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8302发布日期:2018-09-14 22:2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工作站。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往往只包括一个机械臂,不易移动。另一方面,现有工业机器人也没有检测系统用来检测是否有人靠近机器人,从而采用减速或停止的策略,因而引发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工作站,移动方便,结构紧凑,且可以有效的检测机械臂周围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机器人工作站,包括底座、摄像头、机械臂和移动轮;所述的底座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底座内设置有控制所述机械臂运动的控制器件;所述的摄像头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的机械臂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且机械臂位于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内;所述的移动轮设置在底座下方,所述的底座侧部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摄像头通过连杆固定在底座上方。

所述的连杆端部设置有凸缘,所述的凸缘的边缘处设置有耳板,所述的耳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螺钉的开孔。

所述的连杆为伸缩杆。

所述的连杆上设置有L型板件,所述的L型板件一端固定在连杆端部,所述的摄像头固定在L型板件的另一端。

所述的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与底座内部贯通,所述的机械臂设置在凸台上。

所述的凸台的侧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中设置有自动伸缩的抽屉。

所述的把手固定在凸台的侧部,所述的把手为U型杆结构,所述的U型杆环绕连杆设置。

所述的底座的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的移动轮设置在凹槽中;所述的移动轮为万向轮。

所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机械臂停转的急停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摄像头安装在机械臂后方较高位置处,可以配合机械臂的运动进行识别范围的调整,可以有效检测机械臂周围的运动状况;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平台设置滚轮和把手,可以人为控制整个装置的随意移动;且底座为内部中空结构,可以用于放置机器人运行所需的控制元器件,极大的改善了整个装置部署的紧凑性,提高了装置操作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底座,2-摄像头,3-机械臂,4-移动轮,5-把手,6-连杆,7-L型板件,8-急停按钮;

11-凸台,12-抽屉,13-凹槽;

61-凸缘,62-耳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工作站,包括底座1、摄像头2、机械臂3和移动轮4;底座1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底座1内设置有控制所述机械臂3运动的控制器件;摄像头2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机械臂3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且机械臂3位于摄像头2的视野范围内;移动轮4设置在底座1下方,且底座1侧部设置有把手5。本实用新型将摄像头2安装在机械臂3后方较高位置处,可以配合机械臂的运动进行识别范围的调整,可以有效检测机械臂周围的运动状况;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平台设置滚轮和把手,可以人为控制整个装置的随意移动;且底座为内部中空结构,可以用于放置机器人运行所需的控制元器件,极大的改善了整个装置部署的紧凑性,提高了装置操作的灵活性。

其中,摄像头2通过连杆6固定在底座1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臂优选六自由度以上的机械臂;底座为近方形结构,该方形结构的尖角位置均经过圆弧化设计。

具体的,如图2所示,连杆6端部设置有凸缘61,凸缘的边缘处设置有耳板62,耳板6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螺钉的开孔。连杆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方便拆卸安装。

进一步的,为了使用不同高度的监测过程,将连杆6设置为伸缩杆。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连杆6上设置有L型板件7,该L型板件7一端固定在连杆6端部,摄像头2固定在L型板件7的另一端。通过设置一个L型板,使得摄像头位于连杆的中间位置,方便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的后续计算处理。

进一步的,在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11,机械臂3设置在凸台11上,设置凸台的目的是方便在凸台中放置其他元件,如机械臂末端的夹具等,方便机械臂自动更换夹具;另一方面,相比于底座上表面整体增加一层空间,本装置仅根据实际需求空间大小设置凸台,将底座上方的其余空间用来安装连杆6和把手5,减少了空间的浪费,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精巧。其中,凸台11内部与底座1内部贯通,凸台11与底座呈一体化加工而成。

具体,如图2所述,把手5固定在凸台11的侧部,把手5为U型杆结构,该U型杆环绕连杆6设置,使得连杆位于U型杆的开口中。这样,把手与连杆所占空间重合利用,节省了空间,使得整个工作台的结构更加精巧简洁。

进一步的,如图1所述,凸台11的侧部设置有开口图中未标出,开口中设置有自动伸缩的抽屉12。抽屉内放置着不同的机械臂末端夹具,当需要更换机械臂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抽屉打开,机械臂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自动更换夹具,提升了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的,底座1的两端设置有凹槽13,移动轮4设置在凹槽13中,移动轮固定在底座下方,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其中,移动轮4优选万向轮,允许水平360度旋转,移动方便。

进一步的,底座1上还设置有控制机械臂停转的急停按钮8,当机器人工作站中的器件出现问题时,可通过该急停按钮快速控制整个装置停止运行。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