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4039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水分率1060重量%的树脂薄膜的两面,经由粘接层或粘合层贴合水分率0.55重量%的第一及第二透明薄膜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例如可以在作为树脂薄膜使用偏振光薄膜、作为透明薄膜使用偏振光薄膜用的透明保护薄膜来制造偏振片的方法中使用。此外,还可以适用于制造食品、医疗仪器等的包装中使用的多层层叠薄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树脂薄膜的两面贴合透明薄膜制造多层层叠薄膜时,通常使用水系粘接剂或粘合剂。作为在树脂薄膜的两面上贴合透明薄膜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向一对辊间输送树脂薄膜的同时,在其两面上输送并同时贴合透明薄膜的同时层叠法;在一对辊间输送透明薄膜的同时,在其一面输送并贴合透明薄膜,然后接着在树脂薄膜的另一面贴合透明薄膜的逐次层叠法。但是,利用所述的层叠法,在进行贴合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时,在得到的多层层叠薄膜中的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之间会产生气泡。另外,还会产生皱纹或条纹状的凹凸不均。针对所述皱纹的发生等相关课题,提出了以规定的夹紧压贴合树脂薄膜(含水率0.120重量%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与透明薄膜(纤维素系薄膜)的方法(专利文献1)。但是,即使利用该方法,也不能充分地抑制在多层层叠薄膜中的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之间产生的气泡。专利文献l:特开平10—166519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树脂薄膜上贴合透明薄膜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可以抑制在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之间产生气泡而且可以抑制皱纹或条纹状的凹凸不均的产生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以下所示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实现所述目的,以至完成本发明。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是在水分率1060重量%的树脂薄膜的两面,经由粘接层或粘合层贴合水分率0.55重量%的第一透明薄膜及第二透明薄膜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第一透明薄膜位于第一金属辊侧的方式使树脂薄膜和第一透明薄膜通过第一金属辊与第一弹性辊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形成层叠薄膜之后,'不巻取该层叠薄膜,按照第二透明薄膜位于第二金属辊侧的方式使该层叠薄膜和第二透明薄膜通过第二金属辊与第二弹性辊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形成多层层叠薄膜。所述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优选第一金属辊与第二金属辊的至少任意一个为铁辊或不锈钢辊。所述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优选第一弹性辊及第二弹性辊均为在金属制的芯部涂敷橡胶层或树脂层得到的弹性辊。所述在第一弹性辊及第二弹性辊优选橡胶层或树脂层的硬度为70以上100以下。所述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优选相对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树脂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a)和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第一透明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b)为相反方向,其中,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是指第一弹性辊被第一金属辊接触挤压而产生的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处的第一弹性辊与第一金属辊的最开始接触点,树脂薄膜的输送线是指树脂薄膜与第一弹性辊的最开始接触点处的切线,第一透明薄膜的输送线是指第一透明薄膜与第一金属辊的最开始接触点处的切线。所述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在将树脂薄膜向第一金属辊与第一弹性辊的一对辊间输送之前、改变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树脂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a)的机构。所述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优选相对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层叠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2a)、和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第二透明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2b)为相反方向,其中,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是指第二弹性辊被第二金属辊接触挤压而产生的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处的第二弹性辊与第二金属辊的最开始接触点,层叠薄膜的输送线是指层叠薄膜与第二弹性辊的最开始接触点处的切线,第二透明薄膜的输送线是指第二透明薄膜与第二金属辊的最开始接触点处的切线。所述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在将层叠薄膜向第二金属辊与第二弹性辊的一对辊间输送之前、改变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层叠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2a)的机构。所述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优选第一金属辊与第一弹性辊间的层叠压力及第二金属辊与第二弹性辊间的层叠压力的至少任意一个为2MPa以上5MPa以下。所述本发明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采用逐次层叠法,并在贴合各薄膜时使用组合弹性辊与金属辊的一对辊。接着,在贴合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时,或者在将已贴合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的层叠薄膜中的树脂薄膜侧与透明薄膜贴合时,均在通过时使透明薄膜位于金属辊侧。利用这种辊的组合,金属辊不会接触含水的树脂薄膜,而且利用弹性辊的弹性力使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贴合,所以可以抑制在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之间产生气泡,制造多层层叠薄膜。另外,还可以抑制产生皱纹或条纹状的凹凸不均。在所述本发明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将将要输送的各薄膜的角度控制成,使树脂薄膜的输送角度(eia)与第一透明薄膜的输送角度(eib)成为相对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为相反方向,另外通过使层叠薄膜的输送角度(02a)与第二透明薄膜的输送角度(92b)成为相对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为相反方向,可以将树脂薄膜与第一透明薄膜的最开始接触时期或层叠薄膜与第二透明薄膜的最开始接触时期、各薄膜被辊压接的时期的时间控制成较短,可以进一步抑制在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之间产生气泡。所述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在作为树脂薄膜使用偏振光薄膜、作为透明薄膜使用偏振光薄膜用的透明保护薄膜来制造偏振片的方法中优选使用。可以得到在各薄膜间不会产生气泡,另外没有皱纹的发生或条纹状的凹;凸不均的外观良好的偏振片。该偏振片面内均一性出色,为高析像度,而且可以实现高对比度的液晶显示装置(LCD)、电致发光显示装置(ELD)等图像显示装置。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中薄膜向辊间进入的角度关系的示意图。图2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中薄膜向辊间进入的角度关系的示意图。图2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中薄膜向辊间进入的龟度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比较例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比较例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比较例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图中,A—树脂薄膜、Bl—第一透明薄膜、B2—第二透明薄膜、al一第-弹性辊、a2—第二弹性辊、b1—第一金属辊、b2—第二金属辊、Ml,M2—角度改变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图,首先,使树脂薄膜A和第一透明薄膜Bl通过第一弹性辊al与第一金属辊bl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形成层叠薄膜L1。在所述一对辊中,树脂薄膜A位于第一弹性辊al侧,另外,第一透明薄膜B1位于第一金属辊bl侧。接着,不巻取层叠薄膜,使层叠薄膜L1(树脂薄膜A侧)和第二透明薄膜B2通过第二金属辊b2与第二弹性辊a2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形成多层层叠薄膜L2。多层层叠薄膜L2在树脂薄膜A的两面具有第一透明薄膜Bl及第二透明薄膜B2。在所述一对辊中,层叠薄膜Ll位于第二弹性辊a2侦L另一方面,第二透明薄膜B2位于第二金属辊b2侧。另外,在图1中,在向第一弹性辊al与第一金属辊bl的一对辊间输送树脂薄膜A之前,设置有树脂薄膜A的角度改变机构M1。另外,在向第二弹性辊a2与第二金属辊b2的一对辊间输送层叠薄膜Ll之前,设置有层叠薄膜L1的角度改变机构M2。利用角度改变机构M1可以控制向第一弹性辊al与第一金属辊bl之间进入的树脂薄膜A的角度。