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式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05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中的交通设备,具体为一种耐冲击式减速带。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学校门口、小区入口、公路道口等地方,往往需要设置减速带,车辆在通过减速带时较为颠簸,从而迫使车辆减速,并以此来提醒和帮助司机降低车速,使得汽车驾驶人员在通过这些区域时主动减速来减少了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发生率。

现有的减速带为圆弧结构,结构简单,仅仅是通过弧形结构或者是弧形结构配合表面设置的凸起摩擦面来进行缓冲减速,耐冲击能力差,在没有明显识别特征或者是司机没注意的情况下高速通过时,会导致车体发生偏移,跳动,严重时还会影响到车体稳定性,即使是车速已经较慢也依然较为颠簸,极大地破坏了乘车的舒适度,体验极差;另外,由于这种减速带通常为一体式的简单结构,车辆经过时的冲击力还容易影响减速带本身,使其产生破损或者位移而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式减速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冲击式减速带,包括基板以及减速层,其中,所述基板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路面上,而所述减速层与基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包括三层合成橡胶层,三层合成橡胶层的弹性和硬度自基板向外逐层减少,三层合成橡胶层在两侧的厚度之比为2∶1∶1,整个减速层的外表面成型为一连续的过度的弧面,并在内层合成橡胶层内侧与基板贴合,同时,在外层合成橡胶层表面 设置有若干与路面走向垂直的缓冲凸肋,所述缓冲凸肋截面为V形,且在其两分开的两条边成型在外层合成橡胶层与中间层合成橡胶层中,而其连接边上则伸出外层合成橡胶层10~30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板是截面为梯形的钢结构板,高度为30~50mm,其下表面为与路表面相匹配的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凸肋为钢质结构缓冲凸肋或者水泥成型的缓冲凸肋,其两条边之间的夹角为小于180°的钝角,且在伸出外层合成橡胶层的部分作圆弧过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速层的外层合成橡胶层的外表面上开有网状摩擦纹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速层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件或者T型槽连接件或者燕尾槽连接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制作成本低廉,施工方便,只需要先将基板固定在路面,然后再将减速层用连接件固定在基板上即可,可有效提高减速带的耐冲击性能,在车辆高速经过时,减少对减速带的冲击影响,在车辆低速经过时维持车辆的稳定性,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减速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缓冲凸肋;2、外层合成橡胶层;3、中间层合成橡胶层;4、内层合成橡胶层;5、基板;6、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一种耐冲击式减速带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带包括基板5以及减速层,基板5通过连接螺栓6作为连接件固连在路面上,其高度为30mm,截面为梯形钢结构板,而下表面则为与路表面形状相匹配的平面。减速层为多层复合结构,这三层复合结构自基板5向外依次为内层合 成橡胶层4、中间层合成橡胶层3以及外层合成橡胶层2,这三层复合结构的弹性和硬度自基板5向外逐层减少,其内层合成橡胶层4的弹性和硬度最低,并在下表面与基板5的上表面贴合,而外层合成橡胶层2的表面则为一连续的过度的弧面,且在外表面上设有网状摩擦纹路。另外,在外层合成橡胶层表面2设置有若干与路面走向垂直的缓冲凸肋1,这些缓冲凸肋1截面为V形,夹角为110°,分开的两条边均成型在外层合成橡胶层2与中间层合成橡胶层3中,而其连接边上则伸出外层合成橡胶层10mm并在表面作圆弧过度处理。这种带缓冲凸肋1的三层合成橡胶结构能有效缓冲汽车高速压过时的冲击力,保证车体稳定的同时,提供适当的颠簸感以警示司机减速,而在汽车低速通过时,仅会感到轻微震颤,舒适性较好。

在本实施例中,内层合成橡胶层4、中间层合成橡胶层3以及外层合成橡胶层2在两侧的厚度之比为2∶1∶1,整个三层合成橡胶层通过T型槽连接件与基板5连接在一起,其与基板5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在整个减速层的外层合成橡胶层2失效时进行破拆后重新成型,相比于传统减速带的整个拆除重建,这种方式更加简单有效、效果更高,且对路面的损害也更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