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05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材矫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全自动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棒材自动压力矫直机组中,送料机构用于完成棒材的输送并配合主机完成棒材弯度扫描及矫直过程,实现自动化。为满足工艺要求、保证矫直精度,送料机构由支撑部分和夹紧部分构成,且具有如下功能1、支撑部分和夹紧部分能实现棒材输送方向及矫直方向的行走;2、支撑部分能够承接来料棒材并将其升起至棒材夹紧中心;3、夹紧部分能够夹紧棒材并使其旋转且夹紧中心相对矫直中心保持不变;4、支撑部分和夹紧部分具有矫直方向或上下方向的随动,确保在检测或矫直过程中设备本身不受损坏。目前,现有压力矫直机的送料方式不能满足上述功能要求,且存在工作效率低、定位精度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该送料机构能够完成棒材的输送并配合主机完成棒材弯度扫描及矫直过程,实现自动化,从而保证了矫直精度,满足了生产需要。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两导轨,支撑在两导轨上的支撑小车和夹紧小车;所述两导轨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支撑小车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夹紧小车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支撑小车包括第一支座,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支座下方的第一传动轴、安装在第一支座上用于驱动第一传动轴的第一减速电机,通过直线导轨副安装在第一支座上端的第二支座,驱动第二支座沿导轨移动的第一驱动结构,安装在第二支座上端的导向升降装置及安装在导向升降装置上端的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两端;所述夹紧小车包括第三支座,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三支座下方的第二传动轴,安装在第三支座上用于驱动第二传动轴的第二减速电机,通过直线导轨副安装在第三支座上端的第四支座,驱动第四支座沿导轨移动的第二驱动结构,安装在第四支座上端的导向升降装置及安装在导向升降装置上端的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安装在第四支座上端的支撑移动装置和安装在支撑移动装置上端的夹紧旋转装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二传动轴的两端;所述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包括由底板和两平行的侧板构成的第一架体,两侧板的上端设有形状一致的内凹面,在两侧板之间位于四个边角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和第四轴,在四个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其中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固装在两侧板上,第四轴滑动安装在两侧板上,在两侧板上设有与第四轴的两端形成滑动配合的长孔;四个链轮上缠绕有支撑链条;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使第四链轮压紧在支撑链条上的弹性推顶结构;所述夹紧旋转装置由第三减速电机、支撑第三减速电机的轴支架及由第三减速电机驱动的同步卡钳夹紧机构构成;所述同步卡钳夹紧机构,由第二架体、通过直线导轨副滑动安装在第二架体上的上卡钳和下卡钳、设在第二架体两侧连接上卡钳和下卡钳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安装在第二架体内的由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连接两传动轮的传动链构成的传动结构,连接上卡钳与传动链一边的第一连接板及连接下卡钳与传动链另一边的第二连接板构成。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推顶结构由氮气弹簧、连接氮气弹簧推杆端和第四轴的连接块构成,所述氮气弹簧的缸筒端通过第五轴与两侧板连接。所述连接块由第一分连接块和第二分连接块构成,所述第一分连接块支撑在第四轴上,所述第二分连接块支撑在第六轴上,所述第六轴的两端滑动安装在两侧板的长孔内;所述第二分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氮气弹簧的推杆端及第一分连接块的端部形成插装配
口 ο所述传动链由第一传动链段和第二传动链段连接构成,所述第一传动链段与第二传动链段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连接两接头的连杆构成,两个第二接头均从架体的端面伸出,且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由第四减速电机及由该减速电机驱动的第一滚珠丝杠构成,所述第一滚珠丝的丝杠通过两端的轴支座支撑在第一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轴套通过第三连接板与第二支座固连;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由第五减速电机及由该减速电机驱动的第二滚珠丝杠构成,所述第二滚珠丝杠通过两端的轴支座支撑在第三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轴套通过第四连接板与第四支座固连。