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83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外线固化型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的油墨包装体和油墨袋。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方式包括使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溶剂油墨、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等各种油墨的方法。
近年来,紫外线或EB等活化能射线固化型喷墨记录方式作为对于油墨吸收性差的基体材料也可以作为形成图像的方法引人注目。其包括用水、水性溶剂、各种有机溶剂稀释反应性的单体的溶剂型和固化后不残留溶剂的无溶剂型。近年来,由于也存在希望无VOC的背景,因此,无溶剂型的油墨受到关注。
作为通过活化能射线使油墨固化的活化能射线固化型油墨,已知有以丙烯酸酯单体为主体的自由基聚合性油墨和以环氧单体或氧杂环丁烷单体为主体的阳离子聚合性油墨。
关于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溶剂油墨,有许多油墨袋体已被实用化,使用这些油墨时,已知具有充分的耐久性、保存性的构成。
但是,活性能射线固化型的油墨中使用的丙烯酸酯单体、环氧单体、氧杂环丁烷单体等显示出与以往的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溶剂油墨中使用的稀释溶剂有显著不同的性质,特别是,关于油墨的储藏等,特别是在长期的耐久性、保存性上存在诸多问题。单体具有与用作塑料添加剂的增塑剂接近的性质,容易与许多塑料相溶。因此,作为与这些油墨接触的部件,使用以往使用的部件时,由于没有耐油墨性,因此,由于活化能射线固化型油墨变质而不能发挥其功能。
这些单体成分与以往的稀释溶剂相比,由于非常容易使油墨袋体中使用的构成部件显著地溶解、溶胀,因此,产生油墨袋体变形等的问题。另外得知,由于溶解析出成分产生如下问题喷墨喷嘴的堵塞,并因活化能射线引起的固化灵敏度降低。特别是,使用环氧单体、氧杂环丁烷单体、乙烯基醚单体等的阳离子聚合性油墨与自由基聚合性油墨相比,在臭气、灵敏度、对基体材料的密着性各点上有利,但是,存在对各种塑料部件的侵蚀性、溶胀性大,部件的尺寸·硬度等发生变化等问题。
另外,由于活性能射线固化型的油墨通过紫外线等活化能射线固化,因此要求油墨袋体具有遮光性。
作为这些具有耐油墨性和遮光性的部件,可以考虑使用SUS(StainlessUsed Steel)等金属的油墨袋体,但成本高无法实用。另外,油墨根据聚合类型的不同会发生消耗,有时由于油墨袋内的空气量的影响而使保存性劣化。例如,自由基聚合性油墨的情况下,由于从混入空气中带入的水分,会使作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酯等发生水解。另外,在以酸作为反应活性种的阳离子聚合性油墨的情况下,油墨中含有的微量的水分具有抑制暗反应的作用,由于干燥空气的混入而引起脱水现象,会促进因产生的微量酸成分引起的暗反应。
要消除因混入空气引起的影响,优选随着油墨的消耗,油墨袋体的容积可以减少的软包装材料。具体地是,使用组合了挠性膜状遮光部件、耐油墨部件的片,在填装油墨时进行减压,同时进行包装·热封(heat seal)而得到的油墨袋体。通过制成软包装材料,可以赋予其各种功能,并且,可以降低油墨袋体的成本,并减少废弃部件。
因此,研究了使用包含遮光性大的金属膜的遮光部件和耐油墨部件的多层复合膜的软包装材料的油墨袋体,但在这些单纯的组合中,不能具有充分的保存性、耐久性。
另外,制造的油墨袋体以装载在装载台上的状态收纳在外箱内,油墨袋体的油墨导出部通过装载台和外箱的侧壁固定,宽度因装载台的侧壁移动受到限制。因此,油墨袋体在输送、操作等被移动、或受到振动时,油墨袋体的油墨收纳部成为前后移动的状态。特别是,油墨收纳部向油墨导出部一侧移动时,油墨收纳部成为压缩状态,因此油墨收纳部容易产生褶皱。
如果一旦发生褶皱,则同一位置容易发生褶皱,由于反复多次,与外箱内侧摩擦,产生褶皱的位置容易发生针孔。特别是,用具有铝箔层的多层膜制作油墨收纳部时,由于容易弯曲,因此,弯曲的部分与外箱内侧摩擦而产生针孔,发生遮光性降低的问题。
关于遮光性,专利文献1中提出,在透过紫外线的油墨罐上密合减少紫外光的膜,并考虑遮光性和油墨残留量的可见性,但由于即使是很小却仍然具有紫外线透过性,因此对于长期保存来说是不充分的。
