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平开推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83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平开推杆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平开推杆结构。



背景技术:

门窗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筑物室内空间提供采光、通风、隔离等功能。现有技术中,门窗包括门窗框和门窗扇,门窗框固定于建筑物的墙体上,门窗框与门窗扇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所述门窗扇绕铰接轴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实现门窗的开关。

现有门窗结构的开启方式包括两种:以上铰接轴设置于门窗结构的侧面,这样可实现门窗的平开;以上铰接轴设置于门窗结构顶面,这样可实现门窗结构的外悬开。现有技术中,窗户的开闭施力方式不再局限于人工推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电动窗扇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甚至电动窗户作为了物联网、智能家居技术的一部分。

进一步优化用于窗扇驱动的部件的结构,以提高窗扇驱动装置结构的紧凑性、工作的可靠性、降低运行噪音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用于窗扇驱动的部件的结构,以提高窗扇驱动装置结构的紧凑性、工作的可靠性、降低运行噪音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平开推杆结构,该结构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结构紧凑,运行噪音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平开推杆结构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电动平开推杆结构,包括摆杆及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摆杆与窗扇框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移杆及至少两个滚动体,且滚动体的两侧均相对于滑移杆的侧面外凸;

还包括铰接钉,所述摆杆与滑移杆通过铰接钉铰接连接;

还包括数量与滚动体数量相等的转轴,各滚动体通过不同的转轴连接在滑移杆上,且铰接钉与转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具体的,本结构可作为窗扇平开或旋开的驱动部件:摆杆用于与驱动电机的转子相连,且需要设置为驱动电机的轴线与窗扇连接窗框的铰接轴的轴线共线;同时,在窗扇的窗扇框上设置呈条形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沿着窗扇框对应边的长度方向,且需要设置为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垂直、驱动电机转子的轴线与铰接钉的轴线平行,铰接钉额轴线与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同时,将以上滑槽的截面设置为如十字形、T形等,同时设置为遇上滑槽的槽宽与滚动体的宽度相等,这样,可将滚动体与滑移杆连接得到的整体嵌入滑槽中,而后完成滑移杆与摆杆的连接,驱动电机在窗框上的安装及摆杆与驱动电机的连接等。

以上结构中,当摆杆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左右摆动时,窗扇受到滚动体的推力或拉力,即窗扇获得开启或关闭的推动力,此时,以上整体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运动,滚动体以对应转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这样,由于滚动体的滚动摩擦力较小,这样,驱动电机输出的转矩可有效被用于窗扇的开启或关闭;同时,区别于采用在滑槽中设置滑块的形式,滑槽内的颗粒杂质对滚动体沿着滑槽运动影响因数小,故以上方案还可将滑槽的宽度尺寸设置得更接近所述整体的尺寸,这样,不仅能够使得采用本结构连接的窗扇与窗框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凑,同时还可使得窗扇对摆杆运动的响应精度更高;以上滚动摩擦由于摩擦力小,同时以上结构还方便设置为滚动体与滑槽配合得更为紧密,故以上结构在使用时,还具有运行噪音低的特点。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由于本结构在安装时,对驱动电机转子轴线所在的位置和方向有特定要求,故作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摆杆实现方案,所述摆杆包括两段的水平段及连接水平段的倾斜段。即本方案中,将摆杆设置为弯折杆的形式。

为便于摆杆与驱动电机转子的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摆杆上的转子孔,所述转子孔用于摆杆与驱动电机的转子相连;

还包括与所述转子孔相交的扩张孔,所述扩张孔为条形孔,且扩张孔的长度方向沿着摆杆的长度方向。以上设置的扩张孔可使得转子孔四周的摆杆部分更容易发生变形,这样,便于设置为摆杆与驱动电机的转子过盈配合,利于本结构的结构紧凑性。

由于摆杆与驱动电机的转子之间需要传递扭矩,故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转子孔的截面及驱动电机转子的截面均设置非圆形的形状,如矩形、三角形等。

