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包芯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992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芯纱,尤其是涉及一种功能性包芯纱。



背景技术:

以长丝为芯,表层为皮的包覆结构的纱,称为包芯纱,属复合纱。常见的纱芯长丝有涤纶丝、锦纶丝和氨纶丝等。外包纤维常用棉、涤棉、腈纶、羊毛等。包芯纱主要用作缝纫线、衬衫面料、烂花织物和弹力织物等。缝纫线用包芯纱多为高强涤纶丝做纱芯,外包棉纤维,芯丝提供强力、弹性,外层纤维承受与针眼摩擦产生的高温和热定形温度;衬衫面料常用涤棉包芯纱,含棉量较高在外,使面料既挺括,又具有吸湿、透气、无静电、穿着舒适等特点;涤棉包芯纱织成织物后,利用纤维不同的溶解性能,用化学试剂处理,使织物上部分棉纤维溶解,保留涤纶长丝,成为具有部分半透明华文的“烂花”织物;用氨纶为纱芯,以棉、涤棉、涤纶或腈纶等为外包纤维制成的包芯纱,可织制弹力织物,用作泳衣、滑雪衣、牛仔服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但满足于服装等的款式舒适度,更不断追求其功能性,如抗菌除臭、吸湿发热、排汗快干、香味、阻燃等,因而研发了大量的功能纤维,如何将这些纤维应用于纺织面料中成为了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功能性包芯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功能性包芯纱,包括纱芯以及包覆在纱芯外部的表层,所述的纱芯由2根长丝加捻缠绕而成,所述的长丝中一根为功能性长丝,所述的表层捻于纱芯外侧。

所述的功能性长丝包括抗菌长丝或凉感长丝。

两根长丝的捻向相同,为Z捻,且两根长丝相互交叠缠绕形成麻花状结构。

两根长丝的捻回角相同,均为10~15°。

所述的表层为阻燃腈纶纤维或芳纶纤维,并捻于纱芯外侧。

所述的表层捻向为Z捻。

所述的表层的捻回角为15~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包芯纱中设置两根长丝,其中一根为功能性长丝,除了达到普通包芯纱的效果外还具有相应的功能性,若采用的功能性长丝为抗菌长丝则有抗菌效果,若采用的功能性长丝为凉感长丝则有降温凉爽的效果,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配置,满足人们对舒适度及功能性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两根长丝加捻缠绕而成,采用相同捻向并相互交叠缠绕形成麻花状结构,并非采用两根长丝平行排列的方式,一方面结构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加大功能性长丝在面料中的占比,充分发挥其功效;

(3)本实用新型表层采用阻燃腈纶纤维或芳纶纤维,使得该包芯纱能够用于制造既具有阻燃功能,抗菌或凉感功能,同时穿着舒适性也较高的织物;

(4)本实用新型两根长丝的捻回角度以及表层的捻回角度设置较优,长丝较小的捻回角可以控制纱线的细度,表层较大的捻回角可以更好的包裹纱芯,提高包芯纱的质量和质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芯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长丝,2为第二长丝,3为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功能性包芯纱,包括纱芯以及包覆在纱芯外部的表层3,所述的纱芯由2根长丝加捻缠绕而成,包括第一长丝1和第二长丝2,所述的长丝中一根为功能性长丝,另一根为普通长丝,本实用新型普通长丝采用涤纶丝,所述的表层3捻于纱芯外侧,功能性长丝包括抗菌长丝或凉感长丝,普通长丝为涤纶长丝等,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配置。两根长丝的捻向相同,均为Z捻,两根长丝并相互交叠缠绕形成麻花状结构。两根长丝的捻回角相同,均为10~15°,本实施例中两根长丝的捻回角采用13°,使用两根长丝作为纱芯,除了达到普通包芯纱的效果,同时兼顾功能性,若采用的功能性长丝为抗菌长丝则有抗菌效果,若采用的功能性长丝为凉感长丝则有降温凉爽的效果,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配置,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需求。两根长丝互相缠绕而不是平行排列,一方面结构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加大功能性长丝在面料中的占比,充分发挥其功效。所述的表层3为阻燃腈纶纤维或芳纶纤维,并捻于纱芯外侧,表层的捻向为Z捻,捻回角为15~20°,本实施例中表层3捻回角采用17°。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的采用棉纤维作为表层,采用阻燃腈纶纤维或芳纶纤维捻于纱芯外部,从而使得该功能性包芯纱在具有抗菌性的同时还具有阻燃功能,同时采用该包芯纱制造的织物穿着舒适性也较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