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自由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0685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自由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涵。



背景技术:

地下管涵,是指埋在地下的水管,可作为地面标高以下的水道。管涵是公路铁路工程中的构筑物,在施工时,有时候需要的地下管涵很长,如果直接使用相应长度的管涵,既不利于施工,也极大的增加了运输成本,所以一般使用装配式管涵。

然而现有技术中,普通的装配式管涵拼接不方便,而且管涵使用过程中不牢固,灵活性差。

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方便运输,易拼接,而且当管涵施工地点高度不一时,可有效克服各种地形差异、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更加稳固的装配式管涵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自由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自由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涵,所述方涵包括位于底部的基础块及安装于其上的倒T型构件,所述倒T型构件上方安装有若干节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顶部设置有承接槽,其下端设置有插接块,所述倒T型构件顶端开设有与其结构相同的承接槽,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支撑构件上安装有呈拱形的盖板,所述盖板下端设置有与其结构相同的插接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础块两侧开设有可供倒T型构件嵌入其中的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倒T型构件上方依次安装有三节支撑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承接槽与插接块拼装后其内预留有填充腔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承接槽内的填充腔安装有膨胀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盖板下端两侧设置有角腿。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涵结构设计新颖,自由度高,在特定的安装环境可发挥奇效,实现预制方涵高度的灵活应变,其通过将若干个钢筋混凝土构件依次排列安装,可以使大型的钢筋混凝土方涵拆分成模块化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组装而成,使生产过程、生产质量易于控制,减小了天气因素对涵洞工程施工的影响,降低了工程成本。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各构件结构简易,可实现流水作业,施工工艺简单,且安装成型后的实体结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构件工厂化预制的方式,减小了混凝土原材料的浪费,减少覆盖薄膜养护引起的污染,成型后的实体结构线型平顺、美观,且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自由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涵。

参照附图1,该方涵包括位于底部的基础块4及安装于其上的倒T型构件3,其中倒T型构件3上方安装有三节支撑构件2,支撑构件2顶部设置有承接槽,其下端设置有插接块,倒T型构件3顶端开设有与其结构相同的承接槽,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构件2上安装有呈拱形的盖板1,盖板1下端设置有与其结构相同的插接块。

上述的基础块4两侧开设有可供倒T型构件3嵌入其中的滑槽。

同时,承接槽与插接块拼装后其内预留有填充腔空间,该填充腔安装有膨胀材料。

在个别实施例中,盖板1下端两侧可设置有角腿。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涵结构设计新颖,自由度高,在特定的安装环境可发挥奇效,实现预制方涵高度的灵活应变,其通过将若干个钢筋混凝土构件依次排列安装,可以使大型的钢筋混凝土方涵拆分成模块化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组装而成,使生产过程、生产质量易于控制,减小了天气因素对涵洞工程施工的影响,降低了工程成本。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各构件结构简易,可实现流水作业,施工工艺简单,且安装成型后的实体结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构件工厂化预制的方式,减小了混凝土原材料的浪费,减少覆盖薄膜养护引起的污染,成型后的实体结构线型平顺、美观,且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