为保证摆杆在驱动电机转子轴线上位置的稳定性,所述摆杆上还设置有锁紧螺栓孔,所述锁紧螺栓孔深入摆杆的一端与转子孔相交。以上锁紧螺栓孔用于螺纹连接锁紧螺栓。

作为一种易于实现、滚动体在工作时受力较为均匀的实现方案,所述滚动体为两个,且两个滚动体分布于铰接钉的不同侧。

作为滚动体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滚动体为滚动轴承。优选设置为在滚动轴承的外圈上还设置有橡胶层或将滚动轴承的外圈整体设置为橡胶,这样,可利用相交的弹性,使得本结构对滑槽中杂质的适应能力更强、滚动体与滑槽之间的配合更为紧凑、本结构的运行噪音更小。

作为一种在摆杆耗材较少的情况下,具有理想刚度承受弯矩的实现方案,所述摆杆为偏平杆,且摆杆的宽度方向与铰接钉的轴线方向垂直。

作为一种铰接钉连接可靠性高的实现方案,所述铰接钉呈阶梯轴状,由铰接钉的一端至另一端,所述铰接钉包括连接段、铰接段及限位段,所述连接段的外径小于铰接段的外径,铰接段的外径小于限位段的外径;

所述连接段上还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移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孔;

还包括设置于摆杆上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与内螺纹孔重叠,且阶梯孔靠近内螺纹孔的一端的内径小于阶梯孔远离内螺纹孔的一端的内径,所述阶梯孔及内螺纹孔用于设置铰接钉。

本方案中,铰接钉的连接段首先穿入阶梯孔中,穿过阶梯孔后与滑移杆上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当螺纹连接紧固后,铰接段与阶梯孔靠近内螺纹孔的一端间隙配合形成铰接连接关系,限位段的外径较阶梯孔远离内螺纹孔的一端大,这样,可有效避免摆杆与铰接钉脱离。进一步的,以上铰接钉与滑移杆螺纹连接紧固可通过铰接钉的端部与内螺纹孔的底部产生一定的正压力,使得相连的内螺纹与外螺纹均产生变形,实现将铰接钉稳固的连接于滑移杆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案提供的平开推杆结构中,当摆杆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左右摆动时,窗扇受到滚动体的推力或拉力,即窗扇获得开启或关闭的推动力,此时,以上整体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运动,滚动体以对应转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这样,由于滚动体的滚动摩擦力较小,这样,驱动电机输出的转矩可有效被用于窗扇的开启或关闭;同时,区别于采用在滑槽中设置滑块的形式,滑槽内的颗粒杂质对滚动体沿着滑槽运动影响因数小,故以上方案还可将滑槽的宽度尺寸设置得更接近所述整体的尺寸,这样,不仅能够使得采用本结构连接的窗扇与窗框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凑,同时还可使得窗扇对摆杆运动的响应精度更高;以上滚动摩擦由于摩擦力小,同时以上结构还方便设置为滚动体与滑槽配合得更为紧密,故以上结构在使用时,还具有运行噪音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平开推杆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窗扇框的截面剖视图。

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摆杆,11、转子孔,12、扩张孔,13、锁紧螺栓孔,2、铰接钉,3、转轴,4、滑移杆,5、滚动体,6、滑槽,7、窗扇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动平开推杆结构,包括摆杆1及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摆杆1与窗扇框7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移杆4及至少两个滚动体5,且滚动体5的两侧均相对于滑移杆4的侧面外凸;

还包括铰接钉2,所述摆杆1与滑移杆4通过铰接钉2铰接连接;

还包括数量与滚动体5数量相等的转轴3,各滚动体5通过不同的转轴3连接在滑移杆4上,且铰接钉2与转轴3的轴线相互平行。

具体的,本结构可作为窗扇平开或旋开的驱动部件:摆杆1用于与驱动电机的转子相连,且需要设置为驱动电机的轴线与窗扇连接窗框的铰接轴的轴线共线;同时,在窗扇的窗扇框7上设置呈条形的滑槽6,所述滑槽6的长度方向沿着窗扇框7对应边的长度方向,且需要设置为所述滑槽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垂直、驱动电机转子的轴线与铰接钉2的轴线平行,铰接钉2额轴线与滑槽6的长度方向垂直;同时,将以上滑槽6的截面设置为如十字形、T形等,同时设置为遇上滑槽6的槽宽与滚动体5的宽度相等,这样,可将滚动体5与滑移杆4连接得到的整体嵌入滑槽6中,而后完成滑移杆4与摆杆1的连接,驱动电机在窗框上的安装及摆杆1与驱动电机的连接等。