专利文献2以得到油墨罐部件的机械强度和抑制来自油墨罐部件的溶出物对油墨产生的影响为目的,但要以低成本满足遮光性和耐油墨性,还是不充分的。特别是,在长期保存或高温保存下,即使少量油墨到达遮光部件,也会产生遮光部件的劣化、遮光部件和耐油墨部件的粘接强度降低等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8211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4-188903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低成本的用于紫外线固化型喷墨记录方法的油墨袋体和油墨包装体,该油墨袋体和油墨包装体对于振动或折曲等外部因素具有长期的遮光性和耐油墨性。
本发明的上述课题通过以下方案达到。
一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包括(1)由多层膜形成的袋体,和(2)收纳在上述袋体内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上述多层膜包括(a)遮光层和(b)耐油墨层,所述耐油墨层在浸渍测试中因要收纳的上述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引起的质量变化率为1%以下。
方案1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在上述耐油墨层的内侧具有热封(heat seal)层。
方案1或2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遮光层由2层以上构成。
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遮光层为铝层。
方案3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遮光层是铝层和含有遮光性材料的树脂层的2种层。
方案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遮光层的外侧具有由尼龙或聚酯制成的保护层。
方案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耐油墨层为尼龙或聚酯。
方案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热封层为聚乙烯。
方案8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上述聚乙烯是使用金属茂催化剂制造的聚乙烯。


是油墨袋体的立体图。
是图1所示的油墨袋体的概要截面图。
是图2的P所示的部分的放大概要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者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作为用于紫外线固化型喷墨记录方法的油墨袋体,通过使用从内侧起至少具有遮光层、和在通过紫外线固化型喷墨油墨的浸渍实验中质量变化率为1%以下的耐油墨层的油墨袋体,可以得到低成本且对于振动或折曲等外部因素,具有长期的遮光性和耐油墨性的用于紫外线固化型喷墨记录方法的油墨袋体和油墨包装体。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
方案1涉及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包括由多层膜形成的袋体和收纳在上述袋体内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上述多层膜包括遮光层和在浸渍测试中因要收纳的上述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引起的质量变化率为1%以下的耐油墨层。通过制成将遮光层和浸渍试验中质量变化率为1%以下的耐油墨层贴合而得到的层结构,可以在长期保存时抑制耐油墨层的溶胀,由此,即使发生振动或折曲这些机械变形,也可以防止遮光层的针孔发生。另外,耐油墨层几乎不会由于油墨而膨润,因此,即使发生机械变形,也不会损害与遮光层的密合性。在本发明中进行的浸渍试验如下进行,将部件放入使用的油墨中,在60℃下浸渍1周。测定浸渍前后的质量变化率。另外,上述记载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定义为包括由多层膜形成的袋体和收纳在其袋体内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的包装体。
