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5467发布日期:2018-06-05 22:1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铁道铺设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岔装置。



背景技术: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每一组道岔由转辙器、岔心、两行护轨和岔枕组成,由长柄以杠杆原理拨动两行活动轨道,使车辆轮缘依开通方向驶入预定进路。其中,转辙器包括基本轨、尖轨和转辙机械,当转辙器组装完成后,尖轨轨底与滑床板之间容易间隙过大,导致轨件在一定范围内悬空,产生吊板现象。

目前,无砟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时,主要通过依靠滑床板自身扣件系统固定支撑枕木及滑床板的方法,或是采用铁丝将滑床板侧枕木与钢轨缠绕固定的方法来解决吊空问题。然而现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时因工人踩踏及枕木自身重量等因素的影响,仅依靠滑床板扣件系统无法维持滑床板水平,仍然会造成尖轨轨底与滑床板之间间隙过大,从而出现吊板现象,进而使得尖轨与基本轨无法密贴,引起转辙部分轨道无法精调。并且,在道岔整体组装完毕精调后,需扳动尖轨调整辙岔部位的几何尺寸,而通过铁丝固定滑床板,尖轨轨底与滑床板之间也容易间隙过大,进而造成尖轨与基本轨无法密贴,引起转辙部分轨道无法精调。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岔装置,用于在道岔施工过程中,可通过调整滑床板的水平高度,使得尖轨底部与滑床板紧密贴紧,不出现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道岔装置,包括:枕木、滑床板、基本轨及尖轨,滑床板设置于枕木上方,基本轨以及尖轨设置于滑床板上方,尖轨与基本轨相间隔布置且尖轨可在滑床板上朝基本轨方向滑动,枕木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用于调节枕木高度从而带动滑床板向尖轨压紧。

优选的,顶升机构包括:支撑构件,设置于枕木与道床之间,用于支撑枕木;调节构件,调节构件设置于支撑构件上,用于调节枕木至道床的水平高度。

优选的,调节构件是丝杆和螺母,螺母与丝杆采用螺纹连接,支撑构件通过螺母与丝杆连接。

优选的,支撑构件是空心圆管。

优选的,支撑构件一端或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构件。

优选的,调节构件是第一调节销与定位杆,定位杆滑动设置于支撑构件上,定位杆上并排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支撑构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一调节销穿插在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中。

优选的,支撑构件是空心管。

优选的,调节构件是第二调节销与定位空心管,定位空心管滑动设置于支撑构件上,定位空心管上并排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支撑构件上设置有第四定位孔,第二调节销穿插在第三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中。

优选的,支撑构件是直杆。

优选的,支撑构件一端或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构件。

优选的,还包括垫板,垫板设置于顶升机构与枕木接触的一端,和/或垫板设置于顶升机构与道床接触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岔装置,枕木上方依次设置有滑床板、尖轨,其中,尖轨位置固定。因此,通过顶升机构调节枕木水平高度,进而可以调节与枕木紧邻的滑床板的水平高度,可以收紧滑床板与尖轨之间的缝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岔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岔装置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岔装置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岔装置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岔装置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岔装置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岔装置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岔装置,包括:枕木3、滑床板6、基本轨8及尖轨7,滑床板6设置于枕木3上方,基本轨8以及尖轨7设置于滑床板上方,尖轨7与基本轨8相间隔布置且尖轨7可在滑床板6上朝基本轨8 方向滑动,枕木3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用于调节枕木3高度从而带动滑床板6向尖轨7压紧。

其中,道岔是把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轨道设备,使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往另一条线路的基本设置。每一组道岔由转辙器、连接部分、辙岔、两行护轨和岔枕四个单元组成。由长柄以杠杆原理拨动两行活动轨道,即尖轨7,使车辆轮缘以开通方向驶入预定进路。其中尖轨7活动,通过操纵转辙机械拉动尖轨7,使尖轨7底部在滑床板6表面运动实现尖轨7的位移。两行尖轨7分别对应布置若干各滑床板6以满足尖轨7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均匀、滑动顺畅的要求。

