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减震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603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桥梁减震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减震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伸缩装置指的是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但是现有的桥梁伸缩装置中在伸缩缝中间只是简单的伸缩装置,大多数缺少支撑装置,所以在受到外界较大压力极易发生变形,对桥面造成严重损失,长时间进过车辆的碾压或者受到震动,桥面容易发生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减震伸缩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包括:一号桥梁体、二号桥梁体、缝隙、橡胶板、不锈钢板滑台、滑动弹簧和伸缩装置,一号桥梁体和二号桥梁体中间设有缝隙,缝隙中间部位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中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内部设有压力感应器,一号桥梁体和二号桥梁体内部均设有橡胶板,橡胶板上方设有不锈钢板滑台,滑动弹簧外侧包裹有紧固钢筋,不锈钢板滑台上方设有齿板,齿板一侧设有排水槽,一号桥梁体和二号桥梁体内部设有加固层,加固层下方设有减压缓冲板,减压缓冲板下方设有减震层,减震层下方设有防水橡胶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伸缩装置为菱形状钢筋制成。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二号桥梁体一侧设有报警器,报警器与压力感应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橡胶板通过滑动弹簧与不锈钢板滑台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橡胶板和不锈钢板滑台通过高强度紧固螺栓与一号桥梁体和二号桥梁体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紧固钢筋通过连接件与伸缩装置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齿板设置在伸缩装置上方且与二号桥梁体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高强度紧固螺栓上方设有紧固螺母,高强度紧固螺栓两侧通过底板与橡胶板连接,高强度紧固螺栓底部设有密封阀。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减震层内部设有减震弹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加固层内部设有加强筋。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通过橡胶板放置在一号桥梁体和二号桥梁体内部,然后在橡胶板上方设置一个滑动弹簧并与不锈钢滑台连接并同时放置在橡胶板上方,通过橡胶板,具有耐腐蚀,能产生较大形变,又易恢复,从而增加桥梁伸缩装置的耐磨性和弹性;

(2)在滑动弹簧外侧设置一个紧固钢筋用来支撑伸缩装置,增加伸缩装置的承载能力,并通过连接件与伸缩装置连接,当桥梁受到外界压力时,首先外界力会使伸缩装置由原来的菱形变成一个平行装置,减少桥梁热胀冷缩对桥梁的损坏;

(3)而伸缩装置变成平行装置的同时利用连接件推动滑动弹簧向后或者向前滑动,从而带动不锈钢滑台的滑动,从而减少桥面的得压力,通过桥面受到的外界力会作用于桥梁内部的加固层内部的加强钢筋,增加伸缩装置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桥梁减震伸缩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

1-一号桥梁体; 2-缝隙; 3-橡胶板;

4-不锈钢滑台; 5-滑动弹簧; 6-高强度紧固螺栓;

7-紧固螺母; 8-密封阀; 9-底板;

10-紧固钢筋; 11-连接件; 12-支撑架;

13-伸缩装置; 14-齿板; 15-排水槽;

16-加固层; 17-加强筋; 18-减压缓冲板;

19-减震弹簧; 20-减震层; 21-防水橡胶带;

22-压力感应器; 23-报警器; 24-二号桥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桥梁减震伸缩装置。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包括:一号桥梁体1、二号桥梁体24、缝隙2、橡胶板3、不锈钢板滑台4、滑动弹簧5和伸缩装置13,一号桥梁体1和二号桥梁体24中间设有缝隙2,缝隙2中间部位设有伸缩装置13,伸缩装置13中间设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内部设有压力感应器22,一号桥梁体1和二号桥梁体24 内部均设有橡胶板3,橡胶板3上方设有不锈钢板滑台4,滑动弹簧 5外侧包裹有紧固钢筋10,不锈钢板滑台4上方设有齿板14,齿板 14一侧设有排水槽15,一号桥梁体1和二号桥梁体24内部设有加固层16,加固层16下方设有减压缓冲板18,减压缓冲板18下方设有减震层20,减震层20下方设有防水橡胶带21。