另外,利用角度改变机构M2可以控制向第二弹性辊a2与第二金属辊b2之间进入的树脂薄膜L1的角度。角度改变机构M1、M2在图1中显示为一对辊,其可以在图1中通过使其向左右移动来控制所述进入角度。此外,在第一弹性辊al与第一金属辊bl的一对辊间,经由粘接层或粘合剂(未图示)来使树脂薄膜A与第一透明薄膜B1贴合。所述粘接层或粘合层可以设置于树脂薄膜A和第一透明薄膜B1的任意一方侧,另外,也可以在贴合树脂薄膜A和第一透明薄膜B1临前,与已调节浓度或粘度的粘接剂(溶液)或粘合剂(溶液)一起,通过第一弹性辊al和第一金属辊bl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同样,在第二弹性辊a2与第二金属辊b2的一对辊间,经由粘接层或粘合剂(未图示)来使层叠薄膜L1与第二透明薄膜B2贴合。所述粘接层或粘合层可以设置于第二透明薄膜B2,另外,也可以在贴合层叠薄膜L1和第二透明薄膜B2临前,与已调节浓度或粘度的粘接剂(溶液)或粘合剂(溶液)一起,通过第二弹性辊a2和第二金属辊b2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此外,辊的材质、辊直径、贴合时的输送速度等被适当地调节,另外,也可以适当调节粘接层或粘合层的厚度。作为所述第一弹性辊al、第二弹性辊a2,例如可以优选使用在金属制的芯部涂敷有橡胶层或树脂层的弹性辊。作为该橡胶层或树脂层的硬度,优选使用70以上、更优选使用80以上、进而优选使用85以上的硬度。另外,为了防止薄膜表面受伤,优选100以下、进而95以下的硬度。作为此时的硬度,例如可以利用JISK6253(1997)中公开的方法,用市售的硬度计(durometer)(A型)来测定。此外,从表面压力分布的均一性的点出发,橡胶层或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115mm左右,进而优选为310mm左右。第一弹性辊al、第二弹性辊a2可以相同或不同。作为所述第一金属辊bl、第二金属辊b2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铁、不锈钢、钛、铝等。作为金属辊,从相对费用效果及耐腐蚀性的点出发,优选铁辊或不锈钢辊。第一金属辊、第二金属辊可以相同或不同。进而,作为所述各辊的直径,由于直径越小,树脂薄膜A与第一透明薄膜Bl或第二透明薄膜B2接触的面积越小,所以向薄膜面施加的压力相对变高。所以,作为辊的直径,优选使用250mm以下的直径,进而更优选使用200mm以下的直径。不过,如果该直径变得过多,则辊的耐久性会变弱,而不能施加充分的力量,所以优选使用50mm以上的直径,更优选使用100mm以上的辊。另外,对贴合时的输送速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优选在2m/分钟50m/分钟左右调节。另外,对贴合时的辊间的层叠压力,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设定,从调节的容易度或多层层叠薄膜的生产率的点出发,层叠压力优选为2MPa以上5MPa以下左右,更优选为3MPa以上4MPa以下。如果层叠压力小于2MPa,则不能充分地挤压,所以会在薄膜间产生气泡。另外,如果层叠压力大于5MPa,则对辊或装置的负荷过大,而成为破损的原因。层叠压力的测定使用富士胶片公司制的压敏纸"普乐思科乐(:/"7^r—》)",通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该压敏纸的颜色变化来进行二值化,对于其显色面积和浓度,从制作的压力标准线的近似式求得。如图2A所示,在所述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将树脂薄膜A的输送角度(eia)第一透明薄膜B1的输送角度(eib)控制成,相对第一弹性辊al的变形凹部端点xl处的切线yl,成为相反方向。即,优选第一弹性辊al的变形凹部端点xl处的切线yl与树脂薄膜A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a)和与第一透明薄膜B1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b),相对切线yl,成为相反方向。这样,可以将树脂薄膜A与第一透明薄膜B1的最开始接触时期和这些薄膜被第一弹性辊al及第一金属辊压接的时期的时间控制为较短,这样,可以抑制在树脂薄膜A与第一透明薄膜B1间产生气泡。所述角度(eia)的控制可以利用图1的角度控制机构M1进行。图2A中,第一弹性辊al的变形凹部端点xl是指第一弹性辊al被第一金属辊bl接触挤压而产生的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zl处的第一弹性辊al与第一金属辊bl的最开始接触点(旋转方向的最开始的接触点)。另外,树脂薄膜A的输送线是指树脂薄膜A与第一弹性辊al之间的最开始接触点处的切线(将要输送的树脂薄膜A的延长线上的线)。第一透明薄膜Bl的输送线是指第一透明薄膜Bl与第一金属辊bl之间的最开始接触点处的切线(将要输送的第一透明薄膜B1的延长线上的线)。图2A中,角度(eia)、角度(eib)如果表示为以切线yl为标准、右旋为"+"、左旋为"一",则角度(eia)只要是"一"即可,没有特别限制。角度(eib)只要是"+"的角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在所述中,对于图2A,提及了树脂薄膜A的输送角度(eia)和第一透明薄膜B1的输送角度(eib),而如图2B所示,对于层叠薄膜L1的输送角度(02a)和第二透明薄膜B2的输送角度(e2b),也同样可以通过控制,抑制在层叠薄膜L1中的树脂薄膜A与第二透明薄膜B2之间产生气泡。所述角度(e2a)的控制可以利用图1的角度控制机构M2进行。图2B中,角度(02a)、角度(e2b)如果表示为以切线y2为标准、右旋为"+"、左旋为"一",则角度(e2a)只要是"+"即可,没有特别限制。角度(e2b)只要是"一"的角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制。本发明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树脂薄膜为水分率1060重量%的树脂薄膜。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树脂薄膜的水分率为1550重量%,进而优选为2040重量%。另一方面,第一及第二透明薄膜的水分率为0.55重量%。本发明优选适用所述透明薄膜的水分率为13重量%的情况。此外,第一及第二透明薄膜的材料相同和不同。另外,水分率可以相同和不同。此外,在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中,形成粘接层和粘合层的材料可以根据使用的树脂薄膜、透明薄膜适当确定。以下,对作为树脂薄膜使用偏振光薄膜,作为透明薄膜使用偏振光薄膜用的透明保护薄膜,经由粘接层或粘合层将它们贴合,从而来制造偏振片的情况进行说明。作为所述偏振光薄膜,可以使用在聚乙烯醇(PVA)系薄膜等聚合物薄膜上,用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染色并单向拉伸的薄膜。对这样的偏振光薄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使用58(Him左右,优选为4(Hmi以下的情况的厚度。作为偏振光薄膜的特性,用偏振光薄膜单体测定时的单体透过率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4245%的范围。另外,准备两张所述偏振光薄膜,重叠两张偏振光薄膜的吸收轴使其彼此成为90°并测定的正交透过率优选为更小,实际使用时,优选为0.00%以上0.050%以下,更优选为0.030%以下。作为偏光度,实际使用时,99.90%以上100%以下,特别优选为99.93%以上100%以下。作为偏振片进行测定时,也优选可以得到与其大致相同的光学特性。作为形成偏振光薄膜的聚合物薄膜,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薄膜。例如,可以举出在聚乙烯醇(PVA)系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系薄膜或它们的部分皂化薄膜、纤维素系薄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薄膜上,进行PVA的脱水处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聚烯系取向薄膜等。其中,从利用碘等二色性物质的染色性出色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PVA系薄膜。作为所述聚合物薄膜的材料的聚合物的聚合度通常为50010,000,优选为10006000的范围,更优选为14004000的范围。进而,在为皂化薄膜的情况下,例如从对水的溶解性的点出发,其皂化度优选为7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8摩尔%以上,进而优选为98.399.8摩尔%的范围。在将PVA系薄膜用作所述聚合物薄膜的情况下,作为PVA系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适当使用对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的原液进行流塑成膜的流塑法、浇铸法、挤出法等任意方法成膜的薄膜。优选使用此时的薄膜的的薄膜。另外,为了得到面内均一的偏振光薄膜,优选PVA系薄膜面内的相位差不均尽可能小的一方,PVA系薄膜的面内相位差不均在检测波长1000nm下,优选为10nm以下,更优选为5nm以下。作为贴合偏振光薄膜与透明保护薄膜时的偏振光薄膜的水分率,只要水分率为1060重量%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如果过低,则作为偏振片时容易产生条纹状的凹凸不均或气泡,相反,如果过高,则需要长时间的干燥时间,要求过大的干燥设备。因而,作为在向偏振光薄膜贴合透明保护薄膜时的偏振光薄膜的水分率,优选为1550重量%,更优选为2040重量%。这样的偏振光薄膜的水分率通常可以利用偏振光薄膜制造工序中的干燥处理的条件来调节,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另外设置调湿处理工序,实施向水浴中的浸渍或水滴的喷雾或者再一次加热干燥或减压干燥。作为偏振光薄膜的制造方法,不被这些所限定,通常可以大致分为使用干式拉伸法和湿式拉伸法。作为利用湿式拉伸法的偏振光薄膜的制造工序,可以根据其条件,使用适当的方法,但通常为例如通过由溶胀、染色、交联、拉伸、水洗以及干燥处理工序构成的一系列制造工序制造所述聚合物薄膜的方法。在除了干燥处理工序以外的这些各处理工序中,一边在由各种溶液构成的浴中浸渍,一边进行处理。对此时的各处理工序中的溶胀、染色、交联、水洗以及干燥的各处理的顺序、次数以及实施的有无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一个处理工序中同时进行几个处理,也可以不进行几个处理。例如,拉伸处理可以在染色处理之后进行,也可以与溶胀或染色处理同时进行拉伸处理,或者拉伸处理之后进行染色处理。进而,也可以优选使用在拉伸处理的前后进行交联处理的方法。另外,作为拉伸处理,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适当的方法,例如用辊拉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利用辊间的辊的圆周速度差进行拉伸的方法。进而,在各处理中也可以添加适当的硼酸、硼砂或碘化钾等添加剂。因而,在偏振光薄膜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硼酸、硫酸锌、氯化锌或碘化钾等。进而,也可以在这几个处理中适当向流水线方向或宽度方向拉伸,也可以在每个处理中进行水洗处理。作为溶胀处理工序,例如在用水注满的处理浴(溶胀浴)中浸渍所述聚合物薄膜。