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造纸机的气囊调节式刮刀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7173发布日期:2018-06-30 04:08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造纸机的气囊调节式刮刀夹。



背景技术:

造纸机是将符合造纸要求的纸浆水悬浮体经滤网脱水成形、机械挤压脱水和干燥等过程而抄制成纸的机器,主要由网、压榨和干燥等部构成,网部分圆网和长网两种,压榨部由压榨辊和造纸毛布等组成,干燥部由一个或几个烘缸组成,并包括传动系统,用以将纸机各部位联接同步运转,而辊子是机械传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件,其中抄纸是纸张制作的一个步骤,详细方法是纸浆在抄造纸张前,需再除去其中泥沙及粗纤维等杂质,而在抄造纸的过程中,刮刀起到清除辊体表面杂物的作用。

目前纸机上普遍使用的刮刀,通过底座固定在辊子的底侧,在安装时,使刮刀贴近辊子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更好的将辊子上的杂物给刮去,并且随着刮刀的长时间使用,会与实际效果有偏差,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每个刮刀再次进行调节,对于造纸机这种大型设备,辊子数量很多,一一手动调节,将一个很大的任务量,并且在调节刮刀的时候,辊子是运动的,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造纸机的气囊调节式刮刀夹,在固定刮刀的刮刀夹底部安装两个气囊,通过对两个气囊气压大小的调节,带动刮刀夹转动,进而实现刮水刀的微调,一方面气囊的充气放气,通过造纸机本有的压缩空气系统来完成,简单实用,成本低,另一方面通过气压调节,就省去了手动调节,节省劳力,并且保障操作员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造纸机的气囊调节式刮刀夹,包括支架、刮刀组件和气囊组件,所述支架设置于造纸机辊子的底侧,并且支架的上端设置有E形槽,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刮刀夹和刮刀片,所述刮刀夹包括支撑平板和卡槽,所述支撑平板设置于E形槽开口面的一侧,并且支撑平板下端与E形槽开口面中间的横板铰接,支撑平板与E形槽的两个开口槽分别构成腔体Ⅰ和腔体Ⅱ,所述卡槽开口面的下侧通过螺丝固定于支撑平板的上端,并且卡槽开口面的上侧与支撑平板之间留有通孔,所述刮刀片的一端通过销子固定于卡槽内,刮刀片的另一端穿过通孔贴近于辊子,所述气囊组件包括设置于腔体Ⅰ内的气囊Ⅰ和设置于腔体Ⅱ内的气囊Ⅱ,并且气囊Ⅰ和气囊Ⅱ均通过气压管与造纸机的气压系统连接,并分别配置有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造纸机的气囊调节式刮刀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刀片的材质为EP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造纸机的气囊调节式刮刀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平板上端为楔形。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造纸机的气囊调节式刮刀夹,在固定刮刀的刮刀夹底部通过E形槽安装两个气囊,E形槽与刮水夹铰接,通过对两个气囊大小的调节,带动刮刀夹转动,进而实现刮刀的微调,代替人工手动调节,一方面节省劳力,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操作员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造纸机的气囊调节式刮刀夹,两个气囊均连接有气压管,并设置调节阀,其中气压管与造纸机本身的气压系统连接,改造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造纸机的气囊调节式刮刀夹,刮刀夹的支撑平板上端设置为楔形,一方面是节省原材料,另一方面是可以引导人们的视角作用于刮刀片上,利于观察刮刀片的使用情况和调节状态,并且刮刀片采用EP材料,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刮刀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E形槽,3、刮刀片,4、支撑平板,5、卡槽,6、腔体Ⅰ,7、腔体Ⅱ,8、通孔,9、销子,10、气囊Ⅰ,11、气囊Ⅱ,12、气压管,13、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造纸机的气囊调节式刮刀夹,包括支架1、刮刀组件和气囊组件,所述支架1设置于造纸机辊子的底侧,并且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E形槽2,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刮刀夹和刮刀片3,所述刮刀夹包括支撑平板4和卡槽5,所述支撑平板4设置于E形槽2开口面的一侧,并且支撑平板4下端与E形槽2开口面中间的横板铰接,支撑平板4与E形槽2的两个开口槽分别构成腔体Ⅰ6和腔体Ⅱ7,所述卡槽5开口面的下侧通过螺丝固定于支撑平板4的上端,并且卡槽5开口面的上侧与支撑平板4之间留有通孔8,所述刮刀片3的一端通过销子9固定于卡槽5内,刮刀片3的另一端穿过通孔8贴近于辊子,所述气囊组件包括设置于腔体Ⅰ6内的气囊Ⅰ10和设置于腔体Ⅱ7内的气囊Ⅱ11,并且气囊Ⅰ10和气囊Ⅱ11均通过气压管12与造纸机的气压系统连接,并分别配置有调节阀13。

在对刮刀片3进行调节时,通过调节阀13对气囊Ⅰ10和气囊Ⅱ11的充气和放气,来调节其大小,如果气囊Ⅰ10增大、气囊Ⅱ减小11,就会顶着支撑平板4向外运动,进而使刮刀片3远离辊子,如果气囊Ⅱ11增大、气囊Ⅰ10减小,就会顶着支撑平板4向里运动,进而使刮刀片3贴近辊子,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使刮刀片3与辊子达到合适的位置。代替人工手动调节,一方面节省劳力,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操作员的安全,并且气压管12与造纸机本身的气压系统连接,改造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其中支撑平板4上端设置为楔形,一方面是节省原材料,另一方面是可以引导人们的视角作用于刮刀片3上,利于观察刮刀片3的使用情况和调节状态,并且刮刀片3采用EP材料,经久耐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