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的报警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999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的报警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安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车的报警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车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并进一步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电动车以电为能源,无废气排放、噪音小、不污染环境、骑行省力、经济适用、通用性强等特点,使得电动车成为工薪阶层的最佳选择,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但是,就在电动车进入千家万户的同时,其失盗率也连连攀升,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如何解决广大电动车使用者的后顾之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现有电动车防盗器主要是在电动车电池盒同电动车电池槽接触面的盒体上,装有联动触发报警开关,同时在电动车电池盒内装有报警器主机,一旦发生偷窃情况,联动触发报警开关立即触发,使报警器主机发出强大的报警声音,从而能够起到一定的防盗效果。但现有的电动车报警锁定装置的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车的报警锁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报警锁定装置,具备能够实现对报警信号的无线远程传输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车报警锁定装置防盗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的报警锁定装置,包括:锁体、控制系统和接收终端,所述锁体包括锁座和锁臂,锁座呈矩形结构实心结构,锁臂呈弧形状,且锁臂的左端通过连接轴与锁座活动连接,锁座的右端内部设有与锁臂右端相配合的锁孔,锁孔的右侧锁座的右侧面上安装设有微动开关,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信号发射装置和识别装置,控制器安装在锁座正面的居中位置,且控制器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按钮,锁座的内部安装设有报警装置和重力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接收终端为用户手机,且接收终端通讯连接控制系统内部安装的信号发射装置。

优选的,所述锁孔的内壁一侧面安装设有弹簧片,且锁孔的内壁另一侧面安装设有与锁臂右端相配合的锁舌。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和信号发射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座内部设有的控制系统与接受终端连接能够实现对报警信号的无线远程传输,大大提高了电动车的防盗功能,结构简单,有利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座内部安装的重力感应器一定程度的提高了锁体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中:1-锁体,11-锁座,12-锁臂,13-锁舌,2-微动开关,3-控制系统,31-控制器,32-信号发射装置,33-识别装置,34-显示屏,35-控制按键、、按钮,4-报警装置,5-重力感应装置,6-接收终端,7-锁孔,71-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的报警锁定装置,包括:锁体1、控制系统和接收终端6,所述锁体1包括锁座11和锁臂12,锁座11呈矩形结构实心结构,锁臂12呈弧形状,且锁臂12的左端通过连接轴与锁座11活动连接,锁座11的右端内部设有与锁臂12右端相配合的锁孔7,锁孔7的右侧锁座11的右侧面上安装设有微动开关2,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31、信号发射装置32和识别装置33,控制器31安装在锁座11正面的居中位置,且控制器31包括显示屏34和控制按钮35,锁座11的内部安装设有报警装置4和重力感应器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改进在于:通过接收终端6为用户手机,且接收终端6通讯连接控制系统内部安装的信号发射装置32,从而当锁体1在遭受非法开启时受到一定的重力破坏,重力感应器5能够将型号传递给控制器31,控制器31控制报警装置4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利用信号发射装置32无线远程将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6上实现报警信号远程传输,大大提高了对电动车的使用安全性。

通过所述锁孔7的内壁一侧面安装设有弹簧片71,且锁孔7的内壁另一侧面安装设有与锁臂12右端相配合的锁舌13,在对锁体1进行锁臂12的过程中通过将锁臂12的右端插入锁孔7内,锁臂12右端配合锁孔7内部的锁舌13实现锁体1的锁定,在开启锁体1的时候在控制器31的控制按钮35上输入密码,显示屏34能够对开锁的状态进行显示,然后利用识别装置33对输入的密码进行识别,输入密码成功后控制器31控制微动开关2配合弹簧片71实现对锁体1的开启。

所述控制器31和信号发射装置32与控制系统连接,从而能够实现报警信号的远程传输,所述报警装置4与控制系统连接,从而接收到报警信号的控制系能够控制报警装置4发出报警信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