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能取下的板材柜门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906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用于能取下的板材柜门的铰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能取下的板材柜门的铰链,铰链包括能紧固在门框上的第一铰链部分,该第一铰链部分在其自由端部上形成有孔或筒,铰链销穿过该孔或筒并且居中地被保持,或者该铰链销也可以一体式地实施;该铰链还包括u形的第二铰链部分,u形的第二铰链部分与门连接并且在装配位置中包围铰链销的露出的端部区域,其中,一个u形地设计的铰链部分利用u形臂包围另一铰链部分。



背景技术:

这种铰链已经由位于德国施韦尔姆的帝拉克两合公司(dirakgmbh&co.kg,kaiserstraβe55-59,58332schwelm)的产品目录(印刷日期1996年3月)第4-125页公知。

为了将门与框分离,需要将两个铰链的铰链销从铰链部分中抽出,这费力费时。另一想法在于,可以建立门扇与门框之间的接地连接,这在该产品目录版本的情况下在原则上可行,因为两个铰链部分以及销分别由钢也就是由导电金属构成。但是,当门打开或闭合时,在铰链销与两个铰链部分(它们相对彼此运动)之间的接触提供(kontaktgabe)是不可靠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任务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铰链,其能够实现门与门框的分离,其中,同时能建立可靠的接地连接。

解决方案

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解决:u形的铰链部分由底部部分和顶部部分构成,其中,顶部部分在底部部分中呈同样是u形的滑闩的形状地以能在两个末端位置之间平行于u形腿的延伸部移动的方式布置,其中,在一个末端位置中,腿的端部封闭用于销的端部的移出开口,而在另一个末端位置中并且在门打开的情况下,释放能让铰链销的端部侧向移动通过的开口。

这种设计的铰链一方面能够实现在不必拔出铰链销的情况下分离门与门框。确切的说,铰链销保留在第一铰链部分的孔中或筒中,由此能进一步设计出可靠的接地。

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滑闩的两个末端位置由处在弹簧应力下的球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方案,穿通开口拥有如下的轮廓,即,只有在打开的门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铰链轴的穿通,从而不存在门扇从门枢松脱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方案,轴安置在由底部部分形成的斜的平面上,其中,轴与倾斜的平面之间的碰触点或碰触线处在弹簧压力下。这确保了在一个铰链部分的轴与底部部分的倾斜的平面之间的并且进而在一个铰链部分的轴与另一铰链部分的倾斜的平面之间的可靠的接触提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方案,弹簧压力由布置在底部部分上且设有压缩弹簧的球产生,其中,球支撑在由顶部部分形成的倾斜的平面上。在此,由于压缩弹簧的压力,也确保了在球与在顶部部分上形成且支撑球的倾斜的面之间的接触提供。

布置在底部部分中且设有压缩弹簧的球与限定末端位置的球是同一个,从而节省材料并且空间需求也保持得小。

如在现有技术中那样,铰链部分由金属构成并且可以借助螺纹连接紧固在门框或门上,尤其是在其倒棱区域上。

根据一种备选方案,铰链部分同样由金属构成并且铰链部分的紧固借助带有接地弹簧的卡扣紧固部进行紧固。

顶部部分可以具有防滑的表面,以便易于用操作人员的拇指和/或食指移动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铰链在用于放上的部分的闭锁位置中的立体视图;

图1b示出与图1相同的视图,但是其中滑闩被移动到解锁位置中,然而其中门尚未枢转打开;

图1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另一视图方向,但是其已被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此外门被枢转打开;

图1d示出在分离了铰链部分与门扇上的门之后紧固在门框上或门上的两个铰链部分;

图2a示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针对通过紧固的铰链而放置于框中的门的设施的横截面图,其中,铰链是闭合的并且门处在封闭位置;

图2b示出在门闭合的情况下的铰链的打开位置;

图2c示出穿过铰链的中心的横截面图;

图2d示出针对在门框上的另一紧固方式的图2a那样的视图;

图2e对应于图2b;并且

图2f对应于图2c;

图3示出穿过铰链的横截面图,用以示出处在倾斜的面上的铰链轴的形式;

图4a和4b示出设置用于螺纹连接铰链的实施方式的两种不同的视图;

图5a和5b示出通过卡扣紧固部进行紧固的铰链的相应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立体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设计的铰链10,其包括能紧固在门框12上的第一铰链部分14,也参见图1d,该第一铰链部分14在其自由端部上形成孔或筒18,铰链销20穿过该孔或筒并且居中地被保持,并且该铰链还包括u形的第二铰链部分16,第二铰链部分与门62连接,其中,一个铰链部分(例如u形地设计的第二铰链部分)利用u形臂包围另一铰链部分(例如第一铰链部分),其中,u形臂具有附图标记24和26,并且利用u形接片22彼此连接。u形的铰链部分16由底部部分28和顶部部分30构成,其中,顶部部分30以同样u形的滑闩32的形状存在于底部部分28中,该滑闩32能在两个末端位置34、36之间移动,参见针对打开位置的图2a和针对闭合位置的图2b。移动与u形臂24、26的延伸部平行地进行,其中,在一个末端位置中,u形臂的端部42、44封闭用于针对销的端部46或48的侧向的移出开口38,而在另一个末端位置中并且在门打开的情况下,释放了能让铰链销的端部46、48侧向移动通过的开口38、40。

