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袖珍扳锁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2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袖珍扳锁气筒的制作方法
一种自行车袖珍扳锁气筒。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是自行车的必要附件。
众所周知,扳手、锁和气筒是自行车的必要附件,迄今为止,它们都是各自分立地被制造和使用。特别是扳手和气筒,虽然有不同大小的各种规格,但都不便于随车携带,随身携带也不方便,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使用量、制造量和销售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要解决自行车的必要附件不便随车携带的问题;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适当设计的多用呆扳手、链式锁(或者钢索锁),与适当设计的袖珍气筒组合成一体的自行车袖珍扳锁气筒。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自行车袖珍扳锁气筒,主要由多用呆扳手、链式锁或者钢索锁和袖珍气筒三部份组成,为能使它们组合成一体,只要将多用呆扳手和链式锁稍加改动,即可将它们组装在一个适当设计的气筒外壳(本说明书称之为板锁气筒壳)上。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有一加气咀连接在较短的(一般为70~90mm即可)小口径耐压软管上,然后连接在气筒上,这样就能克服现有袖珍气筒的硬加气咀易漏易损的缺点。由此构成的自行车袖珍扳锁气筒通常有四种使用情况停放自行车时,可将锁链一端的插头插入锁眼内,锁闭自行车起防盗之用;需充气时,可将耐压软管上的加气咀拧在自行车轮的气门上,抽压活塞杆手柄,即可充气;必要时也可当扳手和起子之用;骑车时,可将它锁在自行车的车架上,便于随车携带。
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自行车袖珍扳锁气筒,解决了自行车必要附件不便随车携带,也不便随身携带的问题,具有多种功能,结构紧凑等优点。
及实施例图1是所说的自行车袖珍扳锁气筒的立体图,图的两端采用了剖切画法,被剖切去的部份与图中相应的部分对称,由于锁是标准化的,为简明起见,在图中没有为显示锁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剖切。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因主要用于说明多用呆扳手的形状和安装位置,故省略了锁链部份。
在以上附图中,采用园圈内写阿拉伯数字的方法,按顺序标号。
在本实施例中,由图1可见,①是一个具有多个不同截面的扳锁气筒壳,它由锁体、气缸、凹形槽和锁链耳环构成一体,在其气缸中装有活塞(11)、活塞杆⑨、活塞杆手柄⑩,由此构成袖珍打气筒;在缸底上侧的凸台上钻有小孔,气体通过接头螺钉⑤的中心孔及侧孔导入耐压软管④和加气咀③进行充气,由于有一耐压软管,克服了现有袖珍气筒硬加气咀易漏易损的缺点;端盖⑥上钻有五个孔,上面两个是锁眼⑧,底下一个孔套在活塞杆上,用两个螺钉⑦分别通过中间的两个孔将端盖⑥固定在扳锁气筒壳①上;锁链(13)连接在扳锁气筒壳一端的耳环上,将锁头(12)插入锁眼⑧中即可锁闭,将钥匙插入锁芯②中,转动即可开锁。
由图2可见,多用呆扳手(14)被螺栓(15)将其铰接在板锁气筒壳①上,将(14)转动到使用位置即可作多用呆扳手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简易维修、充气和防盗的自行车袖珍扳锁气筒,其特征是包括多用呆扳手、锁体、锁链或者钢索、加气咀及耐压软管、气筒活塞、活塞杆、手柄及一个能将上述部件组装在其上的扳锁气筒壳。
专利摘要
一种自行车袖珍扳锁气筒,属于生活日用品。解决了自行车的必要附件不便随车携带的问题。其特征是有一个适当设计的扳锁气筒壳,将多用呆扳手、链锁或者钢索锁和气筒组合成一体,使之具有能对自行车进行简易维修、充气、防盗和便于随车携带等多种功能。
文档编号F04B33/00GK85200500SQ85200500
公开日1986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石仁德 申请人:郭仙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