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尘笼摩擦包缠式高光洁增强纱线的后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526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尘笼摩擦包缠式高光洁增强纱线的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摩擦纺纱机的每一对分别对应摩擦尘笼(13)的负压抽风管(15)的任意一条上,设置毛羽定向伸展抽吸管(14),毛羽定向伸展抽吸管(14)呈弯折状,毛羽定向伸展抽吸管(14)的一端与负压抽风管(15)接通,毛羽定向伸展抽吸管(14)的另一端为毛羽抽吸端,毛羽抽吸端的端口的平面与由压辊(4)、引纱罗拉(5)啮合形成的引纱罗拉钳口所在水平面平行,且两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毛羽抽吸端的管道中轴线与引纱罗拉钳口所在水平面呈15°-65°夹角,在由压辊(4)、引纱罗拉(5)啮合形成的引纱罗拉钳口的入口处,设置纱线热定型装置,纱线热定型装置由绝热基座(6)、定向加热装置(7)、导纱盘(8)、绝热盘(9)组成,绝热基座(6)呈圆柱状,绝热基座(6)一端固定安装在摩擦纺纱机车台(17)的水平面上,绝热基座(6)另一端与定向加热装置(7)连接,定向加热装置(7)的加热端平面中心设有绝热杆,导纱盘(8)活动套装在绝热杆上,导纱盘(8)的下盘与定向加热装置(7)的加热端平面充分接触,导纱盘(8)的下盘与导纱盘(8)的上盘之间形成熨烫走纱槽,熨烫走纱槽与引纱罗拉钳口、摩擦纺纱机芯纱喂入张力盘装置(16)的过纱槽槽底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绝热盘(9)活动套装在绝热杆上,绝热盘(9)位于导纱盘(8)上方;

在摩擦纺纱机上进行多毛羽纱线后加工处理时,将回潮率为10%以上的多毛羽纱线的筒子卷装置于摩擦纺纱机芯纱卷装放置室内,从筒子卷装上退绕下来多毛羽纱线经张力盘装置(16)的过纱槽运行至毛羽定向伸展抽吸管(14)的毛羽抽吸端端口下方,受到毛羽定向伸展抽吸管(14)负压抽吸作用,多毛羽纱线的表面毛羽与纱线主干运动方向呈15°-65°夹角的定向伸展,在摩擦尘笼(13)搓捻作用下,定向伸展的毛羽以定向有序包缠方式紧密缠绕在纱体主干上,摩擦尘笼(13)搓捻作用后的纱线表面呈高光洁状,纱线进入纱线热定型装置的熨烫走纱槽内,经100-180℃的热定型处理,热定型处理后的纱线依次经引纱罗拉钳口、导纱钩(3)、槽筒(2),最终卷绕在筒管(1)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