所述导向升降装置进一步包括支撑板、设在支撑板下方与其固连的四个导向柱,与支撑板下端面连接的第一螺旋升降机,驱动第一螺旋升降机的第六减速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端面对角位置的两个第一缓冲器、两个第一复位气缸及垂直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第一锁紧气缸;所述第一架体的底板与所述支撑板通过直线导轨副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第一锁紧气缸的推杆端相配合的第一插装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侧板上与每个第一缓冲器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推板A、与每个第一复位气缸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推板B0所述支撑移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主支架和副支架,所述主支架与第四支座通过直线导轨副连接,所述副支架与第四支座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架上安装有第七减速电机、由其驱动的第二螺旋升降机,所述第二螺旋升降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该输出轴与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架上靠近上端的对角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二缓冲器和两个第二复位气缸,在中部的位置垂直安装第二锁紧气缸;安装第三减速电机的轴支架与主支架通过直线导轨副连接,所述轴支架上设有与第二锁紧气缸的推杆端相配合的第二插装孔,所述轴支架上与每个第二缓冲器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推板A、与每个第二复位气缸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推板B。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通过安装在支撑小车和夹紧小车各自下端的两齿轮与两侧齿条的啮合运动,实现了棒材在输送方向的行走;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带动支撑小车上的第二支座移动及第二驱动结构带动夹紧小车上的第四支座移动,实现了棒材在矫直方向的行走;2、支撑小车上的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承接来料棒材,导向升降装置将棒材升起至夹紧中心;3、夹紧小车上的同步卡钳夹紧机构夹紧棒材并使其旋转且夹紧中心相对矫直中心保持不变;4、支撑小车和夹紧小车上的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具有矫直方向或上下方向的随动,确保在检测或矫直过程中设备本身不受损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夹紧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右视图;图6是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展开图;图9是图6的B-B剖视图;图10是夹紧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同步卡钳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图13是图11的右视图;图14是导向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图16是图14的左视图;图17是支撑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C-C剖视图;图19是图17的右视局部剖视图。图中1、左导轨;2、右导轨;3、第一齿条;4、第二齿条;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
7、第三齿轮;8、第四齿轮;9、第一支座;10、第一传动轴;11、第一减速电机;12、第二支座;13、第三支座;14、第二传动轴;15、第二减速电机;16、第四支座;17、第一架体;17_1、底板;17-2、侧板;17-2-1、内凹面;17-2-2、长孔;18、第一轴;19、第二轴;20、第三轴;21、第四轴;22、第一链轮;23、第二链轮;24、第三链轮;25、第四链轮;26、支撑链条;27、第三减速电机;28、轴支架;29、第二架体;30、上卡钳;31、下卡钳;32、第一液压缸;33、第二液压缸;34、第一传动轮;35、第二传动轮;36、传动链;36-1、第一传动链段;36_2、第二传动链段;36-3、第一接头A ;36-4、第二接头A ;36_5、第一接头B ;36_6、第二接头B ;36_7、连杆A ;36-8、连杆B ;37、第一连接板;38、第二连接板;39、氮气弹簧;40、连接块;40_1、第一分连接块;40-2、第二分连接块;41、第五轴;42、第六轴;43、第四减速电机;44、第一滚珠丝杠;44-1、丝杠;44-2、轴套;45、第三连接板;46、第五减速电机;47、第二滚珠丝杠;47_1、丝杠;47-2、轴套;48、第四连接板;49、支撑板;50、导向柱;51、第一螺旋升降机;52、第六减速电机;53、第一缓冲器;54、第一复位气缸;55、第一锁紧气缸;56、第一推板A ;57、第一推板B、58、主支架;59、副支架;60、第七减速电机;61、第二螺旋升降机;62、第二缓冲器;63、第二复位气缸;64、第二锁紧气缸;65、第二推板A ;66、第二推板B ;67、棒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19,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两导轨,即左导轨I和右导轨2,支撑在两导轨上的支撑小车和夹紧小车。所述两导轨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齿条3和第二齿条4,所述支撑小车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所述夹紧小车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7和第四齿轮8。所述支撑小车包括第一支座9,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支座下方的第一传动轴10、安装在第一支座上用于驱动第一传动轴的第一减速电机11,通过直线导轨副安装在第一支座上端的第二支座12,驱动第二支座沿导轨移动的第一驱动结构,安装在第二支座上端的导向升降装置及安装在导向升降装置上端的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具体的,当第一减速电机运转时,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两端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使整个支撑小车实现棒材输送方向的行走。