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导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17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纱机导丝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细纱机导丝机构。



背景技术:

细纱机纺织包芯纱产品时,需要在细纱机摇架上安装导线机构。目前,普遍使用的导丝机构组成包括中间调整螺母和对称设置的两根螺杆,在各螺杆端部安装导丝轮,各螺杆上还设有锁紧螺母。需要调节导丝轮位置时,松开锁紧螺母,旋转螺杆直至导丝轮位置合适,然后再将锁紧螺母旋紧。这种常用机构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由于螺杆和锁紧螺母的结构尺寸都较小,调整时需借助专用工具,调整操作空间受限,导致导丝轮的位置调节很不方便,有时还会出现因两侧螺杆相互顶触而无法将导丝轮调整到位的情况,而导丝轮位置调节不精确,就会使纤维包不住芯纱,造成疵品。

同时的,在纱线的绕制过程往往需要对纱线进行控制,不能使其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进行绕制,这就会出现纱线绕制错误的现象,但是现有的细纱机一般都不具备此种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的、能够正确绕制纱线的、使用更加方便的细纱机导丝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细纱机导丝机构,包括支架、主轴、导丝轮、轴承、正反运转电机和正负控制电路,所述支架通过旋转轴连接在所述正反运转电机之上,所述正反运转电机与所述正负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主轴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主轴的两侧均设有螺纹,所述导丝轮套接在调节螺栓上,所述调节螺栓配合锁紧螺栓使用,所述轴承设于所述导丝轮和调节螺栓之间,所述支架上部设有主轴安装槽和压簧,所述主轴的中部安装在所述主轴安装槽内,所述压簧压紧所述主轴。

所述主轴和压簧接触段的截面为圆缺形。

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设有锁紧手柄,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设有调节手柄。

所述支架的下部安装在细纱机上。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细纱机导丝结构包括支架、主轴、导丝轮、轴承、正反运转电机和正负控制电路,所述支架通过旋转轴连接在所述正反运转电机之上,所述正反运转电机与所述正负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主轴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主轴的两侧均设有螺纹,所述导丝轮套接在调节螺栓上,所述调节螺栓配合锁紧螺栓使用,所述轴承设于所述导丝轮和调节螺栓之间,所述支架上部设有主轴安装槽和压簧,所述主轴的中部安装在所述主轴安装槽内,所述压簧压紧所述主轴,此种来回旋转的方式使得所述导丝轮上的丝线也是跟着做往复的左右运动,这就解决了纱线一致在同一地方绕制的难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细纱机导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正反运转电机和正负控制电路的电连接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支架;2、主轴;3、导丝轮;4、轴承;5、正反运转电机;6、正负控制电路;7、旋转轴;8、螺纹;9、调节螺栓;10、锁紧螺栓;11、主轴安装槽;12、压簧;13、锁紧手柄;14、调节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细纱机导丝机构的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支架1、主轴2、导丝轮3、轴承4、正反运转电机5和正负控制电路6,所述支架1通过旋转轴7连接在所述正反运转电机5之上,所述正反运转电机5与所述正负控制电路6电连接,所述主轴2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主轴2的两侧均设有螺纹8,所述导丝轮3套接在调节螺栓9上,所述调节螺栓9配合锁紧螺栓10使用,所述轴承4设于所述导丝轮3和调节螺栓9之间,所述支架1上部设有主轴安装槽11和压簧12,所述主轴2的中部安装在所述主轴安装槽11内,所述压簧12压紧所述主轴2。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轴2和压簧12接触段的截面为圆缺形,此处的设计,能够使得所述压簧12更紧密的压住所述主轴2。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螺栓10的端部设有锁紧手柄13,所述调节螺栓9的端部设有调节手柄14,此处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所述导丝轮的固定问题,使其的固定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的下部安装在细纱机上。

工作原理:所述正负控制电路6能够控制正反运转电机5来回不停的旋转,使其一直处于不同方向上的来回旋转,而不是同一方的一直旋转,从而使得所述主轴2跟着做水平面上的来回旋转,这就能够使所述导丝轮3对细丝进行左右的来回控制,起到细纱机的绕纱线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