方案2是,通过在该结构中设置热封层,可在填充油墨后,进行封口。
方案3涉及一种油墨袋体,其特征在于,遮光层由2层以上构成。将遮光层的针孔减为0是非常难的,另外成本很高。通过将遮光层设置为2层以上,即使一个遮光层产生针孔,还可以通过设置其他遮光层来遮光。
方案4涉及一种油墨袋体,其特征在于,遮光层为铝层。在遮光层中优选至少设置1层由铝制成的遮光层。铝不仅显示出良好的遮光性,而且,水蒸气隔绝性或阻气性大,故特别优选。铝可以通过蒸镀来设置,但由于蒸镀容易产生针孔,因此,优选使用铝箔。铝箔的厚度为1~30μm,优选5~25μm。铝的种类优选弯曲时韧性高的铁系铝合金。
本发明中使用的油墨袋体优选由具有遮光性并且空气透过性或水分透过性低的原材料构成。
作为遮光性,制成光的透过率在250~440μm的波长范围内为0~8%,优选5%以下的袋体,在可以进一步抑制油墨的增粘这一点上是优选的。在本发明的袋体中装入油墨后,还可以将装有油墨的袋体再装入其他的袋体。可以举出,例如,瓦楞纸袋(ダンボ一ル)、玻璃纸袋(ポリ袋)、塑料袋体等,更加优选将这些袋体制成在250~440nm处的光透过率为8%以下。在超过440nm的波长范围的光透过率优选8%以下,更加优选5%以下。这样的袋体也可以是完全遮蔽250~440nm的波长范围的光的袋体(透过率为0%)。
通常,作为油墨袋体使用的聚乙烯等塑料袋体由于空气透过性或水分透过性未必小,因此,在长期保存期间、曝露于温度高的环境之下时,通过保存袋体,油墨中含有的空气或水分发生变动,对油墨保存性带来影响。特别是,在以酸为催化剂的阳离子聚合性油墨中,含水率降低时,体系内产生的微量的酸会促进聚合,其结果是,导致粘度上升、凝胶化、或者相反地粘度降低这样的粘度变动。
因此,在这样的聚合性油墨的长期保存性、特别是使用氧杂环丁烷的阳离子聚合性油墨的情况下,优选由水分透过性低的材料构成的袋体,即使在保存时环境温度上升,也可以抑制保存袋体内的水分释放到外部,因此,在使用酸发生剂的体系中,即使产生微量的酸,也可以通过存在的水分的控制效果而改善保存性。
作为水分透过性低的材料,可以举出,例如,偏二氯乙烯聚合物、尼龙11、尼龙12、聚氯三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酮、聚苯硫醚或者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等。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保存袋体的水分透过性,按照JIS K7129 B法测定的水蒸气透过度优选1g/m2/day以下,更加优选低于0.1g/m2/day。该水蒸气透过度可以使用,例如,モダンコントロ一ル公司制造的水蒸气透过率测定装置PERMATRAN-W1A,在37℃、90%RH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或者,水分透过性通过JIS Z 0208或者ASTM E9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而求得。这些方法是,在加入了干燥剂的杯(カツプ)中固定厚度为25μm的试验片,在规定的恒温恒湿装置中放置规定的时间,测定被干燥剂吸收前后的质量变化。在该方法中,优选由选自如下的塑料材料的材料构成,所述塑料材料是在40℃、90%RH、常压下,25μm的厚度下的水分透过性(透湿度)为20g/m2·24hr以下。作为塑料材料,其透湿度优选0.01~20g/m2·24hr,更加优选0.01~10g/m2·24hr。
同样地,作为空气透过性的指标的氧透过率优选1.0ml/m2/d以下,更加优选0.5ml/m2/d。氧气透过率可以使用,例如,モダンコントロ一ル公司制造的氧透过率测定装置OX-TRAN100,在23℃、0%RH的条件下测定。
方案5涉及一种油墨袋体,其特征在于,遮光层是铝层和含有遮光性材料的树脂层的2种层。遮光层为2层时,在遮光性、生产性、成本方面看,优选一层为铝,另一层为混入了遮光性材料的树脂。作为混入了遮光性材料的树脂,可以举出,含有炭黑的聚乙烯等。
作为遮光用炭黑的市售品,可以举出,#45、#950(以上,三菱化成公司制造)、バルカン-P(キヤボツト公司制造)、デンカブラツク(デンカ公司制造)、PEX9860 20(东京インキ公司制造)等。
作为添加量,从膜的物性、遮光性的观点来看,优选0.3~0.6质量%,更加优选0.35~0.40质量%。
