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力计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41420阅读:来源:国知局
分组成,主要是考虑到底座内部的定位控制机构107的装配。
[0033]如图5所示,在上底座101的一端设置有向上的突出部103,突出部103上设置有U型开口 104 ;在上底座101的第一侧壁靠近突出部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与凸型凹槽连通;在凸型凹槽106靠近突出部一端还设置有定位控制机构107 ;定位控制机构107与棘齿条22上的棘齿卡接配合。所述上底座101的下表面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凹槽105,在本实施例中,上底座101的下表面两侧各设置有两个安装凹槽105,一共为四个安装凹槽,以便与下底座的凸台装配;定位控制机构107位于上底座101内部。
[0034]下底座102结构如图7所示,其内部尺寸与撑杆尺寸相同,便于与撑杆2的配合,其有四个凸台1022,与上底座101的四个安装凹槽105配合,通过螺钉将上下底座连接成一整体。
[0035]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定位控制机构107包括有回位旋钮1074、回位杆1072、定位卡片1071及回位扭簧1073 ;所述回位旋钮1074与所述回位杆1072为一体结构;所述回位杆1072穿入所述安装孔,回位扭簧1073及定位卡片1071依次安装到所述回位杆1072上;回位旋钮1074与回位杆1072为一整体,回位旋钮1074位于上底座右侧,符合右手操作习惯。
[0036]在所述上底座101的第二侧壁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回位杆固定孔;所述回位杆的端部伸入所述回位杆固定孔内,这样能够起到对回位杆的端部支撑,提高定位控制机构的稳定性。
[0037]所述回位杆1072上穿过所述定位卡片1071的部分为非圆形结构;所述定位卡片1071穿入所述回位杆1072的通孔1075为非圆形;所述通孔1075的面积大于所述回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卡片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回位杆上穿过所述定位卡片的部分为腰型结构,定位卡片穿入所述回位杆的通孔为腰型结构,主要目的防止定位卡片与回位杆的相对转动,在旋转回位旋钮时可以保证定位卡片跟随回位杆转动。
[0038]其中定位卡片与回位杆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如图9所示,主要是考虑到测力计拉伸时,定位卡片会因为与棘齿接触位置的变化而上下波动,带动回位旋钮的旋转波动,采用间隙配合后,定位卡片与回位杆的间隙使得定位卡片的微小波动不会引起回位杆及回位旋钮的转动,相反在转动回位旋钮时也不会因为小的间隙而产生较大的空行程。
[0039]所述回位扭簧一端抵于所述凸型凹槽的底面,另一端抵于所述定位卡片上;在扭簧的作用下,定位卡片始终保持与棘齿条接触,卡住底座,使底座只能沿着一个方向(测力计拉伸方向)运动,而且运动到任意位置时都不会因测力计弹簧力的作用而返回。当旋转回位旋钮时,定位卡片随着回位杆转动,便可取消与棘齿条的接触,此时底座便可双向运动,以便松开测力计,使测力计回位。
[0040]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在使用测力计时的精确度及方便性,提高了车辆试制过程中的效率,结构简单实用,适应性较强,可以适用于各类拉伸式的测力计。
[00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测力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撑杆和底座; 所述撑杆包括有撑杆本体,所述撑杆本体为板形结构,所述撑杆本体的一端垂直弯折形成弯折部,在所述弯折部设置有V型开口 ;在所述撑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棘齿条; 所述底座包括有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凸型凹槽,所述下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型凹槽与所述凹槽组合成凸型内孔; 所述撑杆本体穿入所述凸型内孔; 在所述上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向上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上设置有U型开口 ;在所述上底座的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突出部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凸型凹槽连通;在所述凸型凹槽靠近所述突出部一端还设置有定位控制机构;所述定位控制机构与所述棘齿条上的棘齿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控制机构包括有回位旋钮、回位杆、定位卡片及回位扭簧;所述回位旋钮与所述回位杆为一体结构;所述回位杆穿入所述安装孔,回位扭簧及定位卡片依次安装到所述回位杆上;所述回位扭簧一端抵于所述凸型凹槽的底面,另一端抵于所述定位卡片上;所述定位卡片与所述棘齿条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力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杆上穿过所述定位卡片的部分为非圆形结构;所述定位卡片穿入所述回位杆的通孔为非圆形;所述通孔的面积大于所述回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卡片的部分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的下表面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凹槽;所述下底面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凹槽相配合的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力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底座的第二侧壁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回位杆固定孔;所述回位杆的端部伸入所述回位杆固定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力计定位装置,包括有撑杆和底座;撑杆本体为板形结构,撑杆本体的一端垂直弯折形成带V型开口的弯折部,在撑杆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棘齿条;底座包括有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和下底座组合成凸型内孔;撑杆本体穿入所述凸型内孔;在凸型内孔内还设置有定位控制机构;定位控制机构与棘齿条上的棘齿卡接配合。通过本申请的撑杆结构设置,使得测力计放置于底座上,并通过撑杆的一端与固定部位固定,并且通过移动底座,通过定位控制机构与撑杆上的棘齿条相配合,实现了在测力过程中,测力计的固定。
【IPC分类】B25B11-00, G01L1-00
【公开号】CN204450311
【申请号】CN201520107721
【发明人】黄从奎, 张超, 叶飞, 郑朋辉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