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914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用的门锁装置之中存在一种如下的门锁装置:其将啮合部组件和操作部组件一体化,该啮合部组件包括:合成树脂制的主体,固定于门;卡锁,收容在主体内,能够与车身侧的锁止销卡合;以及转杆等啮合机构,能够与卡锁卡合。该操作部组件包括:合成树脂制的外壳,固定在上述主体的里侧;以及操作机构,组装在外壳内,通过对啮合机构进行操作,能够将门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此外,存在一种门锁装置,其具有半关闭检测开关,该半关闭检测开关通过检测卡锁的位置来检测门的半关闭状态。

此外,存在一种门锁装置,其具有开关板,该开关板承载操作部组件上组装的开关、电机等进行电气动作的部件,并且一体地组装于操作部组件的外壳。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第4765123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2-233318号

近年来,为了提高门锁装置的组装效率而进行自动组装,并且要求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因此,优选的是,组装于门锁装置的进行电气动作的部件全部承载在开关板上而组装成一体。

但是,以往有时半关闭检测开关不能组装在开关板上而是将半关闭检测开关与开关板独立地组装。此外,以往有时将半关闭检测开关组装在开关板上并在半关闭检测开关和卡锁之间设置中间构件。此时,需要进行与开关板独立地组装半关闭检测开关的工序或组装中间构件的工序,存在组装效率低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组装效率的车辆用门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一种方式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啮合部组件,具有啮合机构,所述啮合机构设置在门和车身中的任意一方,通过与锁止销卡合而能够将所述门保持在关闭位置,所述锁止销设置在所述门和所述车身中的任意另一方,伴随所述门的关闭移动而进入;以及操作部组件,具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能够将所述门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啮合部组件具有卡锁,所述卡锁与进入的所述锁止销啮合,能够从打开位置经由半关闭位置向锁止位置转动,所述操作部组件具有:外壳,嵌入安装有所述啮合部组件,并且组装有所述操作机构;以及开关板,组装有具有开关销的半关闭检测开关和与所述半关闭检测开关连接的电气布线,并且一体地组装于所述外壳,所述开关销与位于所述打开位置和半关闭位置的所述卡锁抵接,或者与位于所述锁止位置的所述卡锁抵接,从而被所述卡锁推入,所述卡锁的转动面与所述开关板的板面垂直。

本发明一种方式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组件具有:锁定操作杆,能够在使所述门成为锁定状态的锁定位置和使所述门成为解锁状态的解锁位置之间切换;以及电机,能够正反转动以便将所述锁定操作杆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电机承载于所述开关板。

本发明一种方式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组件具有滑动操作杆,所述滑动操作杆利用锁芯的锁定和解锁操作而移动,能够将所述锁定操作杆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开关板组装有进行所述锁定操作杆的位置检测的锁定及解锁检测开关和与所述锁定及解锁检测开关连接的电气布线,所述电机在所述开关板上承载在所述半关闭检测开关和所述锁定及解锁检测开关的中间位置。

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组装效率的车辆用门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啮合部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啮合部组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啮合部组件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啮合部组件的内部结构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啮合部组件的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操作部组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操作部组件的锁定状态的动作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操作部组件的解锁状态的动作的图。

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卡锁和开关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位于打开位置的卡锁和半关闭检测开关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位于半关闭位置的卡锁和半关闭检测开关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位于锁止位置的卡锁和半关闭检测开关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操作部组件的开关板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门锁装置