方案6涉及一种油墨袋体,其特征在于,在遮光层的外侧具有由尼龙或聚酯制成的保护层。为保护遮光层,优选在外侧设置保护层,其材质优选尼龙或聚酯,作为聚酯,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酸乙二醇酯。膜厚优选5~100μm,更加优选5~50μm。
方案7涉及一种油墨袋体,其特征在于,耐油墨层为尼龙或聚酯。特别是,聚酯具有耐冲击性,并具有机械强度,故优选。由于可以弥补遮光层的机械强度,因此,优选与遮光层相邻接地使用由聚酯制成的耐油墨层。另外,尼龙耐油性高而优选。
方案8涉及一种油墨袋体,其特征在于,热封层为聚乙烯。作为对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具有适当的耐受性,并且,热封性优异的材料,优选聚乙烯。膜厚为10~100μm,优选12~75μm。另外,热封层使用的聚乙烯优选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为3万以下的低分子量成分为3质量%以下。
由于热封层与油墨接触,因此,优选在浸渍试验中质量变化率为5%以下者。
在热封层中含有炭黑等遮光性材料,可以兼作遮光层。
为了对冲击具有缓冲性,因此,优选在热封层和遮光层之间设置厚度为10~50μm的聚乙烯层。
热封层可以使用作为通常的包装材料使用的高分子膜(例如,作为功能性包装材料的新展开株式会社东レリ研究中心记载的高分子膜),即,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密度聚乙烯、未拉伸聚丙烯(CPP)、OPP、ONy、PET、玻璃纸、聚乙烯醇(PVA)、拉伸维尼纶(OV)、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偏氯乙烯(PVDC)等。
另外,视需要,这些热塑性膜也可以使用与异种膜共挤出而制作的多层膜、改变拉伸角度进行贴合而制作的多层膜等。作为热封层与油墨接触一侧的热塑性膜,优选LDPE、LLDPE以及使用金属茂催化剂制造的LDPE、LLDPE,以及这些膜和HDPE膜混合使用的膜。另外,当然也可以组合使用的膜的密度、分子量分布来制作,以得到需要的包装材料的物性。
方案9涉及一种油墨袋体,其特征在于,热封层中使用的聚乙烯是使用金属茂催化剂制造的聚乙烯。使用金属茂催化剂制造的聚乙烯由于热封强度高故优选。
特别是,这些之中,从熔融温度、强度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金属茂催化剂制造的LLDPE,只要通常销售的产品,则可以充分使用。所谓金属茂是指不饱和环状化合物夹持过渡金属形成的结构的化合物,已知Zr配位化合物和甲基铝氧烷(MAO)的组合。该催化剂也叫做卡明斯基(Kaminsky)催化剂或卡明斯基-辛(Kaminsky-sinn)催化剂。作为市售品,可以举出,例如,宇部兴产(株)制造的ユメリツト、ダウ·ケミカル日本制造的AFFINITY、エリ一ト、日本聚烯烃(株)制造的ハ一モレツクスLL、日本ポリケム(株)制造的カ一ネル57L、三井化学(株)制造的エボリユ一、积水薄膜西日本(株)制造的ラミロンス一パ一、タマポリ(株)制造的SE系列、东セロ(株)制造的ト一セロT.U.X-FCS、T.U.X-TCS、二村化学工业(株)制造的太阁FL、三菱化学兴人パツクス(株)制造的メタロエ一ス、和田化学工业(株)制造的WMX、住友化学(株)制造的FV202等。
作为各层使用的材料,可以举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双轴拉伸尼龙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酰亚胺、聚醚苯乙烯(PES)、薄膜手册p879~901(日本学术振兴会)、真空技术手册p502~509、p612、p810(日刊工业新闻社)、真空手册增订版p132~134(ULVAC日本真空技术K.K)中记载的无机膜。
另外,还可以使用贴合多层塑料片而成的多层结构的塑料片。作为多层结构的塑料片,可以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聚乙烯3层结构、拉伸聚丙烯/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聚乙烯3层结构、未拉伸聚丙烯/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聚乙烯3层结构、尼龙/铝箔/聚乙烯3层结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箔/聚乙烯3层结构、玻璃纸/聚乙烯/铝箔/聚乙烯4层结构、铝箔/纸/