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390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吹填造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真空预压法应用范围的不断推广,其工艺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如何降本增效便成了新的研究方向。

以往的施工中,在真空预压法抽气前的各道工序中,排水板,密封膜,滤管等均采用塑料材质,而用于连接真空泵与排水管道的出膜装置一直采用比较传统的铸铁材质。铸铁材质的出膜装置不但沉重,而且其锈迹斑斑外观严重影响了整体结构的美观性,同时密封效果较差。且由于铸铁材质容易生锈,当射流泵因非正常原因(故障、突然停电等)停止工作时防回流控制球与排水通道往往不能紧密接触,防回流作用有限,需要依靠人工控制射流泵上的控制阀来更大范围内的防止水体回流,具有时效性差的特点。若非正常原因导致的停泵,不能及时被发现,可能导致真空预压施工区域压力骤降,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同时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简单轻便、经济实用、防回流、节能等优势,更适用于真空预压法软基处理施工情况的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出膜连接装置采用pvc材料制成,包括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所述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连接有集水支管;所述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固定安装有“米”字型隔断构件,所述“米”字型隔断构件沿集合管管壁向下延伸至与下部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结合处,所述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安装有上下自由运动的防回流筒状部件,所述防回流筒状部件的外径小于集合管内径,且大于集水支管的内径,防回流筒状部件下部密封且前端设有半球形凸起,真空泵停止工作的情况下筒状部件靠自重位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结合处,并且半球形凸起的边缘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的过水管口刚好吻合,防止由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向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水体回流。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防回流筒状部件为中空式结构,且防回流筒状部件的上部为开放式结构。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现阶段对该装置在具体工程中应用的认识,同比传统出膜装置,其简单、便捷、节能、可重复利用、防回流等优势能够更快、更好的适用于真空预压项目,有更加广阔的平台为其在技术上的修正、改进提供机会,使得真空预压的软基处理方式更好,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真空泵停止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真空泵正常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膜上部集合管;2、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3、集水支管;4、隔断构件;5、防回流筒状部件;5-1、半球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出膜连接装置采用pvc材料制成,包括真空膜上部集合管1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2,真空膜上部集合管1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2采用热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连接有集水支管3;所述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固定安装有“米”字型隔断构件4,所述“米”字型隔断构件沿集合管管壁向下延伸至与下部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结合处,所述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安装有上下自由运动的防回流筒状部件5,所述防回流筒状部件的外径小于集合管内径,且大于集水支管的内径,防回流筒状部件下部密封且前端设有半球形凸起5-1,真空泵停止工作的情况下筒状部件靠自重位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结合处,并且半球形凸起的边缘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的过水管口刚好吻合,防止由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向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水体回流。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防回流筒状部件为中空式结构,且防回流筒状部件的上部为开放式结构。

具体特点及功效如下:

1)新型出膜连接装置内置防回流筒状部件,在射流泵处于工作状态时,泵体产生的吸力使得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压力急剧降低,管内负压力促使集合管内防回流筒状部件被水流托起上移至“米”字型隔断处,使得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连通形成过水通道,使水流通畅,正常排水;在射流泵停止工作时,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逐步趋近于大气压,膜下负压力使得水体回流,防回流筒状部件在重力、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内负压力及上部水压力作用下下移,使得下部半球形凸起与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水口处相吻合,同时由于防回流筒状部件中空,内部会充满水,使得水压力与重力作用更为明显,部件结合更紧密,更加有效地防止了水体回流。

2)新型出膜连接装置采取pvc材质,避免了传统铁质部件的易锈蚀、耐久度差等缺点,规避了真空预压施工过程中对膜下排出水体的污染,规避了对周边海域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保证了海域内水生生物的正常繁殖,符合环保目标。容易和周边养殖户、渔民的诉求达成一致,减少社会风险影响。

3)新型出膜连接装置采取pvc材质,避免了传统铁质部件的重量大、价格高等缺点,使用起来更加经济实惠,操作更加简单、便捷,且可多次重复利用避免了浪费,增大了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可能性。

4)新型出膜连接装置中防回流筒状部件内部中空,这样做不但节省了材料,且中空的结构,减小了该部件的重力,在射流泵处于工作状态时降低了对管内吸力的要求,在同样水流的情况下,重力的减少必定降低了水泵产生的能耗。

5)新型出膜连接装置在泵体停止工作时,会对水体回流现象产生即时停止的效果,在射流泵开始工作后,又可以即刻使得管道瞬间畅通,即刻投入到工作运转中,消除了时间差,使得现场工作人员不必再去控制射流泵上的水流控制阀,降低了对人力的需求,尤其是在大范围真空预压工作中对工作量的减小会非常明显,并且还大大降低了实际施工中因停电、跳闸等突发事件或工作人员主观操作忘记调控控制阀而造成水体回流导致的浪费,直接或间接的减小了能源的浪费。

6)流量相同时,管道水头损失h铸铁:hpvc=646/310=2:1,可以看出pvc出膜连接装置能耗损失远小于铸铁材质能耗损失,且性能更加优于普通塑料制品。此外,铸铁材质极易锈蚀,在铁质部件锈蚀后其摩阻系数会急剧变大,而pvc材质耐腐蚀性能远优于铸铁部件,在长时间及循环使用下,pvc出膜装置的节能效果会愈发明显。

由于本工程采用上述发明技术方案,大大减小了前期安装的施工强度,提高了工程抽气阶段的密闭性,彻底解决了环境污染,水体回流等难点,同时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轻便,施工方便,降低成本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泵与真空膜排水管道的出膜连接装置,出膜连接装置采用PVC材料制成,包括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所述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连接有集水支管;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固定安装有“米”字型隔断构件,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内安装防回流筒状部件,防回流筒状部件的外径小于集合管内径,且大于集水支管的内径,防回流筒状部件下部密封且前端设有半球形凸起,真空泵停止工作的情况下筒状部件靠自重位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结合处,并且半球形凸起的边缘与真空膜上部集合管和真空膜下部集水管汇的过水管口刚好吻合。上述方案具有简单轻便、经济实用、防回流、节能等优势,更适用于真空预压法软基处理施工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骥;李建;王文博;柳军生;韩健;刘俊;刘晨;高艳超;李文波;马振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8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