道岔分为有砟道岔、无砟道岔两种,下文论述的道岔装置应用在无砟道岔上,在城市轨道施工中无砟道岔根据枕木3的不同又分为两种形式:长枕式道岔和短枕式道岔。而短枕式道岔由于直、曲部分尖轨7枕木3为分开式,故在道岔施工中尖轨7位置处滑床板6常会出现吊空现象,造成尖轨7受力不均匀,以及无法密贴基本轨8等问题。影响道岔运行安全。

具体的,请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岔装置的枕木3是包括顶升机构的枕木3,枕木上方依次设置有滑床板6、尖轨7,其中,尖轨 7位置固定。因此,通过枕木3调节与枕木3紧邻的滑床板6的水平高度,可以收紧滑床板6与尖轨7之间的缝隙。

其中,顶升机构包括:支撑构件1,设置于枕木3与道床4之间,用于支撑枕木3;调节构件2,调节构件2设置于支撑构件1上,用于调节枕木3至道床4的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岔装置,支撑构件1设置于枕木3与道床4之间,调节构件2设置在支撑构件1上,由于调节构件2用于调节枕木3 至道床4的水平高度,且枕木3上方依次设置有滑床板6、尖轨7,其中,尖轨7位置固定。因此,通过调节枕木3的水平高度可以调节与枕木3紧邻的滑床板6的水平高度,进而收紧滑床板6与尖轨7之间的缝隙。

其中,如图2所示,调节构件2是丝杆201和螺母202,螺母202与丝杆 201采用螺纹连接,支撑构件1通过螺母202与丝杆201连接。

具体的,丝杆201的一端通过螺母202与支撑构件1连接,丝杆201的另一端顶升枕木3底部,支撑构件1放置在道床4上,丝杆201穿插在支撑构件1中,螺母202放置在支撑构件1上远离道床4的一端,螺母202拧动在丝杆201上。通过拧动螺母202,螺母202在丝杆201上上下移动,同时丝杆201相对螺母202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丝杆201顶升枕木3,通过顶升枕木 3进而顶升位于枕木3之上的滑床板6,直至滑床板6与尖轨7之间的缝隙被收紧。

其中,支撑构件1是空心圆管。

具体的,丝杆201穿插在空心圆管的管中,空心圆管放置于道床4上,螺母202放置于空心圆管朝向枕木3一端的管口,螺母202与丝杆201螺旋连接,通过拧动螺母202,调节丝杆201上下移动,进而顶升枕木3,通过顶升枕木3进而顶升位于枕木3之上的滑床板6,直至滑床板6与尖轨7之间的缝隙被收紧。

或者,丝杆201穿插在空心圆管的管中,丝杆201放置于道床4上,螺母202与丝杆201螺旋连接,通过拧动螺母202在丝杆201上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空心圆管顶升枕木3,进而顶升位于枕木3之上的滑床板6,直至滑床板6与尖轨7之间的缝隙被收紧。

其中,支撑构件1一端或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构件2。

具体的,如图3所示,空心圆管的两端的管中分别穿插有丝杆201,其中一端的丝杆201支撑在道床4之上,另一端的丝杆201顶升枕木3底部,两根丝杆201的螺纹方向一致,且分别与螺母202螺纹连接。拧动靠近道床4 的丝杆201上的螺母202,可以通过螺母202的上下移动带动空心圆管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朝向枕木3的丝杆201顶升枕木3;拧动靠近枕木3的丝杆201 上的螺母202,可以通过丝杆201相对螺母202的上下移动,进而顶升枕木3。因此,同时或分别拧动空心圆管两端丝杆201上的螺母202,皆可顶升枕木3,进而顶升位于枕木3之上的滑床板6,直至滑床板6与尖轨7之间的缝隙被收紧。

其中,调节构件2是第一调节销203与定位杆204,定位杆204滑动设置于支撑构件1上,定位杆204上并排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05,支撑构件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01,第一调节销203穿插在第一定位孔205与第二定位孔 101中。

