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盖缸体的机器人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7527发布日期:2019-07-17 05:2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缸盖缸体的机器人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缸盖缸体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发动机缸盖缸体的机器人自适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人工对缸体缸盖上下料,体力消耗极大,而且现场产生油雾也对人体有害,因此,迫切需求通过工业机器人来解决以上问题。工业机器人投入上下料行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如何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以满足生产需求,现已成为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机器人抓取缸盖缸体过程中,由于缸盖缸体体积大,质量重,且因气缸过大限制了机器人的量程,调试周期长,成本高昂,易产生机床定位偏差,导致末端抓手受损,具有操作危险性,此外,缸体缸盖抓取时无法及时了解工作情况,不利于抓取过程管理和补救,而且传统机器人末端抓手,易老化和受潮,机构复杂,内部空间臃肿。现有市场上,应用到缸盖缸体的机器人很多,但普遍存在造价高,功能不统一,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缸盖缸体的机器人自适应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动机缸盖缸体的机器人自适应控制系统,包括抓手系统和通讯系统;

所述抓手系统包括抓手主体;设置于抓手主体左侧且位于前部的安全开关a、工件检测a、工件检测b、压紧检测b;设置于抓手主体左侧后部的压紧检测a和中部的打开检测a;设置于抓手主体右侧后部的安全开关b、工件检测c、工件检测d、压紧检测c;设置于抓手主体右侧前部的压紧检测d和中部的打开检测b;设置于抓手主体中部的自适应检测;

所述通讯系统包括机器人、与机器人相连的plc、与plc相连的面板插座和hmi、与机器人和plc相连的若干个机床,若干个机床中任一个均安装抓手系统,且所述抓手系统与plc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开关a、安全开关b、压紧检测a、压紧检测b、压紧检测c、压紧检测d均为m12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打开检测a、打开检测b、工件检测a、工件检测b、工件检测c、工件检测d均为m8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自适应检测为激光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抓手系统还包括包裹于抓手主体外侧的外壳,以实现防水、防老化、防短路。

进一步的,所述hmi采用profinet通讯与plc进行数据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传统上下料方式相比,有效降低成本,缩减调试周期;能够显示加工数量、抽检数量、不合格数量的实时信息,以及不合格产品由哪台机床和哪个工作站所导致;使用自适应传感器克服了机床定位的偏差,增加双重保护检测工件的同时还可检测抓手系统的受损状况,美化抓手外观,提高使用安全性;所有元件均放置于外壳中,有效防止老化及受潮短路,简化机构,优化空间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抓手系统含外壳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抓手系统不含外壳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抓手系统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通讯系统的控制关系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发动机缸盖缸体的机器人自适应控制系统,包括抓手系统和通讯系统;

所述抓手系统包括抓手主体20;设置于抓手主体20左侧且位于前部的安全开关a1、工件检测a9、工件检测b10、压紧检测b5;设置于抓手主体20左侧后部的压紧检测a3和中部的打开检测a4;设置于抓手主体20右侧后部的安全开关b2、工件检测c11、工件检测d12、压紧检测c6;设置于抓手主体20右侧前部的压紧检测d8和中部的打开检测b7;设置于抓手主体20中部的自适应检测13;

所述通讯系统包括机器人16、与机器人16相连的plc15、与plc15相连的面板插座17和hmi18、与机器人16和plc15相连的若干个机床19,若干个机床19中任一个均安装抓手系统,且所述抓手系统与plc15相连。

所述安全开关a1、安全开关b2、压紧检测a3、压紧检测b5、压紧检测c6、压紧检测d8均为m12接近开关。所述打开检测a4、打开检测b7、工件检测a9、工件检测b10、工件检测c11、工件检测d12均为m8接近开关。通过多个接近开关的设计实现双重保护,能够检测工件有无和工件是否平稳,以及检测抓手系统的受损状况,及时提醒更换或维修,大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所述自适应检测13为激光传感器。在抓取工件时,机器人16的进给过多,导致工装台范性形变;机器人16的进给过少,导致抓取不完全,激光传感器采用模拟量,通过激光传感器反馈信息给plc,使得plc15可以根据传感器反馈的电流信息进行补偿,并将收到反馈信息发送给机器人16,从而调整机器人16末端抓手的位置,避免误伤机床工作台。

所述抓手系统系统还包括包裹于抓手主体20外侧的外壳14,以实现防水、防老化、防短路。机床加工后工件会有残留的清洗液,外壳14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

所述hmi18采用profinet通讯与plc15进行数据连接。在人机互动方面,用户可根据hmi18的提示进行操作,包括工件抽检、系统报警、加工数量、抽检数量的实时信息,还可以根据hmi18监视和操控整个系统包括加工数量,抽检数量,不合格数量,不合格产品有哪台机床哪个工作站所导致。

其中,机器人16的示教盒的仿真使用的是delmia,plc15具体可以西门子et200sp,处理采集的信号并形成控制信号,监控实时环境。hmi18中的报警模块与plc15连接,加工时产生异常信息将发出警报,用于用户警示,运行起到有效的监视作用。

对于机器人16,按下电源总开关,从安全考虑此时机器人16处于待机状态,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机器人前面的hmi18来寻求帮助或者可以直接与机器人16对话,当整个系统出现故障时候,按下急停开关,机器人16断电,停止工作。

plc15是上位机,发送信息给机器人16,机器人16可以为多个机床工作,plc15也可以对多个机床通信,机床数量的多少取决于plc15。

本发明使用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各单元的通讯,保证系统通讯正常;

步骤二:抓取前保证打开检测a4和打开检测b7均有信号,检测抓手系统是否完全打开和抓手系统是否局部变形;

步骤三:抓取时保证压紧检测a3、压紧检测b5、压紧检测c6、压紧检测d8均有信号,检测抓手系统是否完全打开和抓手系统是否局部变形;

步骤四:抓取后保证工件检测a9、工件检测b10、工件检测c11、工件检测d12均有信号,检测工件有无和工件是否在理想位置;

步骤五:抓取前后,plc15根据自适应检测13的模拟量反馈信息自适应调整机器人16末端的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