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生产线的排废纸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5940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排废纸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瓦楞纸的加工和印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边角和废纸屑,这些废纸屑的体积较大,而且易燃,设备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火星即可引燃这些废纸屑,且废纸屑对于设备的传动机构也存在威胁,纸粉附着在传动机构上,会增加传动机构的摩擦力。对于较轻的纸粉,可以采用除尘装置进行清除。但是,对于体积较大的废纸屑则难以收集,采用值机员工收集容易影响加工和印刷质量,而采用专门的人员定时收集,人工费用高,劳动强度较高,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排废纸屑装置,可以实时收集瓦楞纸生产线中的印刷设备产生的废纸屑,优选的方案中,收集的废纸屑被集中到废纸屑储存斗内集中处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排废纸屑装置,在至少一个印刷设备下方低于地面的位置设有位于沟槽内的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尾端与中转料斗连接。所述的中转料斗位于地面之下。所述的中转料斗内还设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首端位于第一输送带尾端的下方,第二输送带的尾端位于废纸屑储存斗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输送带倾斜布置,废纸屑储存斗位于地面上方。在第一输送带的边缘设有倾斜的引导边,引导边的外缘与地面平齐,内缘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的印刷设备包括模切设备、折边设备、套色印刷设备、涂胶设备和覆膜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印刷设备一侧设有过道,位于过道的第一输送带上方设有活动盖板。第一输送带位于每台印刷设备的废纸屑排放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排废纸屑装置,通过设置的位于地面下的第一输送带将废纸屑统一输送到一个位置,以便于后期处理,避免废纸屑影响设备的运转,且降低了劳动强度。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中转料斗、废纸屑储存斗和第二输送带,便于将废纸屑集中收集到废纸屑储存斗内便于采用机械设备统一清理,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强度。在改进前,需要3~5个工人进行废纸屑的收集和处理,而在改进后仅需一个工人进行收集处理即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立面方向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输送带1,引导边2,印刷设备3,地面4,中转料斗5,第二输送带6,废纸屑储存斗7,活动盖板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中,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排废纸屑装置,在至少一个印刷设备3下方低于地面4的位置设有位于沟槽内的第一输送带1,本例中的第一输送带1为胶带式输送带,优选的,第一输送带1位于每台印刷设备3的废纸屑排放处。第一输送带1的尾端与中转料斗5连接。首端是指输送带上层的起始端,在此处的输送胶带绕过带辊进入到上层,尾端则是输送胶带绕过带辊进入到下层。印刷设备3产生的废纸屑在重力作用下自行落到沟槽内的第一输送带1上,被输送至中转料斗5,从而无需人工收集废纸屑,降低劳动强度,也避免堆积的废纸屑影响印刷设备的活动机构。如图2中,所述的中转料斗5位于地面之下。由此结构,便于将第一输送带1设置为水平状态。如图1、2中,所述的中转料斗5内还设有第二输送带6,第二输送带6的首端位于第一输送带1尾端的下方,第二输送带6的尾端位于废纸屑储存斗7的上方。由此结构,便于将中转料斗5内的废纸屑输送到废纸屑储存斗7内,以便于后期用机械设备,例如铲车进行统一清理。该结构也降低了对于中转料斗5容积的要求。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所述的第二输送带6倾斜布置,废纸屑储存斗7位于地面上方。由此结构,便于建造,也便于后期的清理。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在第一输送带1的边缘设有倾斜的引导边2,引导边2的外缘与地面4平齐,内缘位于第一输送带1的上方,通常引导边2的内缘第一输送带1的胶带之间的间隙较小。由此结构,确保废纸屑落入到胶带上,避免影响第一输送带1的运行。所述的印刷设备3包括模切设备、折边设备、套色印刷设备、涂胶设备和覆膜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如图1中各个设备并列布置。印刷设备3两侧设有过道,位于过道的第一输送带1上方设有活动盖板8。由此结构,便于人员和转运小车通行。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