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仿真水草的预制混凝土沉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650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仿真水草的预制混凝土沉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运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仿真水草的预制混凝土沉排。



背景技术:

由于水流长期冲刷,导致河岸堤脚、水下岸坡及河底发生严重的侵蚀破坏,而泥沙被冲刷后,在水流较缓处又将沉积下来,造成河道冲淤失衡。传统的沉排是将柴排、土工织物排、石笼等沿护岸或堤脚沉入水下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对消减水流能量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已有公开号为CN202925516U,发明名称为一种预埋草籽的钢筋混凝土沉排结构,其公开的方案是在混凝土板四周粘上多个预埋草籽的胶囊颗粒,胶囊遇水融化,草籽生长来抵御外界水流动力因素;但这个方案存在的问题是:胶囊融化时,淤泥可能还未沉积,且水草生长周而复始,受季节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冲、促淤效果好的带仿真水草的预制混凝土沉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仿真水草的预制混凝土沉排,包括若干个由铰链连接的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一,凹槽一之间的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仿真水草;凹槽一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设置草种的凹槽二;混凝土底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铰链的连接孔。

若干个混凝土底板连接形成沉排,沉排设置于河道河岸,可以用来护岸、护底,防止水流冲刷河道河岸上的土壤,从而保护河岸上的工厂、码头等建筑物。。

凹槽二中设置装有草种的胶囊颗粒。草种设置在胶囊颗粒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凹槽一中堆积淤泥,经过水流对凹槽二的冲刷,凹槽二中的胶囊颗粒腐烂,草籽随着水流落入凹槽一中并成长,与仿真水草一起降低水流能量、促进泥沙淤积。

凹槽一呈九宫格形式设置,九宫格结构非常常见,容易加工,容易布置仿真水草。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同时利用仿生水草及生物水草消减水流的能量,有利于泥沙沉积,防冲促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混凝土底板3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一2,凹槽一2呈九宫格形式设置,凹槽一2之间的混凝土底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仿真水草4;凹槽一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设置草种的凹槽二1,草种装在胶囊颗粒中。

如图2所示,混凝土底板3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铰链的连接孔,若干个混凝土底板3由铰链连接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仿真水草的预制混凝土沉排。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底板为正方形块体,其长×宽×高尺寸为1200mm×1200mm×150mm。

混凝土底板上凹槽一的长×宽×高尺寸为980mm×980mm×80mm。凹槽一内壁上开设的凹槽二的长×宽×高尺寸为980mm×50mm×40mm。

本实施例中仿真水草为长×宽×高尺寸为27mm×27mm×150mm的橡胶条,仿真水草埋入混凝土底板中,埋入深度为50mm,相邻橡胶条之间的距离与其边长相等,均为27mm,便于布置。

混凝土底板距离下底面25mm处开设有连接孔,用铰链贯穿连接孔以连接若干个混凝土底板,形成沉排。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