200啮合部组件

201主体

201a锁止销进入槽

201b枢轴

201c、202b、202c、203b、203c、205a、207aa、207ba、309a、315a轴孔

201d转杆组装孔

201e橡胶缓冲器组装孔

201f、201g被钩住部

201h、202d贯通孔

202盖板

202a切口部

202e、202f、203d螺纹孔

203背板

203a十字孔

204卡锁轴

204a小直径轴部

205卡锁

205b、205c、205d、206d、206e、207ab、207ad、207bb、302b、304b、315b、315c、315d卡合部

206转杆

206a、206b轴部

206c释放操作杆

207外侧操作杆

207a第一操作杆

207ac、209a、209b、210a、210b、211a、211b端部

207b第二操作杆

208橡胶缓冲器

209、210、211、323、324弹簧

300操作部组件

301外壳

301a操作部组件收容部

301aa、301ab、301ac支承轴

301b啮合部组件收容部

302释放构件

302a连接部

303凸轮消声器

304锁定操作杆

304a轴筒

305环

306钥匙进入部件

307滑动操作杆

308电机

308a蜗杆

309蜗轮

310耦合器

311半关闭检测开关

311a开关销

312锁定及解锁检测开关

313钥匙开关

314开关板

314a开口部

315内侧操作杆

316取消操作杆

317螺钉

318盖构件

319耦合器缓冲垫

320防水盖

321防水密封件

322翻转弹簧

v1、v2、v3螺栓

a11、a12、a13、a21、a22、a23、a24、a25、a26、a27、a28、a29、a30、a31、a32箭头

s锁止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此外,在附图的记载中,相同或对应的要素适当地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14,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锁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将门锁装置100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将图1中的左方作为“车内侧(i)”、将右方作为“车外侧(o)”、将上方作为“上方(u)”、将下方作为“下方(d)”、将图面里侧作为“前方(f)”、将图面眼前侧作为“后方(r)”来进行说明。上述方向的定义是为了便于说明,门锁装置100的朝向当然会根据安装门锁装置100的车型和安装位置等而变化。

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0安装在汽车右侧的前侧门(以下简称为门)内的后端部,构成为将啮合部组件200组装于操作部组件300,使啮合部组件200与操作部组件300一体化,该啮合部组件200通过与车身侧的锁止销卡合而将门保持成关闭状态,该操作部组件300用于对啮合部组件200进行操作。

首先,对啮合部组件2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啮合部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啮合部组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所示,啮合部组件200包括:主体201;盖板202,固定在主体201的后方侧;背板203,固定在主体201的前方侧;卡锁轴204,从后方侧穿过;卡锁205,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卡锁轴204;转杆206,通过与卡锁205卡合而将门限制在关闭位置;外侧操作杆207,解除卡锁205与转杆206的卡合;以及橡胶缓冲器208,与进入的锁止销和转杆206抵接。

接着,对啮合部组件200的各构件进行详细说明。

主体201例如由合成树脂构成,在单面(后方侧)形成有锁止销进入槽201a,该锁止销进入槽201a供设置于车身的锁止销伴随着门的关闭移动而进入。

盖板202例如由各种金属构成,具有能够供锁止销进入的切口部202a,并且组装在主体201的形成有锁止销进入槽201a的后方侧的面上。

背板203例如由各种金属构成,在背板203与盖板202之间安装主体201,并且背板203由卡锁轴204和螺栓v1固定。其结果,啮合部组件200被一体化。此外,背板203具有供形成在主体201的枢轴201b的顶端的十字突起插入的十字孔203a。

卡锁轴204从后方侧依次贯通盖板202的轴孔202b、卡锁205的轴孔205a和主体201的轴孔201c,其顶端部的小直径轴部204a以实质上不能转动的方式压入背板203的轴孔203b。

卡锁205被卡锁轴204枢轴支承,收容在主体201的后方侧的内部,并且与进入的锁止销啮合,围绕卡锁轴204从打开位置经由半关闭位置向锁止位置转动。此外,卡锁205具有向前方侧突出的卡合部205b。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啮合部组件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图4中图示了位于锁止位置的卡锁205。如图4所示,通过使卡合部205b与弹簧209卡合,从而卡锁205被施加从锁止位置向打开位置转动(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

返回图3,转杆206组装于转杆组装孔201d,该转杆组装孔201d形成于主体201。此外,转杆206的前部的轴部206a穿过背板203的轴孔203c,后部的轴部206b穿过盖板202的轴孔202c,从而将转杆206枢轴支撑成能够转动。

