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634阅读:3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氨酯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工具领域,涉及一种高聚合物材料的切割装置,尤其是一种聚氨酯 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冲压厂模具工段使用聚氨酯的频率较高,在使用时需要把聚氨酯切断来满足实际 要求,这一操作需要工人用工具来完成,现阶段一般都采用锯刀,但是聚氨酯具有高弹性, 人工操作时非常费力,而且,锯出形状也往往达不到要求,锯完后断面也不平整,形成一道 道锯齿留下的痕迹,不能直接在下一道工序中使用,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或者修整 ,这样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锯的时候,是不断地对聚氨酯进行摩擦,容易 产生较多的碎屑,会浪费较多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割聚氨酯采用锯刀费时费力,且锯完后形状到不到要求 的缺点,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快速聚氨酯一类高聚物的切割,且切割形状能满足要求的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氨酯切割装置,设置在底座上 ,包括上模刀块和下模刀块,下模刀块上设有一切割裂缝,上模刀块的刀刃正对切割裂缝, 上模刀块铰接固定在手柄连接装置上并可在切割裂缝所在的平面内旋转。下模刀块固定,上 模刀块旋转,将聚氨酯放置下模刀块上,切割的长度位置在上模刀块的刀刃处,上模刀块旋 转切割聚氨酯后,刀刃切入到下模刀块的切割裂缝,从而将聚氨酯切断,聚氨酯的切割端面 也保持平整。
下模刀块的放置面为圆弧形,下模刀块的两侧边高,中间低。下模刀块的圆弧形结构可 以对聚氨酯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聚氨酯在切割时移动,造成切割位置不稳定,切割断面不 平整,使得整体的形状达不到要求。
手柄连接装置固定下模固定板上,下模刀块固定在下模固定板上,下模固定板固定在底 座上。上模刀块固定在手柄连接装置上,手柄装置与下模刀块同时固定在下模固定板上,这 样保证上模刀块的旋转位置与下模刀块保持不变。底座上固定有弹簧,弹簧与上模刀块的旋转平面在同一平面,上模刀块的手柄的位置对 正固定在底座上的弹簧。上模刀块的刀刃进入到下模刀块的切割裂缝时,弹簧被压縮,产生 弹力,弹力的方向向上,与上模刀块的回转方向相同,这样对上模刀块回转起到辅助作用, 方便松开上模刀块,从而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为了减小操作者的用力,通过扩大力臂的方式从而增大切割的力矩,上模刀块的一端设 有刀块手柄和从刀块手柄延伸的加力杆,上模刀块的另一端设有圆孔。
手柄连接装置正中间设有一道槽,两槽壁上设有同轴的两个圆孔,圆孔内穿有连接螺丝 ,连接螺丝穿过上模刀块的圆孔并将上模刀块固定在手柄连接装置上。
上模刀块朝向下模刀块的一侧为锐角刀刃,所述的锐角为20。 -30° ,刀刃的两侧面为 直面,上模刀块的本体两侧面为呈小于刀刃角度的锐角。聚氨酯具有较高的弹性,通过合适 的较小的锐角刀刃能较快速的完成切割,为防止割开的聚氨酯端面压紧上模刀块,上模刀块 本体的夹角小于刀刃的夹角。
上模刀块的刀刃的长度大于下模刀块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锐角刀刃对聚氨酯进行切割,可以保证切割形状符合要 求,切割的断面平整,省去了接着进行修整的工序,提高了效率,下模刀块的弧形放置面可 以对聚氨酯进行定位,切割时不会移动,保证切割的精度,通过加力杆与手柄相结合,节省 操作者的体力,在底座上固定一个弹簧,在切割完后,产生的弹力能促使上模刀块复位,降 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图l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刀刃的断面示意图中1、底座2、弹簧,3、下模固定板,4、加力杆,5、下模刀块,6、手柄,7、刀 刃,8、上模刀块,9、圆孔,10、螺母,11、槽,12、手柄连接装置,14、螺丝,15、圆弧 ,16、切割裂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聚氨酯切割装置(参见附图l),设置在方形的底座l上,底座上固定有方 形的下模固定板3,下模固定板的侧边与底座的侧边相平齐,下模固定板的中央部位固定有 下模刀块5,下模刀块分两部分,中间为一道切割裂缝16,切割裂缝的下底将下模刀块两部分相连成一体,下模刀块的上平面为圆弧15,两侧边高,中间低,圆弧的轴线与切割裂缝的 方向相垂直,下模固定板上靠近下模刀块处固定有手柄连接装置12,手柄连接装置的边缘与 下模固定板的边缘平齐,手柄连接装置呈方形,中间设有一道槽ll,槽与下模刀块上的切割 裂缝在同一个平面,槽的两侧边设有同轴的两圆孔9,切割装置还包括一个上模刀块8,上模 刀块的一端为方形,宽度与手柄连接装置中间槽的宽度相配,方形上设有圆孔9并与槽两侧 的圆孔相对应,上模刀块放置在槽上,圆孔内穿上螺丝14和螺母10固定,上模刀块的中间部 位为朝下的锐角刀刃7 (参见附图2),锐角为3(T ,刀刃的两侧面为直面,上模刀块本体两 侧面呈25°的锐角,刀刃的长度大于下模刀块的宽度,上模刀块绕着圆孔旋转时,刀刃能横 跨下模刀块,上模刀块刀背上设有隆起,上模刀块的另一端设有手柄6,手柄上连接有加力 杆4,底座上固定有弹簧2,弹簧的位置与切割裂缝在同一平面,上模刀块旋转时,手柄能与 弹簧相接触。
