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锅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19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对内锅本体I进行加热。其中,隔热外壳不具有导磁性,由非导磁材料制成,即隔热外壳处于磁场中时,也不能导磁发热。
[00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锅本体I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一翻边11,隔热外壳2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翻边21,第二翻边21与第一翻边11连接。
[0042]在该实施例中,内锅本体I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一翻边11,隔热外壳2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二翻边21,其中第二翻边21位于第一翻边11的下方,并与第一翻边11密封连接。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21使内锅本体I装配在了隔热外壳2内。优选地,第一翻边11和第二翻边2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温控组件还包括:发射模块5,安装于隔热外壳2上,并与温控器3相电连接,用于发送温度信号;显示器6,镶嵌在隔热外壳2的外侧壁上,并与发射模块5相电连接,用于显示温控器3检测到的温度。
[0044]在该实施例中,温控组件还包括发射模块5和显示器6。具体地,温控器3将检测到的内锅本体I的温度生成温度信号并传输至发射模块5,该发射模块5接收到温度信号后,一方面将温度信号发出,另一方面将温度信号传送至显示器6,显示器6接收到该温度信号以后,将该温度信号转换成用户可识别的符号显示在显示器6的显示屏上,优选地,用户可识别的符号为温度值。
[0045]其中,显示器设置有显示屏,该显示屏设置在隔热外壳的外表面上,用户能够从内锅的外部观看到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
[0046]优选地,只有当温控器3检测到内锅本体I的温度大于或等于40摄氏度时,显示器6及发射模块5才开始工作,从而节省显示器5及发射模块5的电能。
[0047]进一步地,温控组件还包括:电源模块4,用于为温控器3、发射模块5及显示器6供电,其中,温控器3、显示器6、发射模块5及电源模块4依次串联连接。
[0048]在该实施例中,温控组件还包括电源模块4,电源模块4为温控器3、发射模块5及显示器6供电,优选地,温控器3、显示器6、发射模块5、及电源模块4依次串联连接。
[0049]更进一步地,发射模块5为无线WIFI模块、无线射频模块或蓝牙模块。
[0050]在该实施例中,发射模块5可以是无线WIFI模块、无线射频模块或蓝牙模块。具体地,发射模块5将接收到的信号以无线温度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一方面,该无线温度信号可以发送到用户的手机或其它移动终端上,以便用户用手机或移动终端来显示和监控内锅的温度;另一方面,该无线温度信号被发送至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接收到无线温度信号以后,改变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或者保温时间等工作参数,从而控制内锅的温度。
[0051]优选地,隔热外壳2的外表面上或/和所述内锅本体I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层22。
[0052]在该实施例中,隔热外壳2由耐高温,且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优选地,隔热外壳2的外表面上还套设有保温层22,该保温层22能够提高隔热外壳2的保温能力,进而提高内锅的加热效率,同样的,在内锅本体I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保温层以实现进一步的隔热保温。
[0053]优选地,内锅本体I的外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温控器3。
[0054]在该实施例中,内锅的底部及外侧壁上可设置多个温控器3,实现对内锅的立体测温检测。从而更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内锅的实际温度,实现对内锅的精确控温,提高食物烹煮的口感,进而提尚用户体验。
[0055]优选地,内锅上可设置把手,该把手用于取拿内锅。
[005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内锅。
[0057]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锅,因此该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锅的全部有益效果。
[005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外锅,内锅放置于外锅内;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设置在外锅内并位于所述内锅底部的下方,用于加热所述内锅;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外锅内并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内锅的发射模块5发出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0059]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外锅,上述的内锅装配在该外锅内。具体地,外锅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电磁加热装置,且控制模块和电磁加热装置连接。其中,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内锅的发射模块5发出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电磁加热装置的工作,进而控制内锅的温度。
[0060]其中,电磁加热装置的线圈盘能够产生强大的磁场,使内锅本体I导磁发热。
[0061 ]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0062]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内锅,包括内锅本体、隔热外壳和温控组件。具体地,内锅本体的上端部与隔热外壳的上端部连接,使内锅本体装配在隔热外壳内。其中,温控组件位于隔热外壳的内表面与内锅本体的外表面形成的封闭腔室内,具体地,温控组件,用于检测内锅本体的温度,并将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出去。该技术方案,在内锅本体的外表上套设有隔热外壳,一方面,该隔热外壳在加热阶段能够使内锅本体吸收的热量不从内锅本体中散失掉,从而能更快的加热食物,提高内锅的加热效率。另一方面,该隔热外壳在保温阶段能够阻止内锅本体的热量泄漏,从而使内锅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此外,该内锅还设置有温控组件,该温控组件能够将检测到的内锅的温度显示出来,从而使用户能够随时知晓内锅中食物的具体温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006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内锅,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具有导磁性; 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的上端部与所述内锅本体的上端部连接,以使所述内锅本体装配在所述隔热外壳内,其中,所述隔热外壳的内表面与所述内锅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封闭腔室; 温控组件,位于所述封闭腔室内,用于检测所述内锅本体的温度,并将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发出,其中,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所述内锅本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一翻边,所述隔热外壳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 发射模块,安装于所述隔热外壳上,并与所述温控器相电连接,用于发送所述温度信号; 显示器,镶嵌在所述隔热外壳的外侧壁上,并与所述发射模块相电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温控器检测到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 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温控器、所述发射模块及所述显示器供电,其中,所述温控器、所述显示器、所述发射模块及所述电源模块依次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块为无线WIFI模块、无线射频模块或蓝牙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的外表面上或/和所述内锅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温控器。
8.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外锅,所述内锅放置于所述外锅内; 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外锅内并位于所述内锅底部的下方,用于加热所述内锅; 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外锅内并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内锅的发射模块发出的温度信号,并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锅和烹饪器具,所述内锅包括:内锅本体;隔热外壳,隔热外壳的上端部与内锅本体的上端部连接,以使内锅本体装配在隔热外壳内,其中,隔热外壳的内表面与内锅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封闭腔室;温控组件,位于封闭腔室内,用于检测内锅本体的温度,并将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发出;其中,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所述内锅本体的底部。该技术方案,在内锅本体的外表上套设有隔热外壳,一方面,该隔热外壳在加热阶段能够使内锅本体吸收的热量不从内锅本体中散失,从而能够更快的加热食物,提高内锅的加热效率;另一方面,该隔热外壳在保温阶段能够阻止内锅本体内的热量泄漏,从而使内锅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IPC分类】A47J27-08, A47J27-00, A47J36-24, A47J36-00
【公开号】CN204427626
【申请号】CN201520108997
【发明人】徐腾飞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