接着,图4中图示了位于卡合位置的转杆206。利用弹簧210对转杆206施加作用力,以便使该转杆206从解除与卡锁205的卡合的释放位置朝向能够与位于锁止位置的卡锁205卡合的卡合位置的方向转动。即,转杆206被朝向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施加作用力。

此外,转杆206具有释放操作杆206c,该释放操作杆206c基于设置在门上的把手的打开操作,与后述的操作部组件300的释放构件302抵接而使转杆206从卡合位置向释放位置转动,由此解除转杆206与卡锁205的卡合。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啮合部组件的内部结构的后视图。图5中图示了位于卡合位置的转杆206,转杆206被朝向逆时针方向施加作用力。其结果,转杆206与卡锁205的转动联动而从卡合位置向释放位置转动,并且利用作用力从释放位置向卡合位置转动而与卡锁205卡合,从而将门限制在关闭位置。此外,转杆206具有卡合部206d,该卡合部206d能够与卡锁205卡合,该卡锁205与锁止销s啮合。

返回图3,外侧操作杆207是包括第一操作杆207a和第二操作杆207b的两分割结构,第一操作杆207a具有供主体201的枢轴201b穿过的轴孔207aa,第二操作杆207b重合在上述第一操作杆207a的前方侧,具有供主体201的枢轴201b穿过的轴孔207ba。并且,通过将枢轴201b插入背板203的十字孔203a,由此将第一操作杆207a和第二操作杆207b分别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枢轴201b,所述枢轴201b以与卡锁轴204平行的方式向前一体地形成于主体201。

如图4所示,第一操作杆207a被弹簧211施加从解除位置向待机位置(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的作用力。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啮合部组件的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如图6所示,第二操作杆207b被弹簧211施加从解除位置向待机位置(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的作用力。

通过使第二操作杆207b的向车内侧突出的爪状的卡合部207bb与第一操作杆207a的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卡合部207ab的下表面抵接,从而第一操作杆207a和第二操作杆207b从图6所示的待机位置向释放位置(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一体地联动。

第二操作杆207b的车外侧的端部借助连杆等操作力传递构件(省略图示)与设置在门的外面板上的外侧把手(省略图示)连接。如果对外侧把手进行打开操作,则借助与第一操作杆207a的车内侧的端部207ac连接的后述的操作部组件300的释放构件302,向转杆206的释放操作杆206c进行基于打开操作的输入,从而能够打开门。

即,外侧操作杆207基于设置在门上的从车身外部打开门的外侧把手的打开操作而从解除位置向待机位置转动,由此使联动的转杆206从释放位置向卡合位置转动,能够解除卡锁205与转杆206的卡合。

返回图4,橡胶缓冲器208由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组装于主体201上形成的橡胶缓冲器组装孔201e,吸收由进入的锁止销s产生的冲击。

弹簧209的一方的端部209a钩住主体201的纸面眼前侧亦即前方侧的被钩住部201f,另一方的端部209b钩住卡锁205的卡合部205b,从而对卡锁205施加作用力。

弹簧210的一方的端部210a钩住主体201的被钩住部201g,另一方的端部210b钩住转杆206的卡合部206e,从而对转杆206施加作用力。

弹簧211的一方的端部211a钩住主体201的被钩住部201g,另一方的端部211b钩住第一操作杆207a的卡合部207ad,从而对第一操作杆207a和第二操作杆207b施加作用力。

返回图3,螺栓v1依次贯通门的内面板的安装孔(省略图示)、盖板202的贯通孔202d和主体201的贯通孔201h,并且与背板203的螺纹孔203d螺纹连接。

螺栓v2和螺栓v3贯通门的内面板的安装孔(省略图示),并且分别与盖板202的螺纹孔202e和螺纹孔202f螺纹连接。啮合部组件200借助上述螺栓v1~螺栓v3,与操作部组件300一起固定于门的内面板。此时,由于螺栓v1也与背板203的螺纹孔203d螺纹连接,所以背板203被固定在主体201的背面。