将聚氨酯放置在下模刀块的圆弧面上,切割的位置对准上模刀块的刀刃位置,对加力杆 施加力,上模刀块绕着圆孔内的螺丝旋转,刀刃逐渐切割聚氨酯,切断聚氨酯后,刀刃下行 到切割裂缝内,此时手柄与弹簧接触并压縮弹簧,弹簧的弹力对手柄施加回复力,方便上模 刀块抬起,完成聚氨酯的切割。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1.一种聚氨酯切割装置,设置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刀块(8)和下模刀块(5),下模刀块上设有一切割裂缝(16),上模刀块的刀刃正对切割裂缝,上模刀块铰接固定在手柄连接装置(12)上并可在切割裂缝所在的平面内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聚氨酯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刀 块的放置面为圆弧形,下模刀块的两侧边高,中间低。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柄连接 装置固定下模固定板(3)上,下模刀块固定在下模固定板上,下模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聚氨酯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 固定有弹簧(2),弹簧与上模刀块的旋转平面在同一平面。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聚氨酯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刀 块的一端设有刀块手柄(6)和从刀块手柄延伸的加力杆(4),上模刀块的另一端设有圆孔 (9)。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聚氨酯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柄连接 装置正中间设有一道槽(11),两槽壁上设有同轴的两个圆孔,圆孔内穿有连接螺丝,连接 螺丝穿过上模刀块的圆孔并将上模刀块固定在手柄连接装置上。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聚氨酯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刀 块朝向下模刀块的一侧为锐角刀刃(7),所述的锐角为20。 -30° ,刀刃的两侧面为直面, 上模刀块的本体两侧面为呈小于刀刃角度的锐角。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聚氨酯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刀块 的刀刃的长度大于下模刀块的宽度。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聚氨酯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刀块 的手柄的位置对正固定在底座上的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氨酯的切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割聚氨酯采用锯刀费时费力,且锯完后形状到不到要求的缺点,设置在底座上,包括上模刀块和下模刀块,下模刀块上设有一切割裂缝,上模刀块的刀刃正对切割裂缝,上模刀块铰接固定在手柄连接装置上并可在切割裂缝所在的平面内旋转。通过锐角刀刃对聚氨酯进行切割,可以保证切割形状符合要求,切割的断面平整,省去了接着进行修整的工序,提高了效率,下模刀块的弧形放置面可以对聚氨酯进行定位,切割时不会移动,保证切割的精度,通过加力杆与手柄相结合,节省操作者的体力,在底座上固定一个弹簧,在切割完后,产生的弹力能促使上模刀块复位,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6D1/30GK201376301SQ20082030372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玉东, 安聪慧, 李书福, 健 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