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轴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096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轴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轴承装置,在轴承下方的轴颈上安有透盖,包括压圈、短丝杠、轴套一、长丝杠、压盖、螺柱和轴套二,轴套一、二均由两半轴套对接组成,内径与磨机端盖轴颈匹配,压圈外径与透盖外径相同,压圈与透盖边缘设有至少6个同心孔,压盖由底盘和筒体焊接成,筒体高度不小于轴承厚度,底盘外径略小于磨机端盖轴颈外径,底盘与磨机端盖轴颈上表面设有至少六个同心螺纹孔,短丝杠和长丝杠的两端为螺纹结构;轴套一和/或轴套二设于透盖与轴承之间,其结合处点焊焊接,压圈或压盖设于磨机端盖轴颈上方,压圈或压盖通过短丝杠或长丝杠使用丝杠螺母与透盖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拆卸过程安全可靠,不损伤轴承。
【专利说明】一种拆轴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拆轴承的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热装在磨机端盖轴颈上的轴承因各种原因需要拆卸下来,但是由于这种轴承的内径在Φ 1000mm,而装配时是热装,因此拆卸非常困难。现有技术中也没有这种专门的工具可用,因此急需一种大型轴承的拆卸工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热装在磨机端盖轴颈上的轴承拆下的工装。
[0004]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拆轴承装置,所述轴承热装在磨机端盖的轴颈上,在轴承下方的轴颈上安装有透盖,包括压圈、短丝杠、轴套一、长丝杠、压盖、螺柱和轴套二,所述轴套一和轴套二均由两个半轴套对接组成,其内径与磨机端盖的轴颈匹配,所述压圈的外径与透盖外径相同,压圈与透盖的边缘设有至少6个同心孔,所述压盖由底盘和筒体焊接组成,所述筒体的高度不小于轴承的厚度,底盘的外径略小于磨机端盖轴颈的外径,所述底盘与磨机端盖的轴颈上表面设有至少6个同心的螺纹孔,所述短丝杠和长丝杠的两端为螺纹结构;所述轴套一和/或轴套二设置于透盖与轴承之间,其结合处通过点焊焊接,压圈或压盖设置于磨机端盖的轴颈上方,压圈或压盖通过短丝杠或长丝杠使用丝杠螺母与透盖连接。
[0005]轴承在磨机端盖轴颈上移动时,所述装置包括压圈、短丝杠和轴套一,轴套一设置于透盖与轴承之间,压圈设置于磨机端盖轴颈上方,短丝杠穿过透盖和压圈的同心孔,其两端通过丝杠螺母与压圈和透盖把合,通过对称用力拧丝杠螺母调整短丝杠,短丝杠带动透盖、轴套一进而带动轴承在轴颈上移动。
[0006]轴承位于磨机端盖轴颈上端脱离轴颈移动时,所述装置包括轴套一、长丝杠、压盖、螺柱和轴套二,所述轴套一和轴套二设置于透盖与轴承之间,压盖置于磨机端盖轴颈上方通过螺母和螺柱固定,压圈设置于压盖上方,短丝杠穿过透盖和压圈的同心孔,其两端通过丝杠螺母与压圈和透盖把合,通过对称用力拧丝杠螺母调整短丝杠,短丝杠带动透盖、轴套一和轴套二进而带动轴承沿轴颈移动至轴承脱离磨机端盖的轴颈。
[0007]所述轴套一和轴套二为铸铁或铸钢制成,压圈和压盖为钢板制成。
[0008]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经过实践验证,通过此工装能够方便将热装在磨机端盖轴颈上的轴承拆下,而且拆卸过程安全可靠,不损伤轴承,拆下的轴承还可以用于其他项目,节约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待拆轴承的装配示意图;[0010]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1]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0012]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3]图5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0014]图中:1轴承、2透盖、3磨机端盖、4丝杠螺母、5压圈、6短丝杆、7轴套一、8长丝杆、9压盖、10螺母11螺柱、12轴套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描述。
[0016]所述轴承I热装在磨机端盖3的轴颈上,在轴承I下方的轴颈上安装有透盖2,如图1所示为待拆轴承的装配示意图。
[0017]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本发明包括压圈5、短丝杠6、轴套一 7、长丝杠8、压盖9、螺柱11和轴套二 12。
[0020]所述轴套一 7和轴套二 12均由两个半轴套对接组成,其内径与磨机端盖3的轴颈匹配。
[0021]所述压圈5的外径与透盖2外径相同,压圈5与透盖2的边缘设有至少6个同心孔。
[0022]所述压盖9由底盘和筒体焊接组成,所述筒体的高度不小于轴承I的厚度,底盘的外径略小于磨机端盖3轴颈的外径,所述底盘与磨机端盖3的轴颈上表面设有至少6个同心的螺纹孔。
[0023]所述短丝杠6和长丝杠8的两端为螺纹结构。
[0024]所述轴套一 7和/或轴套二 12设置于透盖2与轴承I之间,其结合处通过点焊焊接,压圈5或压盖9设置于磨机端盖3的轴颈上方,压圈5或压盖9通过短丝杠6或长丝杠8使用丝杠螺母4与透盖2连接。
