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44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
背景技术
在某些类型连杆的连 杆螺栓和螺母端面上均设置有刻线,这些刻线为人们装配连杆时对螺母紧固位置提供指示,且这些刻线是在连杆杆身和杆盖用螺栓螺母装配紧固后刻的,螺栓端面和螺母端面不在同一平面,有约30mm的距离,由于是手工操作,螺栓和螺母端面上的刻线不易对齐,并有较大的视觉误差,导致重新装配连杆时,无法保证螺栓和螺母端面上的刻线对齐,从而无法保证螺栓的紧固力矩,影响连杆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该加工工具能够保证在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上加工的刻线相互对齐,从而使得在重新装配连杆时,能够保证连杆螺栓和螺母的紧固配合,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所述连杆螺栓安装在连杆上,所述螺母紧固安装在连杆螺栓上,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具包括套在连杆螺栓和螺母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竖直缝,所述竖直缝沿套筒高度方向延伸至套筒的顶面,所述竖直缝内设置有用于在连杆螺栓的上端面形成刻线一和在螺母的上端面形成刻线二的錾子,所述錾子与竖直缝的缝壁之间具有间隙。上述的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包括螺母体一和安装在螺母体一上端的螺母体二,所述螺母体一和螺母体二一体成型,所述螺母体一的直径大于螺母体二的直径;所述套筒包括与连杆螺栓相适配的上筒体和连接在上筒体底端且与螺母体二相适配的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一体成型,所述下筒体的下端面抵接在螺母体一的上端面上。上述的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与连杆螺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筒体与螺母体二之间具有间隙。上述的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与连杆螺栓之间的间隙为Imm 2mm,所述下筒体与螺母体二之间的间隙为Imm 2mm。上述的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錾子的长度大于竖直缝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筒,所述套筒上开设有竖直缝,当在连杆螺栓上端面加工刻线一时,将套筒套在连杆螺栓和螺母,并将上筒体下端面抵接在螺母体一的上端面上,然后将錾子伸入到竖直缝内并使錾子的下端抵接在连杆螺栓的上端面,然后利用榔头或其它敲击工具敲击錾子,从而在连杆螺栓的上端面加工成刻线一;然后再在螺母的上端面加工刻线二,即将錾子向远离套筒中心的一侧移动使錾子的下端脱离连杆螺栓的上端面,然后再让錾子向下移动并使錾子的下端与螺母体二的上端面相抵接,再利用榔头或其它敲击工具敲击錾子,从而在螺母的上端面加工成刻线二,加工出的刻线一和刻线二相对齐,且操作简便。3、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能够保证在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上加工的刻线相互对齐,从而使得在重新装配连杆时,能够保证连杆螺栓和螺母的紧固配合。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I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在连杆螺栓的上端面加工刻线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A-A剖视图。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在螺母的上端面加工刻线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图5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加工成的刻线一和刻线二的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连杆;2—螺母; 2-1—螺母体一;2-2—螺母体二 ; 2-3—刻线二 ; 3—连杆螺栓;3-1—刻线一 ; 4一套筒;4-1—上筒体;4-2—下筒体; 5—馨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所述连杆螺栓3安装在连杆I上,所述螺母2紧固安装在连杆螺栓3上,该加工工具包括套在连杆螺栓3和螺母2上的套筒4,所述套筒4的侧壁上开设有竖直缝,所述竖直缝沿套筒4高度方向延伸至套筒4的顶面,所述竖直缝内设置有用于在连杆螺栓3的上端面形成刻线一 3-1和在螺母2的上端面形成刻线二 2-3的錾子5,所述錾子5与竖直缝的缝壁之间具有间隙。