聚乙烯3层结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铝箔/聚乙烯4层结构、尼龙/聚乙烯/铝箔/聚乙烯四层结构、纸/聚乙烯/铝箔/聚乙烯4层结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4层结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密度聚乙烯4层结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箔/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4层结构、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聚丙烯2层结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箔/聚丙烯3层结构、纸/铝箔/聚乙烯3层结构,特别优选聚乙烯/包覆有聚偏氯乙烯的尼龙/聚乙烯/乙基乙烯基乙酸酯·聚乙烯缩合物4层结构、聚乙烯/包覆有聚偏氯乙烯的尼龙/聚乙烯3层结构、乙基乙烯基乙酸酯·聚乙烯缩合物/聚乙烯/蒸镀了铝的尼龙/聚乙烯/乙基乙烯基乙酸酯·聚乙烯缩合物5层结构、蒸镀了铝的尼龙/尼龙/聚乙烯/乙基乙烯基乙酸酯·聚乙烯缩合物4层结构、拉伸聚丙烯/包覆有聚偏氯乙烯的尼龙/聚乙烯3层结构、聚乙烯/包覆有聚偏氯乙烯的尼龙/聚乙烯/包覆有聚偏氯乙烯的尼龙/聚乙烯5层结构、拉伸聚丙烯/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3层结构、拉伸聚丙烯/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未拉伸聚丙烯3层结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3层结构、拉伸尼龙/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3层结构、未拉伸尼龙/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3层结构等。
为了提高各层间的粘接性,优选进行采用粘接剂的增粘涂布(anchorcoat)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等。作为粘接剂,可以举出,大日精化工业(株)制造的セイカボンド A-158W/C-90等。
(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填充在本发明的油墨袋体中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含聚合性化合物、聚合引发剂,视需要适当配合着色材料、阻聚剂、表面活性剂、树脂、溶剂等。
作为自由基聚合性油墨,可以举出,例如,特开平7-159983号公报、特公平7-31399号公报、特开平8-224982号公报、特开平10-863号公报中记载的油墨组成,作为阳离子聚合性油墨,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油墨组成。可以举出,例如,特开平6-9714号公报、特开2001-31892号公报、特开2001-40068号公报、特开2001-55507号公报、特开2001-310938号公报、特开2001-310937号公报、特开2001-220526号公报、特开2004-131588号公报。
(油墨袋体的结构)图1为油墨袋体的立体图。油墨袋体3具有油墨收纳部301和油墨导出部302两种部件。301a表示油墨收纳部301的上面,301b表示油墨收纳部301的下面。301c、301d表示用于制造油墨收纳部301的密封部。密封部301c表示以中心密封(center seal)方式制作油墨收纳部301时的密封部。
另外,由于油墨收纳部301的形状根据制作方法而改变,因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将2片材料重叠,将3边密封制成袋状,也可以将1片材料折叠,将2边密封制成袋状。
302a表示油墨导出部的基体材料。302b表示与设置在基体材料302a上的油墨收纳部301的接合部。将油墨收纳部301接合在接合部302b上的方法是,将接合部302b插入油墨收纳部301后,通过采用热熔合、粘接剂等进行粘接而接合。301e表示将油墨收纳部301接合在接合部302b上的密封部。
