定横梁、控制装置、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电动泵一、连轴杆一、联动器一、联动杆一、滑轨条和胶套一,所述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电动泵一安装于所述前固定横梁端面,所述电动泵一端头处设有联动器一,所述连轴杆一贯穿所述联动器一底端,所述电动泵一通过联动器一与所述连轴杆一连接,所述连轴杆一中央处向两侧端头分别依次设有联动杆一和胶套一,所述联动杆一端头处分别设有滑轨与所述滑轨条连接;后升降架,所述后升降架包括后固定横梁、活动支撑条、电动泵二、联动器二、连轴杆二、联动杆二、滑面条和胶套二,所述后固定横梁顶端端面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若干条活动支撑条,所述后固定横梁左端端面安装有电动泵二,所述电动泵二端头处设有联动器二,所述连轴杆二贯穿所述联动器二,所述电动泵二通过联动器二与所述连轴杆二连接,所述连轴杆二中央处向两侧端头分别依次设有联动杆二和胶套二,所述联动杆二端头处分别设有滑轮与所述滑面条连接;床板,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和第五床板,所述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和第五床板从右到左依次排列。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输入端分别与控制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动泵一由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电动泵二由第二驱动器驱动。进一步,所述联动器一由电动泵一伸缩驱动,所述连轴杆一由联动器一带动,所述连轴杆一通过联动器一由电动泵一驱动,所述联动杆一由所述连轴杆一带动,所述联动杆一端头处的滑轨在所述滑轨条内通过连轴杆一带动水平方向前后运动,所述联动杆一与所述联动器一在连轴杆一轴面方向依次平行。进一步,所述连轴杆一两端端头处设有轴承,所述胶套一安装于所述轴承表面。进一步,所述联动杆一端头处的滑轨在滑轨条内可水平移动的距离范围与所述电动泵一可伸缩范围的相同,所述滑轨条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床板底端,所述第一床板由滑轨条推动。进一步,所述联动器二由电动泵二伸缩驱动,所述连轴杆二由联动器二带动,所述连轴杆二通过联动器二由电动泵二驱动,所述联动杆二由所述连轴杆二带动,所述活动支撑条由连轴杆二带动,所述联动杆二端头处的滑轮在所述滑面条内通过连轴杆二带动水平方向前后运动,所述联动杆二与所述联动器二在连轴杆二轴面方向依次平行。进一步,所述活动支撑条包括支撑部、活动限位卡条和支撑杆,所述活动限位卡条贯穿支撑部底端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部顶端分别支撑安装于第五床板底端,所述第五床板由所述活动支撑条撑动。进一步,所述连轴杆二两端端头处设有轴承,所述胶套二安装于所述轴承表面。进一步,所述滑面条分别安装于所述第四床板底端,所述第四床板由滑面条推动,所述联动杆二端头处的滑轮在所述滑面条可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范围与所述电动泵二可伸缩范围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前升降架、后升降架和床板等器件,提供给用户一种能舒适的躺卧给用户,能结合人体躺卧休息需求的用于电动床架的升降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东南视角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板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升降架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升降架的剖视图。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前升降架102前固定横梁103控制装置104第一驱动器105第二驱动器106电动泵一107连轴杆一108联动器一109联动杆一111滑轨条112胶套一2后升降架202后固定横梁203活动支撑条204电动泵二205联动器二206连轴杆二207联动杆二208滑面条209胶套二3床板301第一床板302第二床板303第三床板304第四床板305第五床板213支撑部223活动限位卡条233支撑杆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电动床架的升降装置,通过采用前升降架1、后升降架2和床板3等为例解释本实用新型。