接着,对啮合部组件20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使门从打开状态成为关闭状态时的啮合部组件200的动作。如果进行门的关闭操作,锁止销s如图5的箭头a11所示那样进入主体201的锁止销进入槽201a,则如箭头a12所示,卡锁205从打开位置经由半关闭位置向图5所示的锁止位置转动。进而,转杆206的卡合部206d与卡锁205抵接而被下压,转杆206向箭头a13的方向转动。此后,转杆206向被弹簧210施加作用力的方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卡锁205的卡合部205c与转杆206的卡合部206d卡合。上述锁止销s与卡锁205啮合且卡锁205的卡合部205c与转杆206的卡合部206d卡合的状态是门的关闭状态。

接着,说明使门从关闭状态成为打开状态时的啮合部组件200的动作。在门的关闭状态下,如果向转杆206的释放操作杆206c进行基于把手的打开操作的输入,则如图5的箭头a13所示,转杆206从卡合位置向释放位置转动,解除卡锁205的卡合部205c与转杆206的卡合部206d的卡合。由此,卡锁205利用作用力从锁止位置向打开位置转动,解除了锁止销s与卡锁205的啮合。如果从上述状态进一步向车外方向对门进行打开操作,则门成为打开状态。另外,如果解除了基于把手的打开操作的输入,则转杆206利用弹簧210的作用力从释放位置向卡合位置转动而返回。

接着,对操作部组件300的结构进行说明。操作部组件300具有如下功能:在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对门的车外侧的外侧把手或门的车内侧的内侧把手进行打开操作,解除啮合部组件200的卡锁205与锁止销的卡合而能够打开门,此外,在处于锁定状态时,即使对外侧把手或内侧把手进行打开操作,也不能打开门。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操作部组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7所示,操作部组件300与啮合部组件200一起装入俯视大体为l形的外壳301。

操作部组件300包括:释放构件302,与上述外侧操作杆207的第一操作杆207a卡合;锁定操作杆304,与释放构件302卡合并嵌入安装有凸轮消声器303,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滑动操作杆307,与嵌合插入有环305的钥匙进入部件306联动,能够将锁定操作杆304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锁定和解锁操作用的电机308;蜗轮309,与固定在电机308的转动轴上的蜗杆308a和凸轮消声器303啮合,能够将锁定操作杆304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开关板314,连接耦合器310、进行卡锁205的位置检测的半关闭检测开关311、进行锁定操作杆304的位置检测的锁定及解锁检测开关312和进行滑动操作杆307的位置检测的钥匙开关313,并一体地组装于外壳301;内侧操作杆315,能够利用内侧把手的打开操作来打开门;以及取消操作杆316,与释放构件302卡合。

并且,啮合部组件200和操作部组件300收容在壳体内,该壳体包括:外壳301;合成树脂制的盖构件318,覆盖外壳301的车内侧的开口部,利用螺钉317固定于外壳301;耦合器缓冲垫319,从车外方向嵌合安装于盖构件318,保护耦合器310的外周;合成树脂制的防水盖320,从上方嵌合安装,防止雨水等进入壳体内;以及防水密封件321,粘贴在盖构件318的车内侧侧面,防止雨水等进入车内侧。

接着,对操作部组件300的各构件进行详细说明。

外壳301例如由合成树脂构成,嵌入安装有啮合部组件200,并且组装有操作部组件300的操作机构。外壳301包括:操作部组件收容部301a,其车内侧开口;啮合部组件收容部301b,以从上述操作部组件收容部301a的后端向车外方向呈大体直角的方式延伸,并且与操作部组件收容部301a连续。

释放构件302的连接部302a与外侧操作杆207的第一操作杆207a的车内侧的端部207ac连接,释放构件302与外侧操作杆207联动。此外,释放构件302与内侧操作杆315抵接并联动,该内侧操作杆315利用解锁状态的内侧把手的打开操作而转动。

