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机器人之清洁模块的悬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6856发布日期:2020-08-11 21:0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清洁机器人之清洁模块的悬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机器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清洁机器人之清洁模块的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等各种场所清洁逐步进入智能化、机器化的时代,应运而生的清洁机器人能够将人们从家居等各种场所清洁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效减轻人们在家居等各种场所清洁方面的工作负担,缓解人们在进行家居等各种场所清洁过程中的劳累程度。

清洁机器人的底部均悬挂设置有清洁模块,清洁模块主要由滚刷和吸扒装置等组成,以对地面进行清洁,然而,目前的清洁模块由于设计安装不合理,导致清洁模块不能与地面保持水平平行,从而影响其对地面的清洁效果以及快速通过地面障碍物的性能。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之清洁模块的悬挂系统,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清洁模块设计安装不合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机器人之清洁模块的悬挂系统,包括有清洁模块、固定悬架、双摆臂件、下连杆以及气弹簧;该固定悬架位于清洁模块的前侧并悬挂固定在清洁机器人的底部;该双摆臂件的前端与固定悬架的上端铰接,双摆臂件的两后端分别与清洁模块的顶部两侧铰接;该下连杆的前端与固定悬架的下端铰接,下连杆的后端与清洁模块的底部中间位置铰接,下连杆、清洁模块、固定悬架和双摆臂件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该气弹簧位于双摆臂件和下连杆之间,气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固定悬架和清洁模块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洁模块包括有滚刷安装架和设置于滚刷安装架底部的滚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洁模块包括有吸扒装置,该滚刷安装架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摆动件,摆动件的后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一摆臂,该摆臂的后端与吸扒装置连接,且每一摆臂的后端与滚刷安装架之间连接有使吸扒装置靠中间复位的拉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臂包括有主体杆、上杆体、下杆体和连接柱;该主体杆的前端与摆动件固定连接,该上杆体和下杆体彼此上下平行设置,上杆体的前端和下杆体的前端均与主体杆的后端枢接,上杆体的后端和下杆体的后端均与连接柱的前端枢接,该连接柱的后端与吸扒装置连接,拉簧的后端与下杆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扒装置上具有连接套,该连接套套设于连接柱外,且连接柱的后端安装有阻挡连接套脱出的r形销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由下连杆、清洁模块、固定悬架和双摆臂件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清洁模块与地面保持水平平行,提升快速通过地面障碍物的性能,并配合利用气弹簧增加清洁模块的下压力,有效提高了清洁模块对地面的清洁效果,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再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清洁模块11、滚刷安装架

12、滚刷13、吸扒装置

131、连接套14、摆动件

15、摆臂151、主体杆

152、上杆体153、下杆体

154、连接柱16、拉簧

17、r形销钉20、固定悬架

30、双摆臂件40、下连杆

50、气弹簧6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清洁模块10、固定悬架20、双摆臂件30、下连杆40以及气弹簧50。

该清洁模块10包括有滚刷安装架11和设置于滚刷安装架11底部的滚刷12;并且,所述清洁模块10包括有吸扒装置13,该滚刷安装架1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摆动件14,摆动件14的后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一摆臂15,该摆臂15的后端与吸扒装置13连接,且每一摆臂15的后端与滚刷安装架11之间连接有使吸扒装置13靠中间复位的拉簧16;所述摆臂15包括有主体杆151、上杆体152、下杆体153和连接柱154;该主体杆151的前端与摆动件14固定连接,该上杆体152和下杆体153彼此上下平行设置,上杆体152的前端和下杆体153的前端均与主体杆151的后端枢接,上杆体152的后端和下杆体153的后端均与连接柱154的前端枢接,该连接柱154的后端与吸扒装置13连接,拉簧16的后端与下杆体153连接;以及,所述吸扒装置13上具有连接套131,该连接套131套设于连接柱154外,且连接柱154的后端安装有阻挡连接套131脱出的r形销钉17。

该固定悬架20位于清洁模块10的前侧并悬挂固定在清洁机器人的底部(图中未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悬架20的顶部通过多个螺钉61与清洁机器人的底部钢板固定安装。

该双摆臂件30的前端与固定悬架20的上端铰接,双摆臂件30的两后端分别与清洁模块10的顶部两侧铰接。

该下连杆40的前端与固定悬架20的下端铰接,下连杆40的后端与清洁模块10的底部中间位置铰接,下连杆40、清洁模块10、固定悬架20和双摆臂件30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下连杆40为可调长度的连杆。

该气弹簧50位于双摆臂件30和下连杆之40间,气弹簧50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固定悬架20和清洁模块10铰接。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固定悬架20的顶部通过多个螺钉61与清洁机器人的底部固定安装,工作时,由下连杆40、清洁模块10、固定悬架20和双摆臂件30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清洁模块10始终保持与地面保持水平平行,并且,气弹簧50保持伸出状态,以增加清洁模块10的下压力,更好地与地面接触,以便对地面进行清洁。非工作时,本产品整体升起,清洁模块10始终保持与地面保持水平平行,可快速通过地面障碍物。

此外,当清洁机器人左右转向时,该吸扒装置13可左右摆动,使得吸扒装置13可自动进入漏水覆盖点,以减少清洁机器人漏水现象,同时主体杆151、上杆体152、下杆体153和连接柱154构成了平行四边结构可以实现吸扒装置13与地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由下连杆、清洁模块、固定悬架和双摆臂件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清洁模块与地面保持水平平行,提升快速通过地面障碍物的性能,并配合利用气弹簧增加清洁模块的下压力,有效提高了清洁模块对地面的清洁效果,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