所述夹紧小车包括第三支座13,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三支座下方的第二传动轴14,安装在第三支座上用于驱动第二传动轴的第二减速电机15,通过直线导轨副安装在第三支座上端的第四支座16,驱动第四支座沿导轨移动的第二驱动结构,安装在第四支座上端的导向升降装置及安装在导向升降装置上端的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安装在第四支座上端的支撑移动装置和安装在支撑移动装置上端的夹紧旋转装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具体的,当第二减速电机运转时,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两端的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使整个夹紧小车实现棒材输送方向的行走。所述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包括由底板17-1和两平行的侧板17-2构成的第一架体17,两侧板的上端设有形状一致的内凹面17-2-1,在两侧板之间位于四个边角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轴18、第二轴19、第三轴20和第四轴21,在四个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链轮22、第二链轮23、第三链轮24和第四链轮25,其中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固装在两侧板上,第四轴滑动安装在两侧板上,在两侧板上设有与第四轴的两端形成滑动配合的长孔17-2-2。四个链轮上缠绕有支撑链条26。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使第四链轮压紧在支撑链条上的弹性推顶结构。所述夹紧旋转装置由第三减速电机27、支撑第三减速电机的轴支架28及由第三减速电机驱动的同步卡钳夹紧机构构成。所述同步卡钳夹紧机构由第二架体29、通过直线导轨副滑动安装在第二架体上的上卡钳30和下卡钳31、设在第二架体两侧连接上卡钳和下卡钳的第一液压缸32和第二液压缸33,安装在第二架体内的由第一传动轮34、第二传动轮35和连接两传动轮的传动链36构成的传动结构,连接上卡钳与传动链一边的第一连接板37及连接下卡钳与传动链另一边的第二连接板38构成。具体的,第二架体可采用带一侧底面的矩形框架结构,在架体的底面上分别固装支撑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支撑轴,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可沿对应支撑轴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推顶结构进一步由氮气弹簧39、连接氮气弹簧推杆端和第四轴的连接块40构成,所述氮气弹簧的缸筒端通过第五轴41与两侧板连接。具体的,当棒材使支撑链条所受拉力超过弹性推顶结构中氮气弹簧的设定压力时,拉力通过第四轮、连接块使氮气弹簧压缩并带动第四链轮内移,从而放松支撑链条,减小支撑链条所受的拉力;反之,弹性推顶结构中的氮气弹簧保持原状,使第四链轮压紧在支撑链条上。从结构稳定的角度考虑,所述连接块进一步由第一分连接块40-1和第二分连接块40-2构成。所述第一分连接块支撑在第四轴上,所述第二分连接块支撑在第六轴42上,所述第六轴的两端滑动安装在两侧板的长孔内。所述第二分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氮气弹簧的推杆端及第一分连接块的端部形成插装配合。具体的,第二分连接块与第一分连接块相接触的端面之间设有相配合的止口结构,第二分连接块与氮气弹簧的推杆端相接触的一端上设有使推杆端插入的凹槽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链进一步米用如下技术方案传动链由第一传动链段36-1和第二传动链段36-2连接构成,所述第一传动链段与第二传动链段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连接两接头的连杆构成,两个第二接头均从架体的端面伸出,且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具体的,第一传动链段的两端分别固连第一接头A36-3和第二接头A36-4,第二传动链段的两端分别固连第一接头B36-5和第二接头B36-6,第一接头A与第二接头B通过连杆A36-7连接,第一接头B与第二接头A通过连杆B36-8连接。本同步卡钳夹紧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进油时,两液压缸同步推出,带动上、下卡钳同时张开。而当第一液压缸及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进油时,两液压缸同步收回,带动上、下卡钳同时闭合。卡钳同步张开时,同步链做逆时针转动,卡钳同步闭合时,同步链做顺时针转动。由于同步链条及连接板的作用,保证了两卡钳相对矫直中心的开、合距离相等,从而保证夹紧中心相对矫直中心保持不变。上、下卡钳同时连接两个液压缸,使其受力均匀,从而保证上、下卡钳运行平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进一步由第四减速电机43及由该减速电机驱动的第一滚珠丝杠44构成,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丝杠44-1通过两端的轴支座支撑在第一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轴套44-2通过第三连接板45与第二支座固连。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进一步由第五减速电机46及由该减速电机驱动的第二滚珠丝杠47构成,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丝杠47-1通过两端的轴支座支撑在第三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轴套47-2通过第四连接板48与第四支座固连。