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盖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966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顶盖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包括滚轮和固定于所述滚轮上的底架,所述底架上竖直固定有至少两根立柱,每根所述立柱上沿竖直方向铰接有至少两组承件块,所述立柱上设有对每组所述承件块载物状态定位的载物限位件,并设有对最底层的所述承件块空载状态定位的初始限位件。此工位器具利用承件块自身的转动实现机械联动,能够实现汽车顶盖集中水平分层存放,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不易发生故障,工作稳定性高。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顶盖工位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顶盖工位器具。

【背景技术】
[0002]在当今汽车生产过程中,汽车顶盖的上件方式多采用机器人抓取上件,并且顶盖作为外板件,面品质要求较高,因此在生产线上顶盖的存放多采用精定位工位器具分层多件存放。目前,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多采用配重块加链条驱动的复杂机械机构,即在两根立柱中间沿竖直方向依次安装多组承件块,承件块的后端安装有配重块和链条,在未放置顶盖时,通过配重块的重力作用,将承件块收起;当放件后,最下层的承件块被板件压到停止位置,并通过杠杆原理及后端链条的传动,将上层承件块推到放件位置。这种结构的工位器具,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且链条结构容易磨损,导致承件块收起时不到位,影响上件,而且链条卡滞后容易断裂,整体结构制造和维修的成本均较高。
[0003]为了避免上述汽车顶盖工位器具的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设计更合理的工位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顶盖工位器具,该工位器具具备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工作稳定性高的优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手段:
[0006]一种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包括滚轮和固定于所述滚轮上的底架,所述底架上竖直固定有至少两根立柱,每根所述立柱上沿竖直方向铰接有至少两组承件块,所述立柱上设有对每组所述承件块载物状态定位的载物限位件,并设有对最底层的所述承件块空载状态定位的初始限位件。
[0007]优选地,所述承件块包括尾部、载物尖端和载物限位凸台,所述承件块与所述立柱的连接的铰接轴位于所述尾部和所述载物尖端的连接处,且所述尾部对所述铰接轴轴线的重力矩大于所述载物尖端对所述铰接轴轴线的重力矩。
[0008]优选地,所述尾部的末端端面为圆弧面,所述载物尖端为阶梯状平板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承件块为L形整体式工件。
[0010]优选地,所述载物限位件和/或初始限位件为限位螺栓。
[0011]优选地,所述立柱相对于所述底架的中线两两对称布置,且各对称布置的两根所述立柱之间的距离不完全相同。
[0012]优选地,所述立柱与所述底架之间设有加强板。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包括滚轮和固定于所述滚轮上的底架,所述底架上竖直固定有至少两根立柱,每根所述立柱上沿竖直方向铰接有至少两组承件块,所述立柱上设有对每组所述承件块载物状态定位的载物限位件,并设有对最底层的所述承件块空载状态定位的初始限位件。由于初始限位件的定位作用,最底层的承件块处于待载物状态,放上汽车顶盖后,在顶盖重力作用下,此承件块转动,并推动其上方的承件块转动,直至底层的承件块被载物限位件限位后停止转动,此时其上方的承件块处于待载物状态,依次类推,即可方便的实现在各个承件块上完成对顶盖的放置。此工位器具利用承件块自身的转动实现机械联动,能够实现汽车顶盖集中水平分层存放,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不易发生故障,工作稳定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工位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柱及承件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件块工作原理图。
[0018]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9]1-滚轮,2-底架,3-立柱,4-承件块,5-载物限位件,6_初始限位件,7_铰接轴,8-加强板;
[0020]41-尾部,42-载物尖端,43-载物限位凸台;
[0021]a-初始载物位置,b-载物到位位置,C-初始位置,d-待载物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做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包括滚轮I和固定于所述滚轮I上的底架2,所述底架2上竖直固定有至少两根立柱3,每根立柱3可通过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底架2上,每根所述立柱3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两组承件块4,所述承件块4与所述立柱3铰接,所述立柱3上还设有对每组所述承件块4载物状态定位的载物限位件5,并设有对最底层的所述承件块4空载状态定位的初始限位件6。
