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226684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件运输安装设备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暗涵、小型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暗涵或方沟施工时,需要安装预制盖板。目前,预制盖板以吊车安装为主,盖板在厂家预制完成后用载重盘车运送至现场,吊车站位后,逐块吊装,沿暗涵(方沟)挪动吊车位置,逐段推进,所以安装前需要充分的现场准备,如平整硬化施工现场临时道路,检查沿线吊车回转半径以及有效吊运高度范围内的高压线、树木、现况构筑物等。另外,还要清理沿线无关人员。如吊车站位、运输盘车占用现况道路的,还需通过交管部门的审批,只能在夜间封闭交通施工。存在施工工期较长、费用比较高、场地要求高的问题。方沟内加固施工就是预制倒U型钢筋混凝土块,安放在老旧方沟内部。按照传统方法,使用挖土机明开槽,将老旧方沟盖板掀开,用吊车吊放混凝土 U型块,这样施工需将现况路面完全挖除明开槽施工,还需在夜间封闭交通,吊车选择最佳站位位置,同时如有架空电线、现况构筑物、树木等障碍物还需联系管理单位进行协商改移位置。同样存在施工工期长、费用较高、场地要求高的问题。旧方沟更换盖板以及小型桥梁预制构件安装以及旧构件更换也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力驮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工期长、费用较高、场地要求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人力驮车一种人力驮车, 包括承重机构、起落就位机构以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机构包括呈框架结构的承重车体;设于所述承重车体的下部的主承重轴以及设于所述主承重轴的两端的主承重轮;所述的起落就位机构是若干个就位千斤顶,设于所述承重车体的顶部;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呈杆状结构的转向轴;分别设于所述转向轴的两端的转向轮;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车体的下部,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轴的中部,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承重轴垂直;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轴的转向杆。进一步的,所述的人力驮车还包括呈杆状的手柄,所述转向杆的第三端连接于所述手柄的中部。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呈杆状的手柄整体呈弯曲的近椭圆状。优选的,所述的转向轮和主承重轮的个数均为两个。优选的,所述的转向杆为Y形的转向杆。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第一端和第二端与转向杆之间的可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销接或螺纹连接。一种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安装预制盖板时,在暗涵或方沟一端平整场地存放预制盖板,并预备一台小吨位吊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
a、将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吊放在方沟内,对中摆正,方向轴在后,承重轴在前;
b、在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的承重车体的顶部上纵横码放方木,方木间距 l(Tl5Cm,方木顶面高出方沟侧墙顶面,就位千斤顶全部处于回缩状态,并低于方木顶 3 5cm,在方木顶大概标出盖板中线位置;
c、使用小吨位吊车在沟槽端头将预制盖板吊放在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上,保证基本对中,偏差在5cm以内;
d、站在暗涵或方沟侧墙上向前推动盖板,通过掌握手柄调整变形及对中情况;
e、当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推至距离盖板就位位置2 3块盖板宽度时,复核盖板中线,降低速度,边移动边调整中线,直至盖板就位位置;
f、再次复核盖板中线位置,无误后用楔子固定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同时顶升四角的就位千斤顶,就位千斤顶快接近盖板时,放慢速度,保证四个就位千斤顶同时接触盖板,接触盖板后,操作就位千斤顶保持速度基本一致,顶起盖板,保证盖板保持水平,使四个就位千斤顶均勻受力,待盖板离开方木广2cm后,停止顶升就位千斤顶,抽出方木;
g、四个就位千斤顶同时回落,使盖板完全就位于暗涵或方沟侧墙之上,待就位千斤顶完全回缩后,撤出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沿原路后退至起始端,重复以上步骤安装全部盖板。在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进行方沟内加固时,将需加固的老旧方沟沿线每200m左右开挖工作坑,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和加固块均从工作坑就位,向两侧运送安装。然后按照以下步骤施工
a、在方沟沿线每200米左右设置工作坑,坑位尽量避开路口和公交站,工作坑长20米、 宽5米;
b、工作坑开挖后进行气体检测,对于污水方沟,必须通风3天后并且通过气体检测无害后方可施工;
c、方沟内气体检测合格,首先由安装照明灯,每20m设一对照明灯,照明灯及电线挂在方沟侧壁,高度不低于:3m;
d、清理方沟内的砖头和石块障碍物,用吊车使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就位,每个工作坑配两台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分别向两端推进安装;