具体的,当第四减速电机和第五减速电机运转时,分别带动第一滚珠丝杠的丝缸和第二滚珠丝杠的丝杠转动,两丝杠带动相配合的轴套沿丝杠移动,进而通过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分别带动第二支座和第四支座移动,使支撑小车和夹紧小车分别实现棒材矫直方向的行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升降装置进一步包括支撑板49、设在支撑板下方与其固连的四个导向柱50,与支撑板下端面连接的第一螺旋升降机51,驱动第一螺旋升降机的第六减速电机52,安装在支撑板上端面对角位置的两个第一缓冲器53、两个第一复位气缸54及垂直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第一锁紧气缸55。所述第一架体的底板与所述支撑板通过直线导轨副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第一锁紧气缸的推杆端相配合的第一插装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侧板上与每个第一缓冲器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推板A56、与每个第一复位气缸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推板B57。上述导向升降装置的作用是用于将棒材升起至矫直中心并实现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的自动复位。第一锁紧气缸锁紧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当进行棒材矫直时,第一锁紧气缸打开,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在矫直力的作用下,沿与矫直力相反的方向随动,此时两个第一推板A分别撞击两个第一缓冲器,起到缓冲及限位的作用。当矫直过程结束后,两个第一复位气缸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推板B将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推回至原位,第一锁紧气缸重新将其锁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移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主支架58和副支架59,所述主支架与第四支座通过直线导轨副连接,所述副支架与第四支座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架上安装有第七减速电机60、由其驱动的第二螺旋升降机61,所述第二螺旋升降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该输出轴与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架上靠近上端的对角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二缓冲器62和两个第二复位气缸63,在中部的位置垂直安装第二锁紧气缸64。安装第三减速电机的轴支架与主支架通过直线导轨副连接,所述轴支架上设有与第二锁紧气缸的推杆端相配合的第二插装孔,所述轴支架上与每个第二缓冲器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推板A65、与每个第二复位气缸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推板B66。上述支撑移动装置的作用是用于支撑夹紧旋状装置并实现其沿矫直力相反方向的随动及自动复位。当进行棒材67矫直时,第二锁紧气缸打开,夹紧旋转装置在矫直力的作用下,沿与矫直力相反的方向随动,此时两个第二推板A分别撞击对应的第二缓冲器,起到缓冲及限位的作用。当矫直过程结束后,第二复位气缸通过第二推板B将夹紧旋转装置推回至原位,第二锁紧气缸重新将其锁紧。
权利要求1.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两导轨,支撑在两导轨上的支撑小车和夹紧小车;所述两导轨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支撑小车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夹紧小车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 所述支撑小车包括第一支座,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支座下方的第一传动轴、安装在第一支座上用于驱动第一 传动轴的第一减速电机,通过直线导轨副安装在第一支座上端的第二支座,驱动第二支座沿导轨移动的第一驱动结构,安装在第二支座上端的导向升降装置及安装在导向升降装置上端的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两端; 所述夹紧小车包括第三支座,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三支座下方的第二传动轴,安装在第三支座上用于驱动第二传动轴的第二减速电机,通过直线导轨副安装在第三支座上端的第四支座,驱动第四支座沿导轨移动的第二驱动结构,安装在第四支座上端的导向升降装置及安装在导向升降装置上端的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安装在第四支座上端的支撑移动装置和安装在支撑移动装置上端的夹紧旋转装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二传动轴的两端。