本实施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通过橡胶板3放置在一号桥梁体 1和二号桥梁体24内部,然后在橡胶板3上方设置一个滑动弹簧5 并与不锈钢滑台4连接并同时放置在橡胶板3上方,通过橡胶板3,具有耐腐蚀,能产生较大形变,又易恢复,从而增加桥梁伸缩装置的耐磨性和弹性,然后在滑动弹簧5外侧设置一个紧固钢筋10用来支撑伸缩装置13,增加伸缩装置的承载能力,并通过连接件11与伸缩装置13连接,当桥梁受到外界压力时,首先外界力会使伸缩装置13 由原来的菱形变成一个平行装置,减少桥梁热胀冷缩对桥梁的损坏,而伸缩装置13变成平行装置的同时利用连接件11推动滑动弹簧5向后或者向前滑动,从而带动不锈钢滑台的滑动,从而减少桥面的得压力,通过桥面受到的外界力会作用于桥梁内部的加固层16内部的加强钢筋17,增加伸缩装置的承载力,然而作用力会通过减压缓冲板 18进行减弱作用力,剩余的作用力会经过减震层20内部的减震弹簧 19,再次削减做用力,直至消失,从而减轻桥梁的损坏,通过齿板 14,提高施工效率,保持桥梁的完整性;同时齿板作为连接件,与桥梁之间表现较好的协同作用,塑性性能良好,通过排水槽15,有效对积水进行排出,通过压力传感器22和报警器23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醒工作人员伸缩装置超负荷现象发生,有利于桥梁安全性,通过高强度紧固螺栓6和紧固螺母7,有助于橡胶板3不锈钢滑台与桥梁密切连接,增加牢固性,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从而减轻桥梁的损坏,可以有效的提醒工作人员伸缩装置超负荷现象发生,连接牢固,伸缩装置承载能力增加,具有良好的排水和防水效果,操作简单。

其中,伸缩装置13为菱形状钢筋制成。

其中,二号桥梁体24一侧设有报警器23,报警器23与压力感应器22电性连接。

其中,橡胶板3通过滑动弹簧5与不锈钢板滑台4连接。

其中,橡胶板3和不锈钢板滑台4通过高强度紧固螺栓6与一号桥梁体1和二号桥梁体24连接。

其中,高强度紧固螺栓6上方设有紧固螺母7,高强度紧固螺栓 6两侧通过底板9与橡胶板3连接,高强度紧固螺栓6底部设有密封阀8。

其中,紧固钢筋10通过连接件11与伸缩装置13连接。

其中,齿板14设置在伸缩装置13上方且与二号桥梁体24连接。

其中,减震层20内部设有减震弹簧19。

其中,加固层16内部设有加强筋17。

为清楚的理解本实施例,以下对本实施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的安装过程进行详细描述:首先在施工的时候把橡胶板3放置在一号桥梁体1和二号桥梁体24内部;然后在橡胶板3上方设置一个滑动弹簧 5并与不锈钢滑台4连接并同时放置在橡胶板3上方;再然后在滑动弹簧5外侧设置一个紧固钢筋10用来支撑伸缩装置13,并通过连接件11与伸缩装置13连接。

本实施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中,当桥梁受到外界压力时,首先外界力会使伸缩装置13由原来的菱形变成一个平行装置,而伸缩装置 13变成平行装置的同时利用连接件11推动滑动弹簧5向后或者向前滑动,从而带动不锈钢滑台的滑动,从而减少桥面的得压力,同时桥面受到的外界力会作用于桥梁内部的加固层16内部的加强钢筋17,然而作用力会通过减压缓冲板18进行减弱作用力,剩余的作用力会经过减震层20内部的减震弹簧19,再次削减做用力,直至消失,从未减轻桥梁的损坏。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有了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桥梁减震伸缩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从而减轻桥梁的损坏,可以有效的提醒工作人员伸缩装置超负荷现象发生,连接牢固,伸缩装置承载能力增加,具有良好的排水和防水效果,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应注意,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以下描述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而只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在可能导致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应注意,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

此外,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一号”、“二号”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