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套用塑料卡开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使用者在使用私家车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给私家车的座椅安装上座椅套,汽车座椅套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汽车座椅套上安装塑料卡,且需要在塑料卡上开槽,目前在塑料卡上开槽的过程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即工作人员通过刀片对塑料卡进行切割,这样一来,不仅存在塑料卡开槽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而且通过手工在塑料卡上开槽,存在开槽部位不平整,不均匀的缺点,同时由于刀片过于锋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塑料卡开槽效率和开槽质量,且能够消除安全隐患的汽车座椅套用塑料卡开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套用塑料卡开槽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对塑料卡进行开槽的开槽模,开槽模中贯穿有沿开槽模长度方向设置的可供待开槽的塑料卡插入的通孔,开槽模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通孔连通的且由上至下贯穿开槽模的开槽口,开槽口上方的机架上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可插入到开槽口中以实现对塑料卡开槽的开槽刀头,开槽口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废料出口,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将开槽完成后的塑料卡从开槽模中推出的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可插入到通孔中以将开槽模中开槽完成后的塑料卡推出的推料杆。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套用塑料卡开槽装置,其中,推料杆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及用于连接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连杆,连杆一端插入到第一套筒中,另一端插入到第二套筒中,连杆位于第一套筒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以防止连杆从第一套筒中脱出的第一环形台阶,连杆位于第二套筒一端的端部设置有以防止连杆从第二套筒中脱出的第二环形台阶,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的连杆外部套设有弹簧,第一套筒远离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第二套筒远离连杆的一端插入在通孔中,第一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抵的环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套用塑料卡开槽装置,其中,开槽模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连接有出料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实现了对塑料卡的开槽作业,与传统采用人工在塑料卡上开槽的方式相比,提高了塑料卡的开槽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开槽刀头能够一次性实现对塑料卡的开槽作业,能够确保塑料卡上开槽部位的平整,同时工作人员无需使用刀片,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开槽刀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槽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开槽前的塑料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开槽完成后的塑料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的汽车座椅套用塑料卡开槽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对塑料卡进行开槽的开槽模2,开槽模2中贯穿有沿开槽模2长度方向设置的可供待开槽的塑料卡插入的通孔21,开槽模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通孔21连通的且由上至下贯穿开槽模2的开槽口22,开槽口22上方的机架1上安装有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可插入到开槽口22中以实现对塑料卡开槽的开槽刀头31,开槽口22下方的机架1上设置有废料出口,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将开槽完成后的塑料卡从开槽模2中推出的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二气缸4,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可插入到通孔21中以将开槽模2中开槽完成后的塑料卡推出的推料杆5。
推料杆5包括第一套筒51、第二套筒52及用于连接第一套筒51和第二套筒52的连杆53,连杆53一端插入到第一套筒51中,另一端插入到第二套筒52中,连杆53位于第一套筒51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以防止连杆53从第一套筒51中脱出的第一环形台阶531,连杆53位于第二套筒52一端的端部设置有以防止连杆53从第二套筒52中脱出的第二环形台阶532,第一套筒51与第二套筒52之间的连杆53外部套设有弹簧54,第一套筒51远离连杆53的一端与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固定,第二套筒52远离连杆53的一端插入在通孔21中,第一套筒5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相抵的环形凸起511。
开槽模2远离第二气缸4的一端连接有出料斗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通过手工将待开槽的塑料卡完全插入到开槽模的通孔中,第一气缸带动开槽刀头下移,开槽刀头下移到开槽口中时,实现对塑料卡的开槽作业,塑料卡开槽完成后,第一气缸带动开槽刀头复位,第二气缸带动推料杆移动,推料杆将开槽模中开槽完成后的塑料卡从开槽模中推出,从而实现对塑料卡的开槽。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