具体的,如图4所示,支撑构件1支撑在道床4之上,第一调节销203 通过穿插在支撑构件1上的第二定位孔101与定位杆204上的第一定位孔 205,使得定位杆204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构件1上,且定位杆204的另一端顶升在枕木3底部。通过调节第一调节销203穿插在定位杆204上第一定位孔 205的的位置,可以升降定位杆204,进而顶升枕木3,进而顶升位于枕木3 之上的滑床板6,直至滑床板6与尖轨7之间的缝隙被收紧。

其中,支撑构件1是空心管。

具体的,定位杆204穿插在空心管中,空心管上设置有水平对成的一对第二定位孔101,定位杆20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05,第一调节销203穿插在第一定位孔205与第二定位孔101中。

其中,调节构件2是第二调节销206与定位空心管207,定位空心管207 滑动设置于支撑构件1上,定位空心管207上并排设置有第三定位孔208,支撑构件1上设置有第四定位孔102,第二调节销206穿插在第三定位孔208 与第四定位孔102中。

具体的,如图6所示,支撑构件1支撑在道床4之上,调节销通过穿插在支撑构件1上的第四定位孔102与定位空心管207上的第三定位孔208,使得定位空心管207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构件1上,且定位空心管207的另一端顶升在枕木3底部。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销206穿插在定位空心管207上第三定位孔208的位置,可以升降定位空心管207,进而顶升枕木3,进而顶升位于枕木3之上的滑床板6,直至滑床板6与尖轨7之间的缝隙被收紧。

其中,支撑构件1是直杆。

具体的,定位空心管207套接在直杆上,定位空心管207上设置有水平对成的一对第三定位孔208,直杆上设置有第四定位孔102,第二调节销206 穿插在第三定位孔208与第四定位孔102中。

其中,支撑构件1一端或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构件2。

具体的,如图5、图7所示,支撑构件1是空心管时,定位杆204分别穿插在空心管靠近道床4的一端与靠近枕木3的一端。通过调节第一调节销203 穿插在靠近道床4一端的定位杆204上第一定位孔205的的位置,可以升降空心管,从而带动靠近枕木3一端的定位杆204升降,进而顶升枕木3;通过调节第一调节销203穿插在靠近枕木3一端的定位杆204上第一定位孔205 的的位置,可以调节靠近枕木3一端的定位杆204相对空心管的位置,进而顶升枕木3。因此,同时或分别调节第一调节销203穿插在空心管两端的定位杆204上第一定位孔205的的位置,皆可顶升枕木3,进而顶升位于枕木3 之上的滑床板6,直至滑床板6与尖轨7之间的缝隙被收紧。

或者,支撑构件1是直杆时,定位空心管207分别套接在直杆靠近道床4 的一端与靠近枕木3的一端。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销206穿插在靠近道床4一端的定位空心管207上第三定位孔208的的位置,可以升降直杆,从而带动靠近枕木3一端的定位空心管207升降,进而顶升枕木3;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销206穿插在靠近枕木3一端的定位空心管207上第三定位孔208的的位置,可以调节靠近枕木3一端的定位空心管207相对直杆的位置,进而顶升枕木3。因此,同时或分别调节第二调节销206穿插在直杆两端的定位空心管207上第三定位孔208的的位置,皆可顶升枕木3,进而顶升位于枕木3之上的滑床板6,直至滑床板6与尖轨7之间的缝隙被收紧。

其中,还包括垫板5,垫板5设置于顶升机构与枕木3接触的一端,和/ 或垫板5设置于顶升机构与道床4接触的一端。

具体的,垫板5为圆形或方形钢板,垫板5与枕木3底面或垫板5与道床4的接触面积比顶升机构与枕木3底面或顶升机构与道床4的接触面积要大,因此,在道床4或滑床板6向顶升机构施加同样大小的压力的情况下,道床4或枕木3对设置有垫板5的顶升机构的压强更小,避免了顶升机构因为压强过大而断裂。

道岔精调、顶升机构安装完毕后,用塞尺检查滑床板6与尖轨7底部的密贴情况。如不密贴,可重新调节顶升机构,直至滑床板6与尖轨7底部密贴。之后进行道岔混凝土浇筑、养护。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