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塑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12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塑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塑复合结构,具体说,涉及一种由多层薄膜通过塑-塑热复合的方式而制得的复合薄膜。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之间通过塑-塑复合的方式而生产出的薄膜多用做物品的软包装材料, 该复合薄膜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将多种薄膜进行复合,从而满足产品包装方面的需求。现有薄膜的塑-塑复合技术主要是通过粘合剂将多层薄膜进行复合的。一般是通过在线涂布方式,先在一种薄膜的极性化处理表面上涂布胶水,经烘道干燥后与另一薄膜或印有油墨层的薄膜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热复合。这种方式得到的复合薄膜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残留溶剂,并对被包装物或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塑-塑复合结构,该结构中的一层薄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表面层能够直接与油墨层结合,并通过油墨与另外一层薄膜一一可热封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直接热压复合而无需使用粘合剂。本发明的塑-塑复合结构彻底去除了传统复合薄膜结构中所使用或残留的溶剂造成的负面影响,简化了复合工艺。它不仅具有节能功效,而且特别有利于软包装食品的卫生和环保。本发明中的塑-塑复合结构是通过热压复合的方式而实现的。该复合结构由一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中间油墨层和一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组成,其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至少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上基体层和位于其内侧的可热封层,该热封层为起始热封温度小于或等于95°C的乙烯、丙烯、丁烯的两元或三元共聚物及其混合物。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至少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下基体层和直接与油墨接触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的成分为1).乙烯-丁烯共聚物或2).乙烯-辛烯共聚物或3).乙烯-丁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物或4).乙烯-辛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物或5). 1)、2)、3)、4)中的任意混合物或6). 5)与氢化石油树脂的再共混物


附图为本发明中的塑-塑复合结构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中标号1为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标号3为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标号2为油墨层。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包括上基体层a和可热封层b ;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包括下基体层c和功能层d。可热封层b为起始热封温度小于、等于95°C的乙烯、丙烯、丁烯的两元或三元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该可热封层b的下表面可以经表面极性化处理。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中的功能层d的成分为1).乙烯-丁烯共聚物或2).乙烯-辛烯共聚物或;3).乙烯-丁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物或4).乙烯-辛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物或5). 1)、2)、3)、4)中的任意混合物或6). 5)与氢化石油树脂的再共混物。该功能层d的内表面也可以经极性化处理。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塑-塑复合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中间油墨层 (2)和一个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所述的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上基体层(a)和位于其内侧的热封层(b),该热封层(b)为起始热封温度小于95°C的乙烯、丙烯、丁烯的三元共聚物,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下基体层(c)和直接与油墨接触的功能层(d),该功能层(d)的成分为乙烯-丁烯共聚物,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和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通过热合的方式复合在一起,所述的可热封层(b)和/或功能层(d)经过极性化处理。其塑-塑复合结构是通过以下方式制成的借助于德国布鲁克纳(BRUECKNER)的平膜法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薄膜生产线(三层共挤出双向拉伸生产线,最大收卷宽度4. 2 米,最高线速度280米/分钟)分别制得包括上基体层a和可热封层b的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以及包括下基体层c和功能层d的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在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上可以进行油墨印刷,使油墨层2附着在其上。再将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与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用杭州吴泰FM1050型无胶覆膜机在5 15MPa压强和95 130°C下热合,即可得到本发明的塑-塑复合结构。实施例2 一种塑-塑复合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中间油墨层 (2)和一个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所述的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上基体层(a)和位于其内侧的热封层(b),该热封层(b)为起始热封温度小于95°C的乙烯、丙烯的两元共聚物,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下基体层(c)和直接与油墨接触的功能层(d),该功能层(d)的成分为乙烯-辛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物,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和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 通过热合的方式复合在一起。实施例3 —种塑-塑复合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中间油墨层 (2)和一个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所述的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上基体层(a)和位于其内侧的热封层(b),该热封层(b)为起始热封温度小于95°C的乙烯、丙烯、丁烯的两元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的混合物,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下基体层(c)和直接与油墨接触的功能层(d),该功能层 (d)的成分为乙烯-丁烯共聚物与乙烯-丁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物以及氢化石油树脂的再共混物,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和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通过热合的方式复合在一起。可热封层(b)和功能层(d)都经过极性化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塑-塑复合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中间油墨层 (2)和一个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1)至少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上基体层(a)和位于其内侧的热封层(b),该热封层(b) 为起始热封温度小于或等于95°C的乙烯、丙烯、丁烯的两元或三元共聚物及其混合物,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至少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下基体层(c)和直接与油墨接触的功能层(d),该功能层(d)的成分为1).乙烯-丁烯共聚物或2).乙烯-辛烯共聚物或3).乙烯-丁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物或4).乙烯-辛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物或5).1)、2)、3)、4)中的任意混合物或6). 5)与氢化石油树脂的再共混物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和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3)通过热合的方式复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塑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热封层(b)和/或功能层(d)经过极性化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多层薄膜通过塑-塑热复合的方式而制得的复合薄膜。该复合结构由一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中间油墨层和一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组成,其上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至少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上基体层和位于其内侧的可热封层,该热封层为起始热封温度小于或等于95℃的乙烯、丙烯、丁烯的两元或三元共聚物及其混合物。下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至少为两层结构,它包括聚丙烯下基体层和直接与油墨接触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的成分为1).乙烯-丁烯共聚物或2).乙烯-辛烯共聚物或3).乙烯-丁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物或4).乙烯-辛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物或5).由1)、2)、3)、4)中的任意混合物或6).5)与氢化石油树脂的再共混物。
文档编号B32B27/06GK102152566SQ201010612500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徐文树, 朱健民 申请人:广东德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