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大型工件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917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多孔大型工件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大型工件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多孔大型工件进行加工的时候,将其置于大型平面进行定位,那么对定位平面的平面度要求极高,很难保证证定位精度,从而影响加工精度,故亟需解决如何实现多孔大型工件的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孔大型工件的定位装置,不仅适应性广、灵活性高,而且保证定位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孔大型工件的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气密检测定位装置、与气密检测定位装置相应设置的至少三个压紧装置、多个辅助支撑装置和定位底板;所述气密检测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头、防脱盖、弹簧、气源进口、气密检测口、定位底座,定位头通过弹簧浮动设置在定位底座的顶部,定位头与定位底座的顶部之间存在间隙,在定位底座的内部、弹簧与定位头之间设置防脱盖,气源进口设置在定位底座的底部,该气源进口通过定位底座内部的孔道分别与位于定位底座侧面的气密检测口和所述间隙相连通,从气源进口至气密检测口的孔道直径大于从气密检测口至所述间隙的孔道直径,辅助支撑装置的定位表面距定位底板的距离小于气密检测定位装置的定位表面距定位底板的距离,气密检测口设置气压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定位底座底部的锁盖,通过锁盖将定位底座固定在定位底板上并对弹簧进行预紧。

进一步地,在间隙外围套设防尘盖。

进一步地,压紧装置为旋转压紧缸或杠杆压紧缸。

进一步地,设置侧面定位夹紧装置或轴向定位夹紧装置。

进一步地,气密检测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根据工件的实际构造,设计所需的气密检测定位装置、与气密检测定位装置相应设置的压紧装置、多个辅助支撑装置的个数和位置,使得定位装置适应性广、灵活性高,适于定位不同的工件;而且气密检测定位装置中可浮动的定位头、间隙、气源进口、气密检测口、定位底座中通气孔道的设计能够检测是否定位准确、保证了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定位的多孔大型工件的俯视和左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密检测定位装置的俯视和主视示意图。

图中:1-多孔大型工件,2-气密检测定位装置,3-压紧装置,4-辅助支撑装置,5-定位底板,6-定位头,7-防尘盖,8-防脱盖,9-弹簧,10-锁盖,11-气源进口,12-气密检测口,1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多孔大型工件的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气密检测定位装置、与气密检测定位装置相应设置的至少三个压紧装置、多个辅助支撑装置和定位底板;所述气密检测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头、防脱盖、弹簧、气源进口、气密检测口、定位底座,定位头通过弹簧浮动设置在定位底座的顶部,定位头与定位底座的顶部之间存在间隙,在定位底座的内部、弹簧与定位头之间设置防脱盖,气源进口设置在定位底座的底部,该气源进口通过定位底座内部的孔道分别与位于定位底座侧面的气密检测口和所述间隙相连通,从气源进口至气密检测口的孔道直径大于从气密检测口至所述间隙的孔道直径,辅助支撑装置的定位表面距定位底板的距离小于气密检测定位装置的定位表面距定位底板的距离,气密检测口设置气压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定位底座底部的锁盖,通过锁盖将定位底座固定在定位底板上并对弹簧进行预紧。

进一步地,在间隙外围套设防尘盖。

进一步地,压紧装置为旋转压紧缸或杠杆压紧缸。

进一步地,设置侧面定位夹紧装置或轴向定位夹紧装置。

进一步地,气密检测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

工件未放入定位装置前、工件放入定位装置但未定位准确或者稳定定位,例如某定位头插入了工件的孔中而定位底座卡住工件造成了稳定定位的假象,此时定位头因未承受工件重力,通过弹簧浮动设置在定位底座的顶部,定位头与定位底座的顶部之间存在间隙,气体通过气源进口进入、经定位底座的孔道,可由所述间隙流出与大气相通,此时气密检测口处的气压检测装置的压力检测结果较小或没有,证明间隙存在并无工件定位在该定位头上,三个气密检测口处的气压检测装置的压力检测结果相差较大,证明工件未准确稳定的定位;工件放入定位装置至准确稳定定位的状态,定位头因受工件重力作用压消除了所述间隙,气体通过气源进口进入、经定位底座的孔道,不能由所述间隙流出与大气相通,此时气密检测口处的气压检测装置的压力检测结果逐渐变大,证明间隙消除,有工件定位在定位头上,且三个气密检测口处的气压检测装置的压力检测结果一致或相差无几,确定工件准确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