这样,通过水洗聚合物薄膜,可以清洗聚合物薄膜表面的污物或防粘连剂,除此之外,通过溶胀聚合物薄膜,还具有防止染色斑等不均一性的效果。在该溶胀浴中,也可以适当添加甘油或碘化钾等,添加的浓度优选甘油为5重量Q^以下、碘化钾为10重量%以下。溶胀浴的温度为205(TC左右,在溶胀浴中的浸渍时间为2180秒左右。另外,也可以在该溶胀浴中拉伸聚合物薄膜,此时的拉伸倍率为1.13.5倍左右。作为染色处理工序,例如可以举出通过在含有碘等二色性物质的处理浴(染色浴)中浸渍所述聚合物薄膜进行染色的方法。作为所述二色性物质,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物质,例如可以举出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作为有机染料,例如可以使用红BR、红LR、红R、粉LB、玉红BL、麥红色GS、天蓝色LG、柠檬黄、蓝BR、蓝2R、藏青RY、绿LG、紫色LB、紫色B、黑H、黑B、黑GSP、黄3G、黄R、橙色LR、橙色3R、猩红GL、猩红KGL、刚果红、亮紫BK、苏普拉蓝G、苏普拉蓝GL、7苏普拉橙GL、直接天蓝、直接牢固橙S、牢固黑等。这些二色性物质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使用。其中,在本发明中,从偏光度等光学特性出色、可以容易得到本发明的条纹状的凹凸不均的减低效果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碘。作为染色浴的溶液,可以使用将所述二色性物质溶解于溶剂中的溶液。作为溶剂,通常使用纯水等水,也可以进一步添加与水有互溶性的有机溶剂。作为二色性物质的浓度,为0.01010重量%左右。对聚合物薄膜在该染色浴中的浸渍时间没有特别限定,为0.520分钟左右,染色浴的温度为542'C左右。在该染色浴中,也可以拉伸聚合物薄膜,与在前面的处理工序中的拉伸倍率累计的累积拉伸倍率为1.13.5倍左右。另外作为所述二色性物质使用碘时,从可以进一步提高染色效率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在染色浴中进一步添加碘化物。作为该碘化物,例如可以举出碘化钾、碘化锂、碘化纳、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等。这些碘化物的添加比例在所述染色浴中为0.01010重量%左右即可。其中,优选添加碘化钾,碘与碘化钾的比例(重量比)优选在1:51:IOO的范围。进而,以提高薄膜面内的均一性为目的,也可以适当添加硼化合物等交联剂。另外,作为染色处理,除了在如上所述的染色浴中浸渍的方法以外,例如也可以是向所述聚合物薄膜涂敷或喷雾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水溶液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在所述聚合物薄膜制膜时预先混合二色性物质的方法。作为交联处理工序,例如在含有交联剂的处理浴(交联浴)中浸渍处理聚合物薄膜。作为交联剂,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物质。例如可以举出硼酸、硼砂等硼化合物或乙二醛、戊二醛等。它们可以为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并用两种以上时,例如优选硼酸和硼砂的组合,另外,其添加比例(摩尔比)为4:69:l左右。作为交联浴的溶剂,通常使用纯水等水,但也可以含有与水有互溶性的有机溶剂。交联浴中的交联剂浓度为110重量%左右。从可以得到偏振光薄膜的面内的均一的特性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在所述交联剂中添加碘化物。作为该碘化物,例如可以举出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其含量为0.0515重量%,更优选为0.58重量%。其中,优选硼酸与碘化钾的组合,硼酸与碘化钾的比例(重量比)优选在l:0.11:3.5的范围,更优选在1:0.51:2.5的范围。交联浴的温度通常为2070°C,浸渍时间通常为1秒15分钟左右。进而,交联处理也与染色处理一样,可以使用涂敷或喷雾含交联剂溶液的方法,也可以与交联处理同时实施拉伸处理。此时的累积拉伸倍率为1.13.5倍左右。作为拉伸处理工序,在湿式拉伸法的情况下,在处理浴(拉伸浴)中浸渍的状态下,拉伸到累积拉伸倍率为27倍左右。作为拉伸浴的溶液,优选使用在水、乙醇或各种有机溶剂等溶剂中添加各种金属盐、碘、硼或锌的化合物的溶液。其中,优选使用分别以218重量%左右添加硼酸及/或碘化钾的溶液。在同时使用该硼酸和碘化钾的情况下,其含有比例(重量比)优选为1:(U1:4左右。该拉伸浴的温度优选为4067。C左右。作为水洗处理工序,例如通过在处理浴(水洗浴)中浸渍聚合物薄膜,这样可以洗去在前面的处理中附着的硼酸等不需要的残存物质。在所述水溶液中也可以添加碘化物,例如优选使用碘化钠或碘化钾。水洗浴的温度为1060'C左右。该水洗处理的次数不被特别限定,可以实施几次,优选适当调节各水洗浴中的添加物的种类或浓度。此外,从各处理浴提出聚合物薄膜时,为了防止液体滴落的发生,也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夹送辊等甩液辊,也可以通过用气刀抖掉液体等方法除去多余的水分。作为干燥处理工序,可以使用自然干燥、送风干燥、加热干燥等以往公知的干燥方法。例如,在加热干燥中,加热温度为208(TC左右,干燥时间为110分钟左右。另外,在该干燥处理工序中,也可以适当进行拉伸。进而,经过所述处理工序得到的偏振光薄膜的最终拉伸倍率(总拉伸倍率)优选为37倍。总拉伸倍率不到3倍时,难以得到高偏光度的偏振光薄膜,如果超过7倍,则薄膜容易破裂。另外,偏振光薄膜的制造方法不被所述制造方法所限定,只要满足水分率1060重量%,也可以使用其它制造方法制造偏振光薄膜。例如,可以举出干式拉伸法,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合物薄膜中搅入二色性物质后制膜、拉伸的方法,将向单向方向取向的液晶作为主(host),在其上将二色性物质作为宾(guest)之类的O型方法(美国专利5,523,863号,特表平3—503322号公报),使用二色性的易溶(lyotropic)液晶等的E型方法(美国专利6,049,428号公报)。作为所述透明保护薄膜,以保护偏振光薄膜为目的,所以优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各向同性等方面出色的薄膜。透明保护薄膜的厚度通常优选为1300um左右,更优选为5100um左右。另外,从提高偏振光特性或耐久性以及粘接特性等角度出发,也可以在透明保护薄膜表面利用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火焰处理、臭氧处理、底层涂布(primer)处理、辉光(glow)处理、皂化处理来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在这些表面改性处理中,优选用碱等进行皂化处理。如果按照温度40'C、相对湿度90X下的JISZ0208(杯(cup)式法)测定这样的透明保护薄膜的透湿率,为0.55000g/m224h左右。作为形成保护薄膜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聚合物,二乙酰纤维素或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腈一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等苯乙烯系聚合物,聚碳酸酯系聚合物。此外,作为形成所述保护薄膜的聚合物的例子,还可以举例为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系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一丙烯共聚物之类的聚烯烃系聚合物;氯乙烯系聚合物;尼龙或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系聚合物;酰亚胺系聚合物;砜系聚合物;聚醚砜系聚合物;聚醚醚酮系聚合物;聚苯硫醚系聚合物;乙烯基醇系聚合物,偏氯乙烯系聚合物;聚乙烯醇縮丁醛系聚合物;芳基化物系聚合物;聚甲醛系聚合物;环氧系聚合物;或者所述聚合物的混合物等。也可以在透明保护薄膜中含有1种以上任意的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着色防止剂、阻燃剂、核剂、防静电剂、颜料、着色剂等。透明保护薄膜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5099重量%,进而优选为6098重量%,特别优选为7097重量Q%。透明保护薄膜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在50重量%以下的情况下,可能会不能充分地表现出热塑性树脂本来具有的高透明性等。另外,作为透明保护薄膜,可以举出如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中所述的聚合物薄膜,例如包含(A)侧链上具有取代和/或未取代亚氨基的热塑性树脂、和(B)侧链上具有取代和/或未取代苯基以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以举例为含有由异丁烯与N—甲基马来酰亚胺构成的交替共聚物和丙烯腈一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的薄膜。薄膜能够使用由树脂组合物的混合挤压制品等构成的薄膜。这些薄膜的相位差较小,且光弹性模量较小,所以能够消除偏振片的变形所造成的斑等不良情形,另外因其透湿度较小,所以具有优良的加湿耐久性。在偏振光薄膜的两面贴合该保护薄膜时,也可以在每一个面使用具有彼此不同的特性的保护薄膜。作为其特性,例如可以举出厚度、材质、光透过率、拉伸弹性模量或光学功能层的有无等。作为本发明的透明保护薄膜,优选使用从纤维素树脂(聚合物)、聚碳酸酯树脂(聚合物)、环状聚烯烃树脂(具有环系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及(甲基)丙烯酸树脂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使用三乙酰纤维素构成的保护薄膜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效果特别显著。纤维素树脂为纤维素与脂肪酸的酯。作为这样的纤维素酯系树脂的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三丙酸纤维素、二丙酸纤维素等。其中,特别优选三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有很多制品出售,从容易得到或成本的角度出发,是有利的。作为三乙酰纤维素的市售品的例子,可以举出富士胶片公司制的商品名"UV—50"、"UV—80"、"SH—80"、"TD—80U"、"TD—TAC"、"UZ—TAC"或科尼克(〕二力)公司制的"KC系列"等。通常这些三乙酰纤维素,面内相位差(Re)大致为O,厚度方向相位差(Rth)具有60nm左右。此外,厚度方向相位差小的纤维素树脂,例如可以通过处理上述纤维素树脂得到。例如可以举出将涂敷有环戊酮、甲基乙基甲酮等溶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苯乙烯等基材薄膜贴合于通常的纤维素系薄膜,加热干燥(例如以S015(TC,310分钟左右)后,剥离基材薄膜的方法;将在环戊酮、甲基乙基甲酮等溶剂中溶解有降冰片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等的溶液涂敷于通常的纤维素树脂薄膜,加热干燥(例如以8015(TC,310分钟左右)后,剥离涂敷薄膜的方法等。另外,作为厚度方向相位差小的纤维素树脂,可以使用控制了脂肪取代度的脂肪酸纤维素系树脂薄膜。在通常使用的三乙酰纤维素中,通过控制醋酸取代度为2.8左右,优选为1.82.7,可以减小Rth。