凸轮消声器303的形成在上方侧中央的槽与蜗轮309的形成在车外侧的卡合部(省略图示)卡合。

锁定操作杆304通过使朝向车内外方向的轴筒304a从车内侧嵌合于朝向车内侧的支承轴301aa而装入操作部组件收容部301a内,该支承轴301aa突出设置在操作部组件收容部301a的侧面。锁定操作杆304利用翻转弹簧322,在位于锁定位置时被朝向锁定位置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在位于解锁位置时被朝向解锁位置的方向施加作用力。

此外,锁定操作杆304使弹簧323穿过轴筒304a,并且从上方组装有释放构件302。其结果,释放构件302被弹簧323朝向解除与转杆206的卡合的方向(图7中的下方侧)施加作用力。

此外,锁定操作杆304利用滑动操作杆307或电机308的动作,能够在释放构件302不与转杆206卡合的锁定位置和释放构件302与转杆206卡合的解锁位置之前切换。

钥匙进入部件306利用设置在门的外面板上的锁芯(省略图示)的锁定和解锁操作而转动。

滑动操作杆307从车内侧装入操作部组件收容部301a内。并且,滑动操作杆307与钥匙进入部件306的转动联动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将锁定操作杆304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电机308以底部与形成在开关板314的大体中央部的开口部314a嵌合的方式承载于开关板314。并且,电机308的固定在转动轴上的蜗杆308a与蜗轮309啮合而正反转动,从而将锁定操作杆304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蜗轮309通过使中心的轴孔309a与突出设置在操作部组件收容部301a的中央部的朝向车内侧的支承轴301ab嵌合,从车内侧装入操作部组件收容部301a内。并且,蜗轮309的形成在外周上的齿与电机308的蜗杆308a啮合,并且蜗轮309的形成在车外侧的卡合部与凸轮消声器303啮合。其结果,蜗轮309利用电机308的转动,将锁定操作杆304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半关闭检测开关311与位于打开位置和半关闭位置的卡锁205抵接而被卡锁205将开关销推入,并且不与位于锁止位置的卡锁205抵接而不被卡锁205将开关销推入,由此检测门的半关闭状态。如果检测到半关闭状态,则例如使车辆的车内灯点亮。

锁定及解锁检测开关312被位于解锁位置的锁定操作杆304将开关销推入,并且不被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操作杆304将开关销推入,由此检测门的锁定及解锁状态。

钥匙开关313通过使向后方侧突出的操作杆与滑动操作杆307卡合而进行上下开关,由此检测滑动操作杆307的位置,并检测锁芯的位置。

开关板314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扩展的板面上组装有耦合器310、半关闭检测开关311、锁定及解锁检测开关312、钥匙开关313以及与组装的各部件连接的电气布线,并且一体地组装于外壳301。

内侧操作杆315通过使上端部的轴孔315a与穿过弹簧324的朝向车内侧的支承轴301ac嵌合,从车内侧装入操作部组件收容部301a内,该支承轴301ac突出设置于操作部组件收容部301a的后方侧的端部的侧面。并且,内侧操作杆315被弹簧324施加作用力,以便朝向由内侧把手进行的打开操作返回待机状态的方向(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内侧操作杆315位于解锁状态时,能够利用内侧把手的打开操作来打开门。

取消操作杆316与释放构件302卡合。利用取消操作杆316,在打开门的状态下对锁捏手进行锁定操作而成为锁定状态,如果在上述状态下关闭门,则在关闭门的时点取消锁定状态并切换为解锁状态,并且在打开门的状态下对锁捏手进行锁定操作而成为锁定状态,一边对外侧把手进行打开操作一边关闭门时,不取消锁定状态。

接着,对操作部组件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门处于锁定状态、即锁定操作杆304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图8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操作部组件的锁定状态的动作的图。图8是从位于纸面眼前侧亦即车内侧观察门锁装置100的图。