e、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就位后,使就位千斤顶处于完全回缩状态,在顶部纵横码放方木,方木间距l(Tl5cm,方木顶面高出就位千斤顶顶面3 5cm ;
f、在方木顶面标记加固块中线位置,用吊车吊放加固块在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分别从两边推加固块带动驼车前行,通过观察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的工作情况以及线位来控制手柄;
g、运送至加固块安装位置后,同时顶升就位千斤顶,使四个就位千斤顶同时顶起加固块离开方木广2cm后停止顶升,保持加固块底面水平;
h、抽出方木后,同时回落四个就位千斤顶,使加固块就位后,就位千斤顶完全回缩,撤出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至工作坑位置,重复以上步骤,安装剩余加固块。使用本发明运输安装预制结构件进行暗涵施工时,可以有效解决场地狭小位置的暗涵(方沟)盖板安装、老旧盖板的更换、方沟内加固、小型桥梁上部结构预制构件的安装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现况交通的影响。相对于常规施工的吊车配运输车的方法,本发明的施工时间较自由,操作时间短,节省工期;并且主要发挥人力、节省机械相关费用;机械使用率低,收获一定的节能环保效益。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承重车体1、就位千斤顶2、主承重轮3、连接杆4、转向轮5、转向杆6、顶部 11、主承重轴31、转向轴51、手柄61。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图1-图3示意性的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
一种人力驮车,包括承重机构、起落就位机构以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机构包括呈框架结构的承重车体;设于所述承重车体的下部的主承重轴以及设于所述主承重轴的两端的主承重轮;所述的起落就位机构是若干个就位千斤顶,设于所述承重车体的顶部;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呈杆状结构的转向轴;分别设于所述转向轴的两端的转向轮;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车体的下部,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轴的中部,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承重轴垂直;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轴的转向杆。实施例2
人力驮车包括承重车体1、四个就位千斤顶2、主承重轴31、两个主承重轮3、转向轴51、 两个转向轮5、连接杆4、转向杆6、手柄61。其中,承重车体1呈长方体形状的框架结构。主承重轴31设于承重车体1的下部。两个主承重轮3设于主承重轴31的两端。四个就位千斤顶2分别设于承重车体1的顶部11的四个角部。转向轴51呈杆状结构。两个转向轮5 分别设于转向轴51的两端。连接杆4 一端连接于承重车体1的下部,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转向轴51的中部,其活动方向如图3箭头所示。连接杆4与主承重轴31在空间中互相垂直。Y形的转向杆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转向轴51,其活动方向如图1所示。手柄61呈杆状,转向杆6的第三端连接于手柄61的中部,便于施工人员操控转向杆6。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第一端和第二端与转向杆之间的可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销接或螺纹连接。实施例3
在应用实施例1安装预制盖板时,在暗涵(方沟)一端平整场地存放预制盖板,并预备一台小吨位吊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
第一步,将本优选实施例1吊放在方沟内,对中摆正,方向轴在后,承重轴在前。第二步,在本优选实施例1的承重车体1的顶部11上纵横码放方木,方木间距
510~15cm,方木顶面高出方沟侧墙顶面,就位千斤顶2全部处于回缩状态,并低于方木顶 3 5cm,在方木顶大概标出盖板中线位置。第三步,使用小吨位吊车将预制盖板吊放在本优选实施例1上,保证基本对中,偏差在5cm以内。第四步,两名工人各站在暗涵(方沟)侧墙上推动盖板向前,一名工人在后方掌握手柄61,一名工人在前方观察变形、对中等情况,并负责指挥调整。第五步,本优选实施例1推至距离盖板就位位置2 3块盖板宽度时,测量人员复核盖板中线,放慢速度,边移动边调整中线,直至盖板就位位置。第六步,测量人员再次复核盖板中线位置,无误后用楔子固定本优选实施例,四名工人同时顶升四角的就位千斤顶2,就位千斤顶2快接近盖板时,放慢速度,保证四个就位千斤顶同时接触盖板,接触盖板后,四名工人操作就位千斤顶2保持速度基本一致,顶起盖板,保证盖板保持水平,四个就位千斤顶2均勻受力,待盖板离开方木广2cm后,停止顶升就位千斤顶2,抽出方木。第七步,四个就位千斤顶2同时回落,使盖板完全就位于方沟侧墙之上,待就位千斤顶2完全回缩后,撤出本优选实施例1,沿原路后退至起始端,重复以上步骤安装全部盖板。实施例4
应用本优选实施例1进行方沟内加固时,将需加固的老旧方沟沿线每200m左右开挖工作坑,本优选实施例1和加固块均从工作坑就位,向两侧运送安装。然后按照以下步骤施工