通过向上述脂肪酸取代纤维素系树脂中添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甲苯磺酰苯胺、拧檬酸乙酰三乙基酯等增塑剂,可以控制Rth为较小值。相对脂肪酸纤维素系树脂100重量份,增塑剂的添加量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l20重量份,进而优选为115重量份。作为环状聚烯烃树脂的具体的例子,优选为降冰片烯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是将环状烯烃作为聚合单元使其聚合的树脂的总称,例如,可以举出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特开平3—14882号公报、特开平3—12213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树脂。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环状烯烃的加聚物、环状烯烃与乙烯、丙烯等a—烯烃的共聚物(具有代表性的为无规共聚物)及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对对它们进行改性的接枝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作为环状烯烃的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降冰片烯系单体。作为环状聚烯烃树脂,有多种制品出售。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日本基恩(Zeon)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基尼克斯(Zeonex)"、"基诺亚(Zeonor)"、JSR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阿通(Arton)"、TICONA公司制的商品名"拖帕斯(Topas)"、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阿帕尔(APEL)"。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Tg(玻璃化温度)优选为115"以上,更优选为12(TC以上,进而优选为125'C以上,特别优选为130'C以上。通过使Tg在115'C以上,可以使偏振片的耐久性出色。对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Tg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成形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7(TC以下。由(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得到面内相位差(Re)、厚度方向相位差(Rth)大致为0的薄膜。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只要在不损坏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丙烯酸酯一(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一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等)、具有脂环族烃基的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甲基)丙烯酸降冰片烯酯共聚物等)。优选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Cl6垸基酯。更优选举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成分(50100重量%,优选为7010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具体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三菱里昂(Rayon)株式会社制的阿克里皮特(Acrypet)VH或阿克里皮特VRL20A、特开2004—70296号公报中记载的分子内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利用分子内交联或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的高Tg(甲基)丙烯酸树脂系。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也可以使用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这是因为具有高耐热性、高透明性、利用双向拉伸的高机械强度。作为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举出特开2000—230016号公报、特开2001—151814号公报、特开2002—120326号公报、特开2002—254544号公报、特开2005—146084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优选具有下述通式(化1)表示的环结构。[化l]卞中'CHzC、式中,R1、112及尺3彼此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有机残基。此外,有机残基也可以包括氧原子。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结构中,用通式(化l)表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90重量%,更优选为1070重量%,进而优选为1060重量%,特别优选为1050重量%。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结构中,用通式(化l)表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比例如果少于5重量%,那么耐热性、耐溶剂性、表面硬度会变得不充分。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结构中,用通式(化1)表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比例如果多于90重量%,那么会变得缺乏成型加工性。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质均分子量(有时也称为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2000000,更优选为50001000000,进而优选为10000500000,特别优选为50000500000。如果质均分子量超出上述范围,那么从成型加工性的点出发,不优选。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Tg优选为115'C以上,更优选为12(TC以上,进而优选为125。C以上,特别优选为130'C以上。由于Tg在115'C以上,所以例如作为透明保护薄膜装入到偏振片的情况下,则成为耐久性出色的偏振片。对具有上述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Tg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从成型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为170°C以下。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利用注射模塑成形得到的成形品,利用基于ASTM—D—1003的方法测定的全光线透过率越高越优选,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88%以上,进而优选为90%以上。全光线透过率是透明性的基准,如果全光线透过率不到85%,那么透明性可能会降低。上述透明保护薄膜通常使用正面相位差不到40nm而且厚度方向相位差不到80nm的薄膜。正面相位差Re用Re二(nx—ny)Xd表示。厚度方向相位差Rth用Rth二(nx—nz)Xd表示。另外,Nz系数用Nz=(nx—nz)/(nx—ny)表示。[其中,薄膜的滞相轴方向、进向轴方向以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别为nx、ny、nz,d(nm)为薄膜的厚度。滞相轴方向是薄膜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此外,透明保护薄膜优选尽可能不着色。可以优选使用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一90nm+75nm的保护薄膜。通过使用这种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为一90nm+75nm的保护薄膜,可以大致消除透明保护薄膜引起的偏振片的着色(光学上的着色)。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进而优选为一80nm+60nm,特别优选为一70nm+45nm。另一方面,作为上述透明保护薄膜,可以使用具有正面相位差为40nm以上和/或厚度方向相位差为80mn以上的相位差的相位差板。正面相位差通常控制在40200nm的范围,厚度方向相位差通常控制在80300nm的范围。作为透明保护薄膜使用相位差板的情况下,该相位差板还起到透明保护薄膜的功能,所以可以实现薄型化。作为相位差板,可以举出对高分子材料实施单向或双向拉伸处理而成的双折射性薄膜、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薄膜、将液晶聚合物的取向层支撑于薄膜上的相位差板等。对相位差板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一般为20150,左右。作为高分子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縮丁醛、聚甲基乙烯醚、聚丙烯酸羟乙基酯、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碳酸酯、聚芳酯、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聚苯硫醚、聚苯醚、聚烯丙基砜、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烯烃、聚氯乙烯、纤维素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或它们的二元系、三元系各种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混合物等。这些高分子材料可通过拉伸等而成为取向物(拉伸薄膜)。作为液晶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在聚合物的主链或侧链上导入了赋予液晶取向性的共轭性的直线状原子团(mesogene)的主链型或侧链型的各种聚合物等。作为主链型液晶性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具有在赋予弯曲性的间隔部上结合了直线状原子团基的构造的聚合物,例如向列取向性的聚酯系液晶性聚合物、圆盘状聚合物或胆甾醇型聚合物等。作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如下的化合物等,即,将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二酸酯作为主链骨架,作为侧链借助由共轭性的原子团构成的间隔部具有由赋予向列取向性的对位取代环状化合物单元构成的直线状原子团部的聚合物等。