首先,如图8所示,如果对内侧把手进行开门操作,则向箭头a21的方向拉动内侧操作杆315的卡合部315b。即,对内侧操作杆315朝向以轴孔315a为轴心绕轴转动的方向施力。此时,内侧操作杆315的卡合部315c与锁定操作杆304的卡合部304b抵接,内侧操作杆315不转动。因此,保持门的关闭状态。

接着,如果对外侧把手进行开门操作,则外侧操作杆207的第一操作杆207a与外侧操作杆207的第二操作杆207b联动而向箭头a22的方向转动。此时,由于连接了第一操作杆207a的端部207ac和释放构件302的连接部302a,所以释放构件302与第一操作杆207a的转动配合而联动。在此,由于在锁定状态下即使释放构件302如箭头a23所示那样向上方侧移动,释放构件302的卡合部302b也不与转杆206的释放操作杆206c抵接而是空摆,所以保持门的关闭状态。

如上所述,在锁定状态下,即使对内侧把手或外侧把手进行打开操作,操作部组件300也以保持门的关闭状态的方式动作。

接着,说明门处于解锁状态、即锁定操作杆304位于解锁位置的情况。图9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操作部组件的解锁状态的动作的图。图9是从后方侧观察门锁装置100的车内侧的立体图。

首先,在门的解锁状态下,锁定操作杆304如箭头a24所示那样位于从锁定位置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后的解锁位置。与此联动,释放构件302如箭头a25所示,位于比锁定状态更靠后方侧的位置。

在此,如图9所示,如果对内侧把手进行开门操作,则向箭头a26的方向拉动内侧操作杆315的卡合部315b。由此,内侧操作杆315如箭头a27所示那样以轴孔315a为轴心绕轴转动。此时,内侧操作杆315的卡合部315d与释放构件302的下方侧的端部抵接,释放构件302如箭头a28所示那样向上方侧移动。此外,在解锁状态下,由于释放构件302的卡合部302b与转杆206的释放操作杆206c抵接,所以转杆206如箭头a29所示那样转动。其结果,解除了转杆206与卡锁205的卡合,卡锁205如箭头a30所示那样转动,解除了卡锁205与锁止销的啮合。并且,如果从上述状态向车外方向对门进行打开操作,则门成为打开状态。

接着,如果对外侧把手进行开门操作,则向箭头a31的方向拉动外侧操作杆207的第二操作杆207b。由此,外侧操作杆207的第一操作杆207a与第二操作杆207b联动而向箭头a32的方向转动。此时,由于连接了第一操作杆207a的端部207ac和释放构件302的连接部302a,所以释放构件302与第一操作杆207a的转动配合而如箭头a28所示那样向上方侧联动。并且,由于释放构件302的卡合部302b与转杆206的释放操作杆206c抵接,所以转杆206如箭头a29所示那样转动。其结果,解除了转杆206与卡锁205的卡合,卡锁205如箭头a30所示那样转动,解除了卡锁205与锁止销的啮合。并且,如果从上述状态向车外方向对门进行打开操作,则门成为打开状态。

如上所述,在解锁状态下,如果对内侧把手或外侧把手进行打开操作,则操作部组件300以使门成为打开状态的方式动作。

在此,由于以往有时检测卡锁的位置的半关闭检测开关不能直接组装在开关板上,所以将半关闭检测开关与开关板分别组装。此外,以往有时在半关闭检测开关和卡锁之间设置有中间构件。

首先,由于卡锁与锁止销啮合,所以锁止销的棒状的啮合部延伸的方向(车辆的前后方向)与卡锁的转动面(车辆的上下左右方向的面)垂直。并且,由于门锁装置设置在门内,所以门锁装置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受到门厚度的限制,成为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的形状,开关板的板面也成为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的形状。由此,卡锁的转动面与开关板的板面垂直。