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母2包括螺母体一 2_1和安装在螺母体一 2-1上端的螺母体二 2-2,所述螺母体一 2-1和螺母体二 2-2 —体成型,所述螺母体一 2-1的直径大于螺母体二 2-2的直径;所述套筒4包括与连杆螺栓3相适配的上筒体4-1和连接在上筒体4-1底端且与螺母体二 2-2相适配的下筒体4-2,所述上筒体4_1和下筒体4-2 —体成型,所述下筒体4-2的下端面抵接在螺母体一 2-1的上端面上。优选的做法是,所述上筒体4-1与连杆螺栓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筒体4-2与螺母体二 2-2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上筒体4-1与连杆螺栓3之间的间隙为Imm 2mm,所述下筒体4_2与螺母体二 2-2之间的间隙为1_ 2_。这样可以保证套筒4能够很方便的套在连杆螺栓3和螺母2上,并且不会产生左右移动。所述錾子5的长度大于竖直缝的长度。如图I和图2所示,当利用该加工刻线的工具在连杆螺栓3的上端面加工刻线一3-1时,将套筒4套在连杆螺栓3和螺母2,并且将上筒体4-1下端面抵接在螺母体一 2-1的上端面上,然后将錾子5伸入到竖直缝内并使錾子5的下端抵接在连杆螺栓3的上端面,此时,一名操作人员的一只手把持住套筒4,另一只手把持住錾子5,另一名操作人员利用榔头或其它敲击工具敲击錾子5,从而在连杆螺栓3的上端面加工成刻线一 3-1。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连杆螺栓3的上端面加工好刻线一 3-1以后,接下来,再在螺母2的上端面加工刻线二 2-3,具体的操作是将錾子5向远离套筒4中心的一侧移动使錾子5的下端脱离连杆螺栓3的上端面,然后再让錾子5向下移动并使錾子5的下端与螺母体二 2-2的上端面相抵接,此时,再利用榔头或其它敲击工具敲击錾子5,从而在螺母2的上端面加工成刻线二 2-3。本实施例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工刻线的工具能够保证在连杆螺栓3上端 面加工的刻线一 3-1和螺母2上端面加工的刻线二 2-3相对齐,从而使得在重新装配连杆I时,能够保证连杆螺栓3和螺母2的紧固配合,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所述连杆螺栓(3)安装在连杆(I)上,所述螺母(2)紧固安装在连杆螺栓(3)上,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具包括套在连杆螺栓(3)和螺母(2)上的套筒(4),所述套筒(4)的侧壁上开设有竖直缝,所述竖直缝沿套筒(4)高度方向延伸至套筒(4)的顶面,所述竖直缝内设置有用于在连杆螺栓(3)的上端面形成刻线一(3-1)和在螺母(2)的上端面形成刻线二 ( 2-3)的錾子(5),所述錾子(5)与竖直缝的缝壁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 )包括螺母体一(2-1)和安装在螺母体一(2-1)上端的螺母体二( 2-2 ),所述螺母体一(2-1)和螺母体二(2-2)—体成型,所述螺母体一(2-1)的直径大于螺母体二(2-2)的直径;所述套筒(4)包括与连杆螺栓(3)相适配的上筒体(4-1)和连接在上筒体(4-1)底端且与螺母体二( 2-2 )相适配的下筒体(4-2 ),所述上筒体(4-1)和下筒体(4-2 ) 一体成型,所述下筒体(4-2)的下端面抵接在螺母体一(2-1)的上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4-1)与连杆螺栓(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筒体(4-2)与螺母体二(2-2)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4-1)与连杆螺栓(3)之间的间隙为Imm 2mm,所述下筒体(4-2)与螺母体二(2-2)之间的间隙为Imm 2m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錾子(5)的长度大于竖直缝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刻线的加工工具,所述连杆螺栓安装在连杆上,所述螺母紧固安装在连杆螺栓上,该加工工具包括套在连杆螺栓和螺母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竖直缝,所述竖直缝沿套筒高度方向延伸至套筒的顶面,所述竖直缝内设置有用于在连杆螺栓的上端面形成刻线一和在螺母的上端面形成刻线二的錾子,所述錾子与竖直缝的缝壁之间具有间隙。该加工工具能够保证在连杆螺栓和螺母端面上加工的刻线相互对齐,从而使得在重新装配连杆时,能够保证连杆螺栓和螺母的紧固配合,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25H7/04GK202668541SQ2012202994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张帅军, 谢占成, 陈浩安 申请人: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