302c表示喷墨记录装置安装在油墨供给部(未图示)的安装部。302d表示设置在302c上的筒状的油墨取出部。另外,油墨收纳部301以安装了油墨导出部302侧为前部,以相反侧为后部。油墨导出部302以安装了接合部302b一例为里面,以相反侧为表面。
图2为图1的油墨袋体的概要截面图。图中,204表示将油墨袋体安装在喷墨记录装置的油墨供给部(未图示)时,为了将油墨袋体的油墨取出部302d和喷墨记录装置的油墨供给部件(未图示)接合而设置的切口部(切り欠け部)。其他符号与图1中意义相同。
图3是图2的P所示的部分的包括保护层501、粘接层502、第一遮光层503、粘接层504、耐油墨层505、增粘涂层506、缓冲层507、兼作第二遮光层的热封层508的多层膜的扩大概要截面图。
(油墨袋体的制造)作为制造图1所示的油墨袋体的方法,如下所示首先,使用图3所示的多层膜制作筒状的油墨收纳部,在开口一方安装导出部后,在减压条件下从其他开口侧填充油墨,通过热熔合或粘接剂粘接开口,由此制造填充了油墨的油墨袋体。
作为制作筒状的油墨收纳部的方法,可以适当选择以下最容易制作的方法来制作,例如,(1)通过热熔合或粘接剂将2片长方形的上述多层热塑性膜的长边侧粘接的方法;(2)将1片长方形的上述多层热塑性膜从长方向中央对折,再通过热熔合或粘接剂将两长边侧粘接的方法;(3)将1片长方形的上述多层热塑性膜从宽方向中央对折再通过热熔合或粘接剂将长边侧粘接的方法。
作为安装油墨导出部的方法,可以将安装在油墨导出部的基体材料上的接合部插入油墨收纳部后,通过热熔合或粘接剂进行粘接。
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更为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实施例1[油墨袋体的制作](油墨袋体1)使用以下所示的材料制作本发明的油墨袋体1。
制作包含PET#12/DL/AL12(T-120)/DL/ONY#15/AC/PE30/黑PE50的用于软包装材料油墨袋体的复合膜。使用的各材料详细情况如下所示。
<PET#12>
膜厚12μm,油墨浸渍试验中质量变化率为1%以下的PET膜,作为保护层。
质量变化率的测定如下进行。
将部件在23℃、50%RH的常温常湿下保存24小时后,测定质量。接着,将部件浸渍在装入袋体的油墨中,密封,在60℃下保存1周后,取出部件,用丙酮洗净后,在23℃、50%RH的常温常湿下保存24小时后,测定质量,由浸渍前后的质量计算出质量变化率。
<DL>
使用干层压(大日精化工业(株)制造的粘接剂,セイカボンド,A-158W/C-90)进行粘接。
<AL12(T-120)>
为了消除水分透过性,使用膜厚为12μm的AL12(铝箔)。另外,由于铝箔容易断裂,在3~4L的油墨袋体中有可能由于振动等产生的与外箱内面的摩擦、弯折等而容易产生针孔,因此使用与强度高且弯折性优异的铁类合金T-120的复合膜。其作为第一遮光层。
<ONY#15>
膜厚15μm,在油墨浸渍试验中质量变化率为1%以下的双轴拉伸尼龙膜,由于具有耐油性而阻隔油性物质,具有耐腐蚀性效果。其作为耐油墨层。
<AC>
进行用于得到粘接力的表面处理(增粘涂布)。
<PE30>
膜厚为30μm的聚乙烯膜,通过对冲击的缓冲效果防止落下时油墨袋体的破裂。
<黑PE50>
是膜厚度50μm,在油墨浸渍试验中质量变化率为1%以上,且低于5%,混入了炭黑的聚乙烯膜。该聚乙烯是使用金属茂催化剂进行聚合的线状低密度聚乙烯(住友化学(株)制造,线状低密度聚乙烯FV202),具有一定的分子量分布,强度高。其作为兼作第二遮光层的热封层。
使用上述复合膜,以黑PE50为内侧,通过热熔合方式将图1所示的油墨收纳部(4L用)加工成喷嘴(スパウト(spout))状后,设置用注塑成型制作的图1的形状的低密度聚乙烯制造的油墨供给口,制作油墨袋体1。
(油墨袋体2)制作包含AL12(T-120)/DL/黑PE50的用于软包装材料油墨袋体的复合膜,使用其,与油墨袋体1同样地制造比较例的油墨袋体2。另外,此时,在油墨袋体2中,未使用质量变化率为1%以下的耐油墨层。
在制作的内容积为4L的油墨袋体中填充下述组成的阳离子聚合型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3L,边减压边在110℃下进行热封而密封,制作填充了油墨的油墨袋体1和2。由于减压包封,因此可以将干燥空气抑制在5mL以下。
(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的制备)<蓝色颜料分散物>

接着,进行以下的配合,通过0.8μm的膜滤器过滤,加热到50℃,同时减压进行脱水,得到紫外线固化型油墨(蓝色)。
<油墨配合>

使用装入该油墨的油墨袋体进行下述评价。
