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271阅读:1531来源:国知局
浮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理河道或湖泊内的清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浮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城市河道、湖泊污染触目惊心,有些河道甚至成了生活污水的排放沟,河道水体富营养化、发黑发臭,严重影响民众生活及影响城市形象。近年来,城市管理部门对河道、湖泊等污水进行了包括垃圾集中清运,进行绿化营造,河道清淤等一系列政治工作,城市文明形象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水体得到改善,但是却没能达到清水城市目标。

经研究发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达到的效果并不甚理想,主要是由于河道水体污染物有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其中内源污染为河泥释放污染,且河泥分成三层:底泥层原河床、淤泥层沙及浮泥层。其中浮泥层污染物主要释放层。但问题在于,现有河道清淤主要采用挖机、抓斗、绞吸后采用船只运至堆场沉淀处理,挖机、抓斗主要清理出了固体垃圾树枝杂草、建筑垃圾、石块沙子、底泥,对疏通河道、整平河床效果极佳,但是对去除主要污染层--浮泥层的贡献极少,且扰动非常大,短期河道水质恶化,绞吸虽然能够去除河道浮泥,但出泥含水率极高,运输费用高,河泥沉淀堆场面积大,且城市内河较窄、多桥,绞吸船受限较多。因地制宜开发出一种浮泥收集的清理装置成为当务之急,对于环境保护、生态城市建设有着极高的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装配方便、吸泥效果好且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工作环境的浮泥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浮泥清理装置,包括控制部、可升降地吊装于浮船上且置于浮泥层的吸泥头、通过管路与吸泥头内腔相连通的吸泥泵及用于驱动吸泥泵的液压马达,所述的吸泥头的前端呈楔形,且所述的吸泥头的前部的上端铰接有倾斜设置的挡臂组件,且挡臂组件的铰接轴处设有当挡臂组件遇到障碍物发生角度改变时用于传递信号的信号传感器,所述的信号传感器与控制部电连接以实现控制部驱动吸泥头提起以及时规避障碍物;所述的吸泥头的底部设有多组间隔平行设置呈格栅状的挡板组件,每组挡板组件均由间隔设置的两挡板组成;且每组挡板组件的两挡板之间的间隙处均对应设置有可将挂在挡板处的杂物压下分离的压板组件,所述的压板组件由控制部驱动作上下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浮泥清理装置包括控制部、可升降地吊装于浮船上且置于浮泥层的吸泥头、通过管路与吸泥头内腔相连通的吸泥泵及用于驱动吸泥泵的液压马达,吸泥头的前端呈楔形,且吸泥头的前部的上端铰接有倾斜设置的挡臂组件,且挡臂组件的铰接轴处设有当挡臂组件遇到障碍物发生角度改变时用于传递信号的信号传感器,信号传感器与控制部电连接以实现控制部驱动吸泥头提起以及时规避障碍物。也就是说,正常工作时,该吸泥头在浮船的带动下了漂移地进行吸浮泥的工作,一旦碰到障碍物,则挡臂组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会发生转动,信号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传递至控制部以实现驱动吸泥头的提起以及时规避障碍物,避免吸泥工作因障碍物的干涉而中断。吸泥头的底部设有多组间隔设置呈格栅状的挡板组件,每组挡板组件均由间隔设置的两挡板组成,且每组挡板组件两挡板之间的间隙处均对应设有用于将挂在挡板处的杂物压下分离的压板组件,压板组件由控制部驱动作上下运动。该结构的设计则是由于城市河道、湖泊内经常会有塑料布或者废旧衣物残部等大块杂物容易堵塞在浮泥从挡板组件的格栅处,控制部驱动压板组件适时从两挡板之间的间隙处将杂物压下,从而保障了吸泥工作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浮泥清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浮泥清理装置的吸泥头去掉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浮泥清理装置的吸泥头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A向放大示意图。

图1-4中:1浮船、1.1吊杆、2液压马达、3吸泥泵、4吸泥头、4.1顶板、4.3侧板、4.3背板、5铰接轴、6挡臂、7挡板组件、7.1第一挡板、7.2第二挡板、8驱动板、9压板、10安装板、1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浮泥清理装置,包括控制部、可升降地吊装于浮船1上且置于浮泥层的吸泥头4、通过管路与吸泥头4内腔相连通的吸泥泵3及用于驱动吸泥泵3的液压马达2,吸泥头4的前端呈楔形,且吸泥头4的前部的上端铰接有倾斜设置的挡臂组件,且挡臂组件的铰接轴5处设有当挡臂组件遇到障碍物发生角度改变时用于传递信号的信号传感器,信号传感器与控制部电连接以实现控制部驱动吸泥头4提起以及时规避障碍物;吸泥头4的底部设有多组间隔设置呈格栅状的挡板组件7,每组挡板组件7均由间隔设置的两挡板组成,且每组挡板组件7的两挡板之间的间隙处均对应设置有可将挂在挡板处的杂物压下分离的压板组件,压板组件由控制部驱动作上下运动。

压板组件由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竖向的压板9组成,且压板组件均由驱动装置驱动以实现各压板9向下的直线运动并穿过两挡板之间的间隙处以将挂在挡板处的杂物压下分离。驱动装置为安装于顶板4.1处的至少一个气缸11,且气缸11的活塞杆的末端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驱动板8,且多个压板9的上端均固定安装于驱动板8上。这样,由气缸同时驱动各压板9的动作,各压板9动作的一致性更好,可不间断地实现从两挡板之间的间隙处穿出以将挂在挡板处的杂物压下分离。如图4所示,第一挡板7.1和第二挡板7.2之间有设有间隙,压板9的下端可从该间隙下行穿出以将垃圾及杂物从挡板组件处剥离,从而保障了吸泥工作的正常进行。

如图2-3所示,吸泥头4的本体主要由横向设置的顶板4.1、两侧板4.2及与顶板4.1垂直设置且置于吸泥头4后端的背板4.3围合组成,且吸泥头4的本体的内腔设有横向设置的安装板10,且挡板组件7的各挡板一端安装于所述的安装板10上,挡板组件7的各挡板的另一端则固定安装于背板4.3的底部。安装板10上沿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焊接槽,挡板组件7的各挡板一端焊接固定于焊接槽内,背板4.3的底部也沿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焊接槽,挡板组件7的各挡板的另一端也焊接固定于焊接槽内。挡板组件7的挡板由倾斜的斜向段及横向的平直段组成。

且安装板10上多个供压板9穿过的通孔,以避免与压板9的动作发生干涉。

浮船1上设有可由控制部控制自动伸缩的吊杆1.1,且吸泥头4固定连接于吊杆1.1的底部。

挡臂组件由上端部共同铰接于同一铰接轴5上的多个挡臂6间隔设置组成,且每个挡臂6远离铰接端所处的位置均对应于挡板组件7的中空格栅处。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