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8402发布日期:2019-04-09 20:5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伸缩装置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件,是为了使车辆平稳通过桥面并满足桥梁上部结构变形的需要,在桥梁伸缩缝处设置的由橡胶和钢材等构件组成的各种装置的总称。其中,伸缩缝是为适应材料胀缩变形的需要而在桥梁上部结构中设置的间隙。伸缩装置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桥梁道路的安全。

现有的桥梁所采用的异型钢单缝式伸缩装置,车辆通过时跳车现象及车辆振动现象严重,而且由于水平钢筋与伸缩装置连接方式导致牢固度不够,也会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承受力和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其包括异型钢、密封带、锚固板和锚固筋;两所述异型钢镜像设置,两所述异型钢中间形成伸缩缝,位于所述伸缩缝处,在两所述异型钢中间连接有所述密封带;所述锚固板与异型钢固定连接,所述锚固筋与锚固板固定连接;所述锚固板上设置有穿设水平钢筋的预留孔;所述异型钢的顶面上还设置有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异型钢内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密封带设置两层,第一层所述密封带的两端卡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第二层所述密封带的两端卡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第二层所述密封带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凹槽匹配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包括内钩部、弧形部和倾斜部。

进一步地,所述锚固筋采用U字形结构、类U字形结构或带缺口的多边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锚固筋采用类U字形结构时,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杆、弧线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弧线杆和第二直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之间所成的夹角为锐角。

更进一步地,所述锚固筋采用带缺口的多边形结构时,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杆、第一弧线杆、第二直杆和第二弧线杆;所述第一直杆、第一弧线杆、第二直杆和第二弧线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直杆、第一弧线杆、第二直杆和第二弧线杆构成带缺口的多边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锚固板一侧的上端伸入所述异型钢的顶部悬臂、外侧面和底部横向支脚围成的半封闭空间中,所述锚固板一侧的下端与异型钢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锚固筋的两端均与锚固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孔采用圆形孔、椭圆形孔或两端为圆形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间部分的宽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孔采用圆形孔时,所述圆形孔设置两排,所述水平钢筋穿过所述圆形孔,并与所述锚固板和锚固筋焊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孔采用两端为圆形的连通孔时,所述水平钢筋穿设在所述连通孔的两端,穿设在所述连通孔一端的所述水平钢筋与所述锚固板和锚固筋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层与异型钢通过热粘、冷粘或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防滑橡胶层的厚度为3~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通过在异型钢的顶面设置橡胶层,能够大大减小车辆荷载的冲击与振动,提高行车通过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并起到降噪和减震的作用,也能够提高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锚固板,且在锚固板上设置穿设水平钢筋的预留孔,安装时,水平钢筋穿过锚固板上的孔并与锚固板和/或锚固筋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牢固度增强,进而增强桥梁的承受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异型钢的外侧面向内侧面倾斜设置,能够增大混凝土对伸缩装置的支撑作用,也能够有效减少车辆通过时的震动。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附图标记说明:

1、异型钢;11、顶部悬臂;12、底部横向支脚;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41、内钩部、142、弧形部、143、倾斜部;2、密封带;3、锚固板;31、预留孔;4、锚固筋;41、第一直杆;42、第一弧线杆;43、第二直杆;44、第二弧线杆;5、桥体;51、预埋钢筋;52、水平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关于本文中的“多个”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关于本文中的“多组”包括“两组”及“两组以上”。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某些用以描述本申请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申请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其包括异型钢1、密封带2、锚固板3和锚固筋4。其中,两异型钢1镜像设置,两异型钢1中间形成伸缩缝,位于伸缩缝处,在两异型钢1中间连接有密封带2。锚固板3与异型钢1固定连接,锚固筋4与锚固板3固定连接;锚固板3上设置有穿设水平钢筋的预留孔31。

在本实施例中,锚固筋4采用U字形结构。预留孔31在锚固板3上设置有两排,且均采用圆形孔。施工时,水平钢筋穿过圆形孔,并与锚固板3和锚固筋4焊接在一起,能够增强本实用新型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牢固度,进而增强桥梁的承受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锚固板3与异型钢1的连接方式为:锚固板3一侧的上端伸入异型钢1的顶部悬臂11、外侧面和底部横向支脚12围成的半封闭空间中,锚固板3一侧的下端与异型钢1的底面固定连接。锚固筋4与锚固板3的连接方式为:锚固筋4的两端均与锚固板3固定连接。

