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099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机械。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多数河道或湖面会产生大量的漂浮类水藻植物,目前现有捕捞方式通过人为手工打捞收集,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针对现有现象如果有一种连接结构、调节便捷的辅助装置,将有效加快打捞速率,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多层过滤模式的漂浮水藻清理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包括一个架体,架体左侧设置收集结构包括开口槽装置、收放翼装置、多层过滤装置,通过双排杆装置与支撑部件连接包括支撑柱、滑动杆装置、定位勾装置、主控装置,排杆装置下端设有厚度探测装置,运行时与船只配套使用,根据水藻厚度调整下降角度,实行捕捞作业。

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定位勾装置上设置提示装置,提示信息的方式为声音或led灯光显示。

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收放翼装置两侧设置阻力感应模块,检测数据传至主控装置进行分析调整。

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阻力感应模块采用防水性、防冲击模式设计,运行稳定。

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过滤装置实行多层排水作业,确保水、藻分离,通过内侧端口倾倒。

上述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与运行船只配套使用,加快了运行动力,同时实行多层化过滤模式,利于杂物分离,调节便捷,有效提高了收集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为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1-架体、2-开口槽装置、3-收放翼装置、4-多层过滤装置、5-双排杆装置、6-支撑柱、7-滑动杆装置、8-定位勾装置、9-主控装置、10-探测装置、11-提示装置、 12-感应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包括一个架体(1),架体(1)左侧设置收集结构包括开口槽装置(2)、收放翼装置(3)、多层过滤装置(4),通过双排杆装置(5)与支撑部件连接包括支撑柱(6)、滑动杆装置(7)、定位勾装置(8)、主控装置(9),排杆装置(5)下端设有厚度探测装置(10),运行时与船只配套使用,根据水藻厚度调整下降角度,实行捕捞作业。

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定位勾装置(8)上设置提示装置(11),提示信息的方式为声音或led灯光显示。

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收放翼装置(3)两侧设置阻力感应模块(12),检测数据传至主控装置(9)进行分析调整。

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阻力感应模块(12)采用防水性、防冲击模式设计,运行稳定。

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过滤装置(4)实行多层排水作业,确保水、藻分离,通过内侧端口倾倒。

上述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与运行船只配套使用,加快了运行动力,同时实行多层化过滤模式,利于杂物分离,调节便捷,有效提高了收集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漂浮水藻的清理装置,包括一个架体(1),架体(1)左侧设置收集结构包括开口槽装置(2)、收放翼装置(3)、多层过滤装置(4),通过双排杆装置(5)与支撑部件连接包括支撑柱(6)、滑动杆装置(7)、定位勾装置(8)、主控装置(9),排杆装置(5)下端设有厚度探测装置(10),运行时与船只配套使用,根据水藻厚度调整下降角度,实行捕捞作业;定位勾装置(8)上设置提示装置(11);收放翼装置(3)两侧设置阻力感应模块(12),检测数据传至主控装置(9)进行分析调整;与运行船只配套使用,加快了运行动力,同时实行多层化过滤模式,利于杂物分离,有效提高了收集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大市聚镇洪聚机械厂
技术研发日:2016.03.31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