这些液晶聚合物例如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处理,即,在对于形成在玻璃板上的聚酰亚胺或聚乙烯醇等薄膜的表面进行摩擦处理后的材料、斜向蒸镀了氧化硅的材料等的取向处理面上,铺展液晶性聚合物的溶液后进行热处理。相位差板可以是例如各种波长板或用于补偿由液晶层的双折射造成的着色或视角等的材料等具有对应于使用目的的适宜的相位差的材料,也可以是层叠2种以上的相位差板而控制了相位差等光学特性的材料。相位差板满足nx=ny>nz、nx>ny>nz、nx>ny=nz、nx>nz>ny、nz=nx>ny、nz>nx>ny、nz>nx=ny的关系,可以根据各种用途选择使用。此夕卜,ny=nz不仅是指ny与nz完全相同的情况,还包括ny与nz基本上相同的情况。例如,满足mOny〉nz的相位差板,优选使用满足正面相位差为40100nm、厚度方向相位差为100320nm、Nz系数为1.84.5的相位差板。例如,满足mOny二nz的相位差板(正性A板),优选使用满足正面相位差为100200nm的相位差板。例如满足nz=nx>ny的相位差板(负性A板),优选使用满足正面相位差为100200nm的相位差板。例如,满足nx>ny>nz的相位差板,优选使用满足正面相位差为150300nm、Nz系数为00.7的相位差板。另外,如上所述,例如可以使用满足nx二ny〉nz、nz>nx>ny或nz〉nx=ny的相位差板。透明保护薄膜可以对应适用的液晶显示装置适当选择。例如为VA(垂直排列)(VerticalAlignment,包括MVA、PVA)的情况下,优选偏振片的至少一方(单元侧)的透明保护薄膜具有相位差。作为具体的相位差,优选在Re=0240nm、Rth二0500nm的范围。如果提到三维折射率,优选nx>ny=nz、nx>ny>nz、nx〉nz>ny、nx=ny>nz(单向、双向、Z化、负性C板)的情况。在液晶单元的上下使用偏振片时,可以为液晶单元的上下均具有相位差,或者也可以为上下任意的透明保护薄膜具有相位差。例如为IPS(板内转换)(In—PlaneSwiting,包括FFS)的情况下,在偏振片的一方的透明保护薄膜具有相位差的情况、不具有的情况,均可以使用。例如,在不具有相位差的情况下,优选在液晶单元的上下(单元侧)均不具有相位差的情况。在具有相位差的情况下,优选在液晶单元的上下均具有相位差的情况、上下任意一方具有相位差的情况(例如上侧Z化、下侧无相位差的情况,或上侧A—板、下侧正性C一板的情况)。具有相位差的情况下,优选在Re二一500500nm、Rth=—500500nm的范围。如果提至U三维折射率,优选nx〉ny二nz、nx>nz>ny、nz>nx=ny、nz>nx>ny(单向、Z化、正性C板、正性A板)。此外,上述具有相位差的薄膜,可以另外使其贴合于不具有相位差的透明保护薄膜,从而赋予上述功能。贴合所述偏振光薄膜和透明保护薄膜中使用的粘接层或粘合层只要是光学上透明的,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水系、溶剂系、热熔系、自由基固化型的各种方式的粘接层或粘合层,但优选水系粘接剂或自由基固化型粘接剂。作为形成粘接层的水系粘接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例示乙烯基聚合物系、明胶系、乙烯基系乳胶系、聚氨酯系、异氰酸酯系、聚酯系、环氧系等。由这样的水系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可以作为水溶液的涂敷干燥层等形成,但在配制该水溶液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配合交联剂或其他添加剂、酸等催化剂。作为所述水系粘接剂,优选使用含有乙烯基聚合物的粘接剂等,作为乙烯基聚合物,优选聚乙烯醇系树脂。另外,还可以在聚乙烯醇系树脂中含有硼酸或硼砂、戊二醛或三聚氰胺、草酸等水溶性交联剂。特别是在作为偏振光薄膜使用聚乙烯醇系的聚合物薄膜的情况下,从粘接性的点出发,优选使用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粘接剂。进而,从提高子、杯子、碗、汤匙、筷子或叉子;5)40min后,将步骤4)中的餐具脱模或切割,把餐具放置4h,然后在60'C通风环境下干燥4h;餐具干燥后取出,用自来水清洗,自然晾干,然后装箱。餐具回收后,可清洗、干燥,在45(TC下热分解,加入3ml水研磨,重复4)到5)操作。实施例6:氯氧镁水泥应用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具体步骤为1)氯氧镁水泥的制备按氧化镁与六水氯化镁的质量比为1:0.5,选取氧化镁、六水氯化镁,将氧化镁进行研磨,获得氧化镁粉料,备用;再将六水氯化镁溶解在水中,获得质量浓度为6%氯化镁溶液,备用;将氯化镁溶液与氧化镁粉料混合进行研磨,研磨10min,获得氯氧镁水泥浆料;2)—次性餐具的制备(1)根据餐具的形状将氯氧镁水泥浆料通过常规方法挤出成型;所述餐具为盘子、杯子、碗、汤匙、筷子或叉子;(2)餐具成型脱模后,进行干燥,得一次性餐具。实施例7:氯氧镁水泥应用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具体步骤为-1)氯氧镁水泥的制备按氧化镁与六水氯化镁的质量比为l:0.8,选取氧化镁、六水氯化镁,将氧化镁进行研磨,获得氧化镁粉料,备用;再将六水氯化镁溶解在水中,获得质量浓度为20%氯化镁溶液,备用;将氯化镁溶液与氧化镁粉料混合进行研磨,研磨15min,获得氯氧镁水泥浆料;2)—次性餐具的制备(1)根据餐具的形状将氯氧镁水泥浆料通过常规方法挤出成型;所述餐具为盘子、杯子、碗、汤匙、筷子或叉子;(2)餐具成型脱模后,进行干燥,得一次性餐具。实施例8:氯氧镁水泥应用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具体步骤为1)氯氧镁水泥的制备按氧化镁与六水氯化镁的质量比为1:1,选取氧化镁、六水氯化镁,将氧化镁进行研磨,获得氧化镁粉料,备用;再将六水氯化镁溶解在水中,获得质量浓度为36%氯化镁溶液,备用;将氯化镁溶液与氧化镁粉料混合进行研磨,研磨20min,获得氯氧镁水泥浆料;2)—次性餐具的制备(1)将氯氧镁水泥浆料通过常规方法注射到餐具模具中成型;所述餐具为盘子、杯子、碗、汤匙、筷子或叉子;(2)餐具成型脱模后,进行干燥,得一次性餐具。实施例9:氯氧镁水泥应用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具体步骤为1)氯氧镁水泥的制备(1)粉料的制备将活性料与辅料进行研磨,获得粉料,所述的活性料为氧化镁,辅料为增强剂,氧化镁与增强剂质量比为1:0.001;所述的增强剂为凹凸棒石;(2)按氧化镁与六水氯化镁的质量比为l:0.5选取氧化镁粉料、六水氯化镁,并将六例如使用如上所述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粘接剂的情况下,可以优选使用至少具有两个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乙二胺、三亚乙基二胺、己二胺等具有亚烷基和两个氨基的亚垸基二胺类;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垸甲苯二异氰酸酯加成化合物(adduct)、三苯基甲垸三异氰酸酯、亚甲基双(4一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它们的酮肟嵌段物或酚嵌段物等异氰酸酯类;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甘油二或三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二缩水甘油胺等环氧类;甲醛、乙醛、丙醛、丁醛等单醛类;乙二醛、丙二醛、丁二醛、戊二醛、顺丁烯二醛、苯二甲醛(phthaldialdehyde)等二醛类;羟甲基尿素、羟甲基蜜胺、烷基化羟甲基尿素、垸基化羟甲基蜜胺、甲基胍胺、苯代三聚氰二胺和甲醛的縮合物等氨基一甲醛树脂;进而可以举出钠、钾、镁、钙、铝、铁、镍等二价金属或三价金属的盐及其氧化物。其中,优选氨基一甲醛树脂、特别是具有羟甲基的羟甲基化合物。交联剂的配合量相对树脂100重量份,通常为0.13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1025重量份,在强调粘接剂的耐久性的情况下,与从配制粘接剂到成为粘接层的时间(使用寿命)变短相反,配合30重量份以上46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2重量份以上40重量份以下的交联剂也是有效的。作为自由基固化型粘接剂,可以例示电子射线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等活化能量线固化型,热固化型等各种粘接剂,优选短时间内可以固化的活化能量线固化型。特别优电子射线固化型。作为固化性成分,可以举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具有乙烯基的化合物。这些固化性成分可以使用单官能或二官能以上的任意一种。另外,这些固化性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作为这些固化性成分,例如可以优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例如举出各种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尿垸(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或各种(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等。在所述固化性成分中,优选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特别是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意味着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酯是这个意思。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使用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各种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羟基也可以作为芳香环的取代基存在,但在本发明中优选作为结合芳香环与(甲基)丙烯酸酯的有机基团(与烃基、特别是亚烷基结合的有机基团)存在。作为所述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以举出具有芳香环的单官能的环氧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之间的反应物。作为具有芳香环的单官能的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基縮水甘油基醚、叔丁基苯基縮水甘油基醚、苯基聚乙二醇縮水甘油基醚等。作为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一3—苯氧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一3—叔丁基苯氧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一3—苯基聚乙二醇丙基酯等。另外,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可以优选使用含氮单体及/或羧基单体。从粘接性的点出发,优选这些单体。作为含氮单体,例如可以举出N—丙烯酰吗啉、N—丙烯酰基哌啶、N—甲基丙烯酰基哌啶、N—丙烯酰基吡咯烷等具有吗啉环、哌啶环、吡咯烷环、哌嗪等杂环的含杂环丙烯酸单体。