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紧机构及粗纱机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139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紧机构及粗纱机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紧机构及粗纱机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落纱粗纱机常利用下龙筋板的升降运动来完成空、满纱管间的置换,现有的外置式自动落纱粗纱机的下龙筋板的底部设有龙筋托板,龙筋托板通过定位销与托架相连,托架与自动落纱粗纱机齿条导向机构的齿条架相连,所述齿条架在齿轮齿条传动的带动下可沿安装在自动落纱粗纱机上的导向柱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下龙筋板完成升降运动。

现有的自动落纱粗纱机中,常用的齿轮锁紧方式为通过成90°的两个顶丝压紧在带动齿轮旋转的升降减速机的输出轴上来实现,这种锁紧方式容易损伤减速机输出轴的轴面,且紧固力量不易掌握,易出现打滑现象,损伤设备。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锁紧机构及粗纱机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锁紧机构,包括齿轮、偏心夹紧套及锁紧螺栓,齿轮包括彼此相连的外齿轮和定位套筒,定位套筒与偏心夹紧套相适配,偏心夹紧套套置在定位套筒的外侧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

所述定位套筒沿其周向开设有多道透槽。

所述偏心夹紧套包括第一夹紧段和第二夹紧段,第一、第二夹紧段的截面均呈半圆弧状,第一、第二夹紧段的半径均与定位套筒的外径相适配,第一夹紧段一端和第二夹紧段的一端相连,第一夹紧段的另一端和第二夹紧段的另一端相互分离且均设置有锁紧块,各锁紧块上均开设有供所述锁紧螺栓穿过的通孔,第一夹紧段和第二夹紧段上均开设有螺栓安置槽,螺栓安置槽位于锁紧块的一侧。

所述外齿轮和定位套筒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夹紧段和第二夹紧段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粗纱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传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包括左升降齿条、右升降齿条、减速电机以及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传动轴,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有两套,两套锁紧机构的外齿轮和定位套筒分别套置在传动轴的两端,两个外齿轮分别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左、右升降齿条相啮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偏心夹紧套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外齿轮与传动轴锁紧,避免了传动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还可以保护传动轴的轴面,延长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偏心夹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与偏心夹紧套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粗纱机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外齿轮 2、定位套筒 21、透槽 3、偏心夹紧套 31、第一夹紧段 32、第二夹紧段 33、锁紧块 34、通孔 35、螺栓安置槽 4、锁紧螺栓 5、传动轴 6、减速电机 7、左升降齿条 8、右升降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锁紧机构,包括齿轮、偏心夹紧套3及锁紧螺栓4。齿轮包括彼此相连的外齿轮1和定位套筒2。所述外齿轮1和定位套筒2一体成型。所述定位套筒2为沿其周向开设有多道透槽21的薄壁套筒,透槽21的设置能够使所述偏心夹紧套3锁紧时最大限度地让定位套筒2与下述的传动轴5抱紧。

所述偏心夹紧套3套置在定位套筒2的外侧并通过锁紧螺栓4锁紧。具体地说,所述偏心夹紧套3包括第一夹紧段31和第二夹紧段32,所述第一夹紧段31和第二夹紧段32一体成型结构。第一、第二夹紧段的截面均呈半圆弧状,第一、第二夹紧段的半径均与定位套筒2的外径相适配,第一夹紧段31一端和第二夹紧段32的一端相连,第一夹紧段31的另一端和第二夹紧段32的另一端相互分离且均设置有锁紧块33,各锁紧块33上均开设有供所述锁紧螺栓4穿过的通孔34,第一夹紧段31和第二夹紧段32上均开设有螺栓安置槽35,螺栓安置槽35位于锁紧块33的一侧。锁紧螺栓4穿过通孔34锁紧第一夹紧段31和第二夹紧段32后,锁紧螺栓4的头部置于螺栓安置槽35内。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粗纱机升降装置,包括升降传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包括左升降齿条7、右升降齿条8、减速电机6以及与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的传动轴5,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有两套,两套锁紧机构的外齿轮1和定位套筒2分别套置在传动轴5的两端,位于左侧的锁紧机构的外齿轮1与左升降齿条7相互啮合,位于右侧的锁紧机构的外齿轮1与右升降齿条8相互啮合。

使用时,将偏心夹紧套3套在定位套筒2上,将外齿轮1连同偏心夹紧套3一起套置到传动轴5上,通过使用锁紧螺栓4来紧固偏心夹紧套3使齿轮与传动轴5抱紧而实现锁紧。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