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101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光学膜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收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裁切后的光学膜的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偏光片的工艺中,当偏光片沿着输送带卷送至裁切机并裁切完成之后,通常以机器吸附方式或者以人工移动方式将裁切完成的偏光片移动至工作平台上,然后再由操作员手动将裁切完成的偏光片放入收集盒里面。然而,此种收料方式非常耗时,大幅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收集系统。实施例中,藉由隔板可随着连杆而沿滑轨线性移动之设计,可以调整收集装置的各个隔间的宽度,使其对应预定收纳的各列光学膜的宽度,进而使得裁切后的多列光学膜可以沿着输送方向移动而掉落至对应的多个隔间中;如此一来,不需要额外的机器或人工移动方式,便可以将裁切完成的光学膜直接收纳于收集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膜收集系统。光学膜收集系统包括一裁切装置以及一收集装置。裁切装置用以裁切一光学膜母片为多个光学膜,收集装置邻近于裁切装置设置。收集装置包括一第一载板、一第二载板、二滑轨、至少一连杆、至少一隔板、二侧档板及至少二后档片。第二载板叠设于第一载板之上,第二载板具有两个穿槽,两个穿槽平行设置。二滑轨设置于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之间,且分别对应于两个穿槽。连杆设置于第二载板之上,连杆具有两个杆端,两个杆端分别穿过两个穿槽且分别可移动式地连接至二滑轨。隔板设置于连杆上,连杆连动隔板以沿二滑轨线性移动。二侧档板和后档片连接至第二载板,且后档片连接于二侧档板。二侧档板、后档片及隔板形成多个隔间,此些隔间容置光学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光学膜收集系统的剖视示意图;

图2A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收集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B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收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C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收集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A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3B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光学膜收集系统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光学膜收集系统

100:裁切装置

200:收集装置

210:第一载板

220:第二载板

220g:穿槽

230A、230B:滑轨

240:连杆

240a、240b:杆端

250:隔板

260:侧档板

260a:第一侧边

270A:后档片

280:隔间

290:后连杆

290A、290B:后杆端

295A、295B:侧滑轨

297:补强件

300:光学膜母片

310:光学膜

400:输送装置

410:伸缩杆

420:万向连接件

430:防滑垫

440:脚座

500:固定装置

510:垂直滑轨

520:水平连杆

530:收容脚座

600:工作台

600a:表面

D1:输送方向

L1~L2:长度

W1~W8: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本发明内容的实施例中,藉由隔板可随着连杆而沿滑轨线性移动的设计,可以调整收集装置的各个隔间的宽度,使其对应预定收纳的各列光学膜的宽度,进而使得裁切后的多列光学膜可以沿着输送方向移动而掉落至对应的多个隔间中;如此一来,不需要额外的机器或人工移动方式,便可以将裁切完成的光学膜直接收纳于收集装置中。实施例所提出的组成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对本发明内容欲保护的范围做限缩。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依据实际实施态样的需要对该些组成加以修饰或变化。

请参照图1~图2B,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光学膜收集系统10的剖视示意图,图2A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收集装置200的爆炸示意图,图2B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收集装置20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膜收集系统10包括一裁切装置100和一收集装置 200,裁切装置100用以裁切一光学膜母片300为多个光学膜310,收集装置200邻近于裁切装置100设置。

如图2A~图2B所示,收集装置200包括一第一载板210、一第二载板220、二滑轨230A和230B、至少一连杆240、至少一隔板250、二侧档板260以及至少二后档片270A

实施例中,第一载板210与第二载板220分别具有一长边与一短边。第二载板220叠设于第一载板210之上。第二载板220具有两个穿槽(groove)220g,此两个穿槽220g系平行设置,且大致平行于上述长边。两个滑轨230A和230B设置于第一载板210和第二载板220之间,且两个滑轨230A和230B分别对应于两个穿槽220g。实施例中,第一载板210和第二载板220之间形成一空间,而两个滑轨230A和230B设置于第一载板210和第二载板220之间的空间中。一实施例中,两个滑轨230A和230B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个穿槽220g的位置,且滑轨230A和230B均未突出穿槽230。

一些实施例中,连杆240可设置于第二载板220之上。一实施例中,连杆240可设置于第二载板220之下,即容置于第一载板210和第二载板220形成的空间内。一实施例中,连杆240并未接触第二载板220。一实施例中,连杆240大致平行于第一载板210或第二载板220的短边。一实施例中,连杆240具有两个杆端240a和240b,此两个杆端240a和240b分别穿过两个穿槽220g、且两个杆端240a和240b分别可移动式地连接至两个滑轨230A和230B。