另外,作为含氮单体,例如可以举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己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垸(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一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一N—丙烷(甲基)丙烯酰胺等(N—取代)酰胺系单体;(甲基)丙烯酸氨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3—(3一嘧啶(匕,二-々))丙酯等(甲基)丙烯酸垸基氨基烷基酯系单体;N—(甲基)丙烯酰氧亚甲基琥珀酰亚胺或N—(甲基)丙烯酰基一6—氧基六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基一8—氧基八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等琥珀酰亚胺系单体等。含氮单体例如优选含杂环丙烯酸单体,特别优选N—丙烯酰吗啉。作为羧基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基酯等。其中,优选丙烯酸。此外,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还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一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等碳原子数112的(甲基)丙烯酸垸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一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一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一4一羟丁酯、(甲基)丙烯酸一6—羟己酯、(甲基)丙烯酸一8—羟辛酯、(甲基)丙烯酸一10—羟癸酯、(甲基)丙烯酸一12—羟月桂酯或(4一羟甲基环己基)一丙烯酸甲酯等含羟基单体;马来酐、衣康酸酐等含酸酐基单体;丙烯酸的己内酯加成物;苯乙烯磺酸或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一2—甲基丙垸磺酸、(甲基)丙烯酰胺丙垸磺酸、磺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基氧萘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2—羟乙基丙烯酰磷酸酯等含磷酸基单体等。作为所述固化性成分,可以优选使用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氮单体、羧基单体。从可以得到具有相对偏振光薄膜及透明保护薄膜为良好的粘接层的偏振片的点出发,这些成分作为固化性成分,优选含有50重量%以上。进而,从涂敷性、加工性等的点出发,也优选。所述固化性成分的比例优选含有60重量%以上,进而优选70重量%以上,更优选80重量%以上。作为所述固化性成分,可以使用二官能以上的固化性成分。作为二官能以上的固化性成分,优选二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特别是二官能以上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二官能以上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利用单官能的环氧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之间的反应得到。多官能的环氧化合物可以例示各种环氧化合物。作为多官能的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芳香族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作为芳香族环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双酚A的二縮水甘油基醚、双酚F的二縮水甘油醚、双酚S的二縮水甘油醚之类的双酚型环氧树脂;b苯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甲酚清漆环氧树脂、羟基苯甲醛苯基酚醛清漆环氧树脂之类的酚醛清漆型的环氧树脂;四羟基苯基甲烷的縮水甘油醚、四羟基二苯甲酮的縮水甘油醚、环氧化聚乙烯基苯酚之类的多官能型的环氧树脂等。作为脂环式环氧树脂,可以举出所述芳香族环氧树脂的加氢物、环己垸系、环己基甲酯系、环己基甲醚系、螺(spiro)系、三环癸垸系等环氧树脂。作为脂肪族环氧树脂,可以举出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聚縮水甘油醚。作为它们的例子,可以举出通过向1,4一丁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的二縮水甘油醚、甘油的三縮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的三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的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或丙二醇、甘油之类的脂肪族多元醇加成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环氧垸烃(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得到的聚醚型多元醇的聚縮水甘油醚等。所述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通常在303000g/当量,优选在501500g/"所述二官能以上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优选脂肪族环氧树脂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二官能的脂肪族环氧树脂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在所述固化性成分中,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特别是具有芳香环及羟基的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氮(甲基)丙烯酸酯、含羧基(甲基)丙烯酸酯适合作为电子射线型粘接剂,通过使用该粘接剂,可以得到具有相对偏振光薄膜及透明保护薄膜为良好的粘接性的偏振片。例如使用低水分率的偏振光薄膜的情况下,或者将透湿度低的材料作为透明保护薄膜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粘接剂也可以相对它们显示出良好的粘接性,结果可以得到寸法稳定性良好的偏振片。固化型粘接剂含有固化性成分,而除了所述成分以外,根据固化的类型,添加自由基引发剂。以电子射线固化型使用所述粘接剂的情况下,不一定特别需要在所述粘接剂中环氧自由基引发剂,但以紫外线固化型、热固化型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自由基引发剂。自由基引发剂的使用量,以固化性成分每100重量份,通常为0.11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0.53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粘接剂中含有金属化合物填充剂(filler)。利用金属化合物填充剂,可以控制粘接层的流动性,可以得到对膜厚进行稳定化、具有良好的外观、面内均一且没有粘接性不均的偏振片。可以使用各种金属化合物填充剂。作为金属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硅酸铝、碳酸钙、硅酸镁等金属氧化物;碳酸锌、碳酸钡、磷酸钙等金属盐;氟镁石(sdlaite)、滑石、粘土、高岭土等矿物。另外,这些金属化合物填充剂可以使用已进行表面改性的金属化合物填充剂。金属化合物填充剂的平均粒径通常为11000nm左右,优选为l500nm、进而优选为10200nm、进而更优选为10100nm。金属化合物填充剂的平均粒径如果在所述范围内,则可以在粘接层中大致均一地分散金属化合物,可以得到保证粘接性且外观良好的、面内均一的粘接性。金属化合物填充剂的配合量,相对粘接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以IOO重量份以下的比例配合。另夕卜,通过使金属化合物填充剂的配合比例在所述范围内,能够保证偏振光薄膜与透明保护薄膜之间的粘接性,而且同时可以得到外观良好、面内均一的粘接性。金属化合物填充剂的配合比例优选为1100重量份,进而优选为250重量份,进而更优选为530重量份。金属化合物填充剂的配合比例,相对粘接剂成分100重量份,如果超过IOO重量份,则粘接剂中的粘接剂成分的比例变小,从粘接性的点出发,不优选。此外,对金属化合物填充剂的配合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将保证粘接性且同时得到外观良好的、面内均一的粘接性,作为所述范围的下限值。另外,粘接层或粘合层的形成,可以优选使用能够在无溶剂或低溶剂状态下贴合的干式层压法。作为该干式层压法,只要使用以往公知的干式层压用粘接剂及贴合方法即可,除了本发明以外,可以使用该方法。这样,具有进一步减低条纹状的凹凸不均等的效果。作为所述干式层压用粘接剂,可以举出双液体固化型粘接剂、双液体溶剂型粘接剂、单液体无溶剂型粘接剂。作为双液体固化型粘接剂,可以使用丙烯酸系,作为双液体溶剂型粘接剂,可以使用聚酯系、芳香族聚酯系、脂肪族聚酯系、聚酯/聚氨酯系、聚醚/聚氨酯系,作为单液体无溶剂型粘接剂(湿固化型类型),可以使用聚醚/聚氨酯系等树脂。所述粘接层或粘合剂,必要时,也可以适当含有添加剂。作为添加剂的例子,可以举出以羰基化合物等为代表的利用电子射线提高固化速度或灵敏度的增感剂,硅烷偶合剂、钛偶合剂等偶合剂,以环氧乙烷为代表的增粘剂,提高与透明保护薄膜的润湿性的添加剂,以丙烯酰基化合物或烃系(天然、合成树脂)等为代表、提高机械强度或可加工性等的添加剂,紫外线吸收剂,抗老化剂,染料,加工助剂,离子收集(iontmp)齐U,抗氧化剂,增粘剂,填充剂(除了金属化合物填充剂以外),增塑剂,流平剂,发泡抑制剂,防静电剂,耐热稳定剂,耐水解稳定剂等稳定剂等。通过在所述偏振光薄膜的两面,经由粘接层或粘合层贴合透明保护薄膜,可以得到偏振片,也可以在粘接层或粘合层与透明保护薄膜或偏振光薄膜之间设置底涂层或易粘接处理层等。利用所述制造方法形成的粘接层由水系粘接剂等形成的情况下,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30300n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进而优选为60250nm。另一方面,粘接层由固化型粘接剂形成的情况下,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0.1200pm。更优选为0.550|im,进而优选为0.510|im。所述偏振片可以作为进一步至少与一层各种光学功能层层叠的光学薄膜使用。作为该光学功能层,例如可以举出硬膜处理层或防反射处理层、防止粘附处理层、或漫射层或防眩处理层等表面处理层或者以视角补偿或光学补偿为目的取向液晶层。进而还可以举出例如层叠了1层或2层以上偏振光转换元件、反射板或半透过板、相位差板(包括l/2或l/4等波阻片a片))、视角补偿薄膜、亮度改善薄膜等在图像显示装置等的形成中可以使用的光学薄膜的光学功能层。特别优选的偏振片是在所述偏振片上进一步层叠反射板或半透过反射板而成的反射型偏振片或半透过型偏振片;在偏振片上进一步层叠相位差板而成的椭圆偏振片或圆偏振片;在偏振片上进一步层叠视角补偿层或视角补偿薄膜而成的宽视场角偏振片;或者在偏振片上进一步层叠亮度改善薄膜而成的偏振片。