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盖主锁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717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盖主锁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盖主锁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种车辆研发也逐渐提上日程,其中,为了适应车辆的设计需求,特种车辆的机盖也逐渐设置的与传统车辆有所不同,用于特种车辆上的机盖可以称之为异形机盖。

但是,传统车辆的机盖主锁结构不能满足质量过大的异形机盖的锁紧要求,使得机盖锁紧的可靠性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盖主锁结构及汽车,用以解决传统车辆的机盖主锁结构不能满足质量过大的异形机盖的锁紧要求,造成机盖锁紧的可靠性不能保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盖主锁结构,包括:

转动轴、安装筒、锁紧挡杆和限位部;

其中,所述转动轴套设在所述安装筒内,所述锁紧挡杆固定在转动轴的一端,所述锁紧挡杆在所述转动轴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安装筒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

主锁安装块,所述主锁安装块与机舱侧主锁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与所述主锁安装块连接的限位挡块,且所述限位挡块与所述主锁安装块之间存在弹压力;

在上锁状态时,所述锁紧挡杆位于所述限位挡块远离所述主锁安装块的一侧,并与所述限位挡块接触;当由上锁状态转为解锁状态时,所述锁紧挡杆在所述转动轴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转离所述限位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主锁安装块和所述限位挡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所述螺栓上套设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挡块上设置有穿插所述螺栓的螺栓孔,且所述缓冲弹簧能在所述限位挡块的螺栓孔中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机盖主锁结构,还包括:

锁紧螺母;

所述锁紧螺母固定在位于所述锁紧挡杆的第一侧的转动轴上;

其中,所述锁紧挡杆的第一侧为远离所述安装筒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机盖主锁结构,还包括:

第一垫片;

所述第一垫片位于所述锁紧挡杆的第二侧的转动轴上,且与所述安装筒接触;

其中,所述锁紧挡杆的第二侧为靠近所述安装筒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机盖主锁结构,还包括:

固定螺母;

所述安装筒穿过机盖上的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母固定在位于所述机盖第一侧的安装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盖主锁结构,还包括:

第二垫片;

所述第二垫片套设在位于所述机盖第二侧的安装筒上;

其中,所述机盖第一侧和机盖第二侧为机盖上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在远离所述锁紧挡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手柄,且所述转动手柄的设置方向与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筒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转动轴在靠近所述转动手柄的一端设置有遮挡帽,在固定完成后,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遮挡帽中。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机盖主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机盖主锁结构包括两个,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机盖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盖主锁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该机盖主锁结构制造方便、便于安装,且限位挡块与主锁安装块之间的弹压力有效减小了主锁开关力。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盖主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套设有缓冲弹簧的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锁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挡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机盖主锁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机盖主锁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机盖主锁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

10-转动轴;11-转动手柄;12-遮挡帽;20-安装筒、21-限位凸台;30-锁紧挡杆;31-开孔;41-主锁安装块;411-固定孔;412-孔位;42-限位挡块;421-螺栓孔;43-螺栓;44-缓冲弹簧;50-锁紧螺母;60-第一垫片;70-固定螺母;80-第二垫片;110-机盖;120-前机舱;130-机舱侧主锁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车辆的机盖主锁结构不能满足质量过大的异形机盖的锁紧要求,造成机盖锁紧的可靠性不能保证的问题,提供一种机盖主锁结构及汽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盖主锁结构,包括:

转动轴10、安装筒20、锁紧挡杆30和限位部;

其中,所述转动轴10套设在所述安装筒20内,所述锁紧挡杆30固定在转动轴10的一端,所述锁紧挡杆30在所述转动轴10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安装筒20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

主锁安装块41,所述主锁安装块41与机舱侧主锁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与所述主锁安装块41连接的限位挡块42,且所述限位挡块42与所述主锁安装块41之间存在弹压力;

在上锁状态时,所述锁紧挡杆30位于所述限位挡块42远离所述主锁安装块41的一侧,并与所述限位挡块42接触;当由上锁状态转为解锁状态时,所述锁紧挡杆30在所述转动轴10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转离所述限位挡块4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因主锁安装块41固定在机舱侧主锁安装支架上,限位挡块42会在弹压力的作用下,有朝远离主锁安装块41运动的趋势,在上锁状态时,因锁紧挡杆30处于限位挡块42的下方,因此该锁紧挡杆30也会受到弹压力的作用,该锁紧挡杆30在弹压力的作用下,会紧紧的贴住限位挡块42,以此保证了有效的锁紧。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主锁安装块41和所述限位挡块42通过螺栓43固定连接,且所述螺栓43上套设有缓冲弹簧44。