隔板250设置于连杆240上,连杆240可连动隔板250以沿滑轨230A和230B线性移动。实施例中,隔板250固定设置于连杆240上,由于隔板250和连杆240的相对位置是固定,因此隔板250可随着连杆240而线性移动。一实施例中,连杆240与连动隔板250可经由一磁性物质互相连接。

实施例中,两个侧档板260和两个后档片270A连接至第二载板220,且后档片270A连接于两个侧档板260如图2B所示,两个侧档板260、后档片270A及隔板250形成两个隔间280,此些隔间280是用来容置光学膜310。

一些实施例中,连杆240的数量可以为2以上,隔板250的数量可以为2以上,及后档片270A的数量可以为2以上。也就是说,收集装置200可以包括多个连杆240、多个隔板250和多个后档片270A。实施例中,连杆240的数量与隔板250的数量可以为相同,各个隔板250对应设置于各个连杆240 上。

如图2A~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收集装置200例如可包括6个连杆240以及6个隔板250,两个侧档板260、6个后档片270A及6个隔板250形成7个隔间280,7个隔间280容置多个光学膜310(例如是7列光学膜310)。然而,隔板250的数量可依照实际应用需要而做选择,不以上述数量为限。

一些实施例中,收集装置200更可包括一后连杆290以及两个侧滑轨295A和295B,后档片270A连接于后连杆290。两个侧滑轨295A和295B分别设置于两个侧档板260上,例如是侧档板260的外侧表面上。后连杆290具有两个后杆端290A和290B,此两个后杆端290A和290B分别可移动式地连接至两个侧滑轨295A和295B。

实施例中,后连杆290连动此些后档片270A以沿两个侧滑轨295A和295B线性移动。

实施例中,此些后档片270A对应于此些隔间280设置,且后档片270A的数量与隔间280的数量为相同。举例而言,如图2A~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收集装置200包括7个后档片270A以及7个隔间280。然而,后档片270A的数量可依照实际应用需要而做选择,不以上述数量为限。

实施例中,各侧档板260沿连杆240的延伸方向具有一第一侧边260a,且第一侧边260a的长度例如是大于或等于连杆240的长度。实施例中,第一侧边260a的长度也可小于连杆240的长度。

实施例中,可选择性的形成一补强件297于上述第一载板210的下表面,以协助支撑上述收集装置200。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光学膜收集系统10更可包括一输送装置400。输送装置400邻接于收集装置200设置,输送装置400用以承载并输送光学膜母片300及光学膜310。实施例中,输送装置400例如是一卷对卷输送装置,光学膜310例如是切割完成的偏光片。实施例中,光学膜310可为对光学的增益、配向、补偿、转向、直交、扩散、保护、防黏、耐刮、抗眩、反射抑制、高折射率等有所助益的层。

实施例中,光学膜收集系统10更可包括一平台,例如是工作台600。收集装置200可以安置于平台之上,且于收集装置200收纳光学膜310后,平台与收集装置200可同时进行移动。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光学膜收集系统10更可包括一固定装置500,固定装置500设置于一工作台600上。实施例中,固定装置500可以安置于平台的上,且于收集装置200收纳光学膜310后,平台、固定装置500与收集装置200可同时进行移动。

请参照图2C,其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收集装置200的局部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是沿用同样或相似的元件标号,且相同或相似元件的相关说明请参考前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中,如图2C所示,收集装置200更可包括多个伸缩杆410和多个脚座440。各个伸缩杆410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载板210,且各个伸缩杆410的另一端连接于对应的一脚座440上。如图1所示,收集装置200可以直接放置于工作台600上,收集装置200可经由伸缩杆410连接至脚座440,而脚座440直接接触工作台600的表面600a用以承载收集装置200。如图2C所示,收集装置200更可包括多个防滑垫430,防滑垫430包覆脚座440的底部。

如图2C所示,收集装置200更可包括多个万向连接件420,例如是万向滚珠。实施例中,各个万向连接件420分别设置于第一载板210和脚座440之间。换言之,以万向连接件420枢接第一载板210和脚座440,使得收集装置200(第一载板210)可相对于脚座440(工作台600的表面600a)转动,因而可以改变收集装置200相对于工作台600的倾斜角度。