层叠所述光学功能层的情况下,通常直接在偏振片等的薄膜上层叠所述表面处理层或取向液晶层即可,由各种薄膜构成的光学功能层优选使用经由所述粘接层或粘合层层叠的方法。作为此时的粘接层或粘合层,特别优选使用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层。作为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层,例如可以用丙烯酸系、硅酮系、聚酯系、聚氨酯系、聚醚系、橡胶系等根据以往适当的粘合剂形成。作为该粘合剂,从防止因吸湿造成的发泡现象或剥离现象、因热膨胀差等引起的光学特性的下降或液晶单元的翘曲、并且以高品质形成耐久性优良的液晶显示装置等观点来看,优选吸湿率低且耐热性优良的粘合层,进而,从防止偏振片等光学特性的变化的点出发,优选在固化或干燥时不需要高温的过程,不需要长时间的固化处理或干燥处理的粘合层。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在偏振片或光学薄膜中优选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粘合剂中添加微粒,作为显示出光漫射性的粘合层等。该粘接层或粘合层根据需要在必要的面上设置即可,例如如果提及如本发明的由偏振光薄膜和保护薄膜构成的偏振片,根据需要在偏振片的一面或两面、即如果是保护薄膜则在与偏振光薄膜贴合的相反侧的面,设置粘接层或粘合层即可。作为用于这样层叠光学功能层的情况下的由粘合剂构成粘接层或粘合层的干燥后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1500pm左右,优选为5200pm,更优选为10100pm。通过使粘接层或粘合层的厚度在该范围内,可以缓和偏振片或光学功能层的寸法变动。在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层的表面露出的情况下,在供于使用前为了防止该粘合层被污染等,优选临时粘贴隔离件覆盖。作为隔离件,优选使用在根据所述保护薄膜等适宜的薄膜上,设置利用根据需要的硅酮系或长链垸基系、氟系或硫化钼等适宜剥离剂的剥离涂层的隔离件。实施硬膜层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偏振片的表面损坏等,例如可以通过在保护薄膜的表面上附加由丙烯酸系、硅酮系等适当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构成的硬度、滑动特性等良好的固化被膜的方式等形成。实施防反射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外光在偏振片表面的反射,可以通过形成基于以往的防反射膜等来完成。此外,实施防粘连处理的目的是防止与相邻层的粘附。实施防眩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外光在偏振片表面反射而干扰偏振片透射光的辨识等,例如,可以通过采用喷砂方式或压纹加工方式的粗表面化方式以及配合透明微粒的方式等适当的方式,向保护薄膜表面赋予微细凹凸结构来形成。作为在上述表面微细凹凸结构的形成中含有的微粒,例如,可以使用平均粒径为0.550^im的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锑等组成的往往具有导电性的无机系微粒、由交联或者未交联的聚合物等组成的有机系微粒等透明微粒。当形成表面微细凹凸结构时,微粒的使用量相对于形成表面微细凹凸结构的透明树脂100重量份,通常为270重量份左右。防眩层也可以兼当用于将偏振片透射光漫射而扩大视角等的漫射层(视角扩大功能等)。还有,上述防反射层、防粘连层、漫射层或防眩层等光学功能层除了可以直接设置在偏振片上以外,还可以作为其他的光学薄膜与偏振片分开设置。反射型偏振片是在偏振片上设置反射层而成的,可用于形成反射来自辨识侧(显示侧)的入射光,行显示的类型的液晶显^置等,并且可以省略内置的背光灯等光源,从而具有易于使液晶显^置薄型化等优点。形成反射型偏振片时,可以M根据需要经由保护薄膜等在偏振片的一面上附设由金属等构成的反射层的方式等适当的方式进行。还有,在上述中,半透过型偏振片可以通过作成用反射层反射光的同时使光透过的半透半反镜等半透过型的反射层而获得。半透过型偏振片通常被设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可以形成如下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等,艮P,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情况下,反射来自于辨识侧(显示侧)的入射光而显示图像,在比较暗的环境中,使用内置于半透过型偏振片的背面的背光灯等内置光源来显示图像。下面对偏振片上进一步层叠相位差板而构成的椭圆偏振片或圆偏振片进行说明。在将直线偏振光改变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或者将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改变为直线偏振光,或者改变直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位差板等。特别是,作为将直线偏振光改变为圆偏振光或将圆偏振光改变为直线偏振光的相位差板,可以使用所谓的1/4波阻片(也称为V4片)。1/2波阻片(也称为V2片)通常用于改变直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的情形。椭圆偏振片可以有效地用于以下情形等,即补偿(防止)超扭曲向列相(STN)型液晶显示装置因液晶层的双折射而产生的着色(蓝或黄),从而进行没有所述着色的白黑显示的情形等。另外,控制三维折射率的偏振片还可以补偿(防止)从斜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时产生的着色,所以优选。圆偏振片可以有效地用于例如对以彩色显示图像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的色调进行调整的情形等,而且还具有防止反射的功能。作为相位差板,可以举出对聚合物薄膜进行单向或双向拉伸处理而形成的双折射性薄膜,使液晶单体发生取向之后使其交联、聚合而成的取向薄膜,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薄膜、用薄膜支撑液晶聚合物的取向层的构件等公知的薄膜。相位差板可以是例如各种波阻片或用于补偿由液晶层的双折射造成的着色或视角等的材料等具有对应于使用目的的适宜的相位差的材料,也可以是层叠2种以上的相位差板而控制了相位差等光学特性的构件等。视角补偿薄膜是在从不垂直于画面的稍微倾斜的方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的情况下也使图像看起来比较清晰的、用于扩大视场角的薄膜。可以使用以防止基于由液晶单元造成的相位差而形成的辨识角的变化所带来的着色等或扩大辨识度良好的视角等为目的的适宜的聚合物。另外,从实现辨识度良好的宽视场角的观点等出发,可以优选使用用三乙酰纤维素薄膜支撑由液晶聚合物的取向层、特别是圆盘状液晶聚合物的倾斜取向层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光学补偿相位差板。作为偏振光转换元件,例如可以举出各向异性反射型偏振光元件或各向异性散射型偏振光元件等。例如可以举出日东电工制的PCF系列或3M公司制的DBEF系列等。另外,作为各向异性反射型偏振光元件,可以优选使用反射型栅极(grid)偏振镜。作为该例,可以举出Moxtek制的MicroWires等。另一方面,作为各向异性散射型偏振光元件,例如可以举出3M公司制的DRPF等。将偏振片和亮度改善薄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偏振片通常被设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一侧。亮度改善薄膜是显示如下特性的薄膜,即,当因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背光灯或来自背面侧的反射等,有自然光入射时,反射特定偏光轴的直线偏振光或特定方向的圆偏振光,而使其他光透过,因此将亮度改善薄膜与偏振片层叠而成的偏振片可使来自背光灯等光源的光入射,而获得特定偏振光状态的透过光,同时,所述特定偏振光状态以外的光不能透过,被予以反射。经由设于其后侧的反射层等再次反转在该亮度改善薄膜面上反射的光,使之再次入射到亮度改善薄膜上,使其一部分或全部作为特定偏振光状态的光透过,从而增加透过亮度改善薄膜的光,同时向偏振镜提供难以吸收的偏振光,从而增大能够在液晶显示图像的显示等中利用的光量,并由此可以提高亮度。另外,本发明的偏振片如同所述偏振光分离型偏振片那样,可以由层叠了偏振片和2层或3层以上的光学功能层的构件构成。所以,也可以是组合所述反射型偏振片或半透过型偏振片和相位差板而成的反射型椭圆偏振片或半透过型椭圆偏振片等。在偏振片上层叠了所述光学功能层的光学薄膜,可以利用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过程中依次独立层叠的方式来形成,但是预先经层叠而成为光学薄膜的偏振片在质量的稳定性或组装操作等方面优良,因此具有可以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工序的优点。在层叠中可以使用粘合层等适宜的粘接手段。在粘接所述偏振片或其他光学功能层时,它们的光学轴可以根据目标相位差特性等而采用适宜的配置角度。还有,也可以在上述的偏振片、光学功能层或粘接剂、粘合层等各层上,利用例如用水杨酸酯系化合物或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或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镍配位化合物系化合物等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处理的适当的方式,使之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利用本发明的偏振片可以优选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电致发光显示装置(ELD)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偏振片可以优选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等,例如可以用于在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配置偏振片而成的反射型或半透过型或者透过反射两用型等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单元基板可以为塑料基板、玻璃基板的任意一种。形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可以为任意类型,例如可以使用薄膜晶体管型为代表的有源矩阵驱动型的液晶单元、扭曲向列型或超扭曲向列型为代表的单纯矩阵驱动型的液晶单元等适当的类型的液晶单元。另外,当将偏振片或光学薄膜设置在液晶单元的两侧时,它们既可以是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另外,在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以在适宜的位置上配置1层或2层以上的例如棱镜阵列薄片、透镜阵列薄片、光漫射板、背光灯等适宜的部件。以下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被这些实施例及比较例所限定。(偏振光薄膜的水分率测定方法)从得到的偏振光薄膜切取180mmX500mm的样品,层叠其初期重量(W(g))在12(TC的干燥机内放置该样品2小时,然后层叠干燥后重量(D(g))。