具体地,所述限位挡块42上设置穿插所述螺栓43的螺栓孔421,且该螺栓孔421的直径应该大于或等于螺栓43套上缓冲弹簧44的尺寸,这样所述缓冲弹簧44便能在所述限位挡块42的螺栓孔421中通过;同样地,所述主锁安装块41上设置有与限位挡块42上的螺栓孔421对应的固定孔411,该固定孔411中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可以直接与螺栓43上的螺纹配合实现螺栓43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主锁安装块41和限位挡块42的牢靠固定,以及增大主锁安装块41和限位挡块42之间的弹压力,本实施例中通常利用两个套设有缓冲弹簧44的螺栓43进行二者的固定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主锁安装块41也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机舱侧主锁安装支架固定连接,通常主锁安装块41上开设有孔位412,通过螺栓分别穿过孔位412和机舱侧主锁安装支架上的孔位,实现二者的连接,优选地,该主锁安装块41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其上的孔位412的开设方向与固定孔411的开设方向垂直,即孔位412与固定孔411位于相邻的两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所述锁紧挡杆30在所述转动轴10上脱落,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机盖主锁结构,还包括:

锁紧螺母50;

所述锁紧螺母50固定在位于所述锁紧挡杆30的第一侧的转动轴10上;

其中,所述锁紧挡杆30的第一侧为远离所述安装筒20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该锁紧螺母50为六角法兰面螺母。

同时,为了避免锁紧挡杆30直接与安装筒20接触,在锁紧挡杆30运动时,造成二者的损伤,进一步地,所述机盖主锁结构,还包括:

第一垫片60;

所述第一垫片60位于所述锁紧挡杆30的第二侧的转动轴10上,且与所述安装筒20接触;

其中,所述锁紧挡杆30的第二侧为靠近所述安装筒20的一侧。

即在转动轴10的尾端用锁紧螺母50进行锁紧挡杆30的限位,避免锁紧挡杆30从转动轴10上脱落,同时在锁紧挡杆30和安装筒20之间设置第一垫片60,以此减小锁紧挡杆30和安装筒20因摩擦而造成的损伤。

继续如图5所示,所述转动轴10在实现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套设安装筒20的圆柱形结构,与安装筒20实现间隙配合,另一部分上用于设置锁紧挡杆30,其也为圆柱形结构,通常设置锁紧挡杆30的转动轴10的尺寸小于套设安装筒20的转动轴10的尺寸。继续如图6所示,所述锁紧挡杆30包括:与限位挡块42接触部分和与转动轴10接触部分,且与限位挡块42接触部分的平面和与转动轴10接触部分的平面平行,在与转动轴10接触部分上设置有开孔31,该锁紧挡杆30通过该开孔31套设在转动轴10上。

继续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安装筒20在机盖上的固定,所述机盖主锁结构,还包括:

固定螺母70;

所述安装筒20穿过机盖上的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母70固定在位于所述机盖第一侧的安装筒20上。

通常情况下,位于所述机盖第一侧的安装筒20上设置有与固定螺母70配合的螺纹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所述安装筒2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21,该限位凸台21位于所述机盖第二侧的安装筒20的尾端,为了避免限位凸台21直接与机盖接触造成摩擦损伤,所述机盖主锁结构,还包括:

第二垫片80;

所述第二垫片80套设在位于所述机盖第二侧的安装筒20上;

其中,所述机盖第一侧和机盖第二侧为机盖上相对的两侧。

且为了便于用户进行转动轴的转动,所述转动轴10在远离所述锁紧挡杆30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手柄11,且所述转动手柄11的设置方向与所述转动轴10的轴向垂直。

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限位凸台21直接露在外面,影响美观,所述转动轴10在靠近所述转动手柄11的一端设置有遮挡帽12,在固定完成后,所述限位凸台21位于所述遮挡帽12中。

继续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盖主锁结构在安装时,先将主锁安装块41与机舱侧主锁安装支架130通过固定连接,然后将限位挡块42通过螺栓43与主锁安装块41固定;然后将套设有垫片的安装筒20套在机盖110的安装孔上,在机盖110的内部(即前机舱120中)用固定螺母70将安装筒20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垫片和固定螺母70位于机盖110的两侧,然后将带有转动手柄11的转动轴10穿过该安装筒20,然后将垫片和锁紧挡杆30依次套在位于机盖110内部的转动轴10尾端,最后用锁紧螺母50进行锁紧固定,以此便完成了机盖主锁结构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对机盖的牢靠锁紧,如图10所示,所述机盖主锁结构包括两个,且两个机盖主锁结构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机盖110的两侧,在车辆的外部,只有转动手柄11露在车辆的机盖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机盖主锁结构安装完毕后,将图10中左侧转动手柄11顺时针旋转90度,右侧转动手柄11逆时针旋转90度,旋转过程中,转动手柄11带动与之相连接的锁紧挡杆30一起旋转90度,完成机盖锁开启;当机盖关闭后,将左侧转动手柄11逆时针旋转90度,右侧转动手柄11顺时针旋转90度,旋转过程中,转动手柄11带动与之相连接的锁紧挡杆30一起旋转90度,完成机盖锁锁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限位的情况下,左右两侧的转动手柄11转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可以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盖主锁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制造方便、便于安装,且限位挡块与主锁安装块之间的弹压力有效减小了主锁开关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机盖主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机盖主锁结构包括两个,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机盖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该机盖主锁结构的汽车,方便了机盖的上锁、解锁,同时满足了机盖的锁紧要求,进而保证了行车安全。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