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550发布日期:2018-09-18 20:17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其用于为汽车车门锁扣提供安装和固定位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车辆车门处通常设置有车门锁扣,以便附接车门门锁。因此,在车体中常设置有车门锁扣加强板来固定车门锁扣。典型的车门锁扣加强板构造为一方面与轮罩连接,另一方面还与侧围内板连接。

然而,现有的车门锁扣加强板具有尺寸过大、材料成本较高、模具成本较高、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此外,由于车门锁扣加强板同时与两个部件联接,具有多个连接点,故容易产生连接可靠性方面的问题。

因此,存在对于一种新的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和包括其的车辆的持续需求,所期望的是该车门锁扣加强板能够在提供稳固连接的同时解决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其能够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缩小尺寸并提高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包括:

本体,带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以及

调节片,带有锁扣安装部,并且构造为适配到第一配合部的底面上;

其中,第一配合部的顶面构造为适于适配到侧围外板上,并且第二配合部的底面构造为适于适配到轮罩上。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粘合剂层,构造为适配到第一配合部的顶面上;以及

第二粘合剂层,构造为适配到第二配合部的底面上。

可选地,第二配合部构造为具有L形轮廓,并且第二粘合剂层包括多个区段,各个区段分别形状构造为覆盖第二配合部的不同部分。

可选地,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构造为通过将粘合剂涂抹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上来形成。

可选地,第一配合部在第二配合部的上方延伸,并且第一配合部相对于第二配合部形成预定角度。

可选地,锁扣安装部为压铆螺母,调节片构造为通过多个自穿铆钉来附接到第一配合部的底面上,并且第一配合部和第一粘合剂层上分别包括与锁扣安装部相匹配的孔。

可选地,侧围外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的底面构造为与第一配合部的顶面相适配,并且轮罩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的顶面构造为与第二配合部相适配。

可选地,锁扣构造为通过螺栓来附接到第一安装部上,并且螺栓延伸穿过第一安装部、第一粘合剂层、第一配合部和锁扣安装部。

可选地,第二配合部通过多个自穿铆钉来装设到第二安装部上。

可选地,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构造为用于车辆后门。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和车辆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方便等优点,能够以简单的搭接关系、降低的重量和小尺寸来装配,节省了制造和装配成本,并且降低了结构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和其他总成部件的立体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装配就位时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变化。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语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在下文所述的实施例中,将以后门锁扣加强板为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用于后门的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也可应用到车辆的其他门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的分解视图。其中,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包括:本体100,其带有第一配合部101和第二配合部102;以及调节片110,其带有锁扣安装部,并且构造为适配到第一配合部101的底面上;其中,第一配合部101构造为适于适配到侧围外板的底面上,并且第二配合部102构造为适于适配到轮罩的顶面上。

此外,图1中还示意性地示出了将在后续步骤中装配的车门锁扣140。

可选地,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粘合剂层130,构造为适配到第一配合部101的顶面上;以及第二粘合剂层,构造为适配到第二配合部102的底面。

可选地,第二配合部102构造为具有L形轮廓,并且第二粘合剂层包括多个区段120、121及122,它们分别形状构造为覆盖第二配合部102的不同部分。

可选地,第一粘合剂层130和第二粘合剂层构造为通过将粘合剂涂抹到第一配合部101和第二配合部102上来形成。

可选地,粘合剂为结构胶。

可选地,第一配合部101在第二配合部102的上方延伸,并且第一配合部101相对于第二配合部102形成预定角度。

可选地,锁扣安装部为压铆螺母,调节片110构造为通过多个自穿铆钉(SPR)来附接到第一配合部101的底面上,并且第一配合部101和第一粘合剂层130上分别包括与锁扣安装部相匹配的孔。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和其他总成部件的立体视图。其中,侧围外板3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301,第一安装部301的底面构造为与第一配合部101的顶面相适配,并且轮罩20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201,第二安装部201的顶面构造为与第二配合部102相适配。

可选地,第一安装部301上设置有孔,以便与第一配合部101和第一粘合剂层130上的孔以及锁扣安装部相匹配,并且车门锁扣140构造为适于装设到第一安装部301的顶面上。

可选地,图2中还示出了用于装配到轮罩200和侧围外板300上的其他构件,包括但不限于边条等。

可选地,上述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构造为设置在车辆后门处。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装配就位时的立体视图。其中,出于清楚的目的,第一安装部301被省略。容易理解的是,锁扣140通过螺栓来附接到第一安装部301上,并且螺栓延伸穿过第一安装部301、第一粘合剂层130、第一配合部101和锁扣安装部。

在制造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可采用以下方法来装配:

1)将压铆螺母与调节片110压铆在一起;

2)将调节片110通过自穿铆钉来装设到第一配合部101的底面上,使得第一配合部101上的孔与压铆螺母对齐;

3)将第二粘合剂层涂抹到第二配合部102的底面;

4)将第二配合部102通过多个自穿铆钉来装设到轮罩200上的第二安装部201上;

5)将第一粘合剂层130涂抹在第一配合部101的顶面;

6)将侧围外板300装设到轮罩200上,使得第一安装部301与第一配合部101对齐;

7)加热组件,使得第一粘合剂层130和第二粘合剂层固化,从而将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与轮罩200和侧围外板300连接成一体;以及

8)用螺栓将车门锁扣140装设就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其他装配程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各个部件可采用铝合金来制成,铝合金的型号包括但不限于RC5754、6K21-BR(H)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片110的厚度为1.5mm,并且本体100的厚度为2.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102通过多个自穿铆钉来装设到第二安装部20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各个部件采用钢或合金钢来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片110上附接有凸焊螺母来用于装设车门锁扣140。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将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应用到车辆或其他载具上,以便获得包括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锁扣加强板组件的车辆。

本说明书参考附图来公开本实用新型,并且还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选用合适的材料以及使用任何结合的方法。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并且包含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其他实例。只要此类其他实例包括并非不同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字面语言的结构元件,或此类其他实例包含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字面语言没有实质性区别的等价结构元件,则此类其他实例应当被认为处于由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