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李厢盖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81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汽车行李厢盖铰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行李厢盖铰链。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以扭杆弹簧为弹性元件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通常为四连杆机构。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汽车行李厢铰链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汽车行李厢盖铰链包括:转臂1、支座2、连接臂3、转臂铆钉4和连接臂铆钉5。转臂铆钉4连接转臂1和支座2,是转臂1和支座2之间的旋转轴。连接臂3与转臂1之间通过铆钉5转动连接,铆钉5是连接臂3绕转臂1的旋转中心。扭杆弹簧6是铰链的力值驱动元件,它以支座2上的转轴孔10为旋转中心,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势能带动连接臂3运动,从而驱动转臂1运动。扭杆弹簧6的驱动端安装在槽形孔11内,卡扣8用于保证扭杆弹簧6的安装位置,衬套7用于消除运动的摩擦噪音。

然而,这种四连杆铰链的缺点是:结构不够紧凑,连接臂3同扭杆弹簧6的连接占用较大空间,不利于周边零件的布置,并且制造和装配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厢盖铰链,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解决现有的四连杆结构铰链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包括转动连接的支座和转臂,所述转臂上设置有沿所述转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支座和所述转臂所形成的夹角中;所述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还包括扭杆,所述扭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座和所述滑块上,所述扭杆与所述支座之间的转轴、所述扭杆与所述滑块之间的转轴、以及所述转臂与所述支座之间的转轴三者相互平行。

如上所述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进一步,所述滑块上连接有卡扣,所述扭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卡扣连接在所述滑块上。

如上所述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进一步,所述支座上开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支座与所述转臂之间的转轴,所述扭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转轴孔中。

如上所述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进一步,所述支座和所述转臂通过铆钉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进一步,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限位销。

如上所述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进一步,所述限位销与所述导轨一体注塑形成。

如上所述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进一步,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楔形条,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楔形槽,所述楔形槽与所述楔形条配合连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进一步,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楔形条的两个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分别位于所述楔形条的两侧;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两个条形槽,两个所述条形槽分别位于所述楔形槽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条一一对应地配合设置在两个所述条形槽中。

如上所述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进一步,所述导轨为金属导轨或塑料导轨。

如上所述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进一步,所述滑块为金属滑块或塑料滑块。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工艺简单,安装简便,占用空间很小,质量轻,有效为周围零件避让出空间,利于周边零件的布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汽车行李厢盖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盖铰链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盖铰链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轨与滑块的一种配合连接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扭杆与卡扣的一种配合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盖铰链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盖铰链的第二状态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包括转动连接的支座102和转臂101,所述支座102与所述转臂101之间可以进行转动。可选地,所述支座102和所述转臂101通过铆钉103转动连接,在图示的结构中,所述底座与所述转臂101可以绕所述铆钉103进行转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支座102可以连接在车体上,所述转臂101可以与行李厢盖连接。当行李厢盖处于关闭位置时,铰链的状态为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当行李厢盖处于开启位置时,铰链的状态为图3所示的第二状态。可以通过所述支座102与所述转臂101之间的转动,实现行李厢盖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转臂101上设置有沿所述转臂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104,所述导轨104可以卡接在所述转臂101上。所述导轨104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05,所述滑块105位于所述支座102和所述转臂101所形成的夹角中,所述滑块105可以沿所述导轨104滑动。所述导轨104可以设置在所述转臂101上朝向所述支座102的表面上。可选地,所述导轨104的长度可以限定为:在行李厢盖处于关闭状态(图2中的第一状态)时,所述滑块105位于所述导轨104上远离所述铆钉103的一端;在行李厢盖处于开启状态(图3中的第二状态)时,所述滑块105位于所述导轨104上靠近所述铆钉103的一端。可选地,所述导轨104的两端可以设置限位件,以限制所述滑块105,防止所述滑块105脱出导轨104。

可选地,所述导轨104上设置有限位销106,用于限定滑块105的位置。所述限位销106可以与所述导轨104一体注塑形成,也可以采用金属一体铸造成型。在设计加工过程中,可以将限位销106设置在导轨104上的合适位置,以实现滑块105的限位,从而限定滑块105在导轨104上的行程范围,使底座与转臂101之间的夹角范围符合行李厢盖的打开和关闭需要。

所述汽车行李厢盖铰链还包括扭杆107,所述扭杆107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2和所述滑块105上,所述扭杆107与所述支座102之间的转轴、所述扭杆107与所述滑块105之间的转轴、以及所述转臂101与所述支座102之间的转轴三者相互平行。所述扭杆107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扭杆弹簧来实现,这里不一一列举。所述扭杆107通过自身的扭转弹性形变产生的弹性势能来带动转臂101进行转动。

在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下,铰链为关闭状态,滑块105位于导轨104的最下端。当后备箱开启时,滑块105沿导轨104向上滑动,直至与限位销106接触,此时为行李厢盖开启的最大角度,即图3所示的第二状态。同理,当行李厢盖从开启状态趋于关闭时,滑块105沿导轨104向下滑动。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滑块105在行李厢开启或关闭过程中沿导轨104单向滑动,在整个结构的生命周期内,单向滑动的设计能够使滑块105同导轨104的摩擦总计行程最小,耐久性能较好。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轨104与滑块105的一种配合连接结构。可选地,结合图2-4所示,所述导轨104上设置有楔形条121,所述滑块105上设置有楔形槽122,所述楔形槽122与所述楔形条121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滑块105在导轨104上的滑动。滑块105与导轨104之间的滑动机构采用契形结构,能够实现更好的滑动性能,契形结构既可以保证滑块105沿导轨104滑动,也可以防止滑块105与导轨104发生脱离。此外,所述导轨104上还可以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楔形条121的两个限位条131,两个所述限位条131分别位于所述楔形条121的两侧;所述滑块105上开设有两个条形槽132,两个所述条形槽132分别位于所述楔形槽122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条131一一对应地配合设置在两个所述条形槽132中。这种设计可以进一步限定滑块105的滑动方向,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扭杆107与卡扣108的一种配合连接结构。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滑块105上连接有卡扣108,所述扭杆107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卡扣108连接在所述滑块105上。所述支座102上开设有转轴孔109,所述转轴孔109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支座102与所述转臂101之间的转轴,所述扭杆107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转轴孔109中。滑块105与扭杆107之间的连接采用这种卡接结构,可以使扭杆107有较小的插入力和较大的拔出力,增大了扭杆107安装的便利性,同时可以防止扭杆107脱离滑块105和滑块105卡扣108。

可选地所述导轨104可以为金属导轨104或塑料导轨104,所述滑块105可以为金属滑块105或塑料滑块105。采用塑料制作可以有效地降低铰链的重量,同时塑料滑块105具有自润滑的效果,保证滑块105与导轨104之间的顺利滑动。采用金属制作可以增加滑块105和导轨104的耐磨性。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行李厢盖铰链,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工艺简单,安装简便,占用空间很小,质量轻,有效为周围零件避让出空间,利于周边零件的布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