根据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电动床架的升降装置,包括前升降架1,所述前升降架1包括前固定横梁102、控制装置103、第一驱动器104、第二驱动器105、电动泵一106、连轴杆一107、联动器一108、联动杆一109、滑轨条111和胶套一112,所述第一驱动器104、第二驱动器105和电动泵一106安装于所述前固定横梁102端面,所述电动泵一106端头处设有联动器一108,所述连轴杆一107贯穿所述联动器一108底端,所述电动泵一106通过联动器一108与所述连轴杆一107连接,所述连轴杆一107中央处向两侧端头分别依次设有联动杆一109和胶套一112,所述联动杆一109端头处分别设有滑轨与所述滑轨条111连接;后升降架2,所述后升降架2包括后固定横梁202、活动支撑条203、电动泵二204、联动器二205、连轴杆二206、联动杆二207、滑面条208和胶套二209,所述后固定横梁202顶端端面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若干条活动支撑条203,所述后固定横梁202左端端面安装有电动泵二204,所述电动泵二204端头处设有联动器二205,所述连轴杆二206贯穿所述联动器二205,所述电动泵二204通过联动器二205与所述连轴杆二206连接,所述连轴杆二206中央处向两侧端头分别依次设有联动杆二207和胶套二209,所述联动杆二207端头处分别设有滑轮与所述滑面条208连接;床板3,所述床板3包括第一床板301、第二床板302、第三床板303、第四床板304和第五床板305,所述第一床板301、第二床板302、第三床板303、第四床板304和第五床板305从右到左依次排列。根据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驱动器104和第二驱动器105输入端分别与控制装置103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动泵一106由第一驱动器104驱动,所述电动泵二204由第二驱动器105驱动。所述联动器一108由电动泵一106伸缩驱动,所述连轴杆一107由联动器一108带动,所述连轴杆一107通过联动器一108由电动泵一106驱动,所述联动杆一109由所述连轴杆一107带动,所述联动杆一109端头处的滑轨在所述滑轨条111内通过连轴杆一107带动水平方向前后运动,所述联动杆一109与所述联动器一108在连轴杆一107轴面方向依次平行。所述连轴杆一107两端端头处设有轴承,所述胶套一112安装于所述轴承表面。所述联动杆一109端头处的滑轨在滑轨条111内可水平移动的距离范围与所述电动泵一106可伸缩范围的相同,所述滑轨条111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床板301底端,所述第一床板301由滑轨条111推动。所述联动器二205由电动泵二204伸缩驱动,所述连轴杆二206由联动器二205带动,所述连轴杆二206通过联动器二205由电动泵二204驱动,所述联动杆二207由所述连轴杆二206带动,所述活动支撑条203由连轴杆二206带动,所述联动杆二207端头处的滑轮在所述滑面条208内通过连轴杆二206带动水平方向前后运动,所述联动杆二207与所述联动器二205在连轴杆二206轴面方向依次平行。所述活动支撑条203包括支撑部213、活动限位卡条223和支撑杆233,所述活动限位卡条223贯穿支撑部213底端与支撑杆233连接,所述支撑部213顶端分别支撑安装于第五床板305底端,所述第五床板305由所述活动支撑条203撑动。所述连轴杆二206两端端头处设有轴承,所述胶套二209安装于所述轴承表面。所述滑面条208分别安装于所述第四床板304底端,所述第四床板304由滑面条208推动,所述联动杆二207端头处的滑轮在所述滑面条208可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范围与所述电动泵二204可伸缩范围的相同。用户躺卧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床垫时,人体腰部以上会躺卧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床板301,臀部和大腿的部位会卧趟会躺卧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床板302、第三床板303和第四床板304上,人体小腿的部位会卧趟在第五床板305上。用户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控制控制装置103发出升降的指令,使第一驱动器104和第二驱动器105通过联动的驱动关系,驱动前床板一1012和后床板二2013升降,然后所述活动支撑条203通过连轴杆二206的带动把第五床板305升降,通过联动杆一109端头处的滑轨在滑轨条111水平面上撑动运动,第一床板301升降人体腰部以上,通过联动杆二207端头处的滑轮在滑面条208水平面上撑动运动,使第二床板305升降人体小腿的部位,因此符合人体舒适升降的标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