利用下述式,从这些测定值求得水分率、水分率(%)={(W—D)/W}X100(偏振光薄膜的制作)在30°C的纯水中浸渍厚75nm的聚乙烯醇薄膜((株)CHRARAY制;VF—PS7500,宽1000mm)60秒,同时使其拉伸至2.5,在3(TC的碘水溶液(重量比纯水/碘(I)/碘化钾(KI)=100/0.01/1)中染色45秒,在4重量%的=硼酸水溶液中拉伸至拉伸倍率为5.8倍,在纯水中浸渍10秒,然后保持薄膜的张力不变,在40'C下干燥3分钟,得到偏振光薄膜。该偏振光薄膜的厚度为25pm,水分率为30重量%。(带粘接层的透明保护薄膜的作成)在纯水3760重量份中,溶解PVA树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审U::^'ir/一》)IOO重量份和交联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制々才一夕一、/一》)35重量份,配制粘接剂。用缝口模头,在厚8(Hi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薄膜(富士胶巻公司制UZ—80T,水分率1.4重量%)的一面侧涂敷该粘接剂之后,85'C下干燥1分钟,得到具有厚0.1pm的粘接层的带粘接层的TAC薄膜。实施例1(偏振片的制作)按照图1所示的方法,制作偏振片。树脂薄膜A使用所述偏振光薄膜,第一透明薄膜Bl及第二透明薄膜B2使用所述带粘接层的TAC薄膜。带粘接层的TAC薄膜被输送并使TAC薄膜侧成为第一金属辊bl、第二金属辊b2侧。作为第一金属辊bl、第二金属辊b2,使用直径200mm的铁辊。作为第一弹性辊al、第二弹性辊a2,使用在铁芯的周围具有橡胶层(硬度卯度,壁厚3mm)的结构的直径200mm的辊。向第一弹性辊与第一金属辊的辊之间,输送偏振光薄膜和带粘接层的TAC薄膜,对它们进行压接,使TAC薄膜贴合在偏振光薄膜的一面,得到层叠薄膜(图1的层叠薄膜L1)。此时,第一弹性辊与第一金属辊的层叠压力为3.5MPa,利用第一弹性辊与第一金属辊之间的挤压而发生凹变形。对如图2A所示的凹部端点(xl)进行确认。输送偏振光薄膜时,使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yl)与偏振光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a)成为一11.1°。另一方面,输送第一透明薄膜时,使凹部端点(xl)与第一透明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b)成为+94°。其中,所述角度是以切线(yl)为标准,右旋为"+",左旋为"一"的角度。然后,不巻取层叠薄膜,而向第二弹性辊与第二金属辊的辊间,输送层叠薄膜和带粘接层的TAC薄膜,对它们进行压接,使TAC薄膜贴合在偏振光薄膜的两面,得到偏振片(相当于图1的多层层叠薄膜L2)。此时,第二弹性辊与第二金属辊的层叠压力为3.5MPa,利用第二弹性辊与第二金属辊之间的挤压而发生凹变形。对如图2B所示的凹部端点(x2)进行确认。输送层叠薄膜时,使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y2)与层叠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2a)成为+11.1。。另一方面,输送第二透明薄膜时,使凹部端点(x2)与第二透明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02b)成为一94°。其中,所述角度是以切线(y2)为标准,右旋为"+",左旋为"一"的角度。在所述中,各薄膜的输送速度为30m/分钟。此外,在所述中得到的偏振片,在贴合后在8(TC下干燥2分钟。实施例218在实施例1中,将相对切线(yl)的各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a)、(eib)、相对切线(y2)的各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2a)、(92b)或层叠压力改变为如表l所示,除此以外,与实施例l同样地进行,得到偏振片。实施例19在实施例16中,将第一及第二弹性辊的橡胶层的硬度改变为65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6同样地进行,得到偏振片。实施例20在实施例16中,将第一及第二弹性辊的橡胶层的硬度改变为75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6同样地进行,得到偏振片。比较例19在实施例1中,如表1所示,改变图1的方法,采用图36中记载的方法,改变各辊与各薄膜之间的关系,将相对切线(yl)的各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a)、(eib)、相对切线(y2)的各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02a)、(e2b)或层叠压力改变为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偏振片。对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的偏振片,进行下述评价。结果见表l。(气泡的确认)从得到的偏振片切取500mmX300mm的样品,确认偏振光薄膜与TAC薄膜之间的气泡的数目。[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7</column></row><table>表l中分别表示为*1:气泡被带入、输送到偏振光薄膜与第一金属辊之间,成为带有凹凸痕迹的偏振片,*2:不能调制正确的线压,成为带有皱纹的偏振片。从所述表1的结果可知,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制造多层层叠薄膜时,可以抑制树脂薄膜(偏振光薄膜)与透明薄膜(透明保护薄膜)之间产生气泡。另外,从实施例17与实施例815的比较可知,通过控制相对切线(yl)的各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a)、(eib)、相对切线(y2)的各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2a)、(02b),可以进一步抑制气泡。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是在水分率10~60重量%的树脂薄膜的两面、经由粘接层或粘合层贴合水分率0.5~5重量%的第一透明薄膜及第二透明薄膜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第一透明薄膜位于第一金属辊侧的方式使树脂薄膜和第一透明薄膜通过第一金属辊与第一弹性辊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形成层叠薄膜之后,不卷取该层叠薄膜,按照第二透明薄膜位于第二金属辊侧的方式使该层叠薄膜和第二透明薄膜通过第二金属辊与第二弹性辊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形成多层层叠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辊与第二金属辊的至少任意一个为铁辊或不锈钢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辊及第二弹性辊均为在金属制的芯部涂敷橡胶层或树脂层得到的弹性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辊及第二弹性辊的橡胶层或树脂层的硬度为70以上100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树脂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a)、和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第一透明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b)为相反方向,其中,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是指第一弹性辊被第一金属辊接触挤压而产生的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处的、第一弹性辊与第一金属辊的最开始接触点,树脂薄膜的输送线是指树脂薄膜与第一弹性辊的最开始接触点处的切线,第一透明薄膜的输送线是指第一透明薄膜与第一金属辊的最开始接触点处的切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将树脂薄膜向第一金属辊与第一弹性辊的一对辊间输送之前、改变第一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树脂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ia)的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层叠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e2a)、和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第二透明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02b)为相反方向,其中,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是指第二弹性辊被第二金属辊接触挤压而产生的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处的、第二弹性辊与第二金属辊的最开始接触点,层叠薄膜的输送线是指层叠薄膜与第二弹性辊的最开始接触点处的切线,第二透明薄膜的输送线是指第二透明薄膜与第二金属辊的最开始接触点处的切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将层叠薄膜向第二金属辊与第二弹性辊的一对辊间输送之前、改变第二弹性辊的变形凹部端点处的切线与层叠薄膜的输送线所成的角度(62a)的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辊与第一弹性辊间的层叠压力及第二金属辊与第二弹性辊间的层叠压力的至少任意一个为2MPa以上5MPa以下。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向水分率多的树脂薄膜贴合透明薄膜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是可以抑制在树脂薄膜与透明薄膜之间产生气泡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是在水分率10~60重量%的树脂薄膜的两面,经由粘接层或粘合层贴合水分率0.5~5重量%的第一透明薄膜及第二透明薄膜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按照第一透明薄膜位于第一金属辊侧的方式使树脂薄膜和第一透明薄膜通过第一金属辊与第一弹性辊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形成层叠薄膜之后,不卷取该层叠薄膜,按照第二透明薄膜位于第二金属辊侧的方式使该层叠薄膜和第二透明薄膜通过第二金属辊与第二弹性辊的一对辊间,由此压接形成多层层叠薄膜。文档编号B32B37/02GK101104329SQ2007101290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申请日期2007年7月11日优先权日2006年7月12日发明者和田守正,土本一喜,增田友昭,大浦崇史,妹尾智之,池岛健太郎,藤田裕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