一实施例中,各个万向连接件420分别设置于各个伸缩杆410和各个脚座440之间。换言之,以万向连接件420枢接伸缩杆410和脚座440,而伸缩杆410的一端连接至收集装置200的第一载板210,此种万向连接件420的设计同样可以改变收集装置200相对于工作台600的倾斜角度。

请参照图3A~图3B,图3A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500的俯视图,图3B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500的立体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A~图3B所示,光学膜收集系统10可包括一固定装置500。固定装置500包括多个垂直滑轨510、多个水平连杆520以及多个收容脚座530。实施例中,水平连杆520正交设置于垂直滑轨510上,垂直滑轨510的延伸方向例如是垂直于水平连杆520的延伸方向。

实施例中,如图3A~图3B所示,垂直滑轨510固定设置于工作台600的 表面600a上。水平连杆520可移动式地连接至垂直滑轨510,且水平连杆520沿垂直滑轨510可线性移动。收容脚座530可移动式地设置于水平连杆520上,此些收容脚座530用以承载并固定收集装置200。即收集装置200可以经由伸缩杆410连接至脚座440,而脚座440可移动式地设置于水平连杆520上的收容脚座530内。

请参照图4,其绘示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一实施例的光学膜收集系统10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是沿用同样或相似的元件标号,且相同或相似元件的相关说明请参考前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施例,可以根据裁切完成的光学膜310的尺寸而调整隔间280的尺寸。详细来说,经由调整隔板250的数量和位置以及后档片270A的数量和位置,可以调整出对应光学膜310的列数与尺寸的隔间280的数量与尺寸。如第4图所示,光学膜母片300裁切为多个光学膜310之后,沿着输送方向D1往收集装置200移动,接着多列光学膜310掉落至对应的多个隔间280中。如此一来,不需以机器吸附方式或者以人工移动方式,便可以将裁切完成的光学膜310直接收纳于收集装置200中。

实施例中,藉由隔板250可随着连杆240而沿滑轨230A和230B线性移动的设计,可以调整各个隔间280的宽度W1~W4,使其对应预定收纳的各列光学膜310的宽度W5~W8,使得裁切后的多列光学膜310可以沿着输送方向D1移动而掉落至对应的多个隔间280中。如此一来,不需要额外的机器或人工移动方式,便可以将裁切完成的光学膜310直接收纳于收集装置200中。

并且,一些实施例中,藉由后档片270A可随着后连杆290而沿侧滑轨295A和295B线性移动的设计,可以调整隔间280的长度L1,使其对应预定收纳的光学膜310的长度L2。

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各个隔间280的宽度W1~W4分别大致上等于或大于对应的各列光学膜310的宽度W5~W8,隔间280的长度L1大致上等于或大于对应预定收纳的光学膜310的长度L2。

再者,固定装置500固定设置于工作台600上,而藉由水平连杆520可沿垂直滑轨510线性移动且收容脚座530可移动式地设置于水平连杆520上的设计,可以先调整收容脚座530至预定位置之后,将收集装置200设置至收容脚座530上,则收集装置200相对于工作台600的位置便可固定于预定位置。相 较于传统上以多个分别的收集盒收纳多列光学膜的方式,必须分别移动多个收集盒,而本发明内容的实施例的收集装置200具有多个隔间280,多个隔间280可以等同于多个收集盒,因此移动一个收集装置200便具有一次性移动多个收集盒的效果,而固定一个收集装置200便也具有一次性固定住多个收集盒的效果。

请同时参照图1和图4,由于调整工作台600相较于输送装置400的位置相对较为简单,因此藉由令固定装置500固定在工作台600的表面600a,而可以使收集装置200被设置在工作台600的表面600a上的固定位置。因此,只需要将工作台600对齐输送装置400,就可以简单地将收集装置200的各个隔间280对齐各列光学膜310,因此可以大幅提升工艺中收纳光学膜310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也可准备多组设置于不同工作台600上的收集装置200,当第一组收集装置200收集满光学膜310后,即可同时移动第二组工作台600及第二组收集装置200对齐输送装置400,以接续进行光学膜310的收集,因此可以大幅提升工艺中收纳光学膜310的效率。

更进一步,经由万向连接件420的设计,可以调整收集装置200相对于输送装置400的倾斜角度,例如是令收集装置200往后倾斜(也就是往输送方向D1倾斜),可以使得掉落至隔间280中的光学膜310更整齐地收纳于隔间280中而较不易掉落至隔间280之外。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