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锁的具有致动装置的电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190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锁的具有致动装置的电动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门或舱盖的、具有致动装置的锁。



背景技术:

这种锁具有锁定装置/锁定机构,该锁定装置原则上包括转动锁叉和用于将转动锁叉锁定在锁定位置中的锁定爪以及备选地包括用于将锁定爪锁死在其锁定位置中的锁死杆。这种锁由文献de102009026921a1已知。

致动装置用于打开门或舱盖并且因此能够实现锁定装置的解锁。通过致动装置的致动使锁定爪离开其锁定位置,必要时使锁死杆离开其锁死位置,最终打开锁定装置。随后可以打开门或舱盖。

致动装置通常具有释放杆/触发杆,该释放杆被致动,以便打开或者说解锁锁定装置。这种释放杆一般与门或舱盖的把手连接。在此,该把手可以是相应的门或舱盖的外侧把手或内侧把手。如果这种把手被致动,则因此释放杆被致动或摆动,以便使锁定装置解锁,进而打开锁。

在电致动锁时,在门把手、例如门外侧把手与锁定装置之间不存在机械连接。锁定装置借助于电驱动装置被打开。相关的门把手可以例如具有电开关,该电开关提供用于机电驱动装置的信号。优选地使用由驱动器、蜗杆和蜗轮组成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这是因为由此能实现大的传动比,从而一方面能实现非常准确地操控打开机构并且同时提供了高的释放力。

在极端情况下或在不利的天气情况下可能导致,大很多的力作用到锁定装置上,因此通常的释放机构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力来打开锁定装置。这种情况可能例如在机动车门由于事故而变形时或例如在由于极端的天气情况、例如寒冷而需要增大的力来打开锁定装置时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可靠地以足够大的力打开机动车的电致动的锁的锁定装置,且无需为常规运行提供过大尺寸的电机和/或过大的传动装置传动比。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第一个权利要求的特征的锁来实现。有利的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用于机动车的锁具有锁定装置和用于打开锁定装置的致动装置。致动装置包括能转动的执行器,通过机动的驱动装置、特别是通过电驱动装置能使该执行器转动。执行器的转动实现解锁、也就是说打开锁定装置。与执行器的转动方向无关地都可以使锁定装置打开。因此,锁定装置的打开不依赖于特定的转动方向。因此,任意可能的转动方向都能实现锁定装置的打开。用于打开锁定装置的力与执行器的转动方向相关。因此,可以依赖于转动方向借助于不同大小的力实现打开。这能够实现,在常规运行中借助于与需要较大的力实现打开的情况相比较小的力来实现打开。在常规运行中——其中通常的力便足以打开锁定装置——可以因此快速地并且以小的能量耗费打开。然而,提供了以下可能性:在需要时,尽管延迟地,但是能为此借助于较大的力打开。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沿其中一个转动方向,锁定装置能被一牵拉装置、特别是绳索绞盘打开。绳索绞盘特别是被接近于能转动的执行器的轴布置,以便因此能提供传动比较大的杠杆比、进而提供大的力。这样,执行器特别是在其外周部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特别是通过电机连同传动装置驱动。外周部可以被设计为齿轮,该齿轮通过传动装置的齿轮或通过驱动装置的蜗杆驱动。可靠地起作用的驱动装置可以由此得到保证。替代绳索绞盘但是也可以将仅一个绳索或杆件与执行器连接。通过该绳索或该杆件传递牵拉运动以打开锁定装置。绳索或杆件同样有利地被接近于轴布置,以便因此能实现的杠杆比允许以较大的力来打开锁定装置。

牵拉装置特别是被固定在传递杆的自由端部上,以便因此能改进地实现杠杆比,通过该杠杆比允许以较大的力来打开锁定装置。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传递杆包括携动件,该携动件被布置在传递杆的自由端部与传递杆的转动轴之间,在所述自由端部上固定有牵拉装置。通过该携动件能将传递杆的摆动运动传递到锁定爪上并且因此使锁定爪从其锁定位置中运动出来。携动件的布置同样能够实现:由于相应的杠杆比能利用较大的力使锁定爪从其锁定位置中运动出来。携动件特别是被布置在传递杆的第一半部中,特别是从轴起观察的第一半部中,传递杆通过该轴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由此进一步改进地提供了杠杆比,该杠杆比允许以较大的力实现打开。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释放杆通过执行器沿其中一个转动方向的转动而摆动,通过锁定装置的摆动能借助于较小的力使释放杆打开。该设计方案有助于:能利用差别很大的力实现打开。执行器可以为此包括销,该销优选地被布置在边缘侧,以便由此能特别快速地打开。

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够实现:能借助于不同的力和不同的速度进行打开,且无需为此提供过大的结构空间或过大的技术花费。特别可能的是,较小的力和较大的力相差多倍,且无需为此提供过大的技术花费。较小的力可以被非常快速地提供。