所述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包括由底板和两平行的侧板构成的第一架体,两侧板的上端设有形状一致的内凹面,在两侧板之间位于四个边角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和第四轴,在四个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其中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固装在两侧板上,第四轴滑动安装在两侧板上,在两侧板上设有与第四轴的两端形成滑动配合的长孔;四个链轮上缠绕有支撑链条;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使第四链轮压紧在支撑链条上的弹性推顶结构; 所述夹紧旋转装置由第三减速电机、支撑第三减速电机的轴支架及由第三减速电机驱动的同步卡钳夹紧机构构成;所述同步卡钳夹紧机构,由第二架体、通过直线导轨副滑动安装在第二架体上的上卡钳和下卡钳、设在第二架体两侧连接上卡钳和下卡钳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安装在第二架体内的由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连接两传动轮的传动链构成的传动结构,连接上卡钳与传动链一边的第一连接板及连接下卡钳与传动链另一边的第二连接板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推顶结构由氮气弹簧、连接氮气弹簧推杆端和第四轴的连接块构成,所述氮气弹簧的缸筒端通过第五轴与两侧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由第一分连接块和第二分连接块构成,所述第一分连接块支撑在第四轴上,所述第二分连接块支撑在第六轴上,所述第六轴的两端滑动安装在两侧板的长孔内;所述第二分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氮气弹簧的推杆端及第一分连接块的端部形成插装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由第一传动链段和第二传动链段连接构成,所述第一传动链段与第二传动链段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连接两接头的连杆构成,两个第二接头均从架体的端面伸出,且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由第四减速电机及由该减速电机驱动的第一滚珠丝杠构成,所述第一滚珠丝的丝杠通过两端的轴支座支撑在第一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轴套通过第三连接板与第二支座固连;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由第五减速电机及由该减速电机驱动的第二滚珠丝杠构成,所述第二滚珠丝杠通过两端的轴支座支撑在第三支座的上端,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轴套通过第四连接板与第四支座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板、设在支撑板下方与其固连的四个导向柱,与支撑板下端面连接的第一螺旋升降机,驱动第一螺旋升降机的第六减速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端面对角位置的两个第一缓冲器、两个第一复位气缸及垂直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第一锁紧气缸;所述第一架体的底板与所述支撑板通过直线导轨副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第一锁紧气缸的推杆端相配合的插装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侧板上与每个第一缓冲器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推板A、与每个第一复位气缸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一推板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移动装置包括主支架和副支架,所述主支架与第四支座通过直线导轨副连接,所述副支架与第四支座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架上安装有第七减速电机、由其驱动的第二螺旋升降机,所述第二螺旋升降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该输出轴与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架上靠近上端的对角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二缓冲器和两个第二复位气缸,在中部的位置垂直安装第二锁紧气缸;安装第三减速电机的轴支架与主支架通过直线导轨副连接,所述轴支架上设有与第二锁紧气缸的推杆端相配合的第二插装孔,所述轴支架上与每个第二缓冲器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推板A、与每个第二复 位气缸对正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推板B。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压力矫直机送料机构,其特点是包括两导轨、分别安装在两导轨上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支撑小车和夹紧小车;支撑小车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两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夹紧小车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两齿条相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支撑小车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导向升降装置及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夹紧小车包括第三支座、第四支座、导向升降装置和缓冲随动链条支撑装置,支撑移动装置和夹紧旋转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满足了棒材在输送方向和矫直方向的行走,保证了棒材的夹紧中心相对矫直中心保持不变,另外,具有矫直方向或上下方向的随动,确保在检测或矫直过程中设备本身不受损坏,从而保证了矫直精度,满足了生产需要。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2910210SQ2012205555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王立芳, 王凤臣, 孙海滨 申请人: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