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控制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0245发布日期:2020-06-12 13:4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窗控制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窗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用户购买新车后常常会经历一段长时间的车辆散味过程,在驾驶过程中受风噪干扰及驾驶舒适温度的限制,车窗常常处于关闭状态,而在车辆处于停置状态时,用户又因为防盗等因素不敢打开车窗进行通风。这使得新车辆的散味周期较长,进而使得用户在车辆散味周期内驾驶车辆的时间较长,且由于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长时间处于较差的状态,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程度的健康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窗控制系统以及车辆,用以解决新车的散味周期较长导致的车内空气质量较差以及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程度的健康危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控制系统,包括:车窗升降装置、与车窗升降装置连接的整车控制器以及至少一个与整车控制器连接的红外传感器;

车窗升降装置固定安装于车门上,且可在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间切换;

红外传感器固定安装于车门上,用于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至整车控制器,第一信号为检测到人体红外光线时产生的信号,第二信号为未检测到人体红外光线时产生的信号;

整车控制器,用于接收到第一信号后,发送第三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或接收到第二信号后,发送第四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其中,第三信号为控制车窗升降装置切换至关闭状态的信号,第四信号为控制车窗升降装置切换至开启状态的信号。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整车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滤波单元和处理单元;

其中,滤波单元设置于处理单元以及红外传感器之间;

处理单元与车窗升降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滤波单元包括:滤波电路。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还包括:连接车窗升降装置与车辆电源的延迟开关;

延迟开关与整车控制连接,整车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透气指令后,发送正常供电信号至延迟开关。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车窗升降装置包括:

插设于车门的车窗框架中的车窗玻璃,车窗玻璃可相对于车窗框架滑动;

与车窗玻璃连接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整车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红外传感器设置车窗框架的第一横梁上,其中,第一横梁位于车窗框架远离升降机构的一端。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当红外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时,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一横梁的中点。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当红外传感器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多个红外传感器在第一横梁上沿车辆前进方向均匀排布。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红外传感器检测的红外线的波长不小于9微米且不大于11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控制系统及车辆,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人体红外光线,若检测到人体红外光线,则产生第一信号并发送至整车控制器,若未检测到人体红外光线,则产生第二信号并发送至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确定车辆附近存在其他人员,此时发送第三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使车窗升降装置切换至关闭状态,有利于避免其他人员通过车窗盗取车辆或车内的物品,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当整车控制器接收到第二信号后,确定车辆附近没有其他人员,此时发送第四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使车窗升降装置切换至开启状态,有利于在车辆处于停滞状态时,自行开启车窗进行透气,有利于缩减车辆的散味周期以及用户在车辆散味周期内驾驶车辆的时间,进而保证用户吸入的空气的质量,避免车辆内的空气对用户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窗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窗升降装置;2、整车控制器;201、滤波单元;202、处理单元;

3、红外传感器;4、延迟开关;5、车辆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控制系统,包括:车窗升降装置1、与车窗升降装置1连接的整车控制器2以及至少一个与整车控制器2连接的红外传感器3;

车窗升降装置1固定安装于车门上,且可在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间切换;

红外传感器3固定安装于车门上,用于发送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至整车控制器2,第一信号为检测到人体红外光线时产生的信号,第二信号为未检测到人体红外光线时产生的信号;

整车控制器2,用于接收到第一信号后,发送第三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1,或接收到第二信号后,发送第四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1,其中,第三信号为控制车窗升降装置1切换至关闭状态的信号,第四信号为控制车窗升降装置1切换至开启状态的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车窗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2、与整车控制其器连接的车窗升降装置1和至少一个红外传感器3,其中,红外传感器3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人体红外光线,若检测到人体红外光线,则产生第一信号并发送至整车控制器2,若未检测到人体红外光线,则产生第二信号并发送至整车控制器2;整车控制器2接收到第一信号后,确定车辆附近存在其他人员,此时发送第三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1,使车窗升降装置1切换至关闭状态,有利于避免其他人员通过车窗盗取车辆或车内的物品,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当整车控制器2接收到第二信号后,确定车辆附近没有其他人员,此时发送第四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1,使车窗升降装置1切换至开启状态,有利于在车辆处于停滞状态时,自行开启车窗进行透气,有利于缩减车辆的散味周期以及用户在车辆散味周期内驾驶车辆的时间,进而保证用户吸入的空气的质量,避免车辆内的空气对用户的健康造成的危害。可选地,当红外传感器3为多个时,部分红外传感器3可用于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人员,只要整车控制器2接收到任意一个红外传感器3发送的第一信号,就确定车辆附近存在其他人员,进而发送第三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1,使车窗升降装置1切换至关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其他人员包括驾驶员。

参见图1,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整车控制器2包括:相互连接的滤波单元201和处理单元202;

其中,滤波单元201设置于处理单元202以及红外传感器3之间;