[0024]下面结合图3说明上述汽车顶盖工位器具的工作过程:放件时,最底层的所述承件块4在所述初始限位件6的支撑下,处于初始载物位置a,当汽车顶盖放上后,由于顶盖的重力作用,使得最底层的所述承件块4绕铰接轴旋转,在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其一端与上层的所述承件块4接触并带动上层承件块一起转动,直到最底层的承件块4与载物限位件5接触到达载物到位位置b为止,此时完成了最底层的承件块4的放件工作,同时其上层的承件块4也由初始位置c到达了待载物位置d,然后再按照上述流程,即可完成各个承件块4的放件工作;取件时,所述承件块4由于重力作用,将自然回落到初始位置。
[0025]这种结构的工位器具,利用承件块自身的旋转达到机械联动,实现了汽车顶盖集中水平分层存放,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配重和传动链条,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工作稳定性高,不易损坏。
[0026]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承件块4可包括尾部41、载物尖端42和载物限位凸台43,所述承件块4与所述立柱3的连接的铰接轴7位于所述尾部41和所述载物尖端42的连接处,且所述尾部41对所述铰接轴7轴线的重力矩大于所述载物尖端42对述铰接轴7轴线的重力矩,即所述承件块4采用偏心布置,因此可借助所述尾部41的重力进行自然回落。这种结构的承件块4在达到待载物位置时,所述载物尖端42伸出立柱3,以放置工件,而取件后,所述载物尖端42会转动缩回到立柱3内,不会与周围部件干涉。所述载物限位凸台43与所述载物限位件5配合,可设置在所述尾部41和所述载物尖端42的连接位置,保证实现承件块4之间的机械联动。
[0027]具体地,所述尾部42的末端端面可为圆弧面,使其能够有效推动上层承件块的转动,并且不会对上层承件块造成损坏;另外,所述载物尖端42可为阶梯状平板结构,保证汽车顶盖放置的平稳性。
[0028]所述承件块4可为L形整体式工件,结构简单,便于大批量加工。
[0029]可以理解地,所述承件块4也可采用平板等其它能够与汽车顶盖配合的结构。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限位件5和/或初始限位件6选为限位螺栓,方便采用常规标准间件,结构简单,方便采购,成本低。
[0031 ] 另外,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中,所述立柱3相对于所述底架2的中线两两对称布置,对称的两根立柱3用于一组汽车顶盖的放置,且各对称布置的两根所述立柱3之间的距离不完全相同,即同一工位器具上放置顶盖的各对立柱之间可具有多个预设距离,因此可用于不同款型汽车顶盖的放置,以提高工位器具的使用方便性。
[0032]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位器具的可靠性,所述立柱3与所述底架2之间设有加强板8,以保证放置工件后立柱的强度。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汽车顶盖工位器具,还可用于其它面品要求较高,需要集中水平分层存放的板件,如发动机盖总成等。
[0034]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包括滚轮(I)和固定于所述滚轮(I)上的底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上竖直固定有至少两根立柱(3),每根所述立柱(3)上沿竖直方向铰接有至少两组承件块(4),所述立柱(3)上设有对每组所述承件块(4)载物状态定位的载物限位件(5),并设有对最底层的所述承件块(4)空载状态定位的初始限位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件块(4)包括尾部(41)、载物尖端(42)和载物限位凸台(43),所述承件块(4)与所述立柱(3)连接的铰接轴(7)位于所述尾部(41)和所述载物尖端(42)的连接处,且所述尾部(41)对所述铰接轴(7)轴线的重力矩大于所述载物尖端(42)对所述铰接轴(7)轴线的重力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42)的末端端面为圆弧面,所述载物尖端(42)为阶梯状平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件块(4)为L形整体式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限位件(5)和/或初始限位件(6)为限位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相对于所述底架(2)的中线两两对称布置,且各对称布置的两根所述立柱(3)之间的距离不完全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顶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与所述底架(2)之间设有加强板⑶。
【文档编号】B25H5/00GK204172020SQ201420639600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陈小泉, 陈明鑫, 赵瑞, 于海江, 封磊, 黄星丽, 汪小霞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