可能的是,较大的力是较小的力的至少四倍、优选至少六倍。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较小的力为直至16牛顿。较大的力为至少80牛顿,有利地为至少100牛顿。因此提供了非常大的力,以便也能在特殊情况下打开锁。对于仅需要小的力的常规运行来说,可以非常快速地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锁的锁定装置原则上包括转动锁叉和用于锁定该转动锁叉的锁定爪以及备选地额外包括锁死杆,该锁死杆能将锁定爪锁死在其锁定位置中。

锁特别是能电致动的锁。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具有两个用于解锁锁定装置的锁定爪的杆的致动装置。

图2示出具有一个用于解锁锁定装置的锁定爪的杆的致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致动装置,借助于该致动装置例如能打开锁定爪。示出了执行器1,该执行器主要可以是通过轴2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的轮或圆盘。通过执行器1的转动——特别是通过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轴4的转动——可以使锁定爪3从其锁定位置中运动出来。用于使锁定爪3从其锁定位置中运动出来的力依赖于执行器1的转动方向。如果执行器1沿顺时针方向围绕其轴2转动,则在边缘侧安装在轮上的执行器销5抓住释放杆6的杆端部并且因此使释放杆6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轴7摆动。执行器销也就用作为携动件。释放杆6的这种摆动运动被传递到锁定爪3上,例如由于杆件8,该杆件一方面被固定在释放杆6上、另一方面被固定在锁定爪3的自由端部上。替代杆件8也可以设置绳索或诸如此类,其使释放杆6和锁定爪3这样连接或者说耦合,从而将释放杆6的摆动运动传递到锁定爪3上。

执行器1具有绳索绞盘9,该绳索绞盘被布置在轴2处。如果执行器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绳索绞盘9的绳索10被缠绕。绳索10的端部与传递杆11的端部连接。传递杆11以能转动的方式通过轴4支承。锁定爪3和传递杆11因此通过共同的轴4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如果绳索10被缠绕,则传递杆11沿逆时针方向围绕轴4摆动。传递杆11的这种摆动运动通过传递杆11的携动件12传递到锁定爪3上。从轴4出发朝向用于牵拉装置10的固定装置的方向看,携动件12被布置在传递杆11的半部内。锁定爪3通过携动件12从其锁定位置中运动出来,特别是在执行器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借助于和作用到锁定爪3上的力相比明显更大的力使锁定爪离开其锁定位置。

杆的摆动运动可以通过抵靠而被合适地界定。因此,在图1中例如示出止挡部13,该止挡部沿逆时针方向界定释放杆6的摆动运动。

致动装置的相应的方位或者说位置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监控或查明。因此,在图1中例如示出微型开关14,利用该微型开关能探测执行器1的方位。在执行器的边缘侧可以为此设置一个或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致动微型开关或另选地致动多个微型开关,并且因此可以指示出执行器的方位。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以被用于,对打开进行控制和/或监控。因此,例如原则上首先借助于较小的力打开。如果通过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确定,锁定爪3不能从其锁定位置中借助于小的力运动出来,则随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借助于较大的力打开:执行器1随后相反地转动。原则上设有未示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以前述的方式对打开进行控制。

通过电驱动装置15可以使执行器1围绕其轴2转动,特别是沿两个方向转动。电驱动装置15通常包括电机,该电机能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执行器1。执行器1可以是齿轮,该齿轮通过另一个齿轮或电驱动装置15的蜗杆驱动。

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在正常情况下例如可以相对快速地借助于16n打开。如果这种力被证明为不是足够的,则随后可以通过相反的转动提供100n的和更大的力,以便随后能虽然时间延迟地、但是可靠地借助于足够大的力打开锁。

一个或多个杆可以被未示出的弹簧预紧,因此例如锁定爪3被弹簧朝向其锁定位置预紧和/或传递杆11被弹簧朝向其初始位置预紧,从那里可以使传递杆11摆动以打开锁定装置。

图2示意性示出一个另选的实施方式,包括仅一个传递杆11。该传递杆11通过另一绳索在边缘侧与执行器1的轮连接。执行器1的轴2被这样布置在两个绳索8和10之间,从而传递杆11依赖于执行器1的转动方向要么通过绳索8要么通过绳索10摆动。绳索8的固定可以通过第二绳索绞盘实现,该第二绳索绞盘一直到达执行器1的轮的周部。用于绳索8的固定装置或绳索绞盘被安装在执行器1的背侧上,如果这由于结构空间的原因是有利的话。替代绳索也可以设置例如柔性的带或杆或者说杆件。

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包括与图1的实施方式相比较少的构件并且因此技术更简单地构造。然而,图1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更大的力区别并且因此就这点而言具有相对于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的显著优点。

附图标记列表:

1:执行器

2:执行器的轴

3:锁定爪

4:锁定爪的轴

5:执行器携动件;执行器销

6:释放杆

7:释放杆的轴

8:杆件,绳索

9:绳索绞盘

10:绳索绞盘的绳索

11:传递杆

12:传递杆的携动件

13:止挡部

14:微型开关

15:电驱动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