(油墨保存性)在70℃下保存填充了油墨的油墨袋体2周,通过定法(定法)测定对保存前的油墨的粘度和颜料粒子的平均粒径的变化(变动率),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粘度和平均粒径的变动率低于3%×粘度和平均粒径的变动率为3%以上(强度试验)在70℃下保存填充了油墨的油墨袋体2周,然后,从70cm高处落下,用肉眼确认热封层有无破裂。
○未发现破裂×发现破裂(振动试验)使用IDEX公司制造的振动试验器BF-UA,在5分钟进行1次5~64Hz的变化,以此为1循环,进行6循环后,通过肉眼观察填充了油墨的油墨袋体的外观,用下述基准评价推定在铝箔层上产生针孔的油墨渗出的痕迹。
○未发现油墨渗出的痕迹×发现油墨渗出的痕迹(振动试验后的油墨保存性)使用IDEX公司制造的振动试验器BF-UA,在5分钟进行1次5~64Hz的变化,以此为1循环,进行6循环后,放置7天,安装在柯尼卡(株)制造的喷墨记录装置LF-1044SD上,用A0尺寸的大小进行10分钟连续记录,肉眼观察有无脱墨,用下述标准评价。
○未发现脱墨×发现1处以上的脱墨表1示出以上评价的结果。


由表1可以得知,本发明的油墨袋体与比较例相比,密封强度高,对于振动等外部因素,遮光部件不会产生针孔,的具有长期的遮光性和耐油墨性。
工业实用性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成本低并且对振动或弯曲等外部因素具有长期的遮光性和耐油墨性的紫外线固化型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的油墨包装体和油墨袋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包括(1)由多层膜形成的袋体,和(2)收纳在上述袋体内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上述多层膜包括(a)遮光层,和(b)耐油墨层,所述耐油墨层在浸渍测试中因要收纳的上述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引起的质量变化率为1%以下。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在上述耐油墨层的内侧具有热封层。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遮光层由2层以上构成。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遮光层为铝层。
5.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遮光层是铝层和含遮光性材料的树脂层的2种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遮光层的外侧具有由尼龙或聚酯制成的保护层。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耐油墨层为尼龙或聚酯。
8.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热封层为聚乙烯。
9.权利要求8所述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包装体,其中,上述聚乙烯是使用金属茂催化剂制造的聚乙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成本低并且对振动或弯曲等外部因素具有长期的遮光性和耐油墨性的紫外线固化型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的油墨包装体和油墨袋体。另外,其包括由多层膜形成的袋体和收纳在上述袋体内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上述多层膜包括遮光层和在浸渍测试中因要收纳的上述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引起的质量变化率为1%以下的耐油墨层。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1048325SQ200580036810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9日
发明者仲岛厚志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