具体地,异型钢1内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密封带2设置两层,第一层密封带2的两端卡设在第一凹槽13内,第二层密封带2的两端卡设在第二凹槽14内;第二层密封带2的两端与第二凹槽14匹配设置,第二凹槽14包括内钩部141、弧形部142和倾斜部143。这样第二层密封带2的两端卡设在第二凹槽14中时,内钩部141和倾斜部143卡住第二层密封带2的端头,使端头卡在弧形部142处,能够有效防止第二层密封带2的两端从第二凹槽14中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异型钢1的顶面上还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的厚度为3~6mm。橡胶层通过热粘、冷粘或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异型钢1的顶面上。橡胶层能够大大减小车辆荷载的冲击与振动,提高行车通过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并起到降噪和减震的作用,也能够提高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固板3上设置的穿设水平钢筋的预留孔31采用椭圆形孔。椭圆形孔的设置能够灵活改变水平钢筋在锚固板3上的穿设位置。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固板3上设置的穿设水平钢筋的预留孔31采用两端为圆形的连通孔,且连通孔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间部分的宽度,这样也有利于提高锚固板3与水平钢筋焊接的牢固度。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固筋4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锚固筋4采用类U字形结构,其具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杆41、第一弧线杆42和第二直杆43。第一直杆41、第一弧线杆42和第二直杆43为一体成型的。第一直杆41与第二直杆43之间所成的夹角为锐角。

类U字形锚固筋4的设置也能够进一步增大混凝土对伸缩装置的支撑作用,减少车辆通过时的震动。

另外,锚固板3上设置的穿设水平钢筋的预留孔31采用圆形孔,圆形孔分别沿第一直杆41和第二直杆43设置,这样施工时,水平钢筋穿过圆形孔后分别与锚固筋4和锚固板3焊接在一起,增强牢固度。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固板3上设置的穿设水平钢筋的预留孔31采用椭圆形孔。椭圆形孔的设置能够灵活改变水平钢筋在锚固板3上的穿设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应用在桥梁建筑中时,桥体5顶面开设预留槽,预留槽中设置有预埋钢筋51,预埋钢筋51的两端插入预留槽底部的桥体5中。锚固板3和锚固筋4均与预埋钢筋51焊接在一起,水平钢筋52穿过椭圆形孔与锚固板3焊接在一起,还有水平钢筋52不穿过锚固板3,直接穿过第一弧线杆42的内侧,与锚固筋4焊接在一起,能够增强水平钢筋52与锚固板3和锚固筋4连接的牢固度。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固板3上设置的穿设水平钢筋的预留孔31采用两端为圆形的连通孔,且连通孔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间部分的宽度,这样也有利于提高锚固板3与水平钢筋焊接的牢固度。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固筋4的形状以及锚固筋4与锚固板3和异型钢1的连接形式。在本实施例中,锚固筋4采用带缺口的多边形结构,其具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杆41、第一弧线杆42、第二直杆43和第二弧线杆44。第一直杆41、第一弧线杆42、第二直杆43和第二弧线杆44是一体成型的。第一直杆41、第一弧线杆42、第二直杆43和第二弧线杆44构成一带缺口的多边形结构。锚固筋4中第一直杆41的一端与锚固板3的上部固定连接,锚固筋4中的第二弧线杆44固定连接在锚固板3的下部,且第二弧线杆44的一端与异型钢1的底部横向支脚12的底面固定连接。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7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固板3上设置的穿设水平钢筋的预留孔31采用椭圆形孔。椭圆形孔的设置能够灵活改变水平钢筋在锚固板3上的穿设位置。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带减震伸缩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7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固板3上设置的穿设水平钢筋的预留孔31采用两端为圆形的连通孔,且连通孔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间部分的宽度,这样也有利于提高锚固板3与水平钢筋焊接的牢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