[0025]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0026]当轴承I在磨机端盖3轴颈上移动时,所述装置包括压圈5、短丝杠6和轴套一 7,轴套一 7设置于透盖2与轴承I之间,压圈5设置于磨机端盖3轴颈上方,短丝杠6穿过透盖2和压圈5的同心孔,其两端通过丝杠螺母4与压圈5和透盖2把合,通过对称用力拧丝杠螺母4调整短丝杠6,短丝杠6带动透盖2、轴套一 7进而带动轴承I在轴颈上移动。
[0027]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0028]当轴承I位于磨机端盖3轴颈上端脱离轴颈移动时,所述装置包括轴套一 7、长丝杠8、压盖9、螺柱11和轴套二 12,所述轴套一 7和轴套二 12设置于透盖2与轴承I之间,压盖9置于磨机端盖3轴颈上方通过螺母10和螺柱11固定,压圈5设置于压盖9上方,短丝杠8穿过透盖2和压圈5的同心孔,其两端通过丝杠螺母4与压圈5和透盖2把合,通过对称用力拧丝杠螺母4调整短丝杠8,短丝杠8带动透盖2、轴套一 7和轴套二 12进而带动轴承I沿轴颈移动至轴承I脱离磨机端盖3的轴颈。
[0029]所述轴套一 7和轴套二 12为铸铁或铸钢制成,压圈5和压盖9为钢板制成。
[003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过程[0031]步骤一:1)将轴套一 7装入透盖2与轴承I之间,并将轴套一 7结合缝处点焊牢固;
[0032]2 )组装8件短丝杠6,与压圈5、透盖2通过螺母4把合;
[0033]3)对称用力拧丝杠螺母4调整短丝杠6,使短丝杠6带动透盖2、轴套一 7、进而带动轴承I移动至图3所示位置;
[0034]步骤二:4)拆下压圈5与短丝杠6,将透盖2移至磨机端盖3最下端,将轴套二 12装入轴套一 7的下方,并将轴套二 12结合缝处点焊牢固,轴套一 7与轴套二 12点焊牢固;
[0035]5)装入压盖9,利用螺柱11及螺母10将压盖9把合在磨机端盖3上;
[0036]6)组装8件长丝杠8,与压圈5、透盖2通过丝杠螺母4把合;
[0037]7)对称用力拧丝杠螺母4调整长丝杠8,使长丝杠8带动透盖2、轴套一 7、轴套二12、进而带动轴承I移动至图5所示位置,直至轴承I脱离;
[0038]8)在轴承I将要脱掉时,用行车吊稳以防摔坏。
[0039]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经过实践验证,通过此工装能够方便将热装在磨机端盖轴颈上的轴承拆下,而且拆卸过程安全可靠,不损伤轴承,拆下的轴承还可以用于其他项目,节约成本。
[0040]本发明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等同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拆轴承装置,所述轴承(I)热装在磨机端盖(3)的轴颈上,在轴承(I)下方的轴颈上安装有透盖(2),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圈(5)、短丝杠(6)、轴套一(7)、长丝杠(8)、压盖(9 )、螺柱(11)和轴套二( 12 ),所述轴套一(7 )和轴套二( 12 )均由两个半轴套对接组成,其内径与磨机端盖(3)的轴颈匹配,所述压圈(5)的外径与透盖(2)外径相同,压圈(5)与透盖(2)的边缘设有至少6个同心孔,所述压盖(9)由底盘和筒体焊接组成,所述筒体的高度不小于轴承(I)的厚度,底盘的外径略小于磨机端盖(3)轴颈的外径,所述底盘与磨机端盖(3)的轴颈上表面设有至少6个同心的螺纹孔,所述短丝杠(6)和长丝杠(8)的两端为螺纹结构;所述轴套一(7)和/或轴套二(12)设置于透盖(2)与轴承(I)之间,其结合处通过点焊焊接,压圈(5)或压盖(9)设置于磨机端盖(3)的轴颈上方,压圈(5)或压盖(9)通过短丝杠(6 )或长丝杠(8 )使用丝杠螺母(4 )与透盖(2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I)在磨机端盖(3)轴颈上移动时,所述装置包括压圈(5)、短丝杠(6)和轴套一(7),轴套一(7)设置于透盖(2)与轴承(I)之间,压圈(5)设置于磨机端盖(3)轴颈上方,短丝杠(6)穿过透盖(2)和压圈(5)的同心孔,其两端通过丝杠螺母(4)与压圈(5)和透盖(2)把合,通过对称用力拧丝杠螺母(4)调整短丝杠(6 ),短丝杠(6 )带动透盖(2 )、轴套一(7 )进而带动轴承(I)在轴颈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I)位于磨机端盖(3)轴颈上端脱离轴颈移动时,所述装置包括轴套一(7)、长丝杠(8)、压盖(9)、螺柱(11)和轴套二(12),所述轴套一(7)和轴套二(12)设置于透盖(2)与轴承(I)之间,压盖(9)置于磨机端盖(3 )轴颈上方通过螺母(10 )和螺柱(11)固定,压圈(5 )设置于压盖(9 )上方,短丝杠(8 )穿过透盖(2)和压圈(5)的同心孔,其两端通过丝杠螺母(4)与压圈(5)和透盖(2)把合,通过对称用力拧丝杠螺母(4)调整短丝杠(8 ),短丝杠(8 )带动透盖(2 )、轴套一(7 )和轴套二( 12 )进而带动轴承(I)沿轴颈移动至轴承(I)脱离磨机端盖(3 )的轴颈。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拆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一(7)和轴套二(12)为铸铁或铸钢制成,压圈(5)和压盖(9)为钢板制成。
【文档编号】B25B27/06GK103817651SQ201410101711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高进, 赵立华, 林朋朋 申请人: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