处理单元202与车窗升降装置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整车控制器2包括:相互连接的滤波单元201和处理单元202,其中滤波单元201设置于处理单元202以及红外传感器3之间,使得来自红外传感器3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在进行处理之间进行至少一次滤波,有利于保证处理单元202能够准确识别信号为第一信号还是第二信号,进而有利于保证处理单元202对信号进行处理时的准确性;处理单元202与车窗升降装置1连接,使得根据确定来自红外传感器3的信号,确定车辆附近是否存在其他人员,在保证车辆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透气,有利于缩减车辆的散味周期以及用户在车辆散味周期内驾驶车辆的时间,进而保证用户吸入的空气的质量,避免车辆内的空气对用户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滤波单元201包括:滤波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滤波单元201包括滤波电路,通过滤波电路对信号进行滤波,有利于保证处理单元202对信号进行处理时的准确性。可选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其他滤波方式例如:通过滤波软件进行滤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还包括:连接车窗升降装置1与车辆电源5的延迟开关4;

延迟开关4与整车控制连接,整车控制器2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透气指令后,发送正常供电信号至延迟开关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车窗升降装置1和车辆电源5之间设置有一延迟开关4,延迟开关4在整车控制器2未接收到用户输入透气指令时延时断开,使得车窗升降装置1在车辆下电后的一预设时间内仍有电源供电,使得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关闭车窗。当整车控制器2接收到用户输入透气指令时,发送正常供电信号至延迟开关4,使得延迟开关4正常连接在车窗升降装置1和车辆电源5之间,进而使得车窗升降装置1在车辆下电后的仍有电源供电,便于后续车窗升降装置1根据整车控制发送的第三信号切换至关闭状态保证车辆安全,或根据第四信号切换至开启状态进行透气。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车窗升降装置1包括:

插设于车门的车窗框架中的车窗玻璃,车窗玻璃可相对于车窗框架滑动;

与车窗玻璃连接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整车控制器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车窗升降装置1包括:车窗玻璃以及与车窗玻璃连接的升降机构,其中,车窗玻璃插设于车门的车窗框架中,可相对于车窗框架滑动,升降装置与整车控制器2连接。当升降装置接收到整车控制器2发送第三信号时,升降机构的驱动车窗玻璃上升,使得车窗升降装置1切换至关闭状态;当升降装置接收到整车控制器2发送第四信号时,升降机构的驱动车窗玻璃下降,使得车窗升降装置1切换至开启状态;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对升降机构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凡是能实现驱动车窗玻璃上升和下降,进而实现车窗升降装置1在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间切换的结构,例如:包括电机以及齿条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红外传感器3设置车窗框架的第一横梁上,其中,第一横梁位于车窗框架远离升降机构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3设置于车窗框架的第一横梁上,第一横梁位于车窗框架远离升降机构的一端,能充分利用红外传感器3的检测范围,且由于其他人员通过车窗获取车内物品时,出于人体结构以及车辆结构考虑,会优先选择从靠近车窗框架的上方位置伸入,因此将红外传感器3设置于远离升降机构的第一横梁上,有利于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当红外传感器3的数量为一个时,红外传感器3位于第一横梁的中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红外传感器3的数量为一个时,优选地将红外传感器3设置于第一横梁的中点,使得红外传感器3距离车窗玻璃两侧的距离相等,避免出现检测盲区。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当红外传感器3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多个红外传感器3在第一横梁上沿车辆前进方向均匀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红外传感器3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在第一横梁上沿车辆前进方向均匀排布,有利于保证红外传感器3的检测范围,避免出现检测盲区。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红外传感器3检测的红外线的波长不小于9微米且不大于11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以10微米为中心分布,其中,越靠近10微米,判断结果越准确,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采用波长不小于9微米且不大于11微米作为进行检测的红外线的波长,有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误差较大导致车窗升降装置1频繁切换状态,以及进而导致的车窗升降装置1降低以及电能损耗。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窗控制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器3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人体红外光线,若检测到人体红外光线,则产生第一信号并发送至整车控制器2,若未检测到人体红外光线,则产生第二信号并发送至整车控制器2;整车控制器2接收到第一信号后,确定车辆附近存在其他人员,此时发送第三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1,使车窗升降装置1切换至关闭状态,有利于避免其他人员通过车窗盗取车辆或车内的物品,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当整车控制器2接收到第二信号后,确定车辆附近没有其他人员,此时发送第四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1,使车窗升降装置1切换至开启状态,有利于在车辆处于停滞状态时,自行开启车窗进行透气,有利于缩减车辆的散味周期以及用户在车辆散味周期内驾驶车辆的时间,进而保证用户吸入的空气的质量,避免车辆内的空气对用户的健康造成的危害。可选地,当红外传感器3为多个时,只要整车控制器2接收到任意一个红外传感器3发送的第一信号,就确定车辆附近存在其他人员,进而发送第三信号至车窗升降装置1,使车窗升降装置1切换至关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其他人员包括驾驶员。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