第一步,在方沟沿线每200米左右设置工作坑,坑位尽量避开路口、公交站等,工作坑长20米、宽5米。第二步,工作坑开挖后进行气体检测,尤其是污水方沟,必须通风3天后并且通过气体检测无害后方可下人施工。第三步,方沟内气体检测合格,首先由电工进入安装照明灯,每20m设一对照明灯,照明灯及电线挂在方沟侧壁,高度不低于:3m。第四步,清理方沟内的砖头、石块等障碍物,用吊车使本优选实施例就位,每个工作坑可配两台本优选实施例1,分别向两端推进安装。第五步,本优选实施例1就位后,检查就位千斤顶2处于完全回缩状态,在顶部11 纵横码放三层方木,方木间距l(Tl5cm,方木顶面高出就位千斤顶2顶面3 5cm。第六步,在方木顶面标记加固块中线位置,用吊车吊放加固块在本优选实施例上, 两名工人分别从两边推加固块带动驼车前行,一名工人控制手柄61,一名工人在前面观察本优选实施例1的工作情况以及线位。第七步,运送至加固块安装位置后,四名工人同时顶升就位千斤顶2,使四个就位千斤顶2同时顶起加固块离开方木广2cm后停止顶升,保持加固块底面水平。第八步,抽出方木后,同时回落四个就位千斤顶2,使加固块就位后,就位千斤顶2 完全回缩,撤出本优选实施例1至工作坑位置,重复以上步骤,安装剩余加固块。综上所述,本人力驮车可以有效解决场地狭小位置的暗涵(方沟)盖板安装、老旧盖板的更换、方沟内加固、小型桥梁上部结构预制构件的安装等施工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现况交通的影响。相对于常规施工的吊车配运输车的方法,采用本优选实施例进行施工的时间较自由,操作时间短,节省工期;并且主要发挥人力、节省机械相关费用;机械使用率低,收获一定的节能环保效益。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包括承重机构、起落就位机构以及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机构包括呈框架结构的承重车体;设于所述承重车体的下部的主承重轴以及设于所述主承重轴的两端的主承重轮;所述的起落就位机构是若干个就位千斤顶,设于所述承重车体的顶部;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呈杆状结构的转向轴;分别设于所述转向轴的两端的转向轮;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承重车体的下部,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轴的中部,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承重轴垂直;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向轴的转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力驮车还包括呈杆状的手柄,所述转向杆的第三端连接于所述手柄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杆状的手柄整体呈弯曲的近椭圆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轮和主承重轮的个数均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杆为Y 形的转向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第一端和第二端与转向杆之间的可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销接或螺纹连接。
7.一种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安装预制盖板时,在暗涵或方沟一端平整场地存放预制盖板,并预备一台小吨位吊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a、将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吊放在方沟内,对中摆正,方向轴在后,承重轴在前;b、在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的承重车体的顶部上纵横码放方木,方木间距 l(Tl5Cm,方木顶面高出方沟侧墙顶面,就位千斤顶全部处于回缩状态,并低于方木顶 3 5cm,在方木顶大概标出盖板中线位置;c、使用小吨位吊车在沟槽端头将预制盖板吊放在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上,保证基本对中,偏差在5cm以内;d、站在暗涵或方沟侧墙上向前推动盖板,通过掌握手柄调整变形及对中情况;e、当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推至距离盖板就位位置2 3块盖板宽度时,复核盖板中线,降低速度,边移动边调整中线,直至盖板就位位置;f、再次复核盖板中线位置,无误后用楔子固定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同时顶升四角的就位千斤顶,就位千斤顶快接近盖板时,放慢速度,保证四个就位千斤顶同时接触盖板,接触盖板后,操作就位千斤顶保持速度基本一致,顶起盖板,保证盖板保持水平,使四个就位千斤顶均勻受力,待盖板离开方木广2cm后,停止顶升就位千斤顶,抽出方木;g、四个就位千斤顶同时回落,使盖板完全就位于暗涵或方沟侧墙之上,待就位千斤顶完全回缩后,撤出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沿原路后退至起始端,重复以上步骤安装全部盖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构件运输安装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是一种人力驮车运输安装施工装置及方法,包括承重机构、起落就位机构以及转向机构,所述的起落就位机构是若干个就位千斤顶;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呈杆状结构的转向轴;分别设于所述转向轴两端的转向轮;本发明施工主要发挥人力,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水平运输替代所需大吊装半径的吊装,节省吊装、运输机械的相关费用,并且节能环保;对场地要求低,不必占用施工红线以外的用地,不必占用社会道路,对社会交通的影响降到最小,收获一定的社会效益;构件运输就位均在场地内进行,省去挪动吊运机械的时间,不占用社会道路即不需进行交通导行,全天候随时可施工,节省工期。
文档编号E01F5/00GK102561203SQ20121003494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刘晖, 常亚静, 董兴然, 逯平 申请人:北京市市政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