滑闩32的两个末端位置34或36由处在弹簧应力(参见弹簧50)下的球52限定。

在图3中示出的是,铰链10的轴20安置在由底部部分28形成的斜的平面56上,其中,铰链轴20与倾斜的平面56之间的碰触点或碰触线处在弹簧压力下。该弹簧压力由布置在底部部分28上且设有压缩弹簧52的球52产生,其中,球52支撑在由顶部部分30形成的倾斜的平面上,这能由图3看出。为了简化结构而设置的是,布置在底部部分中的设有压缩弹簧60的球与限定末端位置的球是同一个。为了实现足够的强度和导电能力,铰链部分由金属制成并且借助螺纹连接紧固在门框上或门上。

然而取而代之的是,由金属构成的铰链部分还可以借助卡扣紧固部进行紧固,如在图5a和图5b示出的那样,以及如在书籍“d-snaptechnology,verlagmoderneindustrie,münchen2006(《d卡扣技术》,现代工业出版社,慕尼黑2006)”中那样。顶部部分30具有防滑的表面,以便易于用拇指和/或食指移动,此外顶部部分的表面还设有沟槽58。

现在详细阐述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工作方式。

图1a示出在闭合状态中的构件。用于以手来打开的轮廓设有沟槽,从而拇指或手在尝试将顶部部分向左移动(参见箭头60)时不会滑落。图1a描绘了铰链的闭合状态,而在图1b中能看到打开状态,其中,门即使在打开状态下(如在图1b中描绘的那样)也通过轮廓80防止掉落。

在图1c中门扇枢转打开,并且现在可以分离铰链,参见图1d,其中,销保留在框部分中,以便如下这样地建立牢固的以及也有导电能力的连接,这用于解决将门扇与框电连接的任务,其中,在配电柜中的电路是通电的,并且电线可以抵靠到金属的门或框上,并且由此可以使设施通电。

在图1c中门被翻开并且在图1d中铰链被分离,门可以从框中取走。

通过图2a、2b和2c,应当以滑闩的不同滑移定位阐述工作原理。在图2a中示出的定位中,顶部部分受轮廓限制无法继续相对底部部分移动。在图2b中示出了闭合状态。此外,球52在弹簧50的反作用压力下而处在斜的平面54上并且负责持久的压应力。其沿箭头方向朝着底部部分28地挤压顶部部分30。该应力负责在一方面是顶部部分30(与底部部分28连接)与另一方面是在框件14中的销20之间在碰触部位82上的必要的接触。碰触部位82是销20在紧固在门页门扇62上的铰链部分的斜的平面56中的接触部位。

以此确保的是,门被装配和闭合时构成了在一方面是壳体或框12与另一方面是由金属构成的门扇62之间的接地连接,从而即使当在柜内部被拽开的电线碰触壳体内部或框内部并且向其传导电压时,也不会在由于操作人员碰触柜的情况下造成不利的后果。

在图2a至图2f的实施方式中,两个铰链部分借助螺母紧固,例如参见图4a和图4b,在那里附图标记为66、68。

在图5a和图5b中示出了备选的紧固方式。取代如在图4a和图4b中的旋拧连接(在那里附图标记为66、68和70),在此设置所谓的卡扣紧固元件,它们具有附图标记72和74,并且结合矩形的缺口(如其在薄壁中设置的那样)紧固,其方式为,缺口被插穿并且可能的滑座固定保持板材,并且因此负责两个铰链部分的紧固,这也参见wo2005/083207。

商业用途

本发明能在商业上用于配电柜结构。

附图标记列表

10铰链

12框

14第一铰链部分,紧固在框上

16第二铰链部分,u形、紧固在门扇上,

18筒

20铰链销

22u形接片

24u形臂

26u形臂

28底部部分

30顶部部分

32滑闩

34第一末端位置(闭合)

36第二末端位置(打开)

38开口

40开口

42端部

44u形臂的端部

46销的端部

48销的端部

50弹簧

52球

54针对球的斜的平面

56针对铰链轴的斜的平面

58沟槽

60箭头(打开方向)

62门

64箭头(应力)

66紧固螺钉

68螺母

70夹紧螺钉

72取代螺栓的卡扣紧固部

74取代夹紧螺钉的卡扣紧固部

76滑座形的保持元件

78带有刮齿(kratzzahnung)的接地弹簧

80轮廓

82碰触部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