接着,半关闭检测开关具有用于检测卡锁的位置的开关销。并且,以往半关闭检测开关的设置面和将开关销推入的构件的驱动面设定在同一面内。

因此,以往有时将设置在与卡锁的转动面同一面内的半关闭检测开关与开关板独立地组装,该开关板具有与卡锁的转动面垂直的板面。此外,在以往的门锁装置中,有时将半关闭检测开关组装于开关板并设置中间构件。

对此,在门锁装置100中,半关闭检测开关311组装在开关板314上,卡锁205直接将半关闭检测开关311的开关销推入。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门锁装置的卡锁与开关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如图10所示,在门锁装置100中,卡锁205的转动面与设置半关闭检测开关311的开关板314的板面垂直。并且,门锁装置100设计成利用卡锁205直接将半关闭检测开关311的开关销推入,该卡锁205在与开关销的设置面亦即开关板314的板面垂直的方向上转动。

在此,对半关闭检测开关311的动作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11是表示位于打开位置的卡锁与半关闭检测开关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在打开位置,卡锁205不与转杆206卡合。如图11所示,半关闭检测开关311与位于打开位置的卡锁205抵接而被卡锁205将开关销311a推入。

图12是表示位于半关闭位置的卡锁与半关闭检测开关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半关闭位置,卡锁205的卡合部205d与转杆206的卡合部206d卡合。如图12所示,半关闭检测开关311与位于半关闭位置的卡锁205抵接而被卡锁205将开关销311a推入。

图13是表示位于锁止位置的卡锁与半关闭检测开关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在锁止位置,卡锁205的卡合部205c与转杆206的卡合部206d卡合。如图13所示,半关闭检测开关311不与位于锁止位置的卡锁205抵接而不将开关销311a推入。

因此,半关闭检测开关311将开关销311a被推入的状态检测为打开位置或半关闭位置,并且将开关销311a未被推入的状态检测为锁止位置。

如上所述,在门锁装置100中,卡锁205的转动面与开关板314的板面垂直,并且将半关闭检测开关311组装于开关板314。其结果,门锁装置100可以将包括半关闭检测开关311在内的进行电气动作的所有部件组装在开关板314上,此外,在卡锁205和半关闭检测开关311之间不需要设置中间构件。因此,门锁装置100是提高了组装效率的车辆用门锁装置。

此外,由于以往在门锁装置内位于分开的位置上的电机和各种开关等进行电气动作的多个部件承载于开关板,所以开关板具有细长的臂状的形状,并且在其顶端承载各部件。因此,需要在外壳上进行设置嵌合部等处理以使臂部不从外壳浮起,存在外壳的结构复杂化的课题。

对此,在门锁装置100中,电机308承载于开关板314。其结果,电机308压住开关板314而减少了开关板314的浮起。因此,不需要在外壳301上设置嵌合部,从而可以防止外壳301复杂化。

图14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操作部组件的开关板的图。如图14所示,在门锁装置100中,电机308在开关板314上承载在半关闭检测开关311和锁定及解锁检测开关312的中间位置。此时,电机308位于开关板314的大体中央,电机308压住开关板314,降低开关板314浮起的效果更加显著。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0是提高了组装效率的车辆用门锁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车辆用门锁装置设置在门侧而锁止销设置在车身侧,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车辆用门锁装置设置在车身侧而锁止销设置在门侧的情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车辆用门锁装置安装于汽车的前侧门,但是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当然也可以安装于后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车辆用门锁装置安装于汽车的右侧门,但是在将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安装在汽车的左侧门的情况下,只要构成为相对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平面左右对称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半关闭检测开关311与位于打开位置和半关闭位置的卡锁205抵接而被卡锁205将开关销推入,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半关闭检测开关也可以与位于锁止位置的卡锁抵接而被卡锁将开关销推入,并且不被位于打开位置和半关闭位置的卡锁将开关销推入,由此检测门的半关闭状态。

此外,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定。适当地组合上述各结构要素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导出进一步的效果和变形例。因此,本发明更广泛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有助于提高车辆用门锁装置的组装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