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筑坝用移动旋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8054发布日期:2018-12-11 20:5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筑坝用移动旋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筑坝用移动旋流装置。



背景技术:

旋流器筑坝是矿山尾矿筑坝常用的筑坝方式,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阶段性向前移动,目前矿山尾矿旋流器筑坝均采用架体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导轨上,由于坝面松软不平,致使两个导轨宽度、水平度无法保证,经常发生设备倾斜;移动时使用推土机或者其他设备推动,前进方向无法控制,移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筑坝用移动旋流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筑坝用移动旋流装置,包括移动平台、旋流器、轨道、滑座、旋转机构、给矿分矿箱、溢流箱和推动机构;

上述轨道为条形,并沿前后方向水平固定在上述移动平台上端,且其前端延伸至上述移动平台的前方;

上述滑座可滑动的安装在上述轨道上;

上述旋转机构安装在上述滑座上,其上具有可相对其水平转动的转盘;

上述旋流器安装在上述旋转机构的转盘上,并可在上述旋转机构的驱动下随上述转盘水平旋转;

上述给矿分矿箱和溢流箱分别安装在上述移动平台上;

上述旋流器的溢流管通过管路与上述溢流箱连接并连通;

上述给矿分矿箱通过管路与上述旋流器的进料口连接并连通,并外接给矿管;

上述推动机构安装在上述移动平台上,并位于上述轨道的后端,其伸缩端向前延伸,并与上述滑座固定连接;

上述推动机构可推动上述滑座带动其上的旋转机构和旋流器沿上述轨道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设备能实现自由移动,并能根据地形合理调节旋流器的位置,实现良好的分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推动机构为液压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操作使用方便,运行稳定、安全。

进一步,上述溢流箱外接排矿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将分离后的矿物通过排矿管向下一级运输。

进一步,上述移动平台为履带底盘。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其运行稳定,低速通过性能较佳,能适应大部分地形。

进一步,上述旋流器的进料口处连通设有给矿控制阀,上述给矿分矿箱通过管路与上述给矿控制阀连接并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公知进入旋流器内的原矿流量大小。

进一步,上述旋流器通过支架架设在上述旋转机构的转盘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旋流器采用架设安置,便于管路的布置。

进一步,还包括角度调节器,上述旋流器铰接在上述支架上,并可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翻转,上述角度调节器安装在上述旋转机构的转盘上,并与上述旋流器连接,用以驱动上述旋流器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翻转。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利于调节旋流器的倾斜角度,使其更好的进行原矿分离。

进一步,上述角度调节器为液压杆,并铰接在上述旋转机构的转盘上,其伸缩端与上述旋流器前端的下端铰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其操作使用方便,运行稳定、安全。

进一步,上述旋转机构为回转支承,上述回转支承的内圈上端安装有上述转盘。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稳定性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筑坝用移动旋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移动平台,2、旋流器,3、轨道,4、滑座,5、旋转机构,6、给矿分矿箱,7、溢流箱,8、支架,9、推动机构,10、角度调节器,21、溢流管,22、给矿控制阀,71、排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筑坝用移动旋流装置包括移动平台1、旋流器2、轨道3、滑座4、旋转机构5、给矿分矿箱6、溢流箱7和推动机构9;

上述轨道3为条形,并沿前后方向水平固定在上述移动平台1上端,且其前端延伸至上述移动平台1的前方;

上述滑座4可滑动的安装在上述轨道3上;

上述旋转机构5安装在上述滑座4上,其上具有可相对其水平转动的转盘;

上述旋流器2安装在上述旋转机构5的转盘上,并可在上述旋转机构5的驱动下随上述转盘水平旋转;

上述给矿分矿箱6和溢流箱7分别安装在上述移动平台1上;

上述旋流器2的溢流管21通过管路与上述溢流箱7连接并连通;

上述给矿分矿箱6通过管路与上述旋流器2的进料口连接并连通,并外接给矿管;

上述推动机构9安装在上述移动平台1上,并位于上述轨道3的后端,其伸缩端向前延伸,并与上述滑座4固定连接;

上述推动机构9可推动上述滑座4带动其上的旋转机构5和旋流器2沿上述轨道3前后移动。

工作时,通过移动平台1将整个设备移动至待加工的区域(一般在坝坡边处),旋流器2的旋流出口位于其前端端部,根据坡边的具体情况,通过推动机构9调节旋流器2伸出坡边的位置至最佳,之后,筑坝用原矿浆液(两相混合液)经给矿管进入给矿分矿箱6,再由给矿分矿箱6经旋流器2的进料口从旋流器2周边切向进入旋流器2内部,产生强烈的三维椭圆型强旋转剪切湍流运动。由于原矿浆液内的粗颗粒与细颗粒之间存在粒度差,其受到离心力、向心浮力、流体曳力等大小不同,受离心沉降作用,大部分粗颗粒经旋流器底流口(旋流器2的旋流出口)排出,而大部分细颗粒由溢流管21排出至溢流箱7内,从而达到分离分级,实现细颗粒筑坝。

整个旋流装置具有较好的移动性,便于操作,并且旋流器2前后位置可根据实际施工环境调节,灵活性较强。

较佳的,上述推动机构9为液压杆,在整个移动平台1上还装有液压站,该液压站的出液口与液压杆的进液口连通,用以向液压杆注入油液改变内部液压,以使液压杆的伸缩杆伸出或缩回,从而带动滑座4及联动的旋转机构5和旋流器2沿轨道3移动,其运行稳定,安全性较佳。

整个旋流装置还应包括远程控制器,该远程控制器与整个旋流装置内的各个驱动机构(单元)实现远程连接,实现对各个驱动机构的远程控制,操控性能较好。

较佳的,上述溢流箱7外接排矿管71,便于通过排矿管71将溢流箱7内分离后的细颗粒浆液运输至其他区域。

较佳的,上述移动平台1为履带底盘,其行走性能及低速通过性能较强,非常适于筑坝相关地理环境下的安全移动。

较佳的,上述旋流器2的进料口处连通设有给矿控制阀22,上述给矿分矿箱6通过管路与上述给矿控制阀22连接并连通,通过给矿控制阀22可实现给矿分矿箱6对旋流器2内部原矿浆液的流量控制。

较佳的,上述旋流器2通过支架8架设在上述旋转机构5的转盘上方,旋流器2采用架设,便于与其连接的管路的布置,使整个设备结构布置合理,紧凑。

较佳的,还包括角度调节器10,上述旋流器2铰接在上述支架8上,并可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翻转,上述角度调节器10安装在上述旋转机构5的转盘上,并与上述旋流器2连接,用以驱动上述旋流器2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翻转,通过角度调节器10方便调节旋流器2的倾角,使其前端能够顺利分离出的粗颗粒浆液,并且通过倾角的调节可改善粗颗粒浆液旋出后的掉落范围,利于大范围的筑坝施工。

较佳的,上述角度调节器10为液压杆,并铰接在上述旋转机构5的转盘上,其伸缩端与上述旋流器2前端的下端铰接,该液压杆连接液压站,通过液压站对其内部液压的改变实现其伸缩杆的伸缩运行,操作方便、安全。

较佳的,上述旋转机构5为回转支承,上述回转支承的内圈上端安装有上述转盘,其运行比较稳定、安全,特别适合大型并较重的机构的旋转。

一般的,回转支承通常由蜗杆、回转支承、壳体、马达等部件构成,其自身可实现驱动内圈转动,上述转盘水平安装在回转支承的内圈上端,与内圈同步水平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