以上结构中,当摆杆1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左右摆动时,窗扇受到滚动体5的推力或拉力,即窗扇获得开启或关闭的推动力,此时,以上整体沿着滑槽6的长度方向运动,滚动体5以对应转轴3的轴线为中心转动,这样,由于滚动体5的滚动摩擦力较小,这样,驱动电机输出的转矩可有效被用于窗扇的开启或关闭;同时,区别于采用在滑槽6中设置滑块的形式,滑槽6内的颗粒杂质对滚动体5沿着滑槽6运动影响因数小,故以上方案还可将滑槽6的宽度尺寸设置得更接近所述整体的尺寸,这样,不仅能够使得采用本结构连接的窗扇与窗框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凑,同时还可使得窗扇对摆杆1运动的响应精度更高;以上滚动摩擦由于摩擦力小,同时以上结构还方便设置为滚动体5与滑槽6配合得更为紧密,故以上结构在使用时,还具有运行噪音低的特点。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由于本结构在安装时,对驱动电机转子轴线所在的位置和方向有特定要求,故作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摆杆1实现方案,所述摆杆1包括两段的水平段及连接水平段的倾斜段。即本方案中,将摆杆1设置为弯折杆的形式。

为便于摆杆1与驱动电机转子的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摆杆1上的转子孔11,所述转子孔11用于摆杆1与驱动电机的转子相连;

还包括与所述转子孔11相交的扩张孔12,所述扩张孔12为条形孔,且扩张孔12的长度方向沿着摆杆1的长度方向。以上设置的扩张孔12可使得转子孔11四周的摆杆1部分更容易发生变形,这样,便于设置为摆杆1与驱动电机的转子过盈配合,利于本结构的结构紧凑性。

由于摆杆1与驱动电机的转子之间需要传递扭矩,故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转子孔11的截面及驱动电机转子的截面均设置非圆形的形状,如矩形、三角形等。

为保证摆杆1在驱动电机转子轴线上位置的稳定性,所述摆杆1上还设置有锁紧螺栓孔13,所述锁紧螺栓孔13深入摆杆1的一端与转子孔11相交。以上锁紧螺栓孔13用于螺纹连接锁紧螺栓。

作为一种易于实现、滚动体5在工作时受力较为均匀的实现方案,所述滚动体5为两个,且两个滚动体5分布于铰接钉2的不同侧。

作为滚动体5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滚动体5为滚动轴承。优选设置为在滚动轴承的外圈上还设置有橡胶层或将滚动轴承的外圈整体设置为橡胶,这样,可利用相交的弹性,使得本结构对滑槽6中杂质的适应能力更强、滚动体5与滑槽6之间的配合更为紧凑、本结构的运行噪音更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案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在摆杆1耗材较少的情况下,具有理想刚度承受弯矩的实现方案,所述摆杆1为偏平杆,且摆杆1的宽度方向与铰接钉2的轴线方向垂直。

作为一种铰接钉2连接可靠性高的实现方案,所述铰接钉2呈阶梯轴状,由铰接钉2的一端至另一端,所述铰接钉2包括连接段、铰接段及限位段,所述连接段的外径小于铰接段的外径,铰接段的外径小于限位段的外径;

所述连接段上还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移杆4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孔;

还包括设置于摆杆1上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与内螺纹孔重叠,且阶梯孔靠近内螺纹孔的一端的内径小于阶梯孔远离内螺纹孔的一端的内径,所述阶梯孔及内螺纹孔用于设置铰接钉2。

本方案中,铰接钉2的连接段首先穿入阶梯孔中,穿过阶梯孔后与滑移杆4上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当螺纹连接紧固后,铰接段与阶梯孔靠近内螺纹孔的一端间隙配合形成铰接连接关系,限位段的外径较阶梯孔远离内螺纹孔的一端大,这样,可有效避免摆杆1与铰接钉2脱离。进一步的,以上铰接钉2与滑移杆4螺纹连接紧固可通过铰接钉2的端部与内螺纹孔的底部产生一定的正压力,使得相连的内螺纹与外螺纹均产生变形,实现将铰接钉2稳固的连接于滑移杆4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