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桥梁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377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桥梁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养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桥梁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汶川大地震是我国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其影响范围大,震区的房屋建筑、公用设施、道路、桥梁均遭受损伤或破坏,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难以估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进入灾区的道路若能早一天抢通,都可能多挽救成百上千条生命,从中人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交通运输通道对抢险救灾的重要性。因此,认真反思以往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得失,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为了满足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指标,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时,从上部梁体到下部桥墩、基础都十分重视提高结构的刚度。但从结构抗震的角度来看,刚度大,基频高,结构相应产生地震力就更大,尤其在以桥代路的低矮桥墩中更为突出,往往成为高地震烈度区控制桥梁设计和工程投资的主要因素。而在罕遇地震条件下,由于重力式桥墩墩身刚度很大,难以出现塑性铰,以致在高速铁路桥梁工程中无法采用延性设计方法。一旦发生超出设计地震烈度的强烈地震,结构几乎会不可避免地将产生严重的损伤和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桥梁减震装置,包括桥梁主梁和两个中墩,两个所述的中墩均通过活动支座与桥梁主梁相连接,所述中墩之间通过限位器相连接,所述桥梁主梁的底面设有两个钢盒,所述中墩上与钢盒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两个顶帽,所述钢盒与顶帽通过减震榫相连接,所述减震榫由A段、B段和C段组成,所述A段固定安装在钢盒之内,且采用橡胶或沥青砂胶填满钢盒与减震榫之间的缝隙,所述C段固定安装在顶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A段为半球形状,直径为160-180mm;所述B段为梯形,高为800-850mm;所述C段为长方形,长为600-620mm,宽为200-2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公路桥梁减震装置,将减震榫C端锚固于中墩顶帽上,A端伸入桥梁主梁底面一个预埋的钢盒中,用橡胶或沥青砂胶填塞减震榫与钢盒之间的缝隙,使其与梁体实现理想的铰接传力,同时,将固定支座改为活动支座,于是实现了支座功能的分离。在桥梁主梁与各中墩之间各设置两根减震榫,桥梁主梁变为纵横向均为弹性约束的状态。梁体传来的竖向反力及梁端的转角由活动支座实现,梁体的水平反力及水平位移则由减震榫来实现,支座功能分离的减震设计方法通过对支座体系水平和竖向功能的分离,具有传力路径明确、各部件功能单一、横向和竖向变形不耦联、易于精细化设计和控制的特点,从而实现减震目的,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榫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梁主梁;2-中墩;3-活动支座;4-限位器;5-钢盒;6-顶帽;7-减震榫;8-A段;9-B段;10-C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桥梁减震装置,包括桥梁主梁1和两个中墩2,两个所述的中墩2均通过活动支座3与桥梁主梁1相连接,所述中墩2之间通过限位器4相连接,所述桥梁主梁1的底面设有两个钢盒5,所述中墩2上与钢盒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两个顶帽6,所述钢盒5与顶帽6通过减震榫7相连接,所述减震榫7由A段8、B段9和C段10组成,所述A段8固定安装在钢盒5之内,且采用橡胶或沥青砂胶填满钢盒5与减震榫7之间的缝隙,所述C段10固定安装在顶帽6内。

优选的是,所述A段8为半球形状,直径为160-180mm;所述B段9为梯形,高为800-850mm;所述C段10为长方形,长为600-620mm,宽为200-220mm。

具体使用方式及优点:该公路桥梁减震装置,将减震榫C端锚固于中墩顶帽上,A端伸入桥梁主梁底面一个预埋的钢盒中,用橡胶或沥青砂胶填塞减震榫与钢盒之间的缝隙,使其与梁体实现理想的铰接传力,同时,将固定支座改为活动支座,于是实现了支座功能的分离。在桥梁主梁与各中墩之间各设置两根减震榫,桥梁主梁变为纵横向均为弹性约束的状态。梁体传来的竖向反力及梁端的转角由活动支座实现,梁体的水平反力及水平位移则由减震榫来实现,当减震榫达到或超过设计位移时,限位器开始工作,即限位器的间隙取值为减震榫的设计位移,目的是保护减震榫在罕遇地震下的位移不超过设计极限位移,即提供控制墩梁相对位移的辅助措施,力学上相当于给减震榫提供了附加的屈服后刚度,支座功能分离的减震设计方法通过对支座体系水平和竖向功能的分离,具有传力路径明确、各部件功能单一、横向和竖向变形不